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8.她很喜欢

作者:明春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被嫡姐换亲之后》全本免费阅读


    温从阳高兴得几乎跳起来!


    傻笑了好一会, 他轻轻缓缓把李如蕙放在榻上,张口就要向外叫人。


    李如蕙一直盯着他的神色动作,见他这样,不免有些后悔同他说了, 忙拽住他:“大爷, 别!”


    “啊!”温从阳忙回头, “怎么了?”


    他第一次要做父亲,不禁又慌起来, 忙着问:“姐姐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大爷——”李如蕙一瞬不眨盯着他的眼睛,叹问,“大爷是要告诉人去吗?”


    “我——”温从阳想说,得请个太医来诊一诊是不是真的有喜了啊!得让姐姐好生调养起来,别伤了身子——


    但下一瞬, 他突然就明白了过来。


    是不能说。


    不能宣扬。


    不能告诉任何一个旁人,尤其不能叫老太太和老爷太太知道。


    更不能让姑姑家里知道。


    只要有一点风声传过去,这个孩子……只怕难留住了。


    温从阳慢慢坐到了李如蕙身旁, 抱紧了她。


    外面风雪声渐起,燃着灯烛的屋子里,只有他们两人紧紧相依。


    李如蕙又忽然感觉到了些许心安。


    她把全身都靠在大爷身上, 忍着心酸,慢声说道:“能服侍大爷这么多年,能与大爷相伴到今日,能怀上大爷的孩子, 都是我的福气。即便最后、最后这个孩子不能落地, 我也——”


    “别、别说!”温从阳挡住她的嘴。


    他自己的心也抖着,却做出一副笃定模样,笑着宽慰她:“姐姐肚子里的也是我的骨肉, 我怎会眼睁睁看他不好?有我一日,就护你们一日!”


    李如蕙抱他抱得更紧。但怕挤着她的肚子,温从阳却不敢太用力。


    自从与遥妹妹的亲事不成,他很久没有这样紧张思索过了。


    该怎么保下这个孩子,尤其是……保下如蕙姐姐……


    直想了小半个时辰,温从阳才作出第一个决定。


    “姐姐每年过年之前,都会去街上逛逛,今年还没出去过呢。”他柔声与李如蕙商议,“明日姐姐只说出去走走,我安排人送姐姐到柴三哥在通宁街上小善巷的别院里,先请个大夫诊清楚到底是不是喜,若是,姐姐将来难免还要调养,总要有人买东西进来——”


    柴三哥上有两个亲哥哥,不能承爵,他却是板上钉钉将来会承继理国公府的人。柴三哥不是蠢蛋,绝不会为了讨好老爷太太出卖他,一定会尽力帮他隐瞒。


    那要不要把如蕙姐姐送出去养着?


    温从阳随即就否决了这个想法。


    如蕙姐姐在他身边,他还能时时照看,若送出去被发现,真有意外,等他知道,什么都晚了。


    他不能把如蕙姐姐和孩子的全安危托付给旁人。


    就做最坏的打算。


    若老太太和老爷太太一定不许这个孩子活,最起码,他还能挡在他们前面。


    “双喜和双寿都是外头买来的,在这里没有爹娘亲人,不怕不听我令,这差事就叫他们办。”


    为了如蕙姐姐和他们的孩子,温从阳对自幼相伴长大的小厮们狠下心。


    他咬牙说:“老爷太太能叫他们死,我也能叫他们死!”


    “大爷!”


    李如蕙终于落下泪,她的眼泪一颗接一颗,全滴在温从阳领子里。


    温从阳轻轻蹭着她的脸,不断和她说:“别怕。”


    只是很难免地,他又想起了遥妹妹。


    与遥妹妹的……道别,一直清晰存在他心里。


    那日,遥妹妹问他,她已经定亲十一天了,他身边那么多服侍的人,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敢告诉他实情?


    如蕙姐姐是怕他再伤心伤身,不敢说,那别人呢?!


    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说!!!


