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7. 全家探亲

作者:月白作秋衣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寒门新贵(科举)》全本免费阅读


    谢熠先是核算了一下自己的“身家”。


    经过这半年多的炼盐,他在钱庄户头上的银子已经多达二百三十二两。


    这笔钱别说青川镇,就是在县城上的富裕人家眼里,都是一笔不小的款项了。


    根据谢熠先前的计算,上书院一年的束脩加上各种三节六礼是七两银子,有了现在这笔钱,他可以上好几十年书院了,当然这是玩笑话,他定的目标是十八岁就第一次参加科举,毕竟光阴不等人。


    有了这笔钱做基础,谢熠做很多事就有了底气,经济问题得到了解决,他反而头疼如何把这笔钱用到家里,进一步改善家人的生活,毕竟以他一个学徒的收入,冒然带回二百两银子回家,家里人肯定认为他贪墨了董昌浩的银子,或者做了什么不法之事。


    好在谢熠脑子也是灵活,找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说辞。


    他从自己盐铺学徒的身份着手,跟家人里说自己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盐铺发现了一个将粗盐炼制成细盐的方法,他拿去跟董昌浩说了,董昌浩放手让他去尝试,果然有效果,他现在便帮着董昌浩将粗盐炼制成细盐,所以董昌浩额外给了他分红,每个月除了学徒的工钱,他还额外有一笔收入。


    但由于炼盐之法涉及食盐买卖,董昌浩要跟官府打交道,所以他就不能把话说得太透,并且让家里人帮他保密,这关乎他和自家人的安全。


    谢家人现在早已经把谢熠当成半个“读书人”来看,他说什么家人都听着去做,特别关乎他的前程,家里人更是千般万般信任他,不仅对谢熠所言完全信任,更是把谢熠会炼盐之法这件事烂在肚子里。


    这样一来,谢熠就可以名正言顺把更多钱用在改善家里,但他也知道循序渐进的道理,如果一下子将二百多两银子用在家里,肯定会引来同村怀疑,说不定就有人眼红,为了避免暴富遭嫉,谢熠也不跟家里人说他有多少银子,只是为家里添置各种新物件,为家人购置新衣等等,细水长流才能长长久久。


    最大的一笔钱,他给谢长福和陈氏买了一头牛。


    这是他经过慎重考虑才决定的。


    第一,牛是极重要的农具,有了牛,家里耕种田地会节省很多力气。


    第二,谢长福一直想养一头牛,也算是圆了他一个梦。


    第三,他把谢富拉到镇上来炼盐,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正好用牛补足。


    最重要的是,牛对谢熠来说也不是“太贵”,二十两银子能买一头,而且买的是母牛,有“投资”价值。


    至于购置田地,新盖房屋等等那些大宗花钱的地方,谢熠后面再一步步去做,这些不能心急。


    当然,除了谢家这边,谢熠也兼顾到了谢容和赵正家那边,他知道谢容和赵正种了桑苗养了蚕,便特意请董昌浩帮他从县城上购买了一架最新的织布机,然后他趁着旬假,直接送到谢容和赵正家里去。


    这一切做完就临近年关了。


    临近年关,商行这边特别忙碌,谢熠也不小气,早早将最后一批盐炼完,就跑到商行的柜台上帮忙,这原本不是他分内之事,他帮着做了,董家人对他自然只有感激。


    与此同时,谢熠也在“谋划”着一件事。


    过年最后几日,谢熠提前和董昌浩把今年的账目交割清楚,然后跟董昌浩要了十天的假期,约定明年初五商行开门他准时到。


    董昌浩自然无有不允,另外还让妻子许氏给谢熠准备了一份年礼。


    谢熠接受下来,再自己到镇上购买了许多过年的物用,足足装了两个大箩筐,也不打紧,他现在有了马,两三百斤来回青川镇和黄泥村都是轻轻松松的事。


    这一回,谢熠真是“衣锦还村”了。


    他惯会做人,另外打点了七八份礼物,送给谢长坤和村里另外几家要好的亲邻。


    年节是乡下人一年到头最轻松的时候,没有农忙,秋收的粮食囤满粮仓,一年到头的辛苦看得见收成,便歇一口气,享受一年的劳动成果,轻轻松松过大年。


    谢熠家也是如此,不说谢熠带来了巨大的收入,就是谢家人自己的劳作也换来了看得见的收获——他们多租的十亩地,哪怕跟地主家对半分了收成,交完皇粮之后,也让家里比去年多出了三成的粮食!


    这意味着就算没有谢熠,明年家里人也不用饿肚子了。


    当然,家里人最最感激的还是谢熠。


    谢熠当晚下厨做了一顿大餐,饭桌上,终于说出自己的安排。


    “爹娘,明天我们一起去大姐家走一趟吧,我买了好多东西,我们给大姐和姐夫送过去。”


    谢长福和陈氏听闻,一齐停下了筷子。


    自从谢容嫁去赵家之后,他们只去过一次谢容家,后来就不敢过去了,不为别的,就因为家里穷,怕赵家人编排他们过去打秋风,让赵家人说谢容的闲话,其实两口子哪里不想去看女儿和女婿?


    现在听谢熠这么说,他们心里一千一万个愿意。


    谢明和谢富也是一样的,说起来他们都有一年多没有见过谢容了。


    陈氏马上开始打点起来,说道:“去,都去,还要风风光光的去。”


    陈氏知道这一趟要给谢容在赵家那边挣一份脸面。


    “当家的,待会你跟长坤借牛车,咱们明天赶车去,老三。”


    谢熠:“哎。”


    陈氏道:“你也把马儿骑上。”


    谢熠道:“当然。”


    陈氏又道:“老大老二,你们两个今晚烧水洗澡,把给你们做的新衣穿上。”


    谢明和谢富也应了,一家人当即开始行动起来,谢长福去谢长坤家借牛车,谢富去烧洗澡水,陈氏带着谢明和谢熠准备明天的礼物。


    陈氏一点也不小气,让谢明去装了一百斤今年的新粮,另外将谢熠带回来的棉被、布匹、腊肉、盐糖和茶叶等等都分出来,装到两个竹筐里。


    到了这里,陈氏就展示出她的人情世故来。


    她说道:“你姐姐到底是嫁去了赵家,上面有公公婆婆,有兄嫂姑侄,那些人对她和你们姐夫不好我们心知肚明,但我们不能就这样和那些人闹僵了,既然上门探亲,也要给他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