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百二十章 生公侯,死秀峰

作者:姜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欧阳永一出现,太寅便知自己在涉山的所有战略目标,全部可以宣告失败!


    击败谢宝树,当然已绝无可能。


    他有信心控制军队,在谢宝树的追击下且战且退,完成保存军力回撤午阳城的战事目标。论及军阵交锋,他当然能够好好地教谢宝树做人。


    但对面加上一个神临境的欧阳永…


    别说回撤午阳城了,哪怕他现在不顾一切地带兵逃窜,放弃在会洺府的所有布置,也都未必能够带走多少人!


    兵阵当然有跨越修行境界的力量,但是在兵阵之力本就居于劣势的情况下,一位行动自由的神临强者,可以轻松将阵线撕开。


    此刻局势之恶劣,真无以复加!


    当然,无论战况演变至什么地步,除非有当世真人在此,身怀青冥挪移盘的他,保全自身性命是没有问题的。


    但问题在于…


    他这一走,就等同于拱手放弃了会洺府的布局。


    眼前这支军队,必然来得及支援岷西走廊。


    他们在会洺府压了重注,想要杀死的重玄胜和姜望,很有可能就因此逃出生天!


    对于姜望的顽强,太寅深有体会。他不可能忘记,在山海境火山岛,姜望带着贯穿其身的盖世戟,极其凶蛮地向他冲来的那一幕。


    这样的人,没机会都能争出机会来,又何况他还拱手放开这么一支强大援军呢?


    正因为对姜望有所认知,他才想尽办法,在已有易胜锋出手的情况下,还说服高层,抽调周雄前来。


    甚至于又何须军队过去支援?


    如欧阳永这样的神临强者,全力赶到岷西走廊,根本用不了太久。而彼方猝不及防之下,一位神临境强者,能够造成的杀伤,完全可以想象!


    更改战局根本不在话下。


    眼前已经溃散了的阵法波动,眼前那个澎湃浩然之气的身影,眼前那席卷如龙、环山而上的磅礴兵煞,眼前那结成钢背阵填死在山道、正迅速被吞噬的刘羽恩部,还有身周惶恐不安的那一张张面孔!


    一切的一切。


    全都在提醒太寅一一该走了!


    可心中有这样一个声音告诉他一一不能走。


    这一走,夏军在会洺府的所有苦心,全都付诸东流!


    这一走,午阳之战建立起来的微弱优势,顷刻瓦解。


    这一走,会洛府就彻底没了,东线三府皆失!


    太寅非常明白。


    现在的夏国,就像是一个已经身受重伤的巨人,每一次奋起反扑,都是在加剧己身的伤势。若不能获得相应的战果,就是加速走向死亡。


    他绝不能放走眼前这支军队!


    残酷的夜色里,涉山像一只沉默的恶兽。已经吞噬了很多条人命,还将吞噬更多。


    高举经纬旗、气势如虹的齐军,无疑是这座大夏名山上占尽优势的一方。


    欧阳永离阵突出,谢宝树无法独立掌控三万余人的兵阵,只能大略把握方向,


    兵煞之龙完全是沿着既有惯性在上冲——但这便已经足够。


    夏军根本无力阻击。


    甚至脱身不得!


    心中有千念万念,做出决定只在一瞬之间。


    太寅手握山河万里旗,长发飘散在空中。本已经腾空的身形忽地落下,单手一插,将大夏国旗插在了山巅上!


    朔风呼啸,大旗猎猎。


    他不走!


    他立在这涉山之巅,怒视如潮涌来的齐军,怒视那神而明之的欧阳永。


    “我承诺!“


    他算得上英俊的脸,此刻全部被一种炙热的情绪所铺满。


    很难形容那是什么。


    但他的声音在长夜里如此清晰,每一个字都倾注着坚决的力量。


    他饱含情感地嘶吼起来:“我的兄弟姐妹,战友袍泽!我太寅以太氏之家名,


    向你们承诺!


    我承诺你们的死,都会体现应有的价值!


