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章 臣死谏!

作者:翻个小白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景隆的心里变得火热起来。


    统兵五十万,成就大明战神之威名啊!


    这是自己那强横无比的父亲,以及那众多能打的,淮西叔叔伯伯们都没有达成的成就!


    历朝历代,能被冠上相似名号的人,无一不是威名赫赫,战功彪炳之辈。


    如杀神白起,兵仙韩信,军神李靖……


    大明极其能打的开平王常遇春,大将军徐达,都没有获得这等称号。


    结果自己,却能成就大明战神之名?


    这可真的是强爷胜祖了!


    这等事情,只是这般想想,就让李景隆为之激动到颤栗!


    这要是真的,那该有多好?


    梅殷看到这李景隆的神色反应,心中一愣。


    这大侄子……不会当真了吧?


    他所理解的大明战神,和自己所说的大明战神可是两码事!


    他若是知道自己所说的大明战神,是怎么来的,不知道还能不能这样激动。


    就在梅殷有些纠结,自己要不要在临死之前,给李景隆解释一下的时候,朱元璋的声音却接着响了起来。


    梅殷只得将这个想法暂时压住。


    “韩国公最近从凤阳那里,给咱传来了消息。


    说是中都城修建顺利,进度飞快。


    城墙什么的都建造好了,等到秋日就能大体完工。


    年节之前,肯定可以搬过去居住。


    也就是说,这是咱们在这应天府紫禁城内,过的最后一个元宵节了。


    咱真正站住脚跟,就是从取下应天开始的,不过那是这里还叫集庆路。


    在这里住了多年,一想起今年冬日就要搬走了,心里还挺舍不得。


    就想着把大家伙喊到一起,趁着元宵节这个机会,好好聚聚,热闹热闹。


    明年再过元宵,就要在中都了。”


    朱元璋说着这些话,眼中也露出了一些唏嘘与不舍。


    不过,更多的还是兴奋与期待。


    正如朱元璋方才所言,这应天府是他真正站稳脚跟的地方。


    拿下了应天府,他才算是有了地盘,不再是流寇。


    但对于在应天这里建都,他是真的不乐意。


    因为纵观历史,在应天这里建都的王朝,就没有长命的。


    都是短命王朝,还不完整,偏安一隅。


    朱元璋自然不想看到,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大明很快就灭亡,所以一直都在琢磨迁都的事。


    再加上紫禁城根据刘伯温的选址,是将燕雀湖填了之后,在上面修建出来的。


    到了此时,地基下陷,出了不少的问题。


    比如北面下沉,导致应天紫禁城北低南高。


    再比如宫内的潮湿,尤其是到了夏季,潮湿闷热的厉害。


    床底下都能长蘑菇,这说出来谁敢信?


    当然,还有一個方面的考虑,则是北方被异族统治的太久,打南宋开始算,都丢了两百多年。


    朱元璋虽然将北方都给收复了,但南北分裂太严重。


    将都城迁往北方,可以更好弥合创伤,稳定北方。


    一开始,他是准备迁都开封的。


    但经过考察之后,发现那里早就不适合做都城了。


    所以经过一番的商议之后,最终决定迁都到朱元璋老家凤阳。


    在那里营建中都。


    为了迁都凤阳,还是在继续留在应天,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勋贵集团,和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等人之间,进行了激烈的交锋。


    最后的结果,李善长等人完胜,刘伯温都因此辞官回家了。


    从这里就能看出,这件事情的牵扯之大。


    闻听朱元璋之言,众人彻底明悟了。


    原来,上位这般开心,一反常态的将自己等人给召集过来举行宴会,是为了这个!


    这确实值得庆祝!


    在场的多为朱元璋的亲近之人,大多知道朱元璋对定都应天的心病,也知道他为了营建中都,花费了多少心血。


    于是,一个个都跟着开心起来,不少人开始送祝福。


    一向不太喜欢人拍马屁的朱元璋,这次却乐呵呵的。


    李景隆同样上前给朱元璋说祝贺词。


    他妙语连珠,引经据典,偏偏还说的通俗易懂。


    听得朱元璋面上笑容不断,还亲自赐了他一杯酒。


    这令李景隆倍感面上有光。


    一杯酒下肚,只觉得走路都飘飘然了。


    此番家宴这样多的人,而且还都是亲戚,除了自己爷爷因为是陛下姐夫的缘故,被陛下亲自倒酒了,剩下的只有自己才有这待遇。


    这是何等荣耀!!


    “二姑父,你也去,上位这样看重你,这等场合就是你这未来姑爷露脸的最好时候。”


    李景隆返回座位,拿胳膊肘悄悄的戳了戳梅殷,小声说道。


    短短时间下来,他对于这个年纪比他还小的二姑父,有了不少的好感。


    梅殷点了点头,便站起身来。


    便是李景隆不说,梅殷也是要在此时站出来的。


    只不过,不是送祝福,而是死谏!


    在朱元璋最高兴的时候,劝谏他不要往中都城迁都。


    这事情,想想就刺激。


    但没办法,谁让他有一个死谏系统,且只要因此而死就可以返回现代,走上人生巅峰呢?


    见到梅殷起身走出,要对朱元璋祝贺。


    在场的众人,都是不自觉放低声音,将目光落在梅殷身上。


    在场的都不是傻子。


    从朱元璋方才专门当众说了梅殷和宁国公主之间的婚事,还让梅殷这未来姑爷前来参加家宴,就能看出来陛下对梅殷的满意。


    再加上这是皇帝的未来新姑爷,此时又是这等露面的时候。


    而梅殷又素来有才名,和父辈单纯的会打仗,有很大的不同。


    现在初次在这等场合当众说话,想来必有高论。


    不说是舌灿莲花,那也至少是妙语连珠。


    所以众人对梅殷接下来的表现,都很是期待。


    就连那面上羞红尚未完全退去的宁国公主,在悄悄偷瞄了一眼梅殷之后,也偷偷竖起了耳朵,期待着自己未婚夫婿的表现。


    李景隆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酒。


    从方才的交谈之中可以看出,这位二姑父也是一个妙人,口才学识都可以。


    接下来送祝福,就算是比自己稍微略逊那么一筹,却也不会差上太多。


    在众人的注视下,梅殷向前走了几步之后,对着朱元璋行礼,然后深吸一口气,出声道:“臣梅殷,恳请陛下不要迁都中都城!!!”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