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九十一章 王家川调走

作者:参娃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盛希康高考结束,返回林场,盛云芳姐妹和盛希泰,正好开始期末考试。


    两天以后,期末考试结束,姐弟三个也放假了。


    孩子们都放假了,家里有人手看孩子,张淑珍总算能松口气,缓一缓。


    正好这时候,盛希安的信寄回来了,说是他们七月末放暑假,到时候他会先去长春找周青岚,然后两人一起结伴回来。


    家里接了信,都非常高兴,张淑珍指挥着俩闺女,把家里的被褥都拆洗了,再重新做起来。


    又把家里家外,全都重新收拾了一遍。


    高考结束的盛希康,也彻底放飞自我了,成天领着盛希泰,不是上山去下个套子,就是去河里别鱼亮子抓鱼。


    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他下的套子,十個有九个都套不上东西。


    那鱼亮子也是,明明就是照着他哥下鱼亮子的办法,可一晚上没几条鱼。


    “哥,你就领我俩上山打回猎去吧。


    这成天在家闲着也没事儿干,我下那套子不管用,啥都套不上。”


    这天下午,盛希平下班回家,盛希康和盛希泰俩人就围着大哥,各种磨叽,想让盛希平领着他们进山去打猎。


    “这时候青草没棵的,进山打什么猎啊?再说了,我这刚倒回来白班,我领你们去打猎?


    咋地,还得让我请假啊?你俩可消停点儿吧,最近不是时候。”


    盛希平沉着脸,没搭理那俩,径直进屋了。


    “咋地了?瞅着你一脸不高兴呢?”


    张淑珍正哄孙子呢,一扭头瞅见盛希平脸色不对,就问了句。


    “妈,王叔要调走了,今天林场来了新书记。”盛希平坐在炕沿上,长叹一声说道。


    “啊?你王叔要调走,调哪儿去啊?不对啊,按正理不应该是开春调动么?”张淑珍闻言一愣。


    局下属这些林场的领导,短了三年长了五年,都要轮换调动,一般都是在冬运生产结束后。


    这样一来,调动到别处,可以有小半年适应的时间,等到冬运生产再开始,基本上就熟悉情况了,可以更好的工作。


    王家川就是七四年开春的时候,调到前川林场的,这一转眼四年了,确实该轮调。


    可是七月份调动,这很明显不太合常理。


    “我王叔是调到汤河林业局当局长去了。”


    王家川在前川林场干了四年,前川林场连着四年冬季采伐量全局第一,工作成绩突出,受到上级表彰。


    正好汤河林业局那边有个局长退下来了,上头就把王家川调过去,出任局长,主抓生产方面。


    “哎呦,那不是挺好么?林场书记升局长,你王叔升官儿了。”


    盛、王两家关系好,王家川升官儿了,张淑珍也替他高兴。


    “我王叔升官儿确实应该高兴,可新来这位不是省油的灯,今天刚到,就给我们开会立规矩。


    嫌乎这儿嫌乎那儿的,瞅着哪哪儿都不合格。


    还说从今天开始,除非极特殊情况,不允许我们请假,还要开会抓生产什么的。


    这会儿,估计场部的人,都在家骂娘呢。”盛希平叹了口气。


    原本大家都以为,王家川调走,郑先勇能能提上来成书记呢,却没想到,省里直接派下来个人。


    新来的这书记才三十出头,据说是在省林学院读过书,心高气傲,鼻孔朝天,见了谁都一副瞧不起的模样。


    都说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位新书记刚一到,工作还没等交接明白呢,先给前川林场这些人,来了个下马威。


    本来王家川要调走,大家伙儿提前不知道消息,心里头就挺不舒坦。


    再来这么一个新书记,第一天就瞎搅合,好多人都挨了训,能没有情绪么?