    我承诺你们的牺牲,不会毫无意义!


    我承诺今日这一战,将被大夏的历史所铭记!”


    他的血液在激荡,他的道元疯狂冲撞。


    他如是嘶吼着


    “国仇家恨在此还报,把你们的力量…借给我!“


    在这样的嘶吼声中,一只殷红如血的八角阵盘,由虚凝实,悬在他的心口前。


    心脏部位飞出一滴心间血,落在这只形态奇异的八角阵盘上,刹那间红芒怒放,似血琥珀般。


    此盘所复刻之阵,名为【万合沸血】!


    大楚帝国有一门皇朝禁术,名为沸血燃魂。


    太寅便从此术中获得灵感,搭建了这门阵法的骨架。在叔爷太华真人的帮助下,得以补完。因为太过暴烈凶险,而从未真正应用过。


    此阵燃烧的是血气,燃烧的亦是兵煞。


    此时此刻,涉山山道中间,有一团聚拢的、形如巨大刺猬的兵煞。那是刘羽恩所部结成的钢背阵,已经被齐军兵煞所吞噬。


    所剩不多的残部,在齐军的兵煞浓云中做最后的挣扎一一也很快就平息了。


    从始至终,刘羽恩没有对太寅的命令表现出一丝迟疑,让他填死山道,他就毫不犹豫以身填之。没有让他走,他就未移动一步。


    怎么可能所有人都悍不畏死?但钢背阵形成的同时,就已经拒绝了士卒的分离。


    所有三千夏军将士,捆绑在一起,一同沉寂在齐军兵潮中。


    而率部结成弦刀阵的宋学武,整个人在瞬间燃起了血焰。


    万合沸血阵对士卒的要求非常低,因为只需要士卒提供血气力量,而无需做别的努力。


    气血如柴薪,熊熊而燃,宋学武所控制的兵煞,他的血气,他的道元,他的所有力量,全都向山巅上的太寅聚集。


    红光飞血像一条条血色丝带,瞬间连接到了山巅,涌入太寅身前的血色阵盘。


    远远看过来,像是那一面代表大夏帝国的万里山河旗,已经被鲜血染透,于是万千血光飘丝缕,飞荡在雄峻的涉山!


    因为太过痛苦,宋学武的面容都已经扭曲,完全不能够再看出本貌。但他却大声地吼道:“将军!我宋学武的名字,可会留在史书上啊?!“


    整个弦刀阵都燃烧了起来。


    军阵中是一声混着一声的怒吼。


    “我李阿牛!"


    “我魏国忠!”


    “我杜隆!“


    三千个此起彼伏的声音,是千声,又如一声,明明如此嘈杂,却又如此齐整。


    随着整个弦刀阵的燃烧,一齐炸响!


    又一齐,灭了。


    领军在群山之坳的吴玉明,先是受命率部轰山,后来又接到命令撤退——按照旗令,他所部要等到第二批次,撤退的同时,要做好阻击敌军的准备。


    才能平平如他,是拼了老命才做到太寅的要求。


    而此时,太寅又改了命令要在涉山死战!


    他反倒松了一口气。


    终于不用担心……自己做不到太寅将军的要求了!


    赴死而已,哪里谈得上一个“难”字?


    “将军,老吴先走一步,来世还要在你麾下打痛快仗!“


    午阳城一战,真是畅快啊…


    怒吼声中,吴玉明亦是点燃了兵煞,沸腾了血气。这兵煞如油锅,被一点火星子所引燃,顷刻血气烧成燎原火。


    涉山之巅发生的变化,当然不可能避过齐人的眼睛。


    万合沸血阵所引发的动静,更是堪称壮烈!


