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六十七章 黄巢居士

作者:中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鹅的三国》全本免费阅读


    傍晚,临晋城。


    卫觊正在城内衙署偏厅用茶,因为黑熊喜欢,许多人也跟着饮茶。


    他围坐在火塘前,饮茶思索着关中与河东的关系。


    从地理上来说,河东就算不是关中的咽喉,起码也是鼻梁骨。


    最关键的是河东的食盐,关中与河北早晚要争夺河东。


    不为什么军事安全,就单独是食盐一项,就值得、也必须开战。


    食盐的利润太过于丰厚;钟繇能征召八千大军,靠的就是河东食盐专营的配合。


    大概再过两个月,此前关中积蓄在民间的食盐就会紧张。


    一个月内,必须拿到河东运输来的食盐。


    这個食盐拖的越久,那关中就越被动。


    长期若不能解决,食盐走私的暴利之下,会严重动摇扫平关中各部带来的统治威望。


    而这场注定要爆发的战争面前,卫氏一族该何去何从?


    这场战争跟关中的不一样,他在关中,是孤身一人。


    卫氏一族在河东,是能带动两三千豪强联军变更阵营立场的郡望大姓。


    踌躇忧虑之际,就听脚步声急促,临时征发的书吏仓惶而来:“长史公,镇北将军来矣。”


    “在何处?”


    “去了将军府,派人来传韩琦。”


    书吏急忙说:“仆见韩琦匆匆而去,又不见使者来见长史公,故来相告。”


    “无碍。”


    嘴上说着无碍,卫觊还是起身走向后堂,重新检阅周边各县的籍册、府库各类版籍信息。


    县府隔壁不远处摘掉牌匾的将军府邸。


    甄宓伺候黑熊用餐,还端来一小瓶新酿好的菊花酒。


    每隔两三天,黑熊都会从长安返回。


    长安与临晋之间驰道相连,不到三百里路。


    甄宓如果想要带着临晋这里查抄的物资,与粮食去长安,陆路行走怎么都需要三天时间。


    而走洛水、渭水漕运,需要两天时间。


    对黑熊来说,长安入夜执行宵禁后他出发,大约一个时辰就能抵达临晋。


    现在骑术越发娴熟,沿途治安也是大好,所以体力、精力消耗都小。


    黑熊饮着菊花酒,这是秋后各类菊花混合酒液浸泡陈酿而成。


    陈酿时间也不算长,大概酒精能萃取花香。


    这让黑熊不由想起了香水,他是真的不怎么懂化学,但也知道酒精的效果很活泼。


    太平盛世时不分士民都有饮用菊花酒辟邪的仪式、习俗,但乱世以来,也就士人、官员们还保持这样的习俗,以缅怀记忆中的太平时节。


    所以黑熊的记忆里,家人之间就没有饮用什么菊花酒的习俗。


    甄宓见他沉眉思索,就笑问:“郎君又在想什么?可是思虑河东食盐?”


    “我在想菊花,也想到了青州兵。至于食盐,我在等崔琰,崔琰在等袁尚,这个不能急。”


    黑熊随即露出笑容,扫平关中群帅后,各处男女精气神都有一种升华。


    不止是虎牙军,各县普通百姓都是一样的。


    压在每个人头顶的阴云仿佛被一剑斩破,秋雨季节结束后,所有人都在享受冬日前的温暖阳光。


    甄宓不觉得自己比普通官员士人差,但也知道自己很难琢磨黑熊的思维。


    尤其是这场战争后,黑熊变化更大,坐在那里吃饭时,周围亲近仆从都不敢言语。


    就连她,也感觉黑熊气度威仪变化如似讨平公孙瓒时期的袁绍。


    可谓是,顾盼之间威仪自生。


    带着疑惑,甄宓询问:“这菊花与青州兵有何关联?”


    “有,大约九月底,青州兵全员忏悔、剃发完毕。按着我与郭泰的约定,要重编青州兵,赐予新番号。”


    “郎君是想新番号?”


    “嗯,我饮你这菊花酒时,恰好有灵光闪过,取纸来。”


    “是。”


    甄宓快步去书房端来一盘竹纸,上面还有个小砚台。


    黑熊手里已经出现鹅毛笔,蘸了蘸墨,捉笔书写第一行:‘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随即又是第二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甄宓望着这种新题材的诗,再看看黑熊的发自内心微笑的侧脸,一时之间仿佛置身无数菊花、金黄甲士簇拥之下。


    紧接着,她越发断定,这首诗里藏着黄巾军。


    “我在想如果青帝转世为人,应该会叫什么名字。”


    黑熊自言自语,捉笔在末尾落款四个字:黄巢居士。


    甄宓沉眉思索,青帝主万物萌发、生机,秋来万物枯黄肃杀,叫做黄巢也似乎是理所应当。


    她看着‘黄巢居士’四个字,已经断定青州兵那么快转换立场的真正原因。


    不仅仅是仙术,更在于一脉相承。


    仙术只能促使青州兵倒戈,而一脉相承,才是黑熊与青州兵彼此信赖的关键。


    现在关中平定,终于可以暴露出一些立场。


    大概这首诗,是对黄巾军各地余脉的呼唤。


    这至高之黄天,不是黄巢是什么?


    居住其上之士,不是黄天之主又是什么?


    身为黄天之主,哪里还需要什么篡位、禅让?


    这是革鼎!


    黑熊折叠这页泛黄的竹纸,又在下一页上书写三个字:青华卫。


    “郎君是要改青州兵为青华卫?”


    “嗯,今后他们是我的宿卫亲军。”


    黑熊遣散鹅毛笔,对甄宓说:“明日你就启程返回长安,长安各军月底整编后遣散,我希望每人能发一领新衣。蓝田正在赶制,你去负责,然后带着卫队发放。”


    甄宓点头,就问:“那布帛可足够?”


    缴获的诸将府库,不缺粮食和各种奇奇怪怪的器皿,布帛却相对较少。


    关中才恢复三年,桑麻种植、纺织还未真正回复。


    不止是流通的布帛少,五铢钱也少,所以人头税、商税之类难以征收。


    民间以物易物,诸将部曲是兵役,郡县编户是徭役,都是拿体力来缴税。


    “布帛永远都不够。”


    黑熊伸出手掌晃了晃:“好在收获金银铜器颇多,我已经去信荆州,想从刘琦那里采买五万匹绢。新春官吏需要岁赐,四月左右全军吏士要分发夏装。”


    “五万匹呀?”


    甄宓听了只觉得少,皱着眉梢,她伺候刘氏时,也旁听过袁氏家族的闲聊。


    黑熊也是感到苦恼,关中经济生产恢复的太慢了。


    各方军阀器械铠甲也是修复为主,严重缺乏铁矿、铜矿这类上游生产能力。


    “等回长安后,你寻访工匠,以及擅长纺织的女工。我希望你亲来负责明年桑麻、棉花种植,还有纺织生产。需要什么,你自己想办法。”


    黑熊眨眨眼,又说:“上林苑区域内,你择地开垦。如今各方钱币恶劣难以通行,曹操已在兖豫二州施行户调,想必很快就能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