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七章 猜疑种子

作者:中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鹅的三国》全本免费阅读


    午后时分,郑令李息骑着骡子风尘仆仆来到新丰。


    骡马寡少,郑县的官用牛马多集中运输粮秣了。


    李息接到黑熊军令不敢耽误,从民间借了骡子单骑而来,骡子上还驮了郑县的版籍。


    他抱着一袋竹简气喘吁吁来到城楼,额头上渗出的汗水沾染尘土,显得脏兮兮,又有些可怜兮兮。


    见黑熊正在签发军书,李息深呼吸平缓情绪。


    领路的亲兵见军书被抱走,才上前通报:“将军,郑令李息来了。”


    “烹煮一壶茶水,再送两碟麦饼。”


    黑熊有些饿,示意亲兵去忙碌,李息抱着竹简袋子上前:“卑职郑令李息拜见虎牙将军。”


    这一袋竹简被另一个亲兵提到黑熊面前,黑熊解开袋口,取出里面的竹简,在面前桌案摆了起来,足有十三卷。


    大概文字也就六七千字,所以只是郑县各乡亭的人口、田亩、特产统计数据。


    黑熊挑出首卷,见郑县在籍人口五千三百余户,经历过关中大逃亡又回来的人口,都是青壮为主,少有老人,孩子多是这些年生育的。


    合起竹简,现在不是清查隐户的时候,这是冬天的工作主线。


    黑熊这才打量李息,除了河南尹,其他司州各县的县令长、县尉、县丞都是钟繇这里经手的。


    所以这位看着三十多岁的郑令,是钟繇的故吏。


    多么庞大的一笔人脉积累?


    钟繇经营关中这么多年,这些县级长官,以及这些长官的旧吏,都能算是钟繇的党羽。


    也就钟会出生的晚,早生三十年,足够司马兄弟头疼。


    “昨日司隶校尉已经传令,命京兆各县归我虎牙军节制,你可有疑虑?”


    “回将军,卑职遵命。”


    李息试探着说:“袁氏入寇关中,则生灵涂炭,卑职出身陇西,自当效死。”


    “我暂时信你,你是钟繇的人,大敌当前,我与他还能共信。等挫败袁谭攻势,我再与钟繇商议是战是和。到时候你之去留,我不做拘束。”


    “是。”


    李息眨眨眼小心翼翼说:“将军,待驱逐袁谭,则马腾、韩遂之众抵达扶风、冯翊。此二公鏖战西州三十余载,若是联手,将军危矣。”


    “他们斗了一辈子,我不怕他们一起来,就怕轮番来。”


    黑熊笑了笑:“你安心做事,现在你我相互不知底细。过一段时间,自然就知道我是什么脾气。”


    见李息拱手应下,黑熊就说:“昨夜我将杜陵许多官吏拘来,你去探望一番,顺便将杜畿喊来,我想请他喝茶。”


    “喏。”


