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 第四首情诗.

作者:觉醒夏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春寄情诗》全本免费阅读


    早晨七点左右,天边泛起鱼肚白。


    电动窗帘在遥控给出的指令下规矩拉开,突如其来的光线刺入,给干净单调的室内陈设涂上一抹暖色,以黑白灰为设计主调的空间中,唯有窗边摆放的一束绿植在隐隐焕发着生机。


    安适的环境被陡然打破,在沙发上凑合了一晚上的男人抬起手肘盖住脸,适应几秒之后重新将盖毯拉起来,摆起一副“拒绝排斥不想面对”的态度。


    “啪——”遥控器被扔掷到黑色的玻璃茶几上,随着这声音一同响起的还有一道稚嫩的童声:“小叔叔,该起床了,你得送我去上学。”


    回答他的是男人平缓的呼吸声。


    徐明睿叹了口气,似乎对这种状况司空见惯,白净的小脸上一双眉毛敛下来,有些恼了,声音加大,几乎是对着天花板嚎出来:“起床了!太阳都要晒屁股了!”


    “......”徐叙之无奈翻了个身,手依旧撑在头上没放下,妥协道,“别吵,会有人送你去的。”


    话音刚落,门铃声紧接着这话响起来。


    “去开门。”徐叙之盖着脸命令道。


    徐明睿冷着小脸撇撇嘴,穿着比他的脚大了一倍的成人拖鞋,吧嗒吧嗒跑到门边,双手压下门把,警惕地往外看了一眼,来人是一个看起来和他小叔年龄差不多的男人。


    “你找谁?”徐明睿问。


    路放笑起来,打了发蜡的头在朝阳的映衬下显得增光瓦亮,“找你啊。”


    “我不认识你。”


    “没关系,我认识你就行。”路放一手拎着早餐袋,另一只手往面前男孩的脸上捏了一把,顺着这动作挤进室内,声音爽朗,“我是你小叔的朋友,谢谢你给我开门啊,小朋友。”


    不进来不要紧,一进来看见茶几周围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啤酒罐,路放脸上的表情跟徐明睿刚看到这一幕时如出一辙,“嚯,又喝了这么多。”


    “既然你是我小叔的朋友,就赶紧劝劝他吧。”徐明睿绕过路放往厨房走,小大人似的说道,“再这样下去,我怕他见不到明年的太阳。”


    路放笑了笑,心里却叹了口气。


    他当然想劝啊,可是就徐叙之这性格,又有谁能劝得动?


    想到这,路放只好问徐明睿要了个垃圾袋,开始一瓶一瓶捡起地上的易拉罐往袋子里扔,边收拾边忍不住开口:“这些破瓶子就你有耐心,喝完了还摆得整整齐齐,也不嫌累得慌。”


    仿佛是听见有人在说他,躺在沙发上的人动了动。


    缓了一会,徐叙之掀开盖毯坐起来。路放见人起了,毫不客气地把手上的垃圾袋甩给他,“正好,自己收拾吧。”


    徐叙之揉揉额角,顺手捻了脚边的两个易拉罐进去。


    路放摇摇头,心想我就是欠你的,臭着脸去厨房给他倒了杯蜂蜜水,结果找了半天没看到蜂蜜在哪,还是在一边烤面包的徐明睿给他指了位置。


    当路放在厨房捣腾的时间里,徐叙之去浴室洗了把脸,出来的时候看见茶几上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他坐回沙发上,宿夜的酒醉让他觉得喉咙干得很,便顺手挑开手边的一罐啤酒,润了润嗓子后才伸手去拿。


    -知道了,谢谢你徐医生!


    一时间,徐叙之没想起来这个人是谁,直到划开手机,看见他发过去的那句话,意识才逐渐回笼。他垂下眼,指尖飞快交替,出于礼貌回了三个字过去,然后把手机放到一旁。


    谁知刚放下没多久,手机又响起一道消息的提示音。


    -徐医生早上好。红花油很好用,谢谢你!


