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三十章 展望长远

作者:中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鹅的三国》全本免费阅读


    夜晚,大营附近的一处农庄土屋。


    各处生着篝火,大约只有一半的吏士能挤在帐篷里,余下的要么围坐火堆处,要么披甲执械参与巡逻。


    而黑熊才从蓝田县城邑里出来,赵云三百多人是客军,被安置在蓝田城中宿夜。


    原来的蓝田县令好像叫郑寿,被刘雄袭击杀死。


    也因郑寿死亡,他本人征辟的主簿、功曹、诸曹掾属尽数革职软禁,参与伐木或搬运相关的体力劳动。


    黑熊分身乏术,也缺可信任的人。


    暂时请托孙乾,拜托这位左将军幕府从事、大儒郑玄的弟子暂代蓝田令。


    等后方刘晔、陈震等人陆续抵达,就可以接班。


    确定此事后,黑熊才折返城北草创的营区。


    黑熊回来时甄宓已挂好蚊帐,屋舍内各处角落也泼洒了石灰水。


    一碟鱼油灯昏黄燃烧。


    相隔半月不见,彼此甚是想念。


    甄宓也突然发现,黑熊与她一样高了。


    她若是佩戴高高的假发套,站在那里肯定会高出半尺多;但这种身高没意义。


    两人面对面紧贴站立,彼此眼眉是平行对齐的。


    可能是身高的变化,让甄宓感官发生了一些变化。


    放下了过去有点‘姐姐’身份带来的矜持。


    武关道的行军,以及对前线战争的担忧,过去一段时间里甄宓精神压力颇大。


    今夜阀门拧开,压力顿泄。


    这些压力支撑着她来到关中,没了压力就像篮球、足球一样,软绵绵躺着很难再起来。


    她昏沉入睡,这次连以往姐姐弟弟之间的悄悄话都没说多少。


    黑熊心神清明,将干扰他日常思绪的杂物排空后,乘着目前状态格外好,就在桌案处捉鹅毛笔快速书写。


    如马超所说,钟繇脑子没问题,分兵的时候不会给什么骑兵。


    这八千多人基本上是关中群帅宗族姻亲之外仅存的脱产人口,所以能在农忙之前响应钟繇的征集。


    也有关中群帅的亲戚,但这个比例很低。


    钟繇这么穷,肯定无法给这八千人配备铠甲器械、战马之类;钟繇能给的,就是一个建功立业,让他们入仕的机会;以及日常粮秣消耗。


    其中骑士,就是带着自家马匹应征的良家子、寒门武人;没有马匹的,就是勉强脱产的半良家子。


    其中一些人应该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但这样的家庭有很浓的上进心,妇孺老人愿意承担农忙收割之苦,也要支持家里劳力应征。