    李息又拱手,感觉到身边当值亲兵靠近,于是对着黑熊又是躬身长拜,后退几步才跟着亲兵离去。


    很快亲兵指引下,李息见到了被软禁的一众官吏。


    尤其是考政三辅第一的新丰令张既,头上裹着布巾意志消沉蹲坐在墙角仰头晒太阳,新丰的官吏普遍如此,失魂落魄。


    而杜陵的官吏,走的腿脚酸麻,倒霉的几个官吏缺乏锻炼,如今小腿静脉曲张,躺着不动弹。


    李息见张既目前无法交流,只能去询问杜陵令。


    得知了昨夜的苦难行军,更让他咋舌的是这位虎牙将军的亲兵,白天从新丰走过去,夜里又护送这批官吏走回来。


    期间在杜陵就没休息过。


    整個过程里没有什么怨言,实在是太可怕了。


    杜陵令也没说清楚,昨日亲兵来去,都是轻装步行,铠甲器械多装在车上。


    杜陵官吏的遭遇,就是对李息的警告。


    询问之际,李息也找到晒太阳的前功曹杜畿,传达了黑熊的口信。


    李息这些县令,与功曹杜畿的关系普遍不好。


    功曹,考功的对象就包括李息这类县令长、县尉、县丞。县级以下的官吏,不归郡功曹,归县功曹管。


    张既的三辅考功第一,就是杜畿考核推举,经过司隶校尉公署的功曹最终审定的结果。


    这回杜畿终于吃饱肚子了,只是来见黑熊时有些抹不开脸。


    本以为黑熊会带来几车血淋淋的头颅给他欣赏,也幸亏北岸钟繇反应快,发布公文转移了各县的治理权。


    否则真打起来,杜陵令要么弃城逃亡,要么守城而死。


    爆发战斗,怎么都得死几十个人。


    等杜畿落座,黑熊拿起黑陶茶壶给彼此茶碗沏茶,涮洗了黑陶茶碗,才重新沏茶。


    这种清爽的饮茶方式,在杜畿看来有些寡淡。


    他流亡荆州期间,喝过一种反复熬煮的浓茶,最开始时难以适应,随后就是无边的亢奋,那种滋味儿让他久久难以忘怀。


    黑熊端茶嗅了嗅茶香,才说:“这是刘表夫人蔡氏所赠,据说是洞庭湖上君山茶,是今年新茶。”


    杜畿伸出双手端起来也是闻了闻,才小饮一口细细品味:“确实不凡。自返回关中以来,再没喝过这样浓郁的茶香。”


    见此黑熊笑了笑:“我昨日太过于急迫了,我是真的不愿再过颠沛流离的生活。”


    “将军守御关中之决心,老朽自能感受。”


    杜畿又引一口茶,坐姿端正起


    来:“老朽所虑,非是马腾、韩遂,这不过是两条老狗。而马超此人志气雄烈,如似昔年孙策,亦不亚将军,实非久居人下者。”


    见黑熊认真聆听,杜畿指着北岸:“昨日听将军之策,将军欲率大军守潼关,使马腾、韩遂之众与马超守渭北渡津。老朽所虑,便是马超为袁氏所诱,行吕布之事。”


    渭水北面黄河各处渡津并不多,这些年渡津荒废,河流又湍急,不适合大军渡河。


    所以只要警戒即可,强行渡河、登陆的风险太大了。


    可若是马超通贼,那么河北兵马就能顺利渡河,夹击潼关的黑熊。


    看黑熊沉思,杜畿又说:“正是出于这些顾虑,老朽不敢配合将军。想着留有用清白之身,以周旋袁氏,护持家乡。”


    河东人张时死在了黑熊手里,那张时的朋友兼故吏杜畿,就有与袁氏周旋的宽阔余地。


    “马超……”


    黑熊嘀咕一声,昨天去杜陵时他遇到了钟繇派遣而来的马超,感觉用不上这个人,又担心这家伙乘夜摸黑搞事情,就给劝回北岸了。


    大概钟繇也顾虑马超通贼,所以昨天是想把马超派到自己这里,以避免外人接触马超?


    现在对钟繇来说,内部人、外部人很难分辨。


    说不好身边左右,就藏着倾向于河北的士人。


    出了孙策那个好榜样,地方重臣会本能的防范第二个孙策。


    想了想,黑熊就对杜畿说:“我会留意这个人,今日就不勉强先生了。待局势明朗,我再邀先生商谈。”


    “谢将军体谅。”


    杜畿拱手拜了拜,黑熊只是摇头轻笑侧头看亲兵,两名亲兵靠近,杜畿也饮尽陶碗里的茶,缓缓起身告别。


    等杜畿离去后,黑熊重新给杜畿用过的黑陶碗倒了些茶水涮了涮,又翻开另外四个茶碗,都把茶水倒上。


    招呼周围当值的十来个亲兵来吃麦饼,这些亲兵蹲坐在周围,五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