    现在,他已经明白,他院里的这些人只是伺候他,其实都听命于长辈,并不忠心于他。


    而他也要开始培植自己的人,不想再做一个对长辈的任何都决定无能为力的……废物。


    但,他也已经不能再告诉遥妹妹,不能把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拼命说得精彩无比,只为得到她一句夸赞了。


    -


    离除夕只剩两日,崔珏终于和钟御史赶回京中。


    他二人才至宫门,便即刻被陛下传召至紫微殿。


    陛见足有两个时辰。


    崔珏再出宫时,便已不再是七品翰林编修,而是正六品翰林侍讲了。


    满院正收拾着崔珏带回来的行李土仪,崔瑜高兴得立刻要宴请亲友。


    孟安然也随丈夫来了小叔子的书房。


    她一面吩咐人归置土仪,一面笑道:“正好过年的东西是齐全的,你就是想今晚请客都来得及预备,只是阿珏快一年不在京里,还得先去拜见他岳父岳母,我也忙着呢,拜帖得你自己写了,还有——”


    她颦眉细看一回清单,又看一回院子


    里,问:“阿珏……这些东西里,哪些是你专送二姑娘的?”


    怎么除了别人送他的两个箱子,就全是皮**、干果……没有一件不同的……像送未婚妻、小姑娘的东西?


    崔珏被问得一怔。


    大哥已凑到嫂子身边看清单了,嫂子正疑惑看着他。


    他便解释:“今次离京是为验看灾区民生,一应买回来的东西都是百姓家中之物——”


    嫂子眉头皱得更深。


    大哥也抬起头,用自与他和二姑娘定亲后,他便熟悉了的、看呆子的眼神看他。


    崔珏改了说法:“定凉贫瘠,并无合适的土仪相送二姑娘。”


    “那你怎么不路上买!”崔瑜真是要没话说!!


    他大声叹气。


    崔珏:“来去皆是赶路,并无空闲。”


    他又说:“带回来的东西,当足够相送安国府上。”


    崔瑜拍了一下自己脑门,转身不想理他兄弟了。


    他当初是因为什么觉得阿珏被美色所惑来着??


    孟安然先和丈夫说一句:“阿珏这是还没开窍。”便尝试教小叔子:“虽说你只送这些东西并不算失礼,可若有一两样特别的,专送二姑娘的,不是更好吗?你们毕竟定亲有九个月了——都快一年了,明年就成婚,却还没见几面呢,你出门在外,也连信都没有一封。”


    她叹道:“二姑娘那么好,你也该对人家上心些。”


    这次虽难弥补了,可还有下次。总不能次次都如此罢。


    孟安然又不禁多点了一句:“二姑娘家里还有姊妹,都等着看你送什么给她。安国公府上……你也知道吧?”


    二姑娘便心宽不在意,难道他们崔家就要让二姑娘被人背地里说嘴吗?


    崔珏垂下眼眸。


    他先答一声:“是。”又问:“大哥信中写,嫂子与二姑娘甚是和睦。”


    孟安然笑叹:“我可不告诉你。二姑娘是什么人,你还是自己去看吧。”


    她便和丈夫说:“时辰差不多了,快让阿珏收拾收拾去岳家。你是今晚就请人,还是明日再请?”


    “明日请吧,”崔瑜便同夫人出去,说,“今晚就请太仓促了。”


    恰路过崔珏身边,孟安然便笑道:“那阿珏今晚可以不用急着回来,就在安国府上用晚饭吧?”


    崔珏一揖相送兄嫂,答道:“是。”


    他很快沐浴更衣完毕,重新梳好发髻。


    要送给安国公府的土仪已经由嫂子整理清楚,他只需着人带去便可,要同他过去的人也已经在院里恭等了。


    但他没有即刻出门。


    从专放在他卧房、没被打开的箱子里面,他取出一本书。书里放着一个信封。


    信封里是一封只有开头、并未完成的信,还有一张画。


    犹豫片刻,他把信抽出,重新夹入书页,只把画和信封放入了胸前衣襟。


    这样东西,虽然不能免于二姑娘被人嘲讽……但总算,聊胜于无吧。


    崔珏放下书,走出房门。


    ……


    崔珏回来前,温夫人早与安国公说定,不许他留人在书房谈什么家国大事、经济学问,她要让人和明遥见面说话。


    安国公只能应承。


    今日晌午,崔家人来报喜,说崔珏升了六品侍讲,温夫人自是高兴无比!


