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5. 万霭之幽(二)

作者:夏鼠沃辣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秘境之中。


    东境三大主要宗门汇聚以后,众位弟子便被分成了不同的小队。


    此次四境大会,首要的便是获取胜利。


    想要获取胜利,一要击杀足够多的妖兽,获取晶核累计积分。其次,就是要保证弟子们在秘境中待足六个月。


    伏令年几人作为刚刚突破金丹期的修士,属于队伍中最弱势的群体。


    四境的“主力队伍”由各境宗门内元婴期以上以及金丹期后期的修士组成,他们才是此次四境大会真正的角力者。


    而伏令年一类的的修士修为过低,若跟随着主力队伍前行,不仅无法提供必要的帮助,还可能在遇到危机战斗时成为拖累或白白死伤。


    因此,经过商议以后,东境的所有境界相近的修士便被划分入了不同的队伍。


    一个队伍约莫有六至七人,不局限于同一宗门。每位修士各施所长,以攻克难关。


    既然要一起战斗,拥有能够相互信任的伙伴尤其重要。


    自然而然的,同样刚刚晋升,同处于金丹前期的伏令年、阿九、高墨贤、从承言以及温季才便聚到了一起。


    除去阿九以外,他们四人相处的时间很长,是能够放心将后背交由对方的伙伴。


    至于阿九,伏令年对她的了解其实还处于表层。她只知道阿九是归鸿峰的弟子,从前可能有着不一般的过往。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阿九不值得信任。


    幻灵塔蛊虫一事,若非阿九,伏令年难以幸免。


    因此,光是这一点,伏令年都将阿九视作了可以相信的伙伴。


    至于她所谓的“吃人”言论,应当是她的表述能力有限,因此显得尤其恐怖。


    毕竟昆仑宗非法外之地,若阿九真会食人,便也不会是归鸿峰到亲传弟子。


    带着“姐姐”的滤镜,阿九在伏令年心中的形象已然变为了不太会说话·喜欢乱吃东西·妹妹一样的女孩。


    看着阿九黝黑的双眸,伏令年问:“阿九,你要同我们一队吗?”


    阿九眼眸微转,似乎在思考着伏令年话语中的含义。


    伏令年未听见阿九的回复,却见她突然抬头,脸上表情终于有了些变化。


    这是伏令年之前从未见过的——似是雏鸟望见哺育者的神情。


    在幻灵塔中,即使是看见自己遍地的尸体,或是蛊虫,也不见阿九面上产生任何波动


    微微侧头,伏令年看到了两道身着昆仑宗服饰的身影。


    “师兄。”她听见阿九这么称呼他们。


    伏令年知晓阿九是归鸿峰的亲传弟子,阿九的师兄应当也是归鸿峰的亲传弟子。


    伏令年行了个礼,也跟着喊了一声:“师兄好。”


    为首的师兄面容清俊温润,眉宇之间蕴含着淡淡的书卷气息。不像个剑修,倒像个青年书生。


    另一位师兄容貌俊朗,颇有股浪荡不羁的意味。一张微笑唇即使不笑,也予人似笑非笑之感。


    为首师兄眉头微蹙,蕴着担忧。只是微微颔首以作回应,他眸光便立即转移到了阿九身上。


    只见他将阿九上上下下看了一遍,确认她好好的,蹙起的眉头才松开,似是松了口气。


    “阿九,我们要启程了,走吧。”


    然而,让他未想到的是,阿九并未立即回应。


    她脸上少见的流露出纠结的神情。


    在为首师兄怔愣的目光下,阿九竟伸手轻轻揪住了伏令年的衣角,轻轻地摇了摇脑袋。


    “哈哈哈哈哈哈——”


    就在气氛尴尬之时,另一人忽然哈哈大笑起来,完全无视为首师兄难看且复杂的神情。


    他光笑还不够,又伸出手掌,重重拍了拍为首师兄的肩膀。


    “看吧,我都说了,孩子长大了。”


    他笑眯眯地上前,似乎想要揉一揉阿九的脑袋,却被阿九避了过去。


    手掌在空中停留了一瞬,顺势向下,拍了拍伏令年的肩膀。


    “好了,阿俞。小阿九有自己的朋友了,是好事。咱也不必愁得跟老妈子一样。”他笑眯眯的:“我们家阿九就拜托你了。”