    无边血气力量,咆哮着涌出,拦截在突进的欧阳永之前。


    他有些惊讶,但仅止于惊讶。


    这些力量虽然浩瀚,但驳杂不纯…只能稍稍迟滞他的速度,根本不可能改变什么。甚至于他若是肯多损耗一些力量,这点迟滞也是不存在的。


    但他毕竟是容国的国相,受征召才来此一一阳国覆灭之后,容国较之以往,


    也更不自由。星月原之战年轻天骄林羡被征召,伐夏之战不仅国相都要出战,


    还要派出军队。


    当然,齐国给予参战诸国的待遇向来优厚,追随齐国征伐,也是很多东域小国积累国家资源的重要渠道。


    只不过于此刻的欧阳永而言,身在齐军之列,却非齐人。争功时自是要争,此时军功已经到手,搏命却是不必。


    少一些损耗,就是为容国多挣一些资源。


    “冥顽不灵!我当掌毙小儿辈!”他如是喝道,大袖飘飘,踏山登岳。


    气虽煊赫,势也无匹,却是且战且行。


    作为这支齐军的统帅,谢宝树此刻终于露头,他飞在军阵上空,长发乱舞,以狂歌神通,加持儒心正言,予以警示一


    “太寅,毋以虚名杀好汉!现在停下,还能保全士卒性命。我可以做主,保你不死!保你太氏富贵!“


    儒心正言乃正统儒门道术,号称持心问道,警醒迷途,是为音杀移心之法。谢宝树以狂歌神通催之,威能不容小觑。


    但万里山河旗下,太寅不发一言。


    他甚至没有给谢宝树一个眼神。


    他带来涉山的夏军将士,有一万零三百七十二人。


    这些人,全部都系上了身家性命,相信他的决策,随他而战。


    这些他应当为之负责的袍泽,在万合沸血阵中的声音,一个个的声音.…他全都听到了。


    泪水还未来得及涌现,就已经被他逼退。


    因为此刻他需要更清晰的眼睛!


    他以前所未有的认真,重新注视着此方天地。


    一切人和事,都变得很缓慢……


    强大的齐军,壮烈的夏军,山风明月,长夜土石。


    他依然与大步登山的欧阳永对视,依然能够感受到对方的强大,可是他的神魂,已经不再摇动!


    万合沸血阵传来源源不断的力量,每一份力量,都代表一个死去的战士。


    这些力量支撑着他,令他得以站稳,让他有面对敌人的资格。


    他看得清一切!


    世间一切,都有痕迹。


    大到山川河流,小到草木蚊蝇。


    如风过境,似水流经。


    叶子的脉络,蝶舞的轨迹乃至于你爱一个人、恨一个人、期待一个人、厌倦一个人,如此产生的种种情感。


    人过留痕,事过有迹。


    太寅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看到这一切。


    并且他一直有一种,被斥为荒谬的感觉—他能够更改这一切。


    太氏一族,传承古老之阵道。


    是顺天而行,是以人心体天心,以人道演天道。一笔一划,皆是天地之理。一符一记,尽是日月之痕。


    可以说自古以来无数阵师所贯彻的,是对天生地养的一切的尊重,是日升月落、春华秋实的自然之理。


    这当然是正确的路。


    历来无数强大阵师,就走在这正确的道路上。


    他最尊敬的人,叔爷太华,也是以此成道。


    他生于太氏,长于太氏,用于太氏,也成于太氏。


    一切荣耀,一切声名,皆自太氏所得。


    太氏给了他最好的—一包括功法,包括道术,包括修行资源,甚至于也包括,所持的道。


    如何炼体,读什么书,用什么开脉丹,什么时间开脉,立什么小周天,立什么大周天,练什么功法,修什么道术,走什么路从小到大,他的每一步,都踏在被称之为“绝对正确”的道路上。


    他在这条道路上,的确也享尽了光辉灿烂。


    但有时候午夜梦醒,他回望这条路,只看到一路的光辉,没能看到那个人。


    在漫长的时间里,那个人到底是怎么走过来的呢?