    母子俩正说着呢,盛连成也下班回来了,就见他沉着脸,进门往炕头一坐,也是唉声叹气的。


    “咋?新来的书记也去你们小修厂了?”张淑珍一看,这不对劲啊,忙问了句。


    “嗯呢,不光过去视察了,还这那的都看不顺眼,指挥着我们几个人,这得收拾,那儿得归拢的。


    给我们几个指使的团团转,关键他说的那些都不在点儿上,烦死了。”


    盛连成心烦呢,语气自然也不太好。


    “这,咋还能这样儿呢?”张淑珍一听,忍不住也叹气。


    以往,还真是没经历过这样的事儿。也不知道,这从省里调来个书记,是好是坏了。


    “算了,别管谁当书记,反正咱都是干活,只要给咱工资就行,其他的也管不了那么多。


    谁叫咱端人家的碗呢?”张淑珍叹了口气,劝那爷俩。


    盛连成和盛希平这爷俩互相看了眼,各自叹口气。


    话是这么说不假,可就怕这新来的领导啥都不懂瞎指挥。


    “妈说的对,咱就是个普通老百姓,上班领工资,上头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去,反正跟咱也没多大关系。”


    盛希平摆摆手,不想再说这些烦人的事儿。


    “对了,爸,王叔要调走,咱是不是得过去看看啊?”盛希平忽然想起这事儿来。


    盛家跟王家关系那么好,不能说王家川要调走了,盛家就不靠前儿了啊。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事儿,盛家人可干不出来。


    “嗯,一会儿吃完饭吧,咱俩去你王叔那坐坐,陪你王叔唠会儿。”盛连成点点头,说道。


    就这样,盛连成爷俩抓紧时间吃了晚饭,趁着旁人还没来盛家听广播的工夫,去了趟王家川那。


    王家川两口子正搁家收拾东西呢。


    他家老二天庆,去年冬天当兵走了,老大今年参加了高考,考完试就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去了,还没回来。


    家里头就王家川两口子,这里里外外不少东西要收拾。


    王家川的媳妇一边收拾一边抱怨,嫌王家川这次调动太突然,几乎是什么征兆都没有。


    组织上也没叫王家川去谈话,直接打个电话过来通知一声儿,这就要调走了。


    “汤河林业局,林地面积一共才几万公顷,还在那么个三夹裆儿的地方,说的好听是林业局,也不比前川林场强到哪里去。


    还局长呢,就是名声好听罢了,哪赶上在前川这儿啊。”


    王家川媳妇把柜子里的衣裳都掏出来,一件一件重新叠了摞起来,搁包袱皮儿包上。


    手上干活,这嘴里也没闲着,跟丈夫在那儿叨叨。


    “你看你,这调动是上面领导安排的,也不是我说了算,我能怎么办啊?


    再说了,好赖不济这也是局长,升了一级呢,你还有啥不满足的?”


    王家川看着自家媳妇,很是无奈的说道。


    汤河林业局,在抚松、靖宇、浑江三岔子,三地交界儿的这么个地方,五八年建局,有林地面积八九万公顷。


    由于日伪时期,林地被大面积盗伐,所以汤河林业局的林业资源并不算特别丰富。


    建局二十年,随着每年的采伐,可采林木蓄积量越来越少,所以效益并不是特别好。


    王家川对这些心里有数,他也不知道上头为啥把他安排到汤河林业局去工作。


    可调令已经下来了,新的林场书记也已经到任,这时候他能说啥?


    赶紧收拾了东西,交接好工作,去汤河林业局上班就完事儿了。


    “哼,你原来也是副局级待遇,这顶着名儿是升了一级成局长,实际上也没好到哪里去。”


    王家川的媳妇,还是忿忿不平。


    林场虽然是林业局下属,但是属于副局级单位,王家川是林场书记,跟副局长是同等级别。


    调去汤河林业局当局长,表面上看是升了,可那边条件不如松江河,所以王家川媳妇就觉得亏。


    “哎呀,行了,你这一天叨叨叨的烦不烦啊?不管在哪儿,好好干工作就完事儿了。


    再咋地,也比当年扛着枪打仗那时候强吧?”


