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2. 年少时分

作者:若水未央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诱权臣》全本免费阅读 []


    晏绫停住脚步的原因很简单,她不晓得晏楚现在知不知道徐漪在长安。


    倘若晏楚本不知晓,她这一去质问,岂不是提了个醒儿?!


    晏绫告诫自己要冷静。


    她转过身,沿着方才来的路,慢慢地往回走。


    凡事想得仔细些。


    晏绫居然难得地静下心来。


    她不得不沉着。


    十二年前,就是因为她瞎出了个主意,意外给晏楚和徐漪牵线搭桥,不然不会有以后的事。


    那时,晏绫和徐漪只