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章 :大周万年!

作者:z咏橘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嬴渊对于宁夏之战的前因后果已记不太清,但仍记得一点儿。


    明军决黄河大堤,水淹宁夏城。


    他担心,鞑靼会行此计,届时,方圆百里乃至更广泛的区域内,唯有宁夏长城的地势可阻挡水灾。


    王子腾用兵一向谨慎,更何况这其中还牵扯着皇帝。


    所以,他命副将‘王忠毅’率领三千兵前往宁夏长城并让嬴渊与之同行。


    王忠毅乃保定府束鹿县人,精于骑射,刚毅有胆,通晓军事,年方三十。


    今岁皇帝开恩科取士,他被皇帝钦点为进士出身,初任兵部给事中。


    后来,因提拔王子腾,便将其安排到了王子腾身边。


    也就是说,王忠毅是因功名得以领兵,但实战经验寥寥无几,所以才会让嬴渊陪同。


    ......


    与此同时。


    黄河外五十里处,一片肥沃草原上。


    皇帝亲率主力与鞑靼军对峙。


    然,双方交战不足半个时辰,鞑靼军便就撤退。


    皇帝姬长自觉有诈,但三路大军浩浩荡荡,齐头并进,已将鞑靼军逼到退伍可退的境地。


    于是,他心中暗自猜测,就算有诈,也不过折损一路甲士,可宁夏镇、左右两翼,皆有重兵压阵。


    以一军为诱饵,引得敌军主力出现,倒也算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话说回来,倘若这支军队的主帅不是皇帝而是他人,万万不敢如此用兵。


    随后,皇帝遣一将率五千众继续追赶敌军,自己则率领一万五千甲士留守后方。


    又派出多名斥候,通知左右两翼的周军朝着‘诱饵’方向挺进。


    虽然一切都看似按照计划进行,但姬长心中总有些担忧。


    因为这场战役打到现在,敌我双方的高级将领几乎都出现了,但唯独没见阿禄台身影。


    是以,他选择留下一万五千众待时而动。


    此战,仅从人数上来说,周军要比鞑靼军多出万余众。


    可鞑靼军的机动性太强。


    在茫茫草原上作战,若非以压倒性的人数与敌军交战,在面对行动迅速的敌军时,仍旧略显被动。


    皇帝抛出诱饵的同时,何尝又不是在以自身为诱饵?


    形势已到千钧一发之际。


    正如嬴渊所料,一直不曾露面的阿禄台来到了黄河上游。


    没过多久,有两名鞑靼探子匆匆走来,向他汇报,说是先锋部队已佯装溃败,将三路周军引到黄河岸旁。


    闻言,阿禄台皱了皱眉头,下意识喃喃道:“怎会如此顺利?”


    站在他身旁的阿禄卜林问道:“顺利难道不好?”


    阿禄台摇头道:“周朝皇帝虽无领兵经验,但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他们就不会担心,我军故作溃败是要在途中设下伏兵?”


    他是觉着,如此轻易地就将姬长派遣的三路大军所吸引,有些不太现实。


    阿禄卜林不以为然道:“兴许是那周朝皇帝急功近利,想要一战定乾坤?”


    这话说的不无道理。


    但阿禄台却认为,周朝皇帝越是要凭借此仗打出一个威望,就越该谨慎用兵才是。


    “大帅,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阿禄卜林再次开口。


    阿禄台看了一眼大坝处,心一横,当即吩咐道:


    “阿禄卜林,由你率万骑,杀向周国龙纛所在!”


    “余下各部众,随本帅前往宁夏长城。”


    半个时辰过后。


    姬长听斥候来报,得知阿禄卜林动向。


    守在他身旁的诸将顿时如临大敌,


    “请陛下暂且退至横城堡一带,由末将等率军杀敌。”


    “请陛下暂离此间!”


    “...”


    诚然,皇帝御驾亲征,龙纛所在,会使士气振奋。


    但同样会有一个弊端,会使诸将分心,无法全意杀敌。


    毕竟,皇帝的安危大于一切。


    一场战争里,主将有失,不一定会有兵败迹象。


    但皇帝有失,无论战前占据多少优势,都成了无用之功。


    姬长见诸将心慌,不由得大笑道:


    “朕等的就是他们!”


    “朕哪也不去,就站在这里看着诸将杀敌!”


    说罢,他转过身去,看向三军将士,大声道:


    “大周的儿郎们,握紧你们手中的兵刃,随朕杀敌!”


    话音刚落,全军将士陆续将手中兵刃高高举过头顶,一传十,十传百,纷纷道出一个‘杀’字。


    这一刻,周军士气达到巅峰。


    平日里杀敌建功,或许只是说说而已。


    但在此地,众将士恨不得人人砍下一颗敌军头颅。


    因为,他们的皇帝,大周的天子,正亲眼目睹他们杀敌。


    这对众将士而言,是改变家族命运,光宗耀祖的绝好机会。


    “朕再下最后一道旨意。”


    “若是乱战之际,你们看到朕落下马来,不要哀悼,不要停止冲锋。”


    “你们要做得,是紧紧跟随军旗,握紧长矛,挥舞刀剑,与敌誓死方休!”


    说到这里,姬长意气风发,再次大声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让那些乱臣贼寇,后悔来到这方土地!”


    “大周万年!万年!”


    他怕死吗?


    诚然是怕的。


    因为他到现在,还不算是一位真正意义上,手握天下权柄的皇帝。


    他还有宏图霸业没有完成。


    不过,在他看来,有件事,比死更为可怕。


    那就是失去一颗身为天子的雄心壮志。


    如若今日他逃了或是所谓的暂避敌军锋芒,将来史书上该怎么写?


    后世人,会如何谈论此事?


    他不愿走,要留于此地,要让鞑靼、瓦剌,要让大周百姓,要让后世子民,更要让某些人看一看,什么才是大周天子!


    更何况,他以自身为饵的前提下,已做足了万全的准备,就等着敌军钻进来。


    姬长深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道理,但倘若这堵墙,是他故意营造的假象呢?


    “大周万年!”


    “万年!”


    “...”


    诸将异口同声的呐喊着。


    半刻后,龙纛推前。


    众所周知,龙纛所在,圣驾必亲临。


    这支万余人的军队,在龙纛的带领下,主动向阿禄卜林冲杀而去。


    阿禄卜林在来时路上,还认为那位周朝皇帝定是要逃。


    可万万没有想到,对方不仅没有逃窜,反而还主动迎杀上来。


    “有种!”


    阿禄卜林举起手中长刀,亲自带着己方大军冲上阵前。


    片刻后,敌我双方便就乱战在一起。


    此时,大周皇帝姬长正站在一辆战车上。


    在乱战开始之前,他派出大量斥候前往四处探寻其余敌军踪迹。


    良久,他才得知,方圆十里内,除了眼前这支深入己方腹地的孤军之外,再无任何敌军存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