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1.第 41 章

作者:紫鱼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仅闪现这一句。


    苏榛默默关上了窗,悄悄平复着被震惊的心思,她不知道这一幕是什么意思,甚至不敢细想这是原主的未来、还是原主上一世的曾经。


    但她不是原主,她也不会困在原主的意识中。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因为她的到来而改变了,寒酥跟她不会成为仇人,永远不会……


    与此同时,京城、大宁朝风与宫、寝殿内。


    帝起身,太监立刻为帝披衣。


    “皇上,皇后娘娘已经——”


    “让她候着。”


    “是。”


    沉默片刻,帝补充:“告诉她,朕只有萧容一个兄长。如今也如了她的意,远离了京城。她跟她的儿子已经没有了任何威胁。再敢派人尾随谋害,她的皇后之位就也不必要了!”


    说完,拂袖而去。


    候在殿外的皇后高氏,已经听到了帝故意让她听到的一切。


    心中的恨、怒、嫉愈发之盛,她的儿子?她的儿子难道不也是他的?


    她为他们仅剩的儿子扫平一切障碍,有错吗?


    要不是萧容,当年她生下的那个长子也不会……


    可为什么心怀恨意的只有她一个人,帝表面赐萧容流放之刑,实则仍旧一路维护,当她瞎吗?更何况放虎归山必成心腹大患!


    好,帝要护着,就让他护个够。


    她是皇后,想神不知鬼不觉的弄死一个白川府戍边猎户还不容易?


    走着瞧!


    萧家的早食,叶氏跟苏榛一起做了包子。


    发好的面团揉光、排气、切成均匀的面剂子,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包子皮。


    吃包子的想法是寒酥提的,他就爱吃这类喧软的面食,但家里没有能发酵的老面引子,叶氏便用了一个土方子,用过滤后的草木灰水把面发起来了。


    至于包子馅儿,苏榛仍旧用三肥七瘦的猪肉和寒葱、姜一同打搅的。再调入酱油、黄酒、黄豆酱、糖、花椒粉、少许盐和干菇粉。想着多蒸几锅,吃不完的冷冻起来,懒的做饭的时候热它吃就成。


    “榛娘,有了冰屋真好,做多少东西都不怕搁外头了。”叶氏对冰屋是相当满意,做饭的功夫都得瞧几眼,“可惜开春就化了。”


    苏榛笑着点头:“化了也不怕,开春儿咱家的银子也差不多能存够了,到时候直接盖房子不就行了。”


    “成,都听你的。”叶氏应了,忽然又想到什么,嘱咐着:“今儿你跟寒酥去行商客栈送苕皮,顺便寄封信往京城去吧。”


    “信?寄给谁?”


    “给星月。”


    苏榛心念一动。星月,高氏星月,就是跟寒酥订亲的那位好姑娘。


    叶氏仍旧说着:“我跟你萧伯也商量了许久,虽说星月不嫌弃咱家已经破败,但成婚一事……高家肯定是不会再同意的。眼下就让寒酥去个信儿,报个平安就好,往后怎么安排,全凭星月自愿。”


    苏榛点点头:“也好。”


    她原身的记忆中有高星月,那是个温婉端庄的姑娘,模样也极美,家世也好,父亲是当今高皇后的嫡亲二弟。


    萧家一直觉得,全家能一路平安到达白川府,兴许也是星月去求了高皇后的暗中照拂呢。


    无论如何,去封信报个平安是应该的,苏榛不再多想,将早上脑海里那可怕的一幕彻底埋葬。


    这一早上,无论京城还是白水村的萧家,讨论的话题似乎都离不开白川府。


    而白川府盛家却不知道自己早晚会处在漩涡中央,此时仍旧一派表面上的太平。


    晨起练功后的盛重云就在自己的见山别院内单独用早食,对于大家族来说,成员彼此见面的次数越少越好,否则麻烦重重。


    “公子,千锦庄的案子已经告一段落,您这几天不用再去帮太守大人忙了吧?”小司跟在重云身后问着。


    “你又想说什么?”盛重云用完早食,搁下碗,直接问。


    “钟离娘子昨天来过,说——”


    盛重云直接打断:“酸辣杂酱苕皮还什么时候有?”


    小司怔了下,“呃,啊?您也没说还要吃啊。”


    盛重云抬头看着小司,不再说什么,就只是看着他。


    小司片刻就败下阵:“张掌柜说不用苏娘子下山,客栈伙计去白水村取,大概就是后日了。”


    “她不下来?”盛重云有些意外,“围猎的东西都买好了?”


    “不下来。”小司斩钉截铁,“那您是要上山?”


    盛重云表情仍旧波澜不惊:“我上山干什么,我为什么要上山?”


