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55章 当杀之

作者:三四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就这么放人走了?”


    方掌门倒是没想到,顾亦观竟能容得下这样的结果。


    低头看向祝无邀的作答,只有短短一行字:


    「可逝不可陷,可欺不可罔。」


    这是祝无邀在前世看过的一个故事——井有仁焉。


    各家对于这个故事,有不同的注解,因此井有仁焉的故事,也有不同的版本。


    但大体意思相同。


    说得是有位仁者掉进了井里,你作为追求仁义之人,被告知了此事,要不要牺牲自己,跳下去救人?


    孔子说:


    「若路遇此事,正常人都会站在井边施救,哪里用得着牺牲自己跳下去?」


    「提出这种问题,目的就是设下陷阱、来刁难人。」


    「若是正常救人过程中不小心死了,那也没好埋怨的;可若是被有心之人、故意陷于这种两难的道德困境,应当置之不理、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不小心被忽悠过来就罢了,若真去思考该牺牲谁、又该救谁,陷于纠结迷惘之中,那才是真正的愚蠢。」


    所以,面对杀一人救万人的抉择时——


    正常人都是能救几个算几个,却不会高高在上地考虑、该牺牲谁来成全谁。


    “可逝不可陷……可欺不可罔……”


    方掌门念叨着这两句话,说道:


    “尽力而为,虽死不悔;可若是被人所欺、陷于此种困境,那也绝不受要挟。


    “这矛头直指于摘星楼啊。”


    顾亦观放下手中厚厚一沓的宣纸,对方掌门那句「你就这么放她走了」,作出答复道:


    “我从未忽视过人的情感,也不曾轻视过一个人对道义、底线的坚守,这往往会成为重要变数。


    “若与他们成为朋友,能够让我收益更多,我并不抵触生死相依的戏码。”


    可事实上,她并不需要这么做。


    正如祝无邀走出摘星楼后,给出的答复——


    「听调不听宣」


    祝无邀一身所学皆来源于摘星楼。


    若有用得着她的地方,她不会推脱,可若是没什么要紧事,那也没有联系感情的必要。


    这些都是心中有坚守之人。


    只要摘星楼对其有恩,那便是可用之人。


    所谓的「情谊」,很多时候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值钱,还不如明码标价来得有价值。


    顾亦观淡淡总结道:


    “这已经足够,若强人所难,只会适得其反。”


    听到这句话,方掌门倒是颇为奇怪地看了她一眼:


    “你居然懂得适可而止了?”


    听到这句调侃,顾亦观想到了祝无邀斩向宋柯子的那一剑。


    然后回道:


    “人在冲动时,会变得愚蠢,而蠢人具有不可预测的特性。”


    有时会带来些无伤大雅的小麻烦。


    但也有带来大麻烦的风险。


    比如祝无邀在妖族众生相里,救出来的那一位,便需要被考虑在其中。


    只是祝无邀对于季月章的事情,过于慎重,不敢冒一点风险,所以,只敢在得到想要的消息后,为参试的众位同门讨要个「公平」。


    顾亦观并没有咄咄逼人的打算。


    她修得是霸道,而不是蛮横之道;她是要用人,而不是往死里得罪人。


    取出其中一张宣纸,递送到方掌门面前,顾亦观问道:


    “师傅,此人如何。”


    “哦?居然不是易添?”


    方掌门曾看过易添的作答,虽然能看出牵强附会的痕迹,但确实与顾亦观作风相符,竟也猜对了个五六分。


    再加上啸天宗之行时,易添明显已经成了她的人。


    在祝无邀辞行之后,这个亲传弟子,更像是个没多大意义的虚位,若小顾想以此用来施恩,也无不可。


    顾亦观说道:


    “此为攀权附贵、争名逐利之人,既然小惠足矣,何必许以重利。


    “更何况欲壑难填,若她成了亲传弟子,胃口只会更大,到时我又该拿什么相赠?”


    她并不鄙夷易添这种人,甚至略有些欣赏。


    只是,既然选择了当个小人,就该有被旁人提防的觉悟。


    相较而言,顾亦观选出的这个人——唐辛。


    更有意思些。


    方掌门垂眸看去,字迹舒朗有致,段落井然有序——


    「不可为。」


    「一人生于世,身系无限因、无限果,其价不可估量。」


    「万人生于世,身系无限因、无限果,其价不可估量。」


    「以无限对无限,不可较其轻重。」


    「只看对权衡者而言,哪方利重。」


    「若可为万人之利杀一人,则只要权衡者认为五千零一人更为重要,便可屠尽五千人。」


    「此为祸世之人,当杀之。」


    方掌门还未将众人的答卷看完,此时读到了这份作答,先是愣了下,随即哑然失笑。


    “哈哈哈哈哈,妙!妙极!”


    这还真是……一份再标准不过的答案。


    方掌门很快记起来此人的所作所为,人生轨迹——


    唐辛,与祝无邀同一批入门。


    当初只是个外门弟子。


    后来,因缘巧合下得悟卦术,再加上贡献值积累,成为了内门弟子。


    曾与萧清雨在宗门大比中对战,落败。


    却因天罗一事,得到了参加中陵城修仙大会的名额。


    十数年来脚踏实地,此次啸天宗之行,亦有她的身影。


    同样参与了亲传弟子考核,她交上的答卷,足以被摆在桌子上,成为被考量的人之一。


    与之前许多次一样。


    她本没有机会,但却没未敷衍了事过,每一步都走的那样不起眼、那样的扎实。


    回顾此人来路,所行之事历历在目。


    偏生不夺目。


    直到十数年后,一句「当杀之」,出现在方掌门与顾亦观的视线中,迸发出无与伦比的光彩。


    何尝不是种「十年磨一剑」。


    “此为和光同尘之人,何尝不是近乎完人?”


    方掌门的视线,从祝无邀身上移开,从易添身上移开,对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却真正厉害的小姑娘,给出了她心目中的至高评价。


    顾亦观点了点头,说道:


    “所以,与此人相比,易添差得太多。”


    唐辛不懂什么叫做韬光养晦,什么叫做和光同尘。


    她只是芸芸众生之一。


    做好了能做的每一件事,一步步得到了自己应得之物。


    喜欢道友!那贼子她又写新书了请大家收藏:()道友!那贼子她又写新书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