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五章 恐难戒言

作者:姜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郑商鸣迈步离开了。


    他还有一句话在心里没有说出来——然而即便是你姜望,现在创造的传说,也只在内府层次。


    外楼之后是神临,神临之后是洞真,洞真之后又衍道。这个世界太浩瀚!伟大的力量太伟大!有些事情,你真的能够改变吗?


    曾经坚决不肯依靠父辈光环,隐姓埋名投军,固执地独自奋斗的郑商鸣,在文连牧那一局中,在镇国元帅府前,被王夷吾的拳头,砸碎了所有骄傲。


    此后就决然加入了青牌体系,并以最快的速度适应了北衙。


    今日他和姜望有不同的选择,但他不是今日才做的选择。


    这到底是成长蜕变,还是妥协坠落,也很难说得清楚。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道德体系中。


    所有的挣扎、信仰、借口……终其一生,不过是为了在一个选择之后,自圆其说。


    有时候人的改变只在一夜之间。


    但也总有人,永不肯改变。


    或许吧?


    佛家说,花开花落间,一个世界已生灭。


    谁又能确定,自己不是花中人?


    姜望静静坐在院中石桌前,又竖起一根手指,于朔风中,看那焰花开谢,品悟道术奥妙。


    许是今日并不适合修行,没过多久,谢管家又来报,说有客登门。


    名帖一张,制作精美。


    来访者,碧梧郡杨敬。


    姜望摇灭了焰花,轻轻皱眉。


    郑商鸣登门是预料之中,杨敬却是在意料之外。


    意料之外的事情,总归是缺失了些安全感的。


    尽管如此,他还是起身往外走,亲自去迎客。


    不管怎么说,上次他不请而赴,的确唐突。也是对方给面子,没与他计较。没道理转眼对方来访,他就开始拿架子。


    他还摆不出那种谱来。


    他姜爵爷的趾高气昂,通常只在好友间。也就能偶尔气一气重玄胜、许象乾这些损友。


    杨敬今日穿了一身黑衣,显得萧肃。也未带随从,独自站在门外。弓和剑都收起来了,身上锐气仍是不减。


    姜望几步迎出去:“不知贵客到访,姜某有失远迎!”


    “爵爷客气了。”杨敬看了看他:“里间说话如何?”


    姜望立即侧身:“来我院中!”


    好在今日重玄胜不在,不然他说不定要来搅合一二。麾下影卫在碧梧郡挨揍一事,可是让他不爽得紧。


    两人前后脚走进院中。


    杨敬一句寒暄也无,直接便道:“公孙虞死了。”


    姜望顿时一怔:“怎么死的?”


    “不知道。”杨敬道:“所以我来临淄。”


    临淄何其大也!


    达官贵人何其多!


    杨敬这语气平淡的一句话,有一种千军万马我独往的孤勇。


    看来他和公孙虞,真的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姜望很认真地说道:“绝对与我无关,我保证我对他的死毫不知情。”


    杨敬说道:“不然我不会一个人来你府上。”


    看来他已经是私下里查过一遍了……


    姜望想了想,又问道:“什么时候死的?”


    杨敬道:“你走之后,我去陪了他一阵,那会他状态还好,还在看书。等第二天早上我安排好了新的隐居地,去接他的时候,人已经没了。没有外伤,通天宫、五府尽碎而死。”


    “令兄怎么说?”姜望问。


    碧梧郡郡守杨落,毫无疑问是一个很有政治分量的人物。若能借其势……


    杨敬淡声道:“公孙虞是我的朋友,不是我兄长的朋友。”


    “是我失言了。”姜望有错就认。


    但其实公孙虞之死,凶手并不难猜。


    会在这个时间段杀公孙虞的,无非就是那么几拨人——要查真相的,和要掩盖真相的。


    既然姜望自己没有动手。那么就只剩下林有邪那边的人,郑商鸣那边的人,以及雷贵妃遇刺案的真凶。


    “我托人查过了,你最近监督在办的案子,是长生宫总管太监冯顾之死案。”杨敬很直接地问道:“我想问你,这起案子与公孙虞有什么关系吗?你辛辛苦苦去碧梧郡找他,为了什么?”