    也就是说,钟繇这八千多步骑不乱,那么关中郡县制度下控制的在籍人口就不会乱。


    论其中影响力,五千穷步兵,肯定比不上三千自带马匹的富庶骑士。


    不管怎么样,这五千人必须拉到蓝田大营进行闭营训练;彻底打散原有结构,参照青州兵目前的军制,着重训练百人队的队列。


    真到决战的时候,青州兵才是抗线主力。


    这五千关中步兵,负责走队列,侧翼补位即可。


    等农忙结束,每個县轻易可以募集一营辅兵。


    与袁谭决战的时候,这些辅兵派不上用场,却能将各县精华人口抓在手里,让各县失去反抗驻军的能力。


    辅兵抓在手里,也塞到蓝田大营进行集训。


    第二轮与马腾、韩遂翻脸,这些辅兵集训大致成型,就可以取代之前五千关中兵的生态位,成为补位的战场拉拉队。


    所以潼关决战时,能参战的主力只有中垒营、赵云营加在一起一千;青州兵三千,甘宁三个营两千;摇旗呐喊、补位、协助追杀的二线部队有刘雄千人队,关中兵五千。


    合计主力六千,辅兵六千。


    渭水北岸的钟繇兵力,马超估算的准确,应该有一万出头,且骑兵为主。


    关中群帅不会轻易下场表态,只要他们不介入不干预,谁赢了都要给他们算一个牵制之功。


    对他们来说,不参战就是胜利。


    至于袁谭,仅仅是弘农方面,怎么也能征发聚集五千郡兵;再算上河东郡兵。


    光是这前驱炮灰,兵力数量就比自己高。


    各郡在籍人口少,不等于豪强士人能动员的青壮少。


    其中豪强士人动员仆僮、部曲时,是那种不留本钱的方式。


    就跟赌徒投掷筹码时一样,不会在意彻底失去,在意的是能不能赢回来更多。


    所以在籍三万多户的河东,动员三万青壮的基础道理就在这里。


    和关中一样,河东人口也分为两部分,郡县在籍人口,和豪强隐匿人口。


    在籍人口更在意郡守的合法身份;所以崔琰上任后,难以快速动员在籍人口,想要快速爆兵,只能向豪强妥协,放任豪强蚕食在籍人看看。


    可放任豪强,在籍人口更会抵触崔琰,征兵效率进一步下降。


    所以理论爆兵三万,需要一些特殊手段;例如合理动员在籍人口,诛杀豪强宗帅,吞并所有部曲私兵。


    将获取的生产资源重新分配下去,那么在籍人口积极支持,这三万大军就出来了。


    崔琰哪怕想到这些办法,也不会施行。


    所以河


    东这次的出兵规模,应该在七千到一万之间。


    二郡郡兵合起来,就比自己多;但这二郡的郡兵质量,与自己二线六千关中兵类似。


    作为主动进攻的一方,这二郡部队有取胜后抄掠致富带来的进攻热情,这种热情来的快,只要进攻不顺就会彻底消散。


    己方二线部队,有守御乡土的战斗热情,只要主力不溃散,这二线部队还是能抗线的。


    黑熊提笔快速书写,各种只有他能看懂的大于号、小于号、约等于号写在竹纸上。


    所以真正的敌人是牵招的并州兵,并州能出五万兵,这是防守时的动员规模。


    远征的话,牵招最多带五千人,还是骑兵为主,主要是镇压诸胡部族兵。


    牵招也不会轻易将这五千精锐投入战场,更多的会是一种督战角色。


    自己唯一要在意的敌人就是诸胡部曲兵。


    还有袁谭,这个人也是有个人魅力的,从南皮、平原征募的精锐安置在黎阳西城,估计现在还困在那里不能动弹。


    以袁谭的影响力,依旧会有南皮兵、平原兵,以及黄河南岸的豪强率部曲宗族前来依附。


    袁谭的嫡系兵力,约在三五千左右。


    现在不知道究竟会有多少部族参与这场战斗;还有就是,该怎么与牵招、袁尚交流,控制这场战争的烈度。


    有一点自己很确信,牵招根本不喜欢袁谭,也不信任袁谭。


    也就别指望牵招带着并州兵给袁谭死战。


    真让袁谭得了关中,恐怕二袁相争的局面会再次出现。


    进攻关中,对袁尚来说,最大意义就是彻底切断曹操的战马补充渠道。


    没有战马补充,行军打仗,马匹本就是损耗品。


    哪怕不做决战,曹军的战马也会持续消耗。


    曹军虽然在兖州之战与吕布相持之际研究出了步兵反骑战术,可当年的曹军,与现在这么大规模的曹军,完全是两种素质。


    当年的曹军,能应募当兵的,普遍是汉末受过基础教育的良家子;哪怕典韦那样的人,也是粗通文墨的。


    而现在的曹军,你指望一群错役制度下面容苦巴巴,满是怨气的士兵去施展反骑战术?


    反骑战术,是刀尖上跳舞。


    钱给不到位,素质也不够,怎么可能成功?


    也不能一味的贬低错役制,如果曹操能吞掉河北,麾下现在服役的这批军队,会得到长远的历练,成为精锐。


    错役制带来的精神问题,也会在丰厚战利品的犒赏之下消磨一空。


    对袁尚来说,抓住河东的盐池,把袁谭塞到一个动弹不得的地方,又能斩断曹操的战马渠道。


    那么这次西线作战就很圆满了,真让袁谭吞掉关中,这反而是一种缺陷,长远来看会削弱袁氏的整体配合。


    把袁谭塞到弘农,窥伺河洛。


    河南尹夏侯惇刚被刘备和自己打的几乎全军覆没,哪怕曹操在秋收后给夏侯惇补齐兵员,也是难以防守的。


    如果从夏侯惇手里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