    但看安国公比她兴奋了几倍,她只得又叮嘱一遍:“是咱们先嫁女儿过去,他才是咱们的女婿。虽然有只顾攀附岳家,不管妻子的男人,可崔珏不是那样人!老爷不叫孩子和女婿相处,就是舍本逐末了!”


    安国公又只好答应。


    但崔珏申初三刻到的,他还是在书房和人说到了将近酉时,温夫人派丫鬟来催了三遍,才放人走。


    从安国公的书房出来,崔珏轻轻吐出一口气。


    要见二姑娘了,且不必再想朝堂政局,太不尊重。


    太阳即将坠入山谷,夕阳最后的余晖洒在飞檐上,崔珏迈入正院,一眼就看到了立在廊下等着的二姑娘。


    她身量高了一寸。


    她似乎过得还算顺心。


    因是久别重逢,崔珏没有强让自己避开二姑娘的目光。


    再走得近些,崔珏发现她紧紧裹着大红的斗篷,手里似乎抱着手炉,脸已经被冷风吹得有些发红。他便不拘泥于在门外见礼,先道:“此处风大,姑娘请先进去吧。”


    纪明遥是被太太早早赶出来等着的,以表迎他远路归来的郑重。


    既然他都如此说了,纪明遥也不多客气,笑说一声:“多谢崔翰林。”便先低头回了房中。


    真冷啊!


    冷得她都没仔细看……他好像……黑了些吗?


    崔珏跟在她身**内,有丫鬟上来替他解披风。


    他微微一怔,随即稍向后半步躲开,自己解下披风,递在丫鬟手上。


    来服侍的丫鬟是银月。


    当着小崔大人,她一本正经,没露一点异色。但接了小崔大人的披风挂上去时,她不禁对二姑娘笑了一笑。


    旁的不提,只在这一点上,小崔大人就比温大爷强上十倍!


    她们服侍主子自是应当的,可只从选丈夫上看,温大爷见了哪个丫鬟不叫声“好姐姐”,和谁都能说笑几句,自己家里还有那样一个掌着房里大小事、连银钱都管在手里、常日作伴、万事不避的贴心人,哪里如小崔大人这等行事,更让妻子舒心呢。


    纪明遥也没想到,崔珏竟然这样……这样……该说是“与众不同”吗?


    在国公府生活了十五年,她再不习惯,现在也大概顺应了这里的某些生活方式。


    比如,男主人被女仆服侍更衣甚至洗澡,并不属于两性方面的逾矩。


    但如果说这是“仆从不算人”,反过来,女主人却是万万不可被男仆触碰衣衫身体的,这属于不守“妇德”、罪孽深重,一般情况下,一经发现,不但可能被休弃回家、名声扫地,甚至连性命都会不保。


    所以,自打来这里之后,她就更加讨厌“丫鬟不算人”的说法了。


    非要如此形容,也只能说是……“女人不算人”吧。


    而她从前的议亲对象,温从阳,又是身边围满了年轻丫鬟服侍的人。


    所以她曾经花过很大力气说服自己:既来之、则安之,她要适应,再看不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现在看来,她或许不必强迫自己适应了?


    纪明遥突然心情更好了,不但身旁跟随的青霜和白鹭,连与她相隔了几步的崔珏都有所察觉。


    二姑娘为什么高兴?


    崔珏未敢深思,先入内对姨母问安。


    自己一心取中、排除万难求来的女婿终于回来了,温夫人见了他便欢喜,问过寒温便忙让他坐,口中先抱怨安国公:“说好了让你快些过来,老爷倒还是拉着你说了这么久的话。”


    崔珏忙答道:“国公爱重,晚辈不敢相辞。”


    温夫人也知他不好违拗安国公,说过这一句,便也不提这个扫兴的人。


    她仍叫明遥在身旁坐,有心为两个孩子热一热别情,可一别八·九个月,不但崔珏没有一封信过来,明遥也没有一个字、一件东西过去,两个孩子竟在不与对方联络这件事上很有默契。


    但看他们从前和现下的情状,对彼此又并非互相厌恶,反而都有些许好感。


    若是寻常的年轻男女,即便与对方从未相识,定下婚约后,也至少会有心动、意动,可这两个孩子真是——


    到底是都没开窍呢,还是藏得深?