    在不知道具体案情的情况下,他的问题直指关键。因为凶手很可能是怀着和姜望同样的原因,找去的碧梧郡。


    “公孙虞生前是十一殿下的心腹,长生宫里的常客。我特意去碧梧郡,也是为了问他一些有关于长生宫的问题。”姜望认真说道:“案子具体的细节,我不方便跟你说。但是你如果能够帮忙提供一些线索,或许我可以更快找出真凶。”


    杨敬对此不置可否,反问道:“以你现在的身份地位权责,你去碧梧郡查案,为什么要偷偷摸摸地去?这案子恐怕不止是冯顾之死那么简单。你与谁为敌?有谁在暗中监视你吗?凶手有没有可能是追踪你,才找到的公孙虞呢?”


    姜望先时庆幸重玄胜不在,这会又希望那胖子在了。


    杨敬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很多人都传言说他不过是托庇于他兄长杨落羽翼下的雏鸟,但姜望亲身接触后发现,此人分明进退有据,有勇有谋。


    既能顾全他和公孙虞的朋友之义,又能够尽量撇开责任,不影响他做郡守的兄长,还能目光敏锐地靠近问题核心……


    说起来他有意把他兄长撇开,是不是也是嗅到了这件事的危险呢?


    仔细斟酌一阵之后,姜望才道:“案子的细节我的确不能说,这是青牌的规矩。至于你说的那种可能……我的确不能排除。杨兄,请放心,公孙虞的死,我一定给你一个交代。”


    “公孙虞是我的朋友,死在了我的庄园。”杨敬淡声道:“我来临淄,是为了给自己交代的。”


    “那你更应该跟我合作。”姜望很诚恳地说道:“凶手会杀公孙虞,可能恰恰是因为他知道一些什么。我全程负责监督长生宫一案的办理,在北衙,在朝中,到处都有人。重玄胜就住在我府中,石门李氏与我是通家之好,晏抚是我的至交好友,郑商鸣与我交情深厚……无论凶手是谁,涉及什么势力,我肯定能一查到底,找出真相。”


    姜望在这里不停扯虎皮,也不知是哪句话触动了杨敬。


    他沉默一阵后,终于是说道:“但是公孙虞什么都没有跟我说。”


    “说你知道的就行。”姜望赶紧道。


    “你想从哪里听起?”


    姜望想了想,问道:“他的舌头,是什么时候断掉的?”


    “去年除夕的时候,公孙虞来找我……”杨敬慢慢说道:“那个时候,他的舌头就已经断掉了。”


    道历三九一八年的除夕,正是庄雍国战之期……


    一路奋尽全力、毫不停歇地走过来,今日才恍然惊觉,原来这一年发生了这么多事情。


    姜望当然不能够忘记那个雨夜,永远不能。但很显然,同样是在那个除夕,改变公孙虞一生的故事,也已经发生。


    在道历三九一八年的除夕,长生宫发生了什么?


    “怎么断掉的?”姜望问。


    “我当时也是这么问他的……”


    杨敬看着石桌桌面的纹理,陷入回忆:“那天晚上在下雪,很大的雪。我喝多了,独自回房,他就在我的院子里等我。我很开心,有什么比好友雪夜来见你更让人开心呢?我问他要不要喝酒,我说我猎了很肥的鹿,我说前几天城里来了个沽名钓誉的家伙,牙尖嘴利,正好你来骂他个狗血淋头……他却只张开嘴,让我看他的断舌。”


    “怎么回事?我问他怎么回事。他什么反应也没有。”


    “我很着急,很生气。我说我要杀人,我一定要杀几个人才行。我的心里像火在烧!”


    “院子里铺满了雪,他蹲下来,在雪地上写了一行字——我一生敏于口舌,恐难戒言,故断舌以明志,此生不复言。”


    “那行字很快就被雪盖住了,而他就真的再也没有跟我交流过。”


    杨敬略带哀伤地说道:“我问过他很多次,他每次只是看着我。我不知道他发生了什么,我想他不愿让我知道。”


    也就是说……公孙虞的舌头是他自己割掉的,而原因,是为“戒言”。


    他为什么要戒言?


    他是不是知道了什么他不应该知道的事情,而这也是他离开长生宫的理由?会不会跟雷贵妃遇刺案的真相有关?


    “他后来跟长生宫有过联系吗?”姜望问。


    “据我所知,没有。”杨敬道:“他没有离开过庄园一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