    不,走过来的不是那个人。而是一个名为“太氏未来”的意志统合。


    立星楼,在四象星域。


    他们说青龙应取“信”字,朱雀应取“德”字,玄武应取“仁”字,白虎应取


    “杀”字,这是正大光明的路。也该是他的行为准则,是他所持之道。


    他们说如此立就的星楼,才能练出最强的逆四象混元劲。


    他们说…


    他们说的一切都那么正确,都那么美好。


    但他越往前走,越觉束手束脚。


    他越往前行,却感觉离自己越远。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看这世间万物的痕迹,已经渐渐模糊。


    他知道自己正在慢慢失去自己。


    可他无能为力。


    家族之重,何重于山岳?负在双肩,崩紧了脊梁。


    本就艰难求存的道统,他太寅何忍亲手动摇根基?


    但观河台之败,山海境之败,已经一次次地将那些辉光打散。


    但今时今日,河山沦陷,国家悬危。


    他已经别无选择!


    别无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


    “别无选择”这四個字,让他一时天开地阔,有了踏出那一步的理由。


    什么家族重担,什么危亡存续,什么叔爷的期待…


    他一时尽可不想!


    他注视着这个世界,注视着这个伟大帝国的山川河流,注视着涉山。他在无穷无尽的血气力量里,观察着此方天地的“真相”,那一条条,一道道耳中仿佛又听到家主沉重的声音


    “你不死,太氏不灭,阵道不灭。“


    他将这道声音的痕迹抹去。


    “天行有常,阵道自有其运,不为太寅存,不为太寅灭!“


    他如是宣声!


    “所谓阵道!人道演天道,可也!”


    “人道改天道,可也!”


    轰隆隆!


    天地如彻惊雷!


    簇拥着他,也将所有血气、所有兵煞力量奉献于他的千余太氏家兵们,一个个面露惊恐!


    这违背了他们根深蒂固的认知。


    这是大逆之言。


    太寅背叛了阵道,背叛了太家。


    他这是在……动摇太氏存在的基础!


    有的人愤怒,有的人挣扎。


    但此刻的太寅如此平静。


    “万物有痕,待吾来观!万事有迹,以待后行!“


    此话一落,太寅眸中忽然出现无数细密的线条,错综复杂如蛛网一般!


    在他的视野里,世界已经不同。此刻他所见到的一切,都是由各种各样的线条所组成。包括脚下的这座山,包括已经靠近了的欧阳永!


    他已经把握了他的人生真相,他已经看到了他的道。


    此道名【痕】!


    是痕之道,是道之痕。


    这一刻太寅泪流满面,因为握此道途,已是洞真可期。他看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未来。


    他曾经怀疑自己,他不止一次地怀疑自己。


    在黄河之会后,在山海境之行后。


    在他咬着牙、装作不知项北困境,拿走那颗弥补神魂的丹药时。


    在自己的路,与家族的路冲突时!


    他怀疑自己不是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他怀疑自己这么多年只是在浪费资源。


    他怀疑他根本算不得天骄!


    可是现在他知道。


    曾经那个口出所谓忤逆之言,被罚跪三天的孩童,他是对的!


    世上不只有一种正确。


    正确的对立面,有时候是另一种正确。


    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体现。在不同的尺度上,有不同的衡量。


    战胜困难和危险需要勇气,战胜爱和责任,有时候更需要勇气!


    他曾经失去,现在寻回来了。


    轰!轰!


    太寅的身体里,发出雷鸣般的怒响。


    他的体表流过金辉,他的血液如大江奔流。


    在握住了道途的第一时间,他就不顾一切地,开始晋升神临!


    “找死!"


    面对此情此景,欧阳永自是不能再拖延。


    如因他的疏忽,走了太寅,战后计功,少不得要被抹去一大笔。每一点资源,


    对容国都弥足珍贵!


    他一下子打开了自我,灵识瞬间铺展开来,涌动在这险峻之山。温文如他,一旦不计损耗,神而明之的力量撼动天地。双手笼罩着无尽浮沉的字符,只是往两边一撕,已将无边血气海,一撕两开!


    人已近前,正与太寅迎面!


