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44. 一百四十四、孤高之士

作者:明月含章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环佩河山》全本免费阅读


    晗君倒是没想到,窦谨会因为这件事专门来找自己。他似乎很在意这门婚事,踟蹰了半晌才开了口:“原本不该劳烦阿嫂,可是心中总是不安,想来和阿嫂讨个主意。”


    晗君和窦谨的年岁相近,但是他待晗君却十分恭敬,大有长嫂为母的意思。晗君听窦慎提过此事,心中很有疑虑,却因为相处十分融洽,并不想去做过多揣测。


    永安机敏,端了酪浆上来后,便带着左右退了下去。


    晗君处事很有涵养,尤其擅长以逸待劳,此事见侍婢们退下,也没有着急开口,只是静静等着窦谨说话。


    窦谨见晗君不言,只能主动交代:“说起来阿嫂可能不信,我想要娶沅姬,非为其他,实在因为倾慕不已,心悦已久。这几日也听说周氏有意求娶,心想若是再不说出来,恐怕会抱憾终身。”


    他说话的时候,一双眸子诚挚又清澈,清隽的眉眼里满满都是少年的热情和希冀。晗君沉默着看着他,思索着他的话,心里也不是没有触动。或许……或许只是因为她经历了太多的背叛和欺瞒,对人猜疑已经成了一种本能。若是他今日说什么为了窦氏权势这样的话,她会毫不犹豫地拒绝他的请求,甚至会对他自此起了怀疑,心有芥蒂。可是他却没有,他给出的理由是“心悦已久”。人人皆有年少之时,何况她本就年岁不大,怎能拒绝一个看似冲动莽撞却实在热烈执拗的少年之心呢。


    终于开了口,语调也是温柔平和的:“临渊想要我做什么呢?”


    见这位清冷聪慧的长公主松了口,态度也尚佳,窦谨不由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起身恭谨地行了个大礼后,才道:“荀氏是名门,沅姬又是长房嫡女,荀氏为她选择夫婿自然是慎之又慎,不然也不会在她及笄后特地从颍川郡接到长安来。如今兄长虽然位高权重,我也因军功封了侯,可是山东贵族素来傲慢,我并无十全把握。”


    晗君颔首表示认同。


    又听他说:“阿嫂是长公主,又有功于朝廷,品貌冠绝天下。若是有阿嫂前去提亲,那便是给足了荀氏面子,想必他们绝不会推脱这门婚事。”


    说完这句话,窦谨顿了一下,细细观察起晗君的表情。她的容姿不是简简单单的美丽可以形容,那是一种滴水不漏的端庄优雅,更是一种阅尽世事的恬淡从容。这样的心性,让她即使面对着别人的恭维,也依然可以做到平静无波,冷静审慎。


    窦谨微微垂下了头,有几分羞赧。


    “谨一直感念兄长拳拳慈爱之心,若无兄嫂庇佑,如何能有我今日。原本不该添麻烦的……”


    “自家人何必见外,临渊这样说,才是让我这个做阿嫂的羞愧自责。”晗君打断了窦谨的话,微微皱眉,目光中潋滟着一层柔和的光,仿佛是夕阳下波光粼粼的湖面。


    若说去荀家一趟,倒也算不上什么麻烦。她年少时也见过荀晰数面,那时他还未去淮阳国,只是一个太学的儒生。太皇太后听闻荀晰精通易学,常会请他来长乐宫占卜解卦,而他似乎很不喜欢做这件事,晗君曾在宫道上和他相遇,他脸上总是带着毫不遮掩的气恼颓废之色。


    毕竟那时还年轻,总是意气多一些。后来听说他娶了廷尉陈复的女儿,夫妻算得恩爱和美,可是他却因一些小事惹恼了太皇太后,被遣到淮阳国做丞相,妻子陈氏第二年便病逝了。他至今未娶,想必也有很多义愤难平。


    阿谨只想到了荀氏沅姬的好,却没有思考到两姓结亲背后的复杂。荀晰是个耿介的人,为人一向清高自诩,连刘钦都比他要温和圆融一些。若是窦家身在凉州,他未必会阻拦,可窦慎如今是这样的身份,想来荀晰必有诸多顾虑,并不是很愿意纠缠在朝廷复杂的纷争之中,白白被别人说成是攀附。


    晗君甚为苦恼。


    “阿罗想的周全,但是结亲荀氏也许是目前最好的选择。”窦慎只说了这么一句,显然又将难题抛回给了她。


    斟酌思量了一夜,第二日一大早,晗君就乘着軿车去了荀氏在长安城的府邸。这一天刚好是休沐,荀晰听到晗君亲自前来的消息,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