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 重逢

作者:野鬼娘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绣山河之吾欲为凤》全本免费阅读 []


    “大将军进城了!”


    “真的?到哪儿了?”


    “刚过丁桥,马上就到这儿了!”


    ......


    思安正捏着笔和纸清点物资,听到士兵们七嘴八舌的议论,愣了愣——上辈子,这天一早她就和沈柏岭出发去劝降沁州了,过了几天才听说卫渊到过隰川城的消息,原来他竟这么快就来了么。


    “来了来了!大将军来了!”又有人激动道。


    周围的士兵和被征来做事的百姓听了,纷纷放下手里的活,一起拥到了街边,抻着脖子着急张望。


    前一刻还只闻踏踏马蹄如雷震响,下一刻,一队峻整的玄甲重骑已挟万钧之势转过街角。


    飒飒军阵,俨俨其序。


    只见一匹匹精良战马目若铜铃,马上儿郎个个昂首挺胸,神情肃穆,手中银枪和身上的甲胄在午后阳光下闪烁着幽幽冷芒——虽不过几百人的大将军亲卫队,却如千军万马般震撼人心。


    军阵前为首只一人,墨发高束,身姿挺拔,腰佩着长剑,高踞于一匹四蹄踏雪的骏马之上,远远望去,便觉他威仪天成,灼灼耀眼,当真如战神降世。


    “大将军!大将军!”士兵们先激动地高声喊了起来。


    百姓们早就听说过卫渊战无不胜的威名,又亲眼见他果然风姿夺目,最重要是他们也知其仁义之名,明白他来了,安生日子也来了,于是也跟着激动地大喊起来:“大将军!大将军!大将军!”


    一时间,整条街都淹没在此起彼伏的呼喊声里。


    思安放下笔静静站在人群之后,看着那队人马越走越近,那个人的面容也越来越清晰。而后,她便怔住了。


    “大将军好威风啊!”一个半大少年抬头仰慕道,眼里闪着光。


    “哎哟,长得忒俊了,咱就没见过这么俊的哥儿。”旁边的大婶感慨。


    “俊是俊,就是没想到这么年轻。”大婶身边的老翁小声补充。


    “你们懂什么?”站在他们前面的一个士兵听到议论,带着一脸骄傲转过头来,“知不知道什么叫自古英雄出少年?说的就是咱们大将军!”


    少年?还确实是......有几分少年意气,思安盯着马上的人心想,她认识的卫渊城府深沉,手段狠辣,可眼前这个人明明顶着一张一模一样英挺俊美的脸,却笑得有几分......率真?


    不过,这也有可能是他装出来的吧,毕竟他最擅长伪装。


    “卫将军真乃不世出的英杰,”这时,有人走到她身边感叹道,“年不过十八,就已取得如此大的战功,莫说我朝了,就是放眼青史,也找不到几人呐。”


    思安一听这熟悉的声音,便知是同为沈柏岭幕僚的孙文锦,她没有接话,只是沉默地看着卫渊从他们面前经过。


    孙文锦侧头看了看她,继续道:“听说这次霍邑之战又是以少胜多。那叛军主帅宋辉仗着自己兵力优势,在城前摆阵想要决战,卫大将军晾了他两日,等到第三日时,突然派出牛将军冲锋,而后牛将军佯装不敌败走,卫将军自己则不知何时绕到了城东,待那宋辉以为胜利在望、离城追击时,他突然从背后杀出,和牛将军前后夹击,一战将那宋辉打得直接弃城而逃!”


    “嗯,很精彩。”思安平淡地敷衍了一句,接着便打开手上的册子,走回了旁边临时堆放物资的大坪。


    “哎,你一向不是最爱听卫将军的事迹吗?”孙文锦追上来,奇怪道,“今日怎么也不问问细节?我可都给你打听清楚了。”


    “我还有事要忙。”思安叹了口气,上辈子的这个时候,她对卫渊已崇拜仰慕至极,确实最爱听孙文锦帮她打听的各种细枝末节,听完她还会用这些信息,重新推演卫渊的策略和战场局势,可现在,莫说她这个重生的二十六岁的灵魂已然知道了一切,即使不知道,她也不想听到任何有关卫渊的事和消息。


    “那我晚点再......”