    温夫人甚觉无奈。


    她不好责备崔珏不给明遥写信,因崔珏没有信来,她也不好劝明遥主动去信……


    且想来他在书房说朝廷大事也说够了,温夫人便只说家常闲话:“前儿孟恭人过来,我们说起吃年酒的事,你知道,我们老夫人辈分高、身份重,这家里只我一人方便出门。你们宅上的酒我虽想多吃几杯,又怕别的客不自在。我那日只坐坐就走,你别见怪。倒是要劳你们照看明远了。”


    崔瑜崔珏自是出身不凡、前程无量、故交甚众,但两人现官位不高,辈分也低,与亲友往来,都是他们去别家多些,崔家的年酒便只有身份相当的同辈来热闹。


    安国公府没有与两人同辈的年轻女眷能到场,只能温夫人亲自带纪明远去。但她亦是国公夫人,身份过重,还与崔家别的亲友不算熟悉,不好久在,纪明远留下却无妨。


    崔珏亦深知此理,忙起身道:“姨母能亲身过来,已是看重我们兄弟。明远那日留在崔家,也请姨母放心。”


    温夫人便笑道:“我去看看晚饭,你们先说说话。”


    这还是留给两个孩子吧。


    起身之前,她想问明遥把东西做好了没有……但再一想,明遥一向懒得装相,只怕就是这个性子和崔珏相处的,她也摸不透两个孩子究竟是怎么样,还是别多出主意了,便没多话,走了出去。


    温夫人一走,丫鬟也退出了大半,只有青霜和白鹭守在屏风外面。


    大半年没见了,趁太太和崔珏说话的功夫,纪明遥已经把崔珏细细打量了一遍。


    他的确黑了些,但不明显,或者说,并不减损他清隽的样貌,反而多了风致。


    而他眼中似乎已不像初见和“相看”那日一样冷淡。


    若这并非她的错觉,那他人在她眼前,她还是可以多吃一碗饭的。


    挺好!


    纪二姑娘的打量仍如前次毫不遮掩。


    温姨母离开后,崔珏终于可以垂眸避让她的视线,思考该如何开场与她交谈。


    窗外风声渐起,日光已经黯淡下来,不再透过窗纸映在二姑娘肩头。


    时间不早了。


    崔珏从怀中拿出信封,起身向二姑娘靠近了两步。


    他声音仍然听不出情绪,说:“这画,送给姑娘略作赏玩。”


    没想到


    是他先有动作,纪明遥忙说一声“多谢”,便伸手去接。


    但崔珏站得还是有些远,她要向前倾身才能碰到信封,崔珏见状,忙又向前一步递过去,恰与她指尖相触。


    温热的。


    有些烫的。


    柔软的。


    带着薄茧……触感稍有粗糙的。


    两人都迅速抽回了手。


    信封在纪明遥手上打了个转,还是被她稳稳拿住了。


    崔珏忙说:“……抱歉。”


    纪明遥只是摇了摇头,片刻后问:“我……能现在打开吗?”


    如果这算日常……亲友之间的……小礼物,应是可以当场查看的。


    这样她看过了画,就能顺着找出话题来说了。


    崔珏握了一下手,回应说:“姑娘请。”


    纪明遥便低头打开信封。


    看着她洁白纤长的手指拿出画,崔珏忽然后悔,他不该就用信封装过来。


    这很容易被看出他想过写信,但他却没有信。


    单薄的一页纸也太过简陋。


    是他失礼了。


    但纪二姑娘已经在认真赏鉴,他今后改正、加勉便是。


    崔珏画的是一幅莲池。


    接天莲叶仍在,荷花却开得不算繁盛,独有一支高出水面许多,风姿楚楚、清而不妖,灵秀绝尘。


    好画。


    纪明遥便笑问:“原来定凉也有荷花吗?”


    她还以为只有高山险水,牛羊成群。


    见崔珏仍站在旁侧,她又忙说:“崔翰林,请坐。”


    崔珏便先归座原位,方与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