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章 阴差阳错

作者:中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鹅的三国》全本免费阅读


    次日,万里晴空阳光明媚,微风徐徐。


    只是黑熊睁眼就感觉头疼晕沉很不舒服,摸了摸自己额头有些烫手。


    就连眼睛也是干涩肿胀,双手撑着起身钻出庇护所,黑奴仆已被阳光晒化消解。


    转身从芦苇层里抽出环首刀,强忍着不适到十几步外蹲坐在地,以刀刃挖土掏出半截草根,随即将一枚白法力灌入。


    草根生出苞芽,随即透出枝芽快速生长一尺有余,阳光下生出一些带刺的叶子。


    很快两枚花骨朵孕育,绽放,不多时两颗鲜红神莓结出。


    捏起一枚神莓送到嘴里,另一颗神莓化成卡片随时可以召唤而出,草根生化成长起来的枝条也变成了卡片,随意扫一眼,见还能使用四次。


    估计使用正确的施法媒介,就能招出能长久保存的神莓枝条卡片。


    体力恢复,可发烧病症还在。


    不得已,只能又往腹部拍一枚白法力,随着心跳迅猛加速,身体不适感突然强烈,十几个呼吸后渐渐恢复正常,心跳也趋于正常。


    “这神仙当得真够落魄。”


    自嘲一句,摸了摸左大腿已经没那么疼了,又觉得几天不吃不喝会出问题,会导致肠胃退化。


    这个问题值得研究,但最好别拿自己当研究素材。


    随即爬上屋侧桃树眺望周边,隐约可见北面蒙泽有七八艘渔船,而周边沼泽最南边小蒙城附近也有孩童、少年出来捕鱼。


    沼泽湿地内大小水洼彼此相连,这些水洼的连接处就很适合小孩捕鱼。


    现在青蛙蟾蜍也复苏了,抓两三個回去都是一顿不错的伙食。


    稍稍观察就下树,又去检查三只鹅,见到一颗鹅蛋当即跨腿迈过芦苇堆拾捡起来。


    重新回到庇护所,回忆这几天经历,感到有些不安。


    昨天一早过葛乡后直接划船入蒙泽,沿途见过商船,也有合法、非法渔民。


    哪怕涂着黑脸,对现在蒙泽内生存的人来说自己也是闯入者,这帮人肯定会搜寻自己。


    排除风险是一回事,弄死自己抢走小船才是最划算的。


    现在是乱世,普通民众造船买船成本高也不方便。


    还有小蒙城军屯,忙完水稻春耕后,屯田吏会指挥男女青壮和孩子来沼泽捕鱼、采伐芦苇。


    好在自己没有生火,暂时不会暴露;但蒙泽这两年积聚的渔民很可能搜寻并弄死自己。


    何况曹操大军驻屯浚仪,在汳水上游,那徐州的物资、军队就会通过汳水北上。


    漕船来回运输,可能会针对蒙泽渔民发动一场搜捕。


    清除隐患倒是其次,抓一批免费水军奴隶才是目的。


    感觉自己似乎变聪明了,想着这一点不由翘起嘴角,拿起与拳头大小相仿的鹅蛋看了看,手感温热蛋皮白净。


    仔细观察,随即将一枚白法力灌入,须臾间洗练完成,手里鹅蛋消解。


    ‘鹅蛋,注入法力可孵化。’


    又是一点白法力注入,鹅蛋卡变成了公鹅苗卡。


    “出来吧,神奇小鸭子!”


    低声呼喊卡片丢在芦苇垫上,羽绒金灿灿的雏鹅凝聚成型,周身洁净眼睛黑漆漆,嘴巴黄黄的仿佛玉雕。


    就是有些吵。


    见还有两点白法力,当即注入一点,雏鹅再召唤出来时已经有两三斤重,也换了第一茬白绒,屁股上有几根硬羽尖尖。


    当即又将最后一枚白法力灌入,雏鹅卡变成了‘青年公鹅’,召唤出来形体与之前三只白鹅类似。


    ‘青年公鹅,可成长,每日产半钱羽绒。’


    一个能孵化的鹅蛋加四点白法力等于青年鹅,估计五点法力是能下蛋的成年鹅。


    纯白的鹅不管是在草滩还是水洼,都是很显眼的东西。


    黑熊也只是让对方吃土屋附近萌发的草芽,等孵化出来的鹅多一些……就能吃掉那三只老鹅了。


    一个成年鹅需要五枚白法力,洗练一个成年鹅需要的法力肯定比五点多。


    不如宰了吃肉。


    下定主意,黑熊闭上眼睛假寐,等待日落。


    希望可以平安度过这个夜晚,每一个平安度过的夜晚,都会令自己更强大。


    他假寐之际,两艘渔船停在北面七八里处的湖泊边缘,五个打鱼男子靠岸在草滩生火闲聊。


    一个个满是愁容,曹公用兵河北,光是汳水漕运就能压的他们这些不在籍的渔民喘不过气。


    漕运最苦的就是往上游划船。


    其中一人神情愁苦:“去年淮南跑了十多万人,那里空虚,听说新去的刘使君宽政爱民。若是能去淮南,也是能安家立身的。”


    另一个有家室的则咀嚼一朵野菜,吞咽后说:“泗水不好走,白日里就有倾覆翻船的危险,更别说是晚上。可若是白天行船,难免被扣押缉捕。”


    若被抓住,男的罚做奴隶苦力,妻子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舟船财物也会被掠夺一空。


    紧接着一人桀骜开口说:“曹操连败袁绍,中原安定,留在这里早晚被清剿。已是流民,被抓就无好下场。姓曹的不下宽赦诏令,我们这些人就无出路。现在就扬州刘使君还在招募流亡,去了也是良家


    之身,总好过在这做贼。”


    以他们的见识来判断,除非流亡出逃的百姓太多,否则曹操不会轻易颁发安民诏令。


    只有堵死流民轻易落籍的缺口,才能威慑其他在籍的百姓。


    几声叹息后,当首一人下定决心就说:“我要去淮南,刘使君处能安则安,不能安家就去江东投孙将军。愿去的多找些人,等徐州船队北上后,我们就结伴南下,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又有人开口说:“等睢阳渠修好,开出许多水田来,朝廷又要抓捕流民去军屯。与其等朝廷派人来抓,不如早早离开。”


    其他人相互看看也是陆续点头,一个人斟酌说:“我听人说小蒙城那里的人还在水泽深处藏了一些船,若是找出来,也能多带些东西。去了淮南卖给官府,也能有些好处。”


    当首之人听了也是认同:“我稍后去小蒙城问一问,若多些人同行也是极好的。”


    也不怕本地屯田吏找他们的麻烦,屯田民编制固定,这几年并无出逃或骚乱,安排给屯田吏的任务能完成,也就没必要去抓流亡在外的人口。


    就是抓……有一些地头蛇配合,也省事的多。


    生火烹煮鱼汤、野菜后,这五个人又乘船返回大水泊继续打鱼,午后一艘船才沿着曲折通道穿行在一处处小水泊,向着南边小蒙城赶去,并分析着视线内远近的芦苇丛。


    他们已经搜过几次找出了一些船,现在临走更要搜一遍。


    只是今日天气晴朗不方便搜,最好是清晨天色刚亮的时候来搜,这样才能躲开小蒙城的监察。


    驻屯小蒙城的屯田吏不在意几艘船,可屯民很在乎,那是他们念念不忘的希望,也是第二个家,是退路所在。


    <p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