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章 :皇帝涉险

作者:z咏橘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姬长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鞑靼为何敢行孤军深入之事?


    阿禄台又在何处?


    但眼下,他已顾不得许多。


    随着他命诸将士挥舞令旗,点燃狼烟。


    不多时,便有一支军队从左翼杀来。


    是何福!


    虽说皇帝分兵三路作战,但这三路大军,自始至终,都是由姬长带来的侍卫亲军分散出去的兵力。


    至于原来固守宁夏卫的将士,并未真正参战。


    这是姬长的刻意为之,其目的,就是要以身为饵,引诱敌军来此,最终集合宁夏镇兵力,将来犯敌军全歼。


    随着何福的参战,阿禄卜林才得知中计。


    但周朝皇帝就在眼前。


    他知道,这是他距离周朝皇帝最近的一次,也可能是此生唯一一次。


    错过这次机会,只怕余生再无擒拿周朝皇帝的机会。


    所以,他不惜一切代价,以‘雁形阵’狠狠凿入周军腹地,直奔皇帝而去。


    这时,站在战车上的姬长眼见有敌将率骑兵徐徐推来,不由得握紧手中宝剑。


    有周将劝他暂且撤至后方。


    但越是到这关键时刻,姬长越不愿轻易后撤。


    一来,还没有到万分危急的时刻。


    二来,他有所顾忌,若撤,让众将士看到,会不会影响全军士气?


    “胜利在望,朕岂会退?该退的,是鞑靼!”


    说罢,姬长双眼一寒。


    因为他看到,阿禄卜林冲出己方包围,正朝着自己前来。


    无论有多少己方将领前去追逐,在两三个回合内,必然会被阿禄卜林斩于马下。


    “此等猛将,世间罕见!”


    姬长先是感叹一声,随后猛然拔出手中宝剑,剑锋直指阿禄卜林,大声道:“杀!”


    下一刻,守在自己身旁的数千名将士,便就齐齐冲锋,杀向冲来的鞑靼军。


    阿禄卜林再次遭遇周军的重重围堵,心知难以推进。


    他狠狠地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姬长。


    乱战之中,一直在注意他的姬长,也看到了他的眼神,心中不由一颤,眉头深皱道:


    “如此猛将,奈何为敌?”


    很快,自知并非是周军对手的阿禄卜林急忙朝着宁夏长城的方向撤去。


    因为按照阿禄台的计划,一旦洪水弥漫开来,唯一能阻挡水灾并且能够抵抗周军主力的地方,就是宁夏长城


    周军这边,有将领向姬长作揖道:“陛下,此敌将乃是阿禄台的亲侄儿,名唤阿禄卜林。”


    阿禄卜林?


    姬长喃喃一声,道:“朕立足所在,不是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命全军,奋力追逐,朕要将他的头颅砍下,祭旗!”


    他并不担心敌军会在前方设下伏兵。


    因为,方才阿禄卜林率军全力厮杀又溃逃的一幕,绝不是有意为之。


    而且,阿禄卜林乃是阿禄台的亲侄儿。


    找到了他,就等于找到了阿禄台。


    既然阿禄台执意要做缩头乌龟,那么就索性将他的‘头’揪出来。


    阿禄卜林若想要活着,就只能去寻阿禄台!


    即使他不去找,此番去追敌军,至少也能斩杀阿禄卜林。


    让敌军折损一员虎将,也算是将今日之战役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命左右两翼大军速速与朕会和,无需再追那支敌军。”


    “只要揪住这阿禄卜林不放,就不用担心阿禄台不露头。”


    姬长自信满满,认为此仗再无输的可能。


    就在此地展开大战之时。


    黄河岸畔。


    因三路大军的通力厮杀,终将最早出现的一支鞑靼军覆灭。


    可随之到来的,并不是战胜后的喜悦,而是滔天洪水。


    阿禄台已经决堤放水!


    通常来说,决堤放水,是一系列战术中比较经典的一种。


    想要使这种战术达到最佳效果,主要通过两种方式。


    其一,人工筑坝:在选定的地点建造堤坝,通过挖掘和堆砌土石,形成人工堤坝,以抬高水位。


    其二,决堤放水:当水位达到预定高度后,通过破坏堤防或河坝的方式,使水流迅速改变方向或泛滥,从而达到淹没敌军的目的。


    阿禄台选择的方式,正是第二种。


    “撤!撤到高地!”


    “是洪水!大家快跑!”


    “快撤!”


    “...”


    待周军见到洪水袭来的那一刻,一切都已经为时过晚。


    好在如今并非汛期,洪涝的形势并不是太猛烈。


    但也足够将现有的,成编制的周军短暂冲散。


    如果要是在汛期决堤放水,不仅会使大军伤亡惨重,就连整座宁夏城都会被洪水侵袭,使城墙受损。


    洪水的到来,有效地阻滞了左右两翼周军向皇帝姬长那边靠拢。


    此时的姬长还未意识到洪水的事情。


    他还在死死追着阿禄卜林。


    最终,双方来到宁夏长城附近。


    阿禄卜林退无可退,他心知,倘若弃马登城,光是身后敌军的箭雨,也能将自身吞没。


    即无退路,倒不如与周军殊死一战。


    这时,他的耳旁响起一些己方将士的议论声:


    “太师不是说会亲自率军登上长城吗?太师人呢?”


    “难道太师没有来?”


    “...”


    阿禄卜林对阿禄台是绝对的服从与信任。


    他暗自猜测,应该是自己的叔父那边,出现了问题!


    “大元的勇士们,即无路可退,索性便不退!“


    “与我一同杀敌,生擒周国皇帝!”


    危急时刻,阿禄卜林打算孤注一掷,再拼一次。


    然而,这一幕,在姬长眼中看来,不过是螳臂挡车,自不量力!


    “灭了他们!”


    皇帝大手一挥。


    与宁夏镇兵力会和的周军,近两万众,以一种摧枯拉朽的态势,向阿禄卜林围杀过去。


    就在周军冲入长城腹地之时。


    忽见有大量的鞑靼军将士自四面八方掩杀而来。


    见状,姬长心头猛地一惊,“不好,中计!”


    被他心心念叨的阿禄台也于此刻现身。


    只见一杆写有‘阿禄’元文字样的大纛出现。


    大纛旁,是与姬长一样,也站在战车之上的阿禄台。


    “生擒周国皇帝者,赐封万户侯!”


    阿禄台大声说着。


    在他未现身之前,阿禄卜林与周军几经厮杀,已是身负重伤。


    阿禄卜林见此刻分外明朗的局势,心中忍不住一叹。


    他知道,自己被阿禄台当做了诱饵。


    因为,自己是阿禄台的亲侄儿。


    阿禄台不愿亲身涉险,能代替他的,也就只有自己这个亲侄儿。


    此刻,不少的周军将领眼见敌军自四面围杀而来,心系皇帝安危,请他后撤。


    到了这危急时刻,皇帝姬长自然不会再逞英雄,下令后撤。


    他以为,只要边打边撤,撑到与自己的左右两翼大军合兵,阿禄台定会知难而退。


    然而,随着一名斥候的到来,使得姬长万念俱灰。


    只听那斥候开口言道:“陛下,敌军决堤放水,我左右两翼大军已被水势冲散!”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