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二章 社团活动月,启……启动!

作者:漫言红袖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重生前的李颜非常喜欢周三,周三的到来意味着一周的五天上课时间,即将过半。


    周三一过,本周的假期与上课日就五五开了。


    愉快的周五即将到来,最放松的周五晚近在眼前,一周下来最开心的周六接踵而至……


    套娃式的期待。


    或许很多年轻的上班族也有这种感觉,周三一过就觉得假期近在眼前。


    等到成家了,开始感受到身体有些下滑了,甚至有些人会恐惧周三。


    “这星期怎么这么快?”


    这话对年轻人来说是快乐的,但年龄越大越难接受。


    现在的李颜对于周三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他珍惜每一天,为每一天的流逝平等地焦虑着,巴不得给每一天都安上一些特别的纪念楔子。


    十一月十二日,周三,他在起源中文网发布长篇《南宫少年》的日子。


    暂时收获了十三个阅读,没事,无所谓,或许这一天并不值得纪念。


    随着为期两天的期中考落幕,社团活动月终于正式启动了……吗?


    李颜想象中的社团活动月,应该至少也有一堆摊位摆成排,各大社团的成员们卖力展示社团工作成果,文学社的社刊、摄影社的照片展、舞蹈社的热辣表演……


    但是一整天下来,除了教学楼一条干干巴巴的横幅,还有校门口藏在大凤凰木后边的公告栏上有摄影社的作品,其他啥也看不着。


    到了晚自习,看到两大文学社的社长来到只有十二个人的零班宣传,李颜才反应过来。


    自己对社团活动的记忆来源于高中跟大学时代,那会儿所有人都住宿。


    相比起来,初中根本没啥能参加活动的时间啊。


    除了占用一下大家午休的时间,还有放学后搞他半个多钟,实在别无他法。


    难怪大家也不太重视,根本重视不起来。


    饶是如此,社长们还是自愿留到晚上——他们不住宿,就为了给为数不多的住宿生们宣传一下社刊。


    希望他们成为打工人之后可以保有这种热情。


    “花园文学社跟而已文学社正在联合筹划一个精彩的节目,还请大家多多期待,周五中午少睡一个午觉,我们在风雨操场等你们!”


    舞蹈社呢?她们没节目吗?


    这是李颜唯一的想法。


    不过零班的同志们对于文学节目兴趣颇浓,讨论得还算热烈。


    尤其是跟李若飞和朱青伦这两位“主笔”。


    李颜已经听见苏雅大声念着某句话,来自李若飞发表在花园校刊的短文。


    大家听完连连拍手称赞,开始了解析,并直接询问作者这么写的目的。


    简直是处刑……现场版让作者做自己的阅读理解题。


    “我家门前真的就是两颗枣树!”——鲁迅。


    看着李若飞脸都笑僵了的模样,李颜打死都不能给这群人看见自己写网文。


    那边朱青伦就更惨了,《而已杂谈》收录的全是时评杂谈,他自己确实有水平,但大部分初中生能写出什么有深度的东西来?


    特别是编辑自己也是初中生,过度激烈的情绪、中二的倾向、偏激的观点……更受青睐。


    零班特招的这些人还是能读出朱青伦文字相比其他作品的成熟,结果问出了更死亡的问题:


    “青伦,你觉得《论应试教育》这篇比起你的,怎么样?”


    好家伙,让作者亲自踩一捧一。


    看着朱青伦涨成猪肝色的脸,李颜打死都不能给这群人知道自己写时评。


    好在暂时两位好兄弟没有cue自己转移火力,姑且安然躲在角落岁月静好吧。


    第二天的语文课,郭启文把他们仨都点了一遍。


    当郭老师举起《临江文艺周刊》,开始跟大家介绍这份刊物的分量时,李颜已经开始抖腿了。


    班主任也是深谙装逼之道的同道中人呐。


    什么“含金量”、“最权威”、“第一省级文艺刊物”、“试金石”,听得李颜毛孔都舒畅了。


    “最新这期,有一篇散文,名为《凛城烟火》,文风怡人,以小见大,只写人与事,却引发许多对‘家乡’这个命题的思辩,仅仅两千字,干练、余味悠长……”


    “难得见老郭这么夸人,”白晓生点了一下李颜背,凑近了小声说道,“凛城诶,写的还是伱家那边。”


    “文章是我们班李颜同学写的,这里有几本,大家可以传阅一下,好好欣赏。”


    全班哗然。


    李颜分明看到前桌整个人僵住了,跟被定了身一样。


    白晓生直接目瞪口呆,李颜也后仰身子靠近他,说道:


    “嗯,我当然写我自己家。”


    403兄弟团们的表情也很精彩,不过李若飞一副意料之中的样子,甚至看上去还有点……欣慰?


    “李若飞同学也在《临江文学周刊》的子刊《临江文艺》上边,发表了一篇散文,文字功底了得,也给大家传阅一下,好好学习。”


    李颜看向李若飞,点了个赞,李若飞笑着连连摆手表示自愧不如。


    “还有《荣西晚报》,朱青伦同学刊登了一篇《东风路口隐患何时休?》的文章,从身边的民生小事出发,以群众身边最关心的事情作为切入点,但不停留于此,而是借由‘人人知而不治’扩散到城市治理需要所有人参与的主题,不管是行文力度、切入角度还是思辩维度,都是非常值得大家学习的范本。”


    还有高手?有几个文艺少女表情都绷不住了,刚好李颜他们仨都坐在教室的东北角,一个个频繁扭头看过来。


    搞得白晓生非常难受,要是才女林筝墨也有文章发表,他可就莫名其妙被四大天王逼在角落了。


    “筝墨,你也可以尝试投一下,你有这个能力的。”郭启文笑着提了一嘴。


    林筝墨只是点点头。


    小插曲就此结束,大家保持着对讲台上十几份报刊杂志的浓烈兴趣,开始了新一天的学习。


    要说这郭启文也是有意思,李颜的是好好欣赏,若飞跟青伦的是好好学习。


    可太会夸了,李某人对此表示无比受用。


    这么几本杂志,从早上一路传到晚自习,还是被翻来覆去地看,不过不知为何,大家会找李若飞跟朱青伦交流,到李颜这就是扭扭捏捏的一声“太厉害了”。


    林筝墨更是夸都没夸,问了句奇怪的“你应该不看自己文吧?”


    得到李颜肯定答复后,直接绕过作者本尊丢给了白晓生。


    李某人有牛逼到已经让这群天才们望而却步的程度了吗?


    大的还没来呢,大家给点力,这样他扮不了猪,难受啊。


    当晚,李若飞跟朱青伦就联合向李颜透露了一个让他头皮发麻的消息:


    “两大文学社周五中午要举办文学鉴赏大会,到时候会请几位语文老师对一些佳作进行赏析评价,开场大菜就是你的《凛城烟火》。”


    李颜心里一咯噔。


    “而且还邀请了我俩,对这篇文章进行评价。”


    李颜浑身僵硬。


    “主要是……”李若飞跟朱青伦面面相觑,露出一个不怀好意的笑,“两位社长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把你按在特邀嘉宾席。”


    李颜晕厥。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