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4章 毫无可比性

作者:残血凌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贾母和贾政的对话,王夫人听了嘴角不由得一抽。


    只见她忍不住动了动朱唇,欲言又止,心中五味杂陈,最终暗自叹息连连。


    霎时间,眼眸也不由得滑落至她的心头肉——贾宝玉身上。


    想到自己的宝贝儿子,可是衔玉而降的天之骄子。


    出生之时,可谓是为贾府乃至整个大唐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也正是因为此奇景,贾宝玉自幼沐浴于无上的宠爱之中,身边的丫鬟、婆子都是照着贾府的主人来配备,无论做什么出格的事也都变得理所当然,府中更是无人敢有丝毫的异议。


    只可惜的是,时移世易,往日的宠爱与关注已不复存在。


    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因为贾环的横空出世。


    单说贾环高中状元,就直接掩盖了贾宝玉衔玉而生的光芒。


    世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高中状元者,皆为文曲星下凡!


    贾环如今已非昔比,身披文曲星下凡的璀璨光环。


    犹如天上最耀眼的星辰,照亮了贾府乃至大唐的天空。


    即便是贾宝玉胸前自幼佩戴、无数人视为吉祥之兆的通灵宝玉,在文曲星贾环的耀眼光芒面前,也显得黯然失色,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


    纵使贾宝玉仍然有人关注,但是关注度已不复当初那般专注而炽热。


    衔玉而生的祥瑞之兆,终究受到了贾环的辉煌成就掩盖。


    话说回来,贾宝玉虽然生而衔玉,被无数人视为天降奇才,但是纵观其这些年来的表现却令人大失所望。


    可以说是毫无亮点,从未展现出任何过人之处,与府中其他子弟相比较,同样显得平庸无奇,就像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始终无法焕发出应有的光彩。


    再说贾环,却是另一番景象。


    他自从下场考试开始,便如猛虎下山,崭露头角。


    随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犹如破竹之势,势不可挡。


    由最开始的县试中独占鳌头,继而在府试中再次拔得头筹,再至乡试解元,会试会元,直至殿试高中状元。


    这一路上高歌猛进,越战越勇。


    最终成为大唐建国百余年以来,唯一一位六元及第状元的壮举。


    可谓是独步天下,无人能及!


    称上一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丝毫不为过。


    如此辉煌的成就,让贾环的名字响彻云霄,成为众人仰慕的对象。


    他无论置身于何处,都会赢得无数人的热烈追捧与崇敬。


    尤其是考取功名的士子们,他们面对贾环,只有仰视的份儿,不敢与之争光。


    贾环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天神,是他们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峰。


    贾环的才华与成就,让他们自愧弗如,同时也激励着他们不断努力,希望有一天能够像贾环一样,成为大唐下一个六元及第的状元,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王夫人心中五味杂陈,翻江倒海,痛苦难当。


    只觉得有一块巨石压在胸口,将她压得喘不过气来。


    同时,她在心里一遍遍地拷问自己,试图找出自己儿子逊色在哪的答案。


    她的思绪如同乱麻,纠缠不清,始终无法解开这个谜团。


    还有她与赵姨娘之间,自己又究竟差在了何处?


    她不甘心,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


    即使她从各个角度去比较,去分析,却始终无法找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


    嫉妒与羡慕如潮水般涌来,汹涌澎湃,几乎要将她淹没。


    王夫人心里明如镜,清楚地知道以如今贾环的身份和地位,已非她那些卑劣手段所能撼动。


    哪怕她曾经试图用各种方式去阻挠,去破坏,终究只是徒劳无功。


    即使悲痛万分,心如刀割,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现实。


    最终只能默默地看着贾环不断成长,由一棵小树苗逐渐长成参天大树,直至成为她日后也需要仰望的存在,成为她宝贝儿子永远也无法企及的高峰。


    赵姨娘上嘴唇,轻轻碰了一下下嘴唇,似乎想说点什么。


    就在这念头刚刚萌生的瞬间,她的心头立刻浮现出儿子昔日掷地有声的告诫。


    这种告诫就如同晨钟暮鼓一般,在她的耳畔清晰回响,震撼着她的心田。


    “倘若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那就保持沉默,这样一来,也就不会轻易出错。”儿子的话语,字字珠玑,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刻印在赵姨娘的心中,让她时刻铭记。


    俗语有云:言多必失,沉默是金!


    少说就会少错,不说就不会轻易犯错。


    虽然说这话,在某些场合下或许并不完全适用,但是对于赵姨娘而言,却是一剂灵丹妙药,异常实用。


    某些时刻,沉默或许会让她感到些许的不适与尴尬。


    可是更多的时候,它如同一道坚固的盾牌,护佑着她免受言语之失的困扰。


    得以让她在波涛汹涌的家族纷争中,能够保持一份难得的清醒与冷静。


    想到这里,赵姨娘硬生生地将已到嘴边的话语咽了回去,嘴角流露出一抹淡然的微笑,眼神也随之变得坚定与从容。


    谨言慎行,方能行稳致远。


    赵姨娘明显已经学了个大概。


    话说贾政见自己母亲心意已决,轻易不会再更改。


    当即以眼神示意身旁的小厮李什儿,命他速速前往梨香院守候。


    只要贾环一回到府上,即刻将他引至荣禧堂来。


    这样一来,巧妙规避了长辈们去往梨香院为贾环贺喜的繁琐。


    其主要一方面原因,也是为贾环的名声考虑周全。


    贾环如今身为新科状元,名声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不容有丝毫的玷污。


    如果刚中状元,就要让长辈上门贺喜。


    要是这事传了出去,会不会让人觉得是他在端架子?


    正当贾母一锤定音,决策既定之时。


    厅外一阵急促脚步声,但见一名小丫鬟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


    这丫鬟带来了三爷贾环回府的消息,而且正在赶来荣禧堂的路上。


    贾政闻讯,心中泛起一阵欣喜,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闪烁着赞许和骄傲。


    由此可见,贾政先前的种种担忧,显然是多余的顾虑。


    他的儿子贾环,不仅聪慧过人,而且还沉稳持重,远超他心中所期。


    贾环走进荣禧堂,不假思索,当即躬身:“环儿拜见老祖宗,父亲,母亲...”


    进入荣禧堂第一件事,就是行礼拜见长辈。


    与前面不一样的是,贾环这一次没有行跪拜礼,只是微微躬身行礼。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