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1. 入学读书

作者:月白作秋衣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寒门新贵(科举)》全本免费阅读


    年轻的先生直接给谢熠口头出题。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后面的六句你写下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出自《千字文》,《千字文》是认字启蒙课本之一。


    这算不上什么考题,只是为了甄别谢熠是否蒙学以及书法如何。


    谢熠自己是背了四书五经的,三百千他没有背过,幸亏来之前他问了董墨言青川入院的考核规则,提前做了预习,所以这也难不到他。


    他从篮子里将毛笔和纸张取出,在桌前端正而坐,开始书写起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写完,谢熠起身将“作品”交给先生察看,两位先生看过,默写的内容分毫不差,至于写的字……


    稍显稚嫩,但也明显可以看出是下了功夫的馆阁体,这点就很加分,因为有的学生蒙学练字,一般开始都会学“颜体”或者“柳体”,不是说那种字体不好,但青川书院是培养科举考生,科举考场上还是要以馆阁体为最佳。


    两位先生看过之后,对视一眼,默默点头。


    年轻的先生说道:“谢熠,你通过了,后天准时到书院来。”


    谢熠行礼拜谢,年轻先生提笔记下谢熠的名字,谢熠问道:“先生,那束脩?”


    年轻先生道:“你父母可带来了?”


    谢熠道:“爹娘在家务农不得空,束脩我自己带来了。”


    年轻先生道:“既然如此便交上来吧。”


    谢熠将提前准备好的银子交上去,年轻先生给他开了一张收据,嘱咐他带回去交给父母。


    谢熠一一应了,最后行礼拜别。


    看见谢熠出来,董墨言和谢富赶紧围上来,异口同声问道:“怎么样?”


    谢熠道:“已经教了束脩,先生让我后天准时来上学。”


    董墨言和谢富哈哈大笑,董墨言道:“我就说你可以的。”


    谢富:“太好了三弟,真为你高兴。”


    谢熠自然也是高兴,说实话,虽然这个考核不是正式的考试,但他还是有一点点考试的紧张感的,毕竟要是不通过,自己就要再等一年,现在尘埃落定,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


    “走,我请你们吃顿好的,我们庆祝一下。”


    两人自然都说好,三人便相约往镇上的酒楼走。


    谢熠点了几个菜,才刚要大快朵颐,便听见董紫宁道:“呵——请客吃饭也不叫上我。”


    三人赶忙给她让出位置,谢熠问道:“紫宁姐,你怎么来了?”


    董紫宁反问他:“二哥陪你去书院你怎么不叫上我?”


    谢熠道:“商行那边忙,怕你脱不开身。”


    董紫宁:“这勉强算个理由,看你请客吃饭了,书院的先生肯定是收了你了。”


    谢熠道:“对,后天去上学。”


    董紫宁叹了口气:“唉。”


    谢熠问她:“怎么了?”


    董紫宁:“我爹说你是个做生意的好苗子,原本想着把生意做到县城、府城上去,到时有你帮忙轻松多了,现在你跑去读书,我爹伤心了。”


    董墨言道:“人各有志,而且熠弟这样的禀赋,读书才是更好的出路。”


    董紫宁道:“好了好了,谁不知道似的。”


    谢熠笑了笑,说道:“我虽然不在商行,但我二哥来了也是一样,我会的他都会,而且依我看,他经商比我还有天分,在我们家里,自小就数他能说会道。”


    他突然提及,谢富倒不好意思了,他是能说会道不假,但那是在村子里,在董紫宁这样的“主家小姐”面前,他的口才要打个折。


    年初来董家拜年的时候,谢熠带着谢富都是跟董昌浩在聊,因此谢富和董紫宁只算见过一面,这两天谢富又跟着谢熠整天炼盐,因此两人还不算认识。


    想到这点,谢熠便主动介绍:“紫宁姐,我正式介绍一下,这是我二哥谢富。”


    又跟谢富道:“这是紫宁姐。”


    谢富主动叫人:“紫宁姐。”


    董紫宁:“不对。”


    三人愣住,董紫宁道:“谢熠叫我姐是比我小,但你不一定比我小啊。”


    谢熠道:“你们都是十四岁,我二哥生辰是五月。”


    董紫宁:“我是九月。”


    谢熠笑道:“那还真是,这么说我二哥得叫你紫宁妹。”


    董紫宁朝谢富道:“富哥。”


    谢富:“……”


    一时噎住不知如何说话。


    还是董墨言道:“紫宁就这样,你习惯就好。”


    谢富道:“不不不,紫宁……紫宁妹妹这样很好,很好很好。”


    董紫宁道:“你看看,还是人家富哥会说话,你就会损我。”


    董墨言:“我什么时候损你了?”


    谢熠在旁乐得看他们斗嘴,说道:“先吃吧,饭菜都凉了。”


    其他三人才反应过来,一起动筷子,他们问了谢熠整个考核的过程,相聊甚欢。


    最后欢尽而散,董墨言和董紫宁回商行,谢熠和谢富则买了些东西回家,将这个消息跟家里人分享。


    家里人自是替他高兴,谢长福和陈氏嘱咐他既然上了学就要好好用功,不用操心家里。


    这些谢熠都应了,他们家就像这一年的春日,蕴含着勃勃生机。


    当晚在家住了一夜。


    因为有了马,他们从青川镇来回黄泥村也是轻松很多,第二日再返回镇上。


    谢熠亲自“监工”,让谢富独自操作,炼出了一批完好的盐,便完全放心将炼盐之事交给谢富。


    翌日,谢熠早起收拾好笔墨纸张,带好课本,到商行和董墨言集合,两人一起相约上书院去。


    青川书院也是分年级的,一共有甲乙丙丁四个班,新近书院的学生都会分到丁班,从头开始教四书五经,后面按照年份依次升级,当然,十分优秀的也可以提前升级,甚至进入甲班。


    董墨言就是如此,他进书院才第三个年头,照理说他应该在乙班,但他被先生提到了甲班。


    至于谢熠的话,他自己倒不着急,虽说他已经将四书五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