    两句话说了两声谢谢,徐叙之对着那条短信看了几秒,回了一个“嗯”字,干净利落的结束对话。他手中的啤酒罐刚要往嘴边递,就被赶来的路放一把夺下——


    “还喝?我看你是不想拿手术刀了!”路放皱起眉,把手里刚调好的蜂蜜水换给他。


    徐叙之视线微顿,继而抬起头看着他,唇边划过一丝讥诮,“反正现在也不用拿了。”


    “你真是够了!”路放不愿听他说这样的话,更看不惯他现在颓废的样子,没好气地把剩余的两个早餐袋扔到茶几上,看徐叙之收拾好啤酒瓶后又躺下来,皱眉问:“今天不上班?”


    “我晚班。”徐叙之声音有些沙哑,语气跟刚才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


    “那你今天打算干什么。”路放追着他不放。


    “睡觉。”


    “你休息的时候,就没什么业余活动?”


    “没有。”徐叙之说完不到半秒又接了句,“快滚。”


    “......”路放被噎到,最后只能把剩下的话咽回肚子里,拉着早就在门口等着徐明睿走了,临出门又有点不放心,回头叮嘱道,“你注意点啊,真别把自己喝死了。”


    回答他的是一个飞过来的抱枕。


    路放赶紧眼疾手快地关了门。


    “嘭——”地一声,室内重归寂静。


    徐叙之缓缓睁开眼,一动不动地躺在窗边倾洒进来的晨光里,眼前突然闪过很多旧时的画面,记忆最深刻的,是半年前那场手术后他所面对的一切。


    半年前,一位四十岁左右的患者来三院就医,确诊为髓内细胞瘤,鉴于患者已经出现了病理性的疼痛以及疾病特征,不建议使用药物保守治疗,徐叙之和病人家属商量后,认为手术取出肿瘤是最一劳永逸的办法。


    作为神外最年轻的主刀医生,徐叙之做过类似的手术成功率大概在百分之九十以上,而且患者还很年轻,做全切除手术最为稳妥,愈后也有一定的恢复能力。


    术前的准备工作按序完成,徐叙之按照患者的肿瘤位置制定了手术方案,原以为这也会是一场再普通不过的手术,结果在暴露脊髓界面后,发现肿瘤位置跟脊髓的粘连面积过大,肿瘤分布的地带也并不集中,手术难点比一开始想象得还要高。


    为了不造成脊髓损伤,徐叙之先用超声刀进行肿瘤解压后,再依次进行剥离切除。手术持续了四个多少时,最后考虑到患者本身体质的问题,以及肿瘤粘连范围过大的原因,只好等后续恢复后再开启第二期手术。


    徐叙之将手术情况跟家属说明,家属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厉害关系,一听还要继续手术,就认定是主刀医生没有全力以赴,当时就闹起来,折腾得整个医院人尽皆知。


    手术与预期情况不符的状况在临床医学上时有发生,医生应该尽全力安抚患者家属做疏导沟通,徐叙之也屡次被主任叫过去谈话,让他耐心劝解对方,让家属把气撒完就好了。


    可当时的他自持清高,又颇具傲气,从医生涯中几乎没有败绩,徐叙之自认自己的手术没有任何问题,劝解了两次无果之后,就任由他们闹到了院办。


    院办来人调查,需要暂停主治医生的职务。办事处的人处事圆滑,又看在徐叙之的父亲是副院长的面子上,惩罚机制并未对外公开。


    这使得患者家属越发不依不饶,一口认定他们医院内部奖惩不均,相互勾结,开始在医院拉起大字报伸冤,后来甚至严重到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


    那是徐叙之接手了很久的一位髓内肿瘤患者,年仅七岁,之前一直是用药物保守治疗,直到今年夏天开始出现病理性疼痛,需要在病情加剧前进行肿瘤切除。


    手术方案很快制订完善,不巧的是手术当天,徐叙之的车被人意外戳爆了车胎,他后续还有好几台手术,如果第一台延误,那后续的安排就都得推倒重来。


    权衡之下,徐叙之只能让科室另一位,在髓内肿瘤方面颇具威望的医生帮忙主刀,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