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8章 林黛玉的改变

作者:z咏橘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从解决田庄一事上,可以明显感觉到迎春的成长。


    蓁儿所言,并非全是吹捧。


    她打心眼里认为,此刻的迎春,足以扛起整个伯府管家的重任。


    话说自朱夫人等走后。


    宝玉闲来无事,去寻刚回到住处的林黛玉。


    今日朱夫人等与贾母聊天时,她便在旁边。


    几人无意间提到了嬴渊。


    朱夫人等自是无需多言,对嬴渊可谓极尽赞美之词。


    说他是当朝霍去病,厉害的紧呢,区区草原异族,并不是其对手。


    贾母对战事也不了解,更无钻研,只是一脸笑意的跟着称赞。


    然而,那些话,却是落到了林黛玉的耳中。


    以前她希望宝玉能够黏着她,甚至对宝玉有那么几分好感。


    是因为黛玉深受自家父亲熏陶,对仪表堂堂的读书子弟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然而自两淮之事过后,她才明白,书读得多,并不是一件好事。


    也更懂得,为何民间多有‘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样的话流传。


    渐渐地,她忽然对嬴渊这样的少年将军起了浓厚兴趣。


    因此私下里没少了解到嬴渊的事迹。


    年少时父母接连去世,因读书需耗费大量钱财,嬴渊无以为济,只得弃笔从戎。


    参军第一年,便就骑着战马杀敌见血。


    此后几年,更是参与诸多战役,累了一身功绩,才得以换来今日地位。


    如今更是深入草原,保家卫国。


    相比之下,贾宝玉则显得一无是处。


    就连自己的父亲,在为生民立命这一条上,都不如嬴渊多矣。


    想到这里,林黛玉坐在窗口,双手托腮,发起呆来。


    没过一会儿,向站在身旁的婢女鹦哥,也就是紫鹃,询问道:


    “我娘在世时曾对我说,女儿家要嫁便嫁心存大志的人,可怎样的人,才算是心存大志?”


    鹦哥是贾母赐给黛玉的婢子,虽说跟在她身边时日尚短,但经两淮之事,她对黛玉的心性,也摸了个大概,反问道:


    “姑娘可是想起了那位伯爷?”


    闻言,林黛玉没有丝毫犹豫的摇头道:“胡说什么?”


    鹦哥连忙低头施礼,“是奴婢多嘴...只是一些话,奴婢藏在心中许久,一直都想对姑娘说...”


    待言此处,见林黛玉脸色没有任何变化,她便是继续开口道:


    “这世上如那位忠勇伯的人屈指可数,伯爷与二姑娘更是被陛下赐婚。”


    “为全您与二姑娘之间的情谊,姑娘的心思,还是能断便断,最好早断。”


    说罢,便就跪在她身前。


    如果是以前的林黛玉,听到这番话以后,心中难免会有些不舒服。


    甚至因此落泪,都极有可能。


    毕竟,她长叹自个儿命运多舛。


    但,她已比普天之下的诸多女子,其命运要好太多了。


    而且,嬴渊在两淮时,对她说过的一番话,也一直被她牢记于心。


    因此,就连她这柔弱的性子,都有了些许改变。


    只见她将鹦哥搀扶起来,莞尔笑道:


    “这事,今日就你我二人,说说则罢,莫要再言。”


    “至于我心里想着谁,惦记着谁,那是我的事,你无需多忧,我自个儿清楚。”


    以前的林黛玉,只要是受到丁点委屈,便会哭哭啼啼。


    然,如今,她学会了与其内耗,不如坦然接受一切。


    娇滴滴的,虽然会使他人心疼,但亦会让他人瞧不起,觉得自个儿遇到事情只知道哭。


    “遇万般事,还需靠自己,性子也需变得坚韧些。”


    林黛玉喃喃一声。


    那是嬴渊曾经对她的告诫。


    也正因此,她才有所改变。


    只是偶尔想起嬴渊时,从她的内心深处,仍旧会生出一种深深地无力感。


    大好男儿,哪个待字闺中的女子瞧了、见了,不念、不思?


    二人言毕后,宝玉来到屋外,轻声呼喊黛玉姓名。


    闻言,黛玉叹了口气,道:“你去见我宝二哥,就说,我今日乏了,已睡,有什么事,明日再说吧。”


    以往,贾宝玉找他,非在生闷气的情况下,她从不会不见。


    但现在,她开始适当的,慢慢的,与贾宝玉保持距离了。


    女儿家一颗芳心就那么大,实在容不下第二人。


    宝玉听黛玉已睡,也不敢打扰她休息,当即有些失落。


    又听秦钟去了宁国府那边。


    这兄弟二人,虽常在府上学塾相见,但也见不腻。


    一听秦钟来了,当即就穿过还在修缮的大观园,去往宁国府那边。


    恰巧这时难得空闲的王熙凤也在这边。


    凤妹子见贾宝玉急匆匆跑来的模样,不由得摇头一笑,


    “宝兄弟,你尊贵着嘞,当心些。”


    贾宝玉笑着坐在她身旁,还未说什么,又听柔情动人的秦可卿开口道:


    “宝叔来了,倒也赶巧,我差人去城东买了些糕点,你尝尝。”


    说着,秦可卿便让瑞珠将身旁的糕点递给贾宝玉。


    然而他在深深看了一眼秦可卿之后,便将目光转向别处,


    “鲸卿呢?”


    鲸卿二字,乃是秦可卿之弟秦钟的表字。


    提起秦钟,秦可卿顿感头疼,摇头叹道:


    “旁人不知,你还不知?”


    “也不知怎了,他这几日,偏不爱读书,非要琢磨什么兵法...”


    “晌午在家时,因偷看兵法,被我父亲责罚,一气之下,躲到我这边来了。”


    “正在里屋睡着呢。”


    提起‘兵法’,贾宝玉顿时释然,笑道:


    “这也怪不得鲸卿,如今我们学塾那边,都在讨论着常胜将军跨过阴山的事情呢。”


    秦可卿下意识一愣,“谁是常胜将军?可是...”


    她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唯一的娱乐消遣方式,也只是找王熙凤说说话。


    所以,对于如今民间盛传的常胜将军这类称呼,还真是有点儿犯迷糊。


    王熙凤道:“还能是谁?自然是我那小姑子未来郎君。”


    秦可卿恍然,“怪不得,他可称常胜,只是我家钟弟看兵法,与他这位常胜将军有何关联?”


    刚说到此处。


    她忽然想起来。


    秦钟经常打听嬴渊的事情。


    甚至还让秦可卿去问迎春打听。


    难道,当年嬴渊打宝玉的时候,还真将秦钟给迷住了?


    倒也是。


    少年心里,谁还没有个喜欢的楷模?


    只是...读书人喜欢一个武将,这事,究竟是好是坏?


    秦可卿说不清。


    贾宝玉道:“别说鲸卿了,就我知道的,与咱们府上关系极好的齐国公、修国公家的几位少年郎君,可都将那位常胜将军视作英雄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