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32. 白月光

作者:YUKISAM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囚春雨》全本免费阅读


    京城的这场初雪下得并不大,雪白的雪花落在地面积起薄薄的一层白色。


    在白色的映衬下,院内栽种的十数棵红梅显得格外鲜艳如火。


    只是,院中的二人,谁都无心观赏院外的红梅。


    明济舟微微一愣,目光落在端正坐在他对面的陶昭南脸上。


    她直爽地承认了自己的“算计”,平静地垂首用手指轻抚摆放在面前的茶杯。似乎是在用手指去感受从杯壁透出来的茶水的温度。


    她的脸上没有任何的愧疚与不安,只是安安静静地在等待着他的回答。


    面对清冷如雪的陶昭南,明济舟不禁失笑,心中没有涌动出分毫的不愉和愤懑。


    “我答应你。”他答应得也很爽快。


    “但你确定不继续留下了么。”


    明济舟并不清楚她和骆禅檀之间发生了什么。


    但身为旁观者,明济舟却十分清楚陶昭南和骆禅檀之间的纠葛牵扯已经超出了寻常。


    哪怕方才在马车上,陶昭南没有明确地回答他是否是因为骆禅檀回的京城。


    可从她的反应,他还是能够推测出她必然是为了沥王回的京城。


    京城局势他再清楚不过,陶昭南能为了沥王排除万难,甘愿冒生命危险回来,得以看出二人之间关系匪浅。


    明济舟嘴角的弧度稍稍回落,但还是保持着浅笑的模样。


    他同样垂下眼眸,不再打量坐在他对面的人。


    其实,他和陶昭南有些相似,又有些不同。


    他们都是会为了自己的目的拼尽全力之人,只是,他远不如她勇敢。


    就算陶昭南不以交易的名义向他寻求帮助,他也还是会帮她的。


    可分明他见到她的第一眼就不是为了打探沥王的消息,只是单纯因为见到她而感到开心,他还是要寻借口与她相处。


    他和她之间,不如她同卓太医那般,是单纯的情谊。


    他也再明白不过。


    就在这时,陶昭南忽然转头看向院中的积雪与红梅。


    此刻的小院是那么的平静宁和,但一场大雪后,是万物寂静。


    冬离春至,是漫长的一段时间。


    “我已经,没有留下的必要了。”


    她回过头,将视线移向明济舟,眼里一瞬的波动又恢复平静。


    “骆禅檀还活着。”她直接了当地告诉他事实真相,“险些死了。”


    “他与陛下,确有联系。”


    明济舟不禁用力捏住了茶杯,秀气的眉头也跟着蹙起。


    “明公子,不到最后一刻,胜负未分。”


    明济舟抬眼对上她的目光,她的眼里有消融的雪水,是格外和煦的温柔。


    她没有对他说任何的建议,她对明济舟也有几分了解,知道他是个理智的人。


    在这个时候,明哲保身,不轻易站队,才是对明家最好的选择。


    明济舟忽然笑了,冲动下问出那句本不该问的问题。


    “你希望他赢吗。”


    纵然明济舟不直言骆禅檀的名字,陶昭南也立刻了然他话中指的人是谁。


    她沉默着端起温凉的茶水浅酌了一口:“我只希望天下太平。”


    她的回答再次出乎明济舟的意料,他认为她最有可能说出的两个回答——希望,或是不知道。


    都不在他的预料之内。


    争权夺势的争斗在从前的她看来,是离她十万八千里的事情。


    但无论从前还是现在,没有改变的,是她仍旧只是普通人的心态。


    她只想过太平的生活,并不在意当权者究竟是谁。


    天下的百姓也是如此。


    没有人想要生活在无穷无尽的水深火热和提心吊胆的生活中。


    “你明天离开京城后,会去哪里。”


    明日一别,许又会成为不知何日能再见的永别。


    “我有一个地方要去,之后,我也不知道。”


    她这样说,就是不能告诉他到底要去哪里了。


    明济舟也识趣地不再继续追问。


    过了一会儿,阿朗将厨房的梅花糕取来,放在茶桌上。


    莫名的,阿朗觉得院内的氛围有些怪。


    可具体怪在哪里,他又说不上来。


    “阿朗,明日将先前我令你筹办的冬衣备好,明早出城去城外。”


    “明日么。”


    明济舟淡淡扫过一个视线,阿朗立刻抿唇点头说知道了。


    阿朗又退下去筹备明早出城之事,明济舟对上陶昭南抛来的疑惑眼神,笑了笑。


    他解释道:“行善积德,明家在城外资助了慈济堂。慈济堂收容了一些无处可归的孩子,我时不时会去探望。”


    “先前本就有打算去给他们送过冬的衣物,这段时日忙着便耽搁了。”


    陶昭南点了点头,也不意外,无心感叹:“看得出来,明家的家教极好。”


    明济舟玩笑问道:“从何处看出。”


    “你和露盈,都是纯良之人。”陶昭南真心实意地称赞着,“还有,豫贵嫔。”


    “贵嫔是个嘴硬心软的人。”


    “我接触过的明家人,都很善良。”


    “这些足以证明。”


    内心的柔软被触碰,明济舟的心弦被拨动,心脏与大脑共鸣心跳。


    他情不自禁地扬起一个柔和的笑容,眼底有水波流转。


    “善良吗。”他有些轻嘲地笑了笑。


    而陶昭南却一眼看穿了他的自嘲,准确无误地击碎护着柔软的坚硬蚌壳,直击他的内心。


    “无论动机是什么,明家终归做了好事,这是事实。”


    “君子论迹不论心,不必苛求。”


    眼前之人,如皎皎月光,明亮又柔和。


    她的确是极好的人。


    明济舟不禁生出些对骆禅檀的艳羡之情。


    夜里,陶昭南留宿明府,住在明济舟隔壁的一处院子。


    院落不大,但洒扫得干净整洁。


    陶昭南今日直接离开小院,但心里多少还是有些记挂着骆禅檀的伤势。


    即使躺在榻上,一闭上双眼,杂乱的思绪涌现出来,她有些睡不着。


    她起身披上了披风,推门站在廊下,看着雪还在下,地上堆积的雪又厚了些。


    可真冷啊,她想。


    屋内烧着炭,可陶昭南没有进屋,希望借着寒风的西风,将自己混沌的脑袋吹得清醒些。


    雪夜格外寂静,就连风吹枯枝的声音都听得一清二楚。


    “蓝鸢。”她忽然出声,“出来吧。”


    与蓝鸢相处得时间久了,对她的脚步和气息都变得特别熟悉。


    遑论陶昭南是个对外界环境尤其警惕敏感的人,她察觉到院内还有另外一个人。


    僵持了一会儿,屋檐上跳下身着一袭墨色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