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四章天心人心

作者:赤心巡天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姜望走后,得鹿殿又沉默了很久。


    天子的声音才响起来:“把那幅壁画拓下来,挂在东华阁。朕也每日看看。”


    唯此一句……


    唯此一句。


    韩令低下头,领命而去。


    ……


    ……


    一名太监保持了足够的距离,在前引路,脚步踏在巨大的石砖上,不发出一点声音。他们是习惯了谨小慎微的人群,谦恭地生活在这伟大宫城里。


    姜望不紧不慢地走在后面,气度非凡。


    每一步踏出,哒,哒,哒。


    在威严华贵的宫城里穿行,青衫按剑,步履从容,谁能不说一声潇洒少年?


    然而当自己的脚步声在偌大的宫城里孤独回响,如鼓点一般落在自己的心上,姜望忍不住在想——


    天子当年……


    到底知不知道雷贵妃遇刺案的真相?


    甚至于,他从玄武大街一路走到皇宫里来。


    这一路的风平浪静,背地里有多少汹涌?是不是天子,对某些人的敲打呢?


    储君之位,关系国本。


    遥想元凤三十八年,前太子受囚,新太子方立,楼兰公之乱才平。


    站在天子的角度来说。


    雷贵妃设局自刺,死不足惜。


    何皇后顺水推舟、借刀杀人,虽是反制,也其咎难辞。事后为掩盖真相,逼杀林况,更是抹不掉的罪行。大泽田氏为何皇后行爪牙之事,有卖好太子、插手争龙之嫌,其恶难掩。


    如果当年就将真相揭开,结果会如何?


    首先何皇后必然要被废。


    后位骤然空悬,会引起多么大的竞争?


    这种争斗是任何人都无法控制的,包括天子本人。因为后位只有一个,而看着那个位置的人又太多。


    不是随便找个人坐上去就可以的。


    更重要的是……


    何皇后废了,太子当然也要废掉。


    可几年之内,太子连废连立,这事哪怕单独拿出来,都是足以动摇国本的愚蠢行为。又何况是在楼兰公之乱刚刚平息的那段时间?


    再往下说,大泽田氏一直是齐国顶级名门,无论军政,都有深厚根基,其本身亦是齐国实力的一部分。在当时若究其责,无异于在国家动荡之时自削筋肉。


    刚刚平复楼兰公之乱的齐国,适不适合废后、废太子、问责田氏?


    青石宫里的那位废太子,才刚刚关进去三年……


    余波未息!


    天子当年有太多的理由沉默。


    其实仔细想想。


    现太子正位东宫这么多年,为何还是如此谨小慎微?


    当了这么多年太子,还没有真正被朝野上下认可为大齐未来君主。


    当了这么多年太子,还相继崛起了华英宫、养心宫、长生宫。


    这当中,有没有当年那件事的影响呢?


    再想想看。


    大齐九卒,大泽田氏现在可是一军未掌。


    政事堂中,大泽田氏现在未有一席。


    这可是齐国最顶级的世家之一,海外开拓两岛,不输于任何一个世家。对齐国最高权力的参与,也太薄弱了些……


    甚至于高昌侯田希礼与宣怀伯柳应麒前不久在大典相争,竟直接被天子命人剥了衣服鞭笞……


    宣怀伯鞭笞了也就鞭笞了,高昌侯是何等地位?


    如果说天子当年就已经知晓真相,这么多年对案件的搁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视为他给姜无弃的一份体面。


    此案不公开,雷贵妃还可以是天子缅怀的爱妃,姜无弃还是那个天子最怜爱的儿子。


    此案公开,则雷贵妃是自作孽不可活,姜无弃是罪妃之子。


    雷贵妃胆大妄为,可毕竟姜无弃无罪……


    但尽管有这么多的理由来支撑,尽管可以分析出这么多东西来。


    姜望仍然不能够确定,齐天子是否当年就知道了真相。


    这些分析都是在假定的前提下。


    而帝心如海不可测。


    但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


    今时今日,姜望如履薄冰,走在一条无形的线上,在左右皆是深渊的情况下,给了所有人他能给出的最大交代。而这所谓恰当的分寸,又如何不是天子划出来的线?


    天子不言,但那条线明晃晃地就在那里。


    姜望诚然在得鹿宫中慷慨激昂,秉正直言,然而那条线,他敢触碰吗?他敢提及皇后一个字吗?


    他只能说冯顾案,只能说公孙虞案,只能说林况案。


    给杨敬交代。


    给林有邪交代。


    他承诺的,他都做到了。


    至于真正将整个雷贵妃遇刺案的真相公诸于世……他做不到。


    并不是证据丢失的问题。


    在已经洞察真相的前提下,再去寻找相对应的证据,绝不会比乌列这十七年所做的努力要难。


    姜望自信他是可以再找到证据的。


    但就止于此了。


    今天所做的一切,已经是当前的极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