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四章 鹿门山学

作者:中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鹅的三国》全本免费阅读


    鹿门山前,黑熊手牵甄宓望着山道两侧的一对梅花鹿,更感神奇。


    这个世界充满了神异传说,最近的比如袁绍讨董时就做梦得到一口思召宝刀,梦醒后就见此刀在身边,如似天授。


    再远一点就是泰山名士、公卿胡毋班被泰山府君派遣黑甲鬼骑相邀赴宴,并请胡毋班给女婿、黄河水伯送信。


    而眼前鹿门山也是有类似的传说,建武中期,刘秀与习郁巡游这里,两人一起梦见山神。


    梦醒后谈论起来,彼此对照,发现梦到的山神竟然一样,是两只梅花鹿。


    于是刘秀命令习郁立祠于此山,刻两头石鹿在山道路口两侧。


    百姓称呼这里为鹿门庙,于是山名也就跟着改成了鹿门山。


    这个习郁后来就在襄阳东郊修建庄园,是本地冠姓,鹿门山一带也是习郁后人让给庞德公讲学、隐居的。


    原本庞德公住在山下鱼梁洲,这里与刘表的鹰台很近。


    刘表经常设宴鹰台,汉水对岸就是荆襄名士庞德公,于情于理就该邀请。


    偏偏庞德公不喜欢刘表,为避免冲突爆发,庞德公隐居鹿门山讲学。


    为避免刺激刘表,在鹿门山东侧讲学,隔的远远。


    至于鱼梁洲旧宅,就让给了水镜先生司马徽居住。


    也因鹿门山的历史渊源,这里虽是庞德公的讲学地,可其中襄阳习氏子弟颇多。


    庞统与习祯交情莫逆;庞统弟弟庞林更是娶了习祯的妹妹。


    这些年荆州局势稳固,鹿门山学子规模也已经成型。


    其中庞统与诸葛亮并列称首,庞统一系的二号人物是习祯,诸葛亮这边二号是马良。


    庞统是庞德公的侄子,诸葛亮对庞德公执弟子礼。


    总之,刘表、蔡氏、蒯氏之外,庞德公手里形成了另一個新锐士人集团,凝聚力极强。


    这个士人集团,自然跟刘表兴办的官学一系士人存在路线、方略上的矛盾。


    黑熊对鹿门山士人不存在任何幻想,只是纯粹带甄宓来转一转。


    鹿门山学位于此山之东的一处平缓坡上,上下屋舍阶梯而建。


    最显目的是坡上有一座竹木搭建的大型雨棚,应该是庞德公讲学之地。


    黑熊与甄宓来到坡下,路边立着齐腰高不规则的石柱,雕刻四个字‘鹿门山学’。


    没有人值守,更没有篱笆、墙垒。


    不防窃贼盗匪,也不防山里野兽。


    随行的四名白袍甲士持戟叉腰立在山门左右两侧,黑熊、甄宓、道兵吕布一起沿台阶而上。


    渐渐走近,就见大棚之下几十名士人正聆听一人讲学,而棚外不设阻隔,几名路过的山民穿短衣,带着猎物就席地听讲。


    还有十几名游学士人,未正式拜入山门,只能在棚外旁听。


    黑熊目光左右打量,认出了前排落座的徐庶,没想到这个人会那么快离开庄园。


    不过也能理解,荆州小民都清楚鹿门山学子与州府不怎么融洽。


    鹿门山一系,跟刘表一定存在无法融合的矛盾。


    一方是开拓进取派,一方是贪图享乐的保守派。


    这两个派系关系太近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不是简单的地域区分,纯粹是志向不同。


    简单来说,就是庞德公这一伙人看不上刘表,觉得刘表不是值得效力的人。


    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甘宁学问不行,不然也能混到鹿门山。


    心中思索着,也就陪甄宓聆听五经讲义,大约一炷香的时间,讲学的老者才停下,一众士人起身施礼送行。


    竹棚外旁听的游学士人、山民也起身施礼,待那几个人走远,山民们最先离去,然后才是游学士人。


    哪怕他们要讨论,也要离开鹿门山学区域,去外面讨论。


    一些低声议论也传入黑熊耳朵,才知道刚才讲学的是大儒宋忠,协助刘表正式开办官学、小太学的关键领袖人物。


    随宋忠一起离去的是庞德公与司马徽,大概只是临时的学术交流。


    宋忠这类官学大儒、讲师会时不时来鹿门山交流;庞德公、司马徽也会前去官学讲课。


    思索间,徐庶走出竹棚,先是审视黑熊身后跟着的高壮白袍卫士,又随意瞥视两层白纱笼巾遮面的甄宓,才说:“我鹿门山学中,这还是第一次有佩剑之外的军械。”


    “此言不然。”


    黑熊回头眼睛上翻注视吕布所持的方天戟:“此地成为鹿门山学前,必然有军械出入、驻留过。”


    斗嘴一句,也不示弱,仔细打量气度精悍的徐庶,又见其他士人从两翼而来,隐隐有半包围之势。


    这一刻,黑熊有点想笑。


    隔着黄铜面具,实在忍不住就笑了:“听说足下是刘豫州所辟军师,想来是会算账的。”


    “是我疏忽了,不愧是白鹅渠帅。”


    徐庶将那卷整理后的竹简递给黑熊,问:“渠帅还会襄助我主刘豫州?”


    “我还有些事情要做,我与刘豫州各行其是即可。”


    黑熊翻开竹简阅读内容,不觉得惊奇,就说:“我不是无故劫持蒋济,而是这老贼举杏黄旗邀我靠岸相见,


    身边又隐匿善作画者,想描画我的形貌,这才报复此公。”


    “至于袁涣,我知道他是刘豫州的门生故吏,觉得他在曹操麾下虽能安民一方,但更多的是为虎作伥。不忍他明珠暗投,这才带他投奔河北。”


    “还有二袁,劫持是真,籍此脱身是真,我作为袁氏使者也是真。”


    黑熊将竹简卷好递还给徐庶,盯着对方眼睛:“我与二袁,与刘豫州有共同的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没什么好避讳的。”


    他目光打量左右围绕的鹿门山士人:“比之刘景升父子,我敢于向曹操拔剑。”


    徐庶收好竹简,展臂示意:“入内详谈。”


    “好。”


    没什么好推辞的,牵着甄宓手腕两人跟着徐庶到木棚前脱了鞋子,其他士人也都脱了屐履。


    这些人也只是好奇多打量了几眼甄宓,并无深入探究具体身份的意思。


    围坐在一起,庞统作为地主,拱手开口:“某襄阳庞士元,不知足下如何看袁曹之争?”


    “袁氏有分崩之象,袁绍病重不能决,反倒痴心妄想,以为两个儿子能盟誓修好。我别无良策,欲杀袁谭以绝隐患,奈何袁尚顾及手足之情。”


    黑熊认真打量庞统以及他身边的士人,继续说:“袁尚文武兼资气度恢弘,且性情果敢,缺点有二,一是袁谭以及颍川人分权,二是年幼威望浅薄。我出河北时,已杀郭图、辛评,剪除了袁谭大半肱骨。”


    “若曹操三年内无法克袁尚,以袁尚之盛年,十年内必能兴盛河北,唾手可成齐桓公、晋文公之霸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