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51. 一百五十一、万事之备

作者:明月含章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环佩河山》全本免费阅读


    荆州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入京中时,周筠正在与幕僚饮酒,他前半生被武安长公主约束太多,总觉得失去了许多人生意趣,迫切想要补偿回来,饮酒便是其中一件。他慢慢喜欢上了这种熏然的感觉,尤其是恍恍惚惚的时候,总能想起很多快乐事情,不会如清醒时一般怅然若失,遗憾颇多,故而时常通宵达旦的饮酒作乐。


    舞袖翻飞,香气馥郁,欢娱今夕,此乐何极!


    他随手扯过一个舞姬,虚揽在怀中,用手描画着她的眉眼,片刻后又将她推了开去。不知是不是酒气熏了眼睛,他的双眸中泛出几分寂寥与落寞,与这样的场合格格不入。


    正在此时,有人上前附耳说了些什么,周筠手里的杯盏顿了顿,唇角泛出一分不明意味的笑容,然后摆了摆手示意人退下。


    “窦家那个小子,原来也非犬类。荆州叛军竟然被他收服,这才多久。”他嘲讽地挑了挑眉,对下首的护军都尉公羊贺道。公羊贺从太皇太后薨逝后,便成了周氏的心腹,从卫尉被擢升到了这种要职,掌管禁军,选拔武官,足见周筠对他有多信任。此时听周筠这样说,跟着附和:“荆州乱成一片,没想到他竟然能胜,确实有几分本事。”周筠丢开了杯子,不屑一顾:“窦慎不也是沙场勇将吗,当年匈奴和羌人被他打得服服帖帖的,那又如何?有勇无谋之辈,如今只能躺在那里等死,谁能救他。”


    此时有个瘦削的中年人,心中有些不安,拈了拈修剪整齐的长须,皱眉道:“听闻窦慎骁勇,在凉州很得人心。这样的人,断然不会毫无准备,不留任何后路的。”


    说话的人坐在末席,身份显然并不高,其他人也就有些轻慢他。加上他的声音不大,隐在一派热闹喧嚣之中,仿佛一只小石子投入了巨大的湖面中,所以这句话并没有被周筠听到,唯有坐在他身边的人扯了扯他的袖子,低声提醒:“子岭说什么呢,侯爷自有安排,如何轮得到我等操心。”


    那人便不再说话,看着众人觥筹交错的样子,暗暗摇了摇头。


    朝廷并未给予此次平叛功臣任何嘉奖,这也在意料之中,位于城东的梁王府一派萧瑟之气,人还未走,茶已先凉,偶尔有些先帝时的老臣前去看望窦慎,却在看望后更加失望,直言国之栋梁怕是要陨落了,好不容易平定的天下,怕又是会陷入危局中。窦慎在权势煊赫时,总有人指摘他以边将身份染指权力过于僭越,可当他病重难愈时,许多人又念起了他的好,直言他力挽社稷于危局,定不世之功于天下。


    窦慎听到这些,露出一个不置可否的虚弱笑容。这一次虽说是佯装,但伤却也是真的,他几次三番受伤,于身体自然是极大的损耗,哪怕他自诩强壮,身体底子比旁人要好些,但仍是受损极大。


    晗君亲自喂他喝药,喂一口便叹息一下,引得窦慎也心疼不已。


    “阿罗,我答应你,今后定不会行这样的险招,不会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尽管他保证了无数遍,但还是解不开晗君的心结。他知道,她担忧的又何止是自己的身体。此番她也算得上孤注一掷,本来平稳的身后,因为他又被搅扰的天翻地覆,完全违背了她对于生活的期待。


    他很庆幸,在这样的时候,她还愿意随着自己一起,如她所说的:“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入夜后,鲜于秋悄悄带了另一个人来,正是被外放到淮南做刺史的石恪。对于石恪而言,做一方刺史乃是前途无量的职位,淮南富饶,名士众多,很安逸的所在。但是对于窦家,也意味着心腹被潜离,孤立无援的境地。当时人人都以为窦慎会反对,却没想到他竟然同意的十分干脆。


    “淮南沃野千里,季和此去当大有可为。”窦慎当时这样说,石恪深以为然,于是长亭分别,再见恍如隔世。


    石恪此番悄然回来,是不放心窦慎,也是为另一件重要之事。


    “属下此去,没有辜负大王所托,修水利,垦荒田,迁流民,建屯田,如今淮南兵精粮足,当为大王后盾。”


    窦慎轻轻笑了,他并不想给周氏留什么后路,再出一个割据势力,只会后悔无穷。何况,百姓流离,该安定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