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9.第19章

作者:匹萨娘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权倾天下的青州徐氏培养出来的暗卫, 在姬萦手下也过不了五招。


    不过一盏茶时间,破庙的地上就躺倒一片败将。


    姬萦正在思衬如何从他们口中逼问出徐籍的情报,为首的武人毫不犹豫咬破藏于齿尖的毒药, 顷刻便毒发身亡了。


    另外五人, 也都不约而同自尽身亡。


    他们自称徐家暗卫, 行的也确实是暗卫风格,宁死不俘。


    姬萦挨个捡走他们身上所有值钱东西后, 站起身来, 看向自她出现后沉默不语的青年。


    他站在墙边的阴影里,哪怕是她专注摸尸的时候也一言不发。姬萦一朝他望去,就对上了他的视线。


    徐家大公子,徐籍的长子。


    既然会为父自刎, 那就不会向她透露任何对徐籍不利的情报。至于传国玉玺, 其实并不重要, 因为姬萦比谁都清楚传国玉玺的下落。


    短短片刻, 她思定情况, 把重剑背回背上,大步往破庙外走出。


    庙外的雨势已经减弱许多, 只剩绵绵冷雨倾洒在泥泞的山间。


    “等等。”


    “等等!”


    姬萦充耳不闻。


    “姬萦——”


    她倏然停下脚步。


    回首看向身后。


    青年追到被破旧红布半遮半掩的佛像前方, 身上披着层层乌云后露出的一角月光。他凝视着姬萦, 那股像水一般清净寂寥的眼神, 失去了被威迫时的冷静自持,让姬萦莫名感到一丝哀切。


    “你是谁?”姬萦防备地看着青年, “为什么知道我的名字?”


    “……徐夙隐。”


    青年轻轻吐出三个字, 姬萦等了又等,他还是只看着她,似乎在等待这陌生的三个字激起她更多的回忆。


    “我知道你是徐家大公子, 然后呢?”姬萦不耐烦道,“你为什么知道我的名字?”


    有某种东西在他眼中沉了下去,那种变化,让姬萦的心好像也随着他眼中的光亮,一同沉入酸楚之海。


    夜雨的声音笼罩了世界。


    一条几乎半破碎的门槛,像无法跨越的银河,割开了四目相对的两人。


    姬萦等了许久也没有等来他的回答,不禁升起警惕,他是青隽节度使的长子,会不会曾经进过宫,机缘巧合下见过她?


    这个可能,让她心中一寒。


    姬萦盯着一言不发的徐夙隐,反握住重剑的刀把。


    “……我再问最后一遍,你为什么知道我的名字?”


    徐夙隐的目光落在她手握的重剑上,伴着一抹自嘲的笑,终于开口:


    “……今日凌县被一身背巨剑的女子闹得沸沸扬扬,你的名字,早已大名鼎鼎了。”


    姬萦半信半疑,半晌后,松开了剑柄上的手。


    “还有别的事吗?”


    徐夙隐的声音低若蚊吟:


    “……没有了。”


    既然没有,姬萦毫不留念地转过身,继续往外庙外走去。


    “姬萦……”


    徐夙隐的声音再一次从身后响起。


    他的脚步声太过虚弱,甚至不比十岁孩童更有威胁,鬼使神差地,姬萦站在那里,没有任何防备,任由他从身后将一件外衣笼罩在她的头上。


    “夜雨伤身。”他说。


    这是看见她武力惊人,想要替徐家招揽自己吗?


    不然,姬萦想不到有什么理由他要对一个初次见面的人亲切至此。


    淡淡的中药味萦绕在姬萦鼻尖,她厌恶他没有理由的轻浮,一把扯下头顶的外衣,塞回他的手里。


    “你先顾好自己吧。”


    她也不去看徐夙隐反应如何,一步踏入庙外的夜雨。


    破庙里发生的事情,对她来说只是一个意外的小插曲,姬萦目前更多思考的还是如何潜入鸡鸣寨擒得贼首。


    她一边思考着,一边冒雨下山。


    从破庙出来后,背后的脚步声就一直没停。姬萦往左走,他就往左跟,姬萦往右走,他也往右跟,姬萦故意往陡峭的山路走,身后的脚步声虽然狼狈了,但也依旧没跟丢。


    “你还要跟到什么时候?”姬萦终于忍不住停下脚步,恶狠狠道。


    “凑巧方向一样罢了。”徐夙隐说。


    姬萦嗤之以鼻,背着重剑快跑起来。


    丢下一个脚步踉跄的人,简直轻而易举。不一会,姬萦身后就没有了那烦人的脚步声。


    她轻轻松松地回凌县走,丝毫不为独自一人留在山林的徐夙隐担忧。担忧尊贵的徐大公子?那可轮不到她。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徐大公子也不像是日子好过的样子。


    他的亲生父亲当真要杀他吗?