    “你是谢思安吗?”一道洪亮的声音忽然插了进来,打断了孙文锦的话。


    思安闻言转过身,心中立刻一惊,来人身上穿的是铠甲,骑的是高头大马,分明是刚刚经过的亲卫队士兵,她不由后退了一步,迟疑道:“是我,有什么事吗?”


    “请跟我走,大将军要见你。”


    -


    思安缓步走在前面,越靠近衙署走得越慢,那亲卫牵着马跟在她身后,倒也不催促。


    “队正,”终于到了隰川城衙署前,那亲卫洪亮的嗓门忽地又响起来,“谢思安带到!”


    思安循着他的目光望过去,衙署门边正有一人候着他们,竟是个熟人——卫家十六骑之一的十一,也是上辈子寥寥几个对她心存怜悯的人之一。当然,此时的十一并不认识她。


    “大将军已在二堂等候。”十一走上前,面无表情地向那亲卫点了下头,而后又面无表情地向她做了个请的手势。


    思安抿抿唇,跟着他走进大门,穿过宽阔的衙院,从一旁的侧门绕过大堂,踏上了二院的青石板路。


    “请入内。”十一在二堂前的石阶下站住。


    思安立在阶前,朝堂内望了一眼,阳光刺眼,只能看到那个人正襟危坐的轮廓。


    真是好笑,她心想,上辈子,她为了见到他,费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时间?原来,全是瞎忙活,原来,她只要留在隰川城,什么也不用做。


    这么想着,她竟真的自嘲般笑了笑,接着深吸一口气,抬步跨上石阶,跨进二堂门槛,在列坐两侧的将官们注视下走到了堂前,躬身行礼:


    “属下谢思安拜见大将军。”


    “小谢先生,快不必多礼。”上方传来带着笑意的清朗嗓音。


    怎么连声音都微微有些不一样?还有,小谢先生是什么鬼叫法?思安无语地直起身,抬头向堂上望去,那人一双熠熠生辉的星眸也正望着她。


    以为已经麻木的心还是刺痛起来。


    “听说这次,是小谢先生劝阻了王将军屠城?”卫渊笑问道。


    思安垂下眼,她进来时快速扫过一眼,王槐并不在堂内:“是刺史大人的功劳,属下只是附议。”


    卫渊笑意更深:“小谢先生自谦了,沈刺史托人给我的信里已将当时的情况详细说明。”


    沈柏岭还真是多事。思安不知该说什么,只好又躬了躬身。


    “沈刺史还说,他献城归降也是小谢先生一力促成?”卫渊又问。


    “......”此刻,思安真希望沈柏岭这位老上司的品性能坏一点,“禀大将军,献城归降这样的大事岂是属下能左右的,不过是刺史大人心善,想为属下谋个好前程罢了。”


    “小谢先生果然如沈刺史所言,极为谦逊,”卫渊朗声笑起来,“但本将军却不能不识功臣,此二事都是大功,着赏黄金五十两。”


    “谢大将军。”思安连忙拜谢,这倒是个意外之喜,这么多钱足够她日后捣腾个好营生了。


    “这只是你应得的一部分。”卫渊继续道,“小谢先生足智多谋,又对河东颇为了解,若愿随我一起北上,助我收复整个河东,届时我会再向朝廷表功,你意下如何?”


    “请大将军恕罪!”


    思安突然单膝跪地,深深埋下头,她在来衙署的路上就已猜到卫渊要见她的原因,也想好了如何应对,“属下恐难与大将军北上,原因有三,一是小人才疏学浅,献城归降和王将军一事都是歪打正着,真要去了,也帮不上大将军什么忙,二是小人向来胸无大志,更无意建功立业,三是小人乃家中独子,须得为谢家承继香火,而军中终究危险,我,不敢去。”


    “哼!”她话音刚落,便听堂下两侧几声不屑地鼻音,头顶上方却没什么动静。


    过了片刻,思安听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