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九章 商贾,可以杀人否?

作者:东北金钱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金陵书院,大佬齐聚。


    谁也没想到,一篇试卷会带来如此巨大的压力。


    就连徐有功带来的极品贡茶,都索然无味了。


    妈的,一个秀才不经,居然看上兵法了。


    这当中,政治嗅觉最灵敏的当属徐有功。


    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也全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徐有功抿了一口茶,“诸位都是当时名儒,徐某就是一介知府,还是不参与书院的事情比较好。”


    “此言差矣。”王元晦眯起眼,声音低沉,“徐知府,这个锅你必须粘,因为叶无忌不仅是你的师弟,也是你治下的秀才。金陵府的秀才待遇提升一级,是书院为你争取的政绩。”


    “王先生,就因为我师从老大人,才不能沾这个锅呀。”徐有功无奈地叹气道,“现在是关键时期,我更不能参与。如果被御史弹劾,老大人遥控金陵,怎么办?所以,这件事只能你们自己解决。”


    “那你倒是说你的意见啊。”王元晦恨铁不成钢。


    “我的意见是如实上奏,但又不能如实上奏。”徐有功指了指试卷上的几处用词,“这特么都骂六部废物、内阁无能了,这样的内容能留吗?这该死的东西,说话也不能委婉一点儿。站在金字塔顶的九位大佬,全都被他骂了一个遍。”


    “那你的意思是,重新抄录一份?帮叶无忌改动一下?”刘汉卿眼含浓浓的期待。


    有功略微沉思,“抄录的试卷留来书院,原文发送京城。那些骂人的地方也不要涂抹,用批笔圈起来。并在试卷后,写上诸位的批注。”


    “批注?”孔冲远疑惑地看着徐有功,“你的意思是让我们骂叶无忌,表现出一副没远见的腐儒形象?”


    “正是。咱们那位皇帝啊,生性叛逆,有时候事情要反其道而行,才有效果。”徐有功点点头,“叶无忌不是最近做了一首游园诗吗,把名字改成《祭皇陵有感》一并送过去就好了。”


    王元晦等人相互对望,纷纷对徐有功竖起了大拇指要么说你是封疆大吏呢,做老六还是你行!


    徐有功正在给皇帝一家修祖陵,叶无忌的诗正好是大乾子民一展抱负之心。


    书院不能去夸自己的学生,徐有功不能说自己给皇帝修了祖陵,但如果把诗词的题目稍微变一下就大不相同,看似什么都没说,但又什么都说了。


    想到这,几名大儒也纷纷拿起笔,义正词严的谴责叶无忌就你行?就你行?你能想到朝堂的大佬想不到吗?这么龌龊的计策,能拿到明面儿上说吗?瞧把你能耐的,拽得二五八万,就好像朝廷没你就不行了……


    卧槽!


    徐有功瞪大眼,不可思议地看着批注


    护犊子!


    你们这群老顽固,太特么是护犊子了!


    这尼玛是谴责叶无忌,还是变相地夸他牛逼呢?


    虽然心中无奈,但他也完全能理解叶无忌是那种几百年难得一见的英才,书院重视也在情理之中。很多时候,因为一件事、一个人,书院就能名留史册,这是所有人都无法拒绝的诱惑。


    一切准备就绪,用竹筒装好,小心地封上火漆,让人快马送去了京城。


    帝都,御花园。


    笔友来信,皇帝三喜一惊。


    一喜,徐有功修赵家祖陵,整治凤阳。


    二喜,书院培养出来的都是忠君爱国的好臣子。


    三喜,叶无忌去祭拜皇陵,写了一首空前绝后的诗。


    一惊,是他亲自出的题目,被叶无忌完美作答。


    宣和犁庭,已经提上日程,计划出兵五万。


    皇帝赵宣和作为此次北伐的主导者,直接祭出全明星阵容。


    主帅,卫国公程阿蛮,副帅平倭将军俞志辅。


    所有先锋官,都是车骑将军起步。


    后勤官很值得推敲,是左都御史叶希人,罪臣叶天祥。


    粮草的押运工作,交给了燕王赵宣正、国舅爷王景兴。


    可以说,此次北伐,就是奔着给建奴灭门去的。


    沿途路过的狗,都得挨上三撇子。


    可即便如此,满朝文武却没提出来有效的善后之策。


    很多人认为,灭了建奴之后,应该采取怀柔政策,利用和亲去安抚草原诸部。


    也有人认为,应该乘胜追击,再打一打草原诸部的嚣张气焰。


    最后,和亲派占了上风,还把平阳公主给推出来,准备在战后和亲。


    平阳公主赵蒹葭,是赵宣和最疼爱的妹妹,岂会舍得?


    老子辛辛苦苦打了胜仗,还要派妹妹和亲,哪来的道理?


    赵蒹葭为此也一气之下离开京城,去了栖霞山清修。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突发奇想,亲自给金陵学子出题。


    万万没想到,叶无忌居然带给他这么大的惊喜。


    “来人,速速把老东西请来。”


    一炷香的时间过


    后,叶天祥来到了御花园。


    “罪臣,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东西,朕问你……”赵宣和的手死死地攥着试卷,声音低沉厚重,“商贾,可以杀人否?”


    “这……”叶天祥不明所以,但还是回答,“史书上,有很多关于商贾杀人的战法。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管仲利用粮食,做空了楚国和衡山国。”


    “那好。”赵宣和深吸了一口气,“朕再问你,朕这次为何铁了心地要北伐?”


    “建奴有背叛宗主之心,不管是北境安静还是我朝颜面,都要打。”


    “我中原最大的敌人是北方游牧,而非建奴。所以,不管是政治层面,还是战略层面,必须打一场灭国之战,震慑草原。建奴是我朝最大的养马基地,决不能丢。”


    叶天祥说到这,眼睛突然一亮,“陛下,难道是金陵的考生……”


    “老东西,朕总觉得这一仗少了什么,现在终于明白了,是经略,是整个北方的经略。”赵宣和激动地站起身,“战争的根源,是利益啊!最挣钱的方法,也是战争。可战争不全是打打杀杀,也有人情世故啊。商贾,才是杀人不见血的最强神兵!”


    叶天祥愣住了,神色复杂地看着赵宣和,有些不知所措。


    他实在想不出来,金陵的考生,到底写了什么让皇帝如此激动失态。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