    这也没什么不可置信的……她的亲生父亲,不一样能为一个莫须有的谶言,狠下心除掉她吗?


    姬萦的脚步缓缓停了下来。


    她犹豫地回首望去——


    黑黝黝的山林,仿佛一个露出血盆大口的怪物,翘首以盼着猎物的靠近。夜色中万籁俱静,只有肃肃风声,不断回荡。


    ……


    徐夙隐又一次弄丢了姬萦的身影。


    他在前后寂静昏暗的山林中孑孑而立,怔怔望着空无一人的前方。


    第一次,是在十年前。他神志不清,被一名南亭处的人扔在马背上,从勉强睁开的眼中,眼睁睁看着那名身材高大的南亭侍卫带走了姬萦。


    原来她是被南亭处的人流放到了此处,一年如一日的捶打荨麻,也是为了逃离南亭处的监控。


    为了救他,她放弃了自由和生的希望。


    放弃了近在眼前的自由,哪怕她每个日夜都在深深期盼。


    自那一天起,姬萦二字,成了他的责任之一。


    在徐家醒来后,他第一时间派信任的水叔重返天坑寻找姬萦,水叔带回给他的,只是一截焦黑的枯木。


    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凡是落到南亭处手里的人,亲人宁求其死,也不求其活”。水叔也劝他,与其受南亭处生不如死的折磨,还不如死在大火里痛快。


    虽然如此。


    即便如此——


    他还是忍不住自私地去期盼,她还活着。


    徐夙隐无法忘记,浑浑噩噩之间,看到山火从那根被她看得比性命更重的荨麻绳索上引燃的震撼。


    他从未想过,不敢奢想,自己值得如此。


    每一年,他都会重返天坑,寻找她回来过的痕迹。每一次都只有失望。但只要找不到尸体,他就仍期盼着两人能够在世间再次相遇。


    如果上天仁慈,让他们得以重逢,他想要问问,这十年她是怎么过的。


    徐夙隐三个字已经传遍大江南北,如果她还活着,为什么不来寻他?


    他们在各自的生命里都只短暂出现了一瞬,就是那短短一瞬,深深烙印在他的灵魂中。


    他再度回到永夜当中,陪伴着他的只有压得人闯不过气的纲常礼教,和这条只为他人苟延残喘的性命。


    几次病危,他都在弥留之际又撑了过来。大夫称其为奇迹,只有他知道,支撑他一次又一次重返人间的,不是奇迹,而是他未尽完的,名为“姬萦”的责任。


    她去哪里了?她还活着吗?


    十年光阴,他辗转各处,为每一个肖似她的身影回首。


    但那都不是她。


    直到今夜,她披着暴雨踏入庙中,如天神突降而至,绛紫色的道袍湿透却依旧抬头挺胸,眼中燃着勃勃生机。


    他在一刹那便确信无疑——


    是她。


    他痛恨自己的确信无疑,因为这让他在残酷的事实前无处藏匿。


    那段在他脑海中犹如昨日发生的患难与共,真情流露,在姬萦脑海中却如十年前落下的积雪,早已化的干干净净了。


    徐夙隐知道,他若是说出天坑两个字,或是和她对一对松针汤的烹饪方法,问她记不记得杀死过一只饿虎,她大约就能想起徐夙隐,并不只是徐家大公子。


    但他的骄傲,不允许他如此□□讨要一份回忆。


    “终其一生,我都在奢求不可成之事,寻求不可得之人。”


    夜色隐匿了他的苦笑。


    原来,寻到也是一种痛苦。


    夹着冰冷雨气的寒风不停往徐夙隐衣袖中钻,他心中的哀戚也随着体温渐渐冰冻。那份已经化为心中执念的责任,似乎也跟着带有敌意的姬萦离开了。一直以来在他身体里蠢蠢欲动的病魔,在此时伺机钻出,他毫无防备,连咳不止,趔趄中扶住一棵湿润的树,眼前怪影憧憧。


    “你怎么了?”