    王家川是个大男人,不太在意这些细节,领导咋安排,他咋干活就完事儿了,哪有那么多废话啊。


    王家川媳妇还想再说呢,正好这时候,盛连成父子,还有郑先勇、王俊生、赵向阳等人,陆续进了门。


    “老王,搁家干啥呢?家里有没有啥要忙的?我们帮你啊。”郑先勇一进门,就扯着嗓子问道。


    王家川一听,忙从屋里出来。


    “哎呦,你们咋都过来了?媳妇,赶紧烧点儿水,沏壶茶。”一边说着,一边将众人让进了屋里。


    众人一进屋,就见到这屋里乱七八糟的,一看就是两口子在家收拾东西呢。


    “那啥,弟妹啊,你就别忙活了,我们都是搁家里吃了饭来的,不饿也不渴。


    你该干啥就干啥,我们就是过来陪着老王唠会儿。”


    王家川在前川林场四年,他工作认真,对人真诚大度,跟场里这些领导都相处的不错。


    这马上要调走了,大家伙儿都想来坐坐,算是那么个心意。


    人家是客气才这么说,王家川媳妇不能真的连杯水都不给客人准备,于是笑着招呼大家坐下,她出去烧水沏茶了。


    屋里,众人议论纷纷,一个是说王家川这次调动太突然,猜测背后是不是又什么原因。


    另一个,大家伙儿也对新来的书记,有那么点儿情绪。


    “咳,其实也没啥,新官上任三把火嘛,人家过来肯定要有一些改变的。


    再说这新书记年轻,又读过大学,水平肯定比我这大老粗要高。”


    王家川最开始一直没出声,默默听着众人的话,到最后,他轻咳一声儿,开口道。


    “新书记初来乍到肯定不适应,你们别有啥想法,好好配合新书记才对。


    等着过一段时间,他顺过手来,场里各项事务都熟悉了,慢慢就会好的。”


    王家川没说新书记半句不好,只嘱咐大家伙儿,一定要好好配合领导,做好自己的工作。


    众人在王家坐了一个来钟头,这才各自离开。


    “叔、婶子,希康和云芳他们都放假在家,闲着也没啥事儿,你这边人手不够,就喊他们过来帮着收拾。


    要不然光指着我婶儿一人,这家里家外的,她忙不开。”临出门前,盛希平说道。


    王家川虽然要调走了,可他还有工作没交接,这几天都得去场部,没时间在家忙活。


    他媳妇一个人,家里这么些东西要归置处理,属实够她忙的,所以盛希平才这么说。


    “哦,行,那要是明天你婶子忙不过来,就喊他们。”


    王家川也没跟盛希平客气,点头应下了。


    转过天,盛连成爷俩吃过早饭就去上班了,张淑珍直接打发了盛希康领着弟弟妹妹,去给王家川那边帮忙拾掇。


    王家川一家子来到前川林场总共才四年,跟那些坐地户没法比,家里也没太多东西。


    房子是公家的,他们得腾出来给新领导和家属住。


    衣裳行李都收拾好了打包,锅碗瓢盆装起来,米面粮油啥的也不多,能带走的就带走,不行就送人。


    至于其他的什么柴火啊、仓房啊这些,林场根本就不缺。


    本来王家川说是留给那个新书记,他媳妇不乐意,干脆就送给了左邻右舍。


    三天后,王家川跟新书记交接好了工作,家里面也都处理妥当。


    林场安排了摩托卡,先送王家川两口子去松江河,然后松江河局里再安排大车,连人带东西,一起给送去汤河林业局。


    林场众人知道王家川要走,不少人都去车站送行。


    “王书记啊,不管走到哪儿,记得常回来看看,这也是你的家。


    到那边了给来个电话,别让我们记挂着。”有人这么说。


    “哎,放心,到那边肯定往回打电话、写信,你们要是有空了,也去汤河林业局找我啊,到时候我请你们吃饭。”


    王家川笑呵呵的跟众人道别,然后上了摩托卡。


    摩托卡司机发动车子,载着王家川夫妻驶离小火车站,王家川从车窗伸出手,朝着众人挥手。


    “都回去吧,有空写信。”车子很快就开走了,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唉,王书记这人是真不错,工作能力强,对人还和气,说实话还真是挺舍不得他的。


    也不知道,这新来的书记,还要怎么折腾呢,唉。”


    众人见摩托卡跑的没了影儿,各自转身往回走,一边走,一边长吁短叹。


    “咳,管那些呢,咱上一天班儿,给咱一天的钱,只要不克扣我工资,爱咋咋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