    在这涉山山巅上,神临之欧阳永,迎上了正在冲击神临的太寅。


    谢宝树也卷动兵煞,尽其所能地加速上冲,要在太寅成就神临之前,将他扑灭。


    此方天地里的一切力量,好像都在这个瞬间狂暴了起来。


    那是一种癫狂的、已经无所顾忌的狂响。


    于此境中,太寅却只是洪声道:“神武三十三年,元月三日,太寅伏齐军于涉山!”


    声动四野。


    他尚未成就的金躯玉髓,瞬间开始崩解!


    那些牺牲在万合沸血阵里的夏军士卒,血气力量一时都有了归处。


    磅礴而驳杂的力量,以一种谢宝树暂时还不能理解的玄妙方式,迅速完成了统合。似有神人挥画笔,在天地间肆意勾勒。


    天穹之上,无边夜幕里,骤然出现了一座古老门户!


    此门一出,星月皆寂,层云皆定,天穹已锁!


    是为,绝天门!


    轰轰轰轰轰轰!


    接连有六响。


    一座座古老的门户,仿佛从时光里推出。跨越了历史的界限,封锁了空间的自由。


    天上一门,地下一门,东南西北各一门。


    荒古气息交汇,仿佛把人带到了黑暗的远古时代。


    在那绝望的岁月里,此六门一是为绝天之门,绝地之门,绝人之门,绝意之门,绝势之门,绝心之门!


    包括三万余齐军在内,包括整个涉山,当然也包括了谢宝树和欧阳永。


    所有的一切,都被这六道古老门户所困锁。


    无边杀机起,难以形容的恐怖力量,正在喷薄!


    掌握道途,意味着神临之后,有了洞真的机会。但不是说把握了道途,就一定可以成就神临。


    仍然需要积累,需要体悟,需要更多资粮。终归跨越寿限,完成生命本质的跃迁,从来都是万中无一的冒险。


    太寅贸然冲击天人之隔,自己也并不确定自己能够成功。


    但他本就是不是为了成功而行此事!


    他要的只是冲击神临的一瞬间,人身与天地的交感,现世规则对超凡修士的反应!


    他要的是这天地之痕!


    而后崩解自身,以逼近神临之躯,以所悟之道途,拨动这天地之痕,借助万合沸血阵所提供的力量,立成杀阵!


    他不成就神临,但是在天地交感这一刻,能够以小博大,发挥远胜于神临层次的力量!


    因为这是天地之痕的动摇!


    岂是神临可得?


    目睹着太寅忽而把握道途,忽而冲击神临,又忽而崩解自身。


    感受着这种疯狂和决意。


    感受着这困锁六合的恐怖阵道力量。


    即便在大军之中,谢宝树也不由得脊生寒意,一边迅速回军,一边惊喝道:


    “太寅!你疯了!?把握道途,已见千年时光,你要尽付于今夜吗?!值不值得!?”


    太寅最后轻蔑地看了他一眼,只道


    “我太寅生公侯,死秀峰,革阵道,尽国事,俯仰无愧,问心能安,不枉来此人间!”


    砰!


    整个人都坚决地碎灭了,化为极其复杂的线条,铺开在天地间。


    天地之间,还差最后一道痕迹。


    他崩解了自己,以身相填!


    欧阳永在这一刻汗毛倒竖,感受到了恐惧!


    他不能死!


    容国国小军弱,强者贫乏,若失神临,国将难国!


    他不能死!


    林美还远没有成长起来,还需要人为之指点迷津,保驾护航。


    他不能死!


    踏上战场的每个人,都有不能死的理由。


    欧阳永迅速调头,想要接掌兵阵,以兵阵之力相抗。


    但根本来不及。


    太寅崩解自身所化的那些线条,那些【痕迹】,在涉山之巅,顷刻勾勒成一座古老的、如桃木所制的门户。


    门户紧锁。


    只以道文,携刻一个“道”字。


    是为,绝道途根本门!


    七门聚,杀阵成,天地覆!


    一切的一切,尽被席卷!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