    后半句自然是同伏令年说得。


    然而,阿俞师兄显然对伏令年这几个突然蹦出来的“野朋友”没什么信任可言。


    最终,还是被另一位师兄半拽半拖着以“主力队伍要探索秘境深处太过危险,让阿九和朋友待着有助于小孩身心发展”这样的理由给劝走了。


    总觉得被阿九拒绝后,阿俞师兄一下便变得苍老了。


    看了眼揪着自己衣角的阿九,伏令年莫名觉得有些好笑。


    “记得常回家看看。”伏令年瞧着阿九懵懂的模样,忍不住伸手揉了揉她的脑袋。


    “回家…?”阿九似懂非懂。


    ……


    作为境界最低的小队,伏令年一行剑修并不受其他修士的欢迎。


    和辅助性较强的修士不同,境界往往便代表了剑修在队伍中所发挥的能力。


    能越境挑战的剑修是万中无一的天才,并不在人们考虑的范围。


    因此,伏令年小队便成了最后被挑选的选择。


    最终,小队的成员最终以五位剑修,一位来自百药谷的丹修,以及一位来自星机阁的器修所组成。


    一路朝着东侧行进,枝叶依旧繁茂,入目皆是绿色。


    温季才、从承言在前方打头阵,伏令年和阿九位于队伍后方,其余三人便行于中段,将丹修与器修护在中间。


    一路行进,平日多言的温季才罕见的未发一言,队伍始终一片静默。


    不知向前行进了多久,伏令年只觉得眼前的一切事物大相径庭,让人有错失方位之感。


    温季才和从承言恐怕也有此感受,再向前行进一段后,两人皆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


    “我们的方向正确吗?”温季才的疑问也正是伏令年心中所想。


    苍天树木遮天蔽日,伏令年甚至无法透过光线与日向判断时间与方位。


    再加之四周更本没有参照物,更是难以进行分辨。


    伏令年的神识扩散开来,将队伍笼罩在其中。


    然而,她的神识扩散的距离是有限的,她无法将整个秘境都笼罩在神识之中,自然也难以依靠神识辨路。


    四周依旧静悄悄的,却并不让人感到宁静。


    其实在最初,伏令年内心便有些疑惑。


    秘境之内,是无人之境。按常理来说,应存在不少的妖兽。


    可直到如今,别说妖兽,即使是妖兽的皮毛,他们也未曾见着。


    事出反常必有妖,伏令年心中始终有种预感,危险近在咫尺。


    无法借助天象识路,便只能依靠自身。


    作为半个符修的伏令年习过一些卜术的皮毛,能够一定程度上寻路。


    然而,她却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施行卜术。


    这么想着,伏令年几人的目光默契地落到了队伍中唯一一个器修的身上。


    器修是个身材中等,有些微胖的姑娘。


    她长相偏向甜美可爱,有着一双与其余五官不太契合的柳叶眼。


    伏令年印象中,拥有柳叶眼的女子,通常都予人孤清之感——例如从前在外门的蒋师姐和从承言记忆中的杜娘。


    “你们星机阁不是擅长卜术?”温季才期待地问道。


    器修先是一愣,接着反应过来,有些无奈地道:“我是器修啊…你们昆仑宗也有医修丹修,你们会炼丹制药吗?”


    还真就什么都会一点的伏令年一脸真诚:“我可以学。”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一门通,百门通。”温季才赞成道。


    器修:“……”拜托,这是想通就能通的吗。


    “哼。”一旁的丹修有些不耐,嘟囔了一声:“胡闹。”


    他已是金丹中期,却被分配到全是金丹初期修士的队伍内,本来便十分不喜。


    就在他不耐的想要出言训斥之时,却见那器修沉默了一会,居然从储物空间内掏出了一本古籍似的事物。


    古籍敞开,足有人长的书页上满是足以晃花人双眼的文字与图案。


    器修翻动着书页,竟真是一副准备当场学习的模样。


    丹修:?


    你真学啊。


    显然,在场之人都是认真的。


    当看见器修取出各种复杂器具开始组装之时,丹修更是眼前一黑,顿感小队前途无望。


    伏令年蹲在一旁,和高墨贤一起围观着古籍上的内容。


    器修沉浸于自己的制作中,也不在乎自己的书籍被剑修看了去。


    身为懂一些门道的半个内行,伏令年不由得被书籍上的内容所吸引,一时间沉浸于其中。


    制作机巧零件、组装法器于伏令年还很陌生。但其中蕴含的法阵,以及各法阵之间互嵌联动的技巧,却能让伏令年收获颇多。


    阵眼如星斗,环环扣相生。


    既要能够推动运行星运卜算,又要保持足够小的体积,以便刻印于法器之上。


    伏令年还是第一次接触到星机阁此种“炼器”的方式。


    先前她通过系统所学习的炼器,只是粗层的锻器法门。


    在此之后,炼器又有两个分支。


    一是如星机阁般刻印符咒阵法所制的法器,二是如断岳殿般以灵力浸润,以外力打磨制作法器。


    昆仑宗内的玄泽峰的器修,也是以第二种方式炼器的


    沉浸于书中内容时,古语言所组成的符咒似乎都有了灵性。它们宛若流水,又似游龙,在泛黄的书页上蜿蜒着、飞舞着。


    伏令年在脑海中想象着符咒的一笔一画,推算着其运作的模式。


    温季才和从承言两位剑修对符咒一窍不通,光是看着那繁杂的古语言都想要打瞌睡。自然无法理解伏令年的感受。


    不过,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虽然他们什么都不懂,但这这丝毫不影响他们也跟着蹲在一旁围观看热闹。


    阿九则也有样学样,蹲在伏令年身旁,视线却明显并未往书籍上瞧。


    她眼眸低垂,注视着枯枝下爬行的蚁虫。


    “一门通,百门通。”并非是玩笑之语。


    更准确来说,星机阁的卜修、符修以及器修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


    无论修行何种路子,期中根本终要归于符咒法阵。


    器修虽然不擅行卜术,却能制作出用于寻路的法器。


    待将原理研究清楚,器修两手一张,便当着众人的面制作起法器。


    她十指灵巧转动,法器在她手中逐渐成型。


    眼见着胜利在望,伏令年却突然从沉醉中挣脱出来。


    扩散在四周的神识有所触动,这是危险将要来临的征兆。


    灵力集中至五官,五感顿时变得尤为敏锐。


    方圆百里的声音齐齐汇入耳中,枝叶抽条生长、枯枝败叶飘落、气流吹拂身侧……在各种声音之中,伏令年分辨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动静。


    似乎有什么事物在地面爬行,发出轻微的沙沙响动。


    伏令年环顾四周,忽的悚然一惊。


    周遭地面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道道令人头皮发麻的蜿蜒游动的身躯。在微薄的阳光下,它们的身躯反射着微光,仿佛是一道道诡异的光影。


    如虫如蛇,状似蜈蚣。


    而那发出古怪声响的,正是它们的千百只细足。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