    “对哦,好像是不用。”


    “所以,我为什么上山?”盛重云眸意愈发的深了,仍旧看着小司。


    小司怔怔的回应着主子的注视,沉默片刻、又片刻、又片刻:“我突然想起来老爷子好像说过,萧家虽说眼下暂时落了难,但绝非池中物,要时常照拂一下。您是不是……上山瞧瞧去?”


    “哦。”盛重云认真思考:“倒是有些道理,那便去吧。”


    说罢,起身,嘴角扬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小司内心:呵,从公子改了对苏娘子的称呼、叫榛娘的时候,他就看出了问题,不愧是他。


    小司本以为他跟公子两人出行,各骑一匹马就行。


    却没想到盛重云却喊了小山也同去,直接让小山驾马车。


    往常乘马车出行,小司总会没规矩、厚着脸皮跟重云公子同坐车厢。车厢多好啊,又暖又宽敞,还有四色零食蜜饯常备着。


    可今天盛重云不太好说话,在小司腆脸往里蹭的时候一脚把他踹了出去,命他就坐车辙。


    这么冷的天儿坐车辙……行吧,就当陪小山吧!


    但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出城后趁着马蹄声急,小声问小山:“车里装了啥?我方才瞄了一眼儿咋觉得里头堆了个东西?”


    “就是公子在库房挑了些礼物,吃食,总不能空着手去。”盛小山跟不熟的人是闷葫芦一只,熟起来也是话多。


    小司想到去萧家又可以吃苏娘子做的好吃的,心里就乐。


    一车三人,直奔白水村。


    却错过了坐着白老汉的驴车,到了行商客栈的苏榛……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这大概也是苏榛和寒酥最后一次往行商客栈送苕皮。


    张掌柜颇遗憾的告诉他们,城里已经有人会制苕皮了,因为收购番薯的成本低,所以卖价足足比苏榛的便宜了每斤三文,但杂酱味道确实跟苏榛制的不同。


    城中的杂酱侧重酱香,苏榛制的口味更冲、更香辣刺激,之前白川府人极少尝试、甚至压根没吃过。


    苏榛倒一点儿没觉得意外,毕竟单单一个苕皮确实没什么技术含量,便只是笑了笑:“无妨,也猜到了。那杂酱可还要?”


    张掌柜不住的点头:“要,而且还想多要些。最近往来的客商都对杂酱赞不绝口呢,说用料也实在,里面看得到肉块儿的。”


    “需要多少坛?”寒酥问着,他也要考虑围猎之前还能有多少时间制酱,不想苏榛太累。


    “最好还能制些小坛的。总量的话,先来一两百斤应是卖得出去,往后也可以订个时间,我们按期取货便是。”张掌柜也知道萧家人要去围猎,年前怕是只能制一次酱了,索性就多要一些。


    寒酥便看向苏榛,征求她的意见。


    她也正在心算,其实杂酱生意她虽然想长期做下去的,但两个问题客观存在。


    一是成树娘子家没有那么多的囤酱,要现做,需要极长的时间;


    二是如果长期做,她就得有自己的“商标”招牌,甚至坛罐也要订制。


    这同样需要时间,也需要市场调研,成本测算。


    毕竟如果拼低价原料,她拼不过本地农户;拼口味秘决,她也拼不过时下正经八本的大厨。


    如此一想,便没急着答应张掌柜长期供货,只说眼下能做多少、就先送来多少。


    张掌柜知道她做事踏实,便也应了,反正这吃食买卖也就是顺带的事儿。


    另外,苏榛还拿了两包鱼面给张掌柜,一包请张掌柜吃、另外一包请他转交给鱼把头项大哥。


    “苏娘子可是也想做鱼面生意?”张掌柜得了礼物,自然要多说几句:“这事儿您可得想好,渔家势力盘根错节的厉害。而且鱼面这东西,说实话清淡了些,在我们这儿不太受欢迎。”


    “多谢您提点,但是否做鱼面生意是后话了,眼下就先请您和那位项大哥尝尝鲜。”苏榛心中有数,先不急着跟张掌柜交底。


    张掌柜懂轻重,不再多问,商量完生意,那边儿伙计也将苕皮称完了重,帐房就过来付银子。


    这次千余斤番薯,制了约两百多斤的苕皮。苏榛自留自用了三十多斤,给行商客栈带的是整数的量,刚好一百七十斤。


    每斤三十五文,共计就是五两九钱零五十文。


    至于杂酱,苏榛自留的多,只给行商客栈带了两坛,共计五百文。


    再减掉给客栈的二成抽成,又另收了制酱的三百文订金,一来一去总共便是五两四钱零六十文。


    苏榛揣好“巨款”,张掌柜预祝萧家围猎大有收获,并说行商客栈的东家们、已经同意了后厨按苏榛的法子去改造,正寻工匠呢,年前就能开工:“若是真的解决了窜烟的问题,我们东家说还会另置一份谢礼给苏娘子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