    一个清亮而狐疑的声音,忽然劈开了徐夙隐眼前模糊的视野。


    姬萦去而复返,再次出现在他身后。他想要回头看她,却停不下喉中争斗。片刻后,一只犹疑的手落到他的背后,顿了顿,轻轻拍了起来。


    “你没事吧?”姬萦说。


    因着那么一丁点对同被亲生父亲下杀手的共情,姬萦还是折返了回来。一回来,就看见徐夙隐扶着树咳个不停。天可怜见,活蹦乱跳的姬萦这辈子就没咳过几次,徐夙隐这一咳,比她一辈子的数量还要多。


    她心生恻隐,忍不住为他拍背顺气。


    终于,徐夙隐的咳喘声渐渐停息了下来。先前还高不可攀的贵公子的身体,此刻卸下了那些她讨厌的高贵和凛然,在她手心下微微颤抖。


    她愣了片刻,意识到手心发热,恍如大梦初醒,连忙将手收回。


    又过了片刻,徐夙隐才站直了身体。


    他的脸色依旧苍白,但芝兰玉树的模样,已经回到了姬萦心有芥蒂的那一类人。


    她不动声色地拉开两人之间的距离,尽量公事公办地说道:“夜里山上有熊瞎子,我可不想听说明天山上多了一具白骨。你要回凌县的话,我送你。”


    “……也好。”


    两人相伴无言,共同走在下山的山路上。


    当她注意到身后的徐夙隐为了追上她的步伐,呼吸变得急促不稳时,她迟疑地放慢了脚步。


    “你想对鸡鸣寨动手?”


    徐夙隐突然冒出的话,这回让姬萦的心跳开始急促不稳。


    她猛地停下脚步,见鬼似地瞪着他。


    “你不屑暮州太守强征,自然也不会去同流合污。”


    “凌县之外有三寨拦截商路,于你而言,无论对哪一寨出手都有正义理由。但三寨之中,唯有鸡鸣寨有足够人口充军,所以鸡鸣寨是你最好的选择。”


    徐夙隐神色平静:


    “你一个人来,没有带官差,说明你想一个人潜入进去……你是想擒贼先擒王?”


    姬萦现在明白,破庙里六名武人为什么对着一个文弱公子如临大敌了。


    一个不用只言片语就能看穿你内心的人,哪怕不是敌人,也足够叫人害怕。


    “是又怎样,不是又怎样,这件事,和徐大公子没有关系吧?”她克制着恼怒说道。


    这和他有什么关系?


    徐夙隐压下心中苦涩,说:


    “纵使你武力再高,也难敌后背暗害,你今日救我一命,我自然也想回报一二。”


    “鸡鸣寨是凌县三寨中实力最强的一寨,也是手上无辜人命沾得最少的一寨,他们有自己的行事准则,自己的法律法规。鸡鸣寨外松,是因内紧。寨内老少皆兵,妇孺亦是。你若只看戒备松懈便闯入进去,不仅很难达成目的,还无法全身而退。”


    姬萦刚想怼他怎么就判定自己无法全身而退,忽然灵机一动,激将道:


    “冠冕堂皇的话谁不会说,难不成你还有更好的法子?”


    “所有坚守不杀官、不杀民底线的山寨,他们的主事之人都怀着有朝一日,能被朝廷招安的希望。”


    徐夙隐的话让姬萦一愣。


    她想起死于招安陷阱的大伯父,他勒令山寨上下不杀官,不杀民,这的确是因为,大伯父心怀重回良民身份的希望。


    讽刺的是,若大伯父不曾想过从良,或许也就不会中那要了山寨上下三千口人命的陷阱。


    “你若能找到与山寨主事之人对话的方法,或许不用刀刃相接,就能完成你的赌约。”


    霭霭夜色,濛濛细雨。徐夙隐的衣裳半湿,雨水的重量描绘出修长而消瘦的线条,垂在胸前的黑发带着湿润水光,在夜色中如月之明,月之恒。


    姬萦努力从他眼中找到算计的光芒,始终没有如愿。


    她只能注视着站到面前的徐夙隐,从他的手段上讽刺道:


    “你说了这么多,最后还不是要潜入山寨找到当家的。”


    “万一,是他来找你呢?”


    “……什么意思?”


    “你可曾想过,为什么凌县三寨,每年劫掠来往商队无数,却未曾遭到官府剿匪?”


    再说多了,她反而会起疑不信。


    徐夙隐知道她的性格——若她那份像小豹子一样机灵警醒的性格十年后依旧未改。


    他不再去看姬萦,目不斜视地与她擦肩而过,向着已经近在眼前的凌县城门走去。


    “你为什么要帮我?”


    身后远远地传来姬萦的声音。


    徐夙隐没有回头。


    “报恩而已。”


    他知道此刻的姬萦一定半信半疑。


    但他没有说谎。


    他的确是在报恩,只不过,并非只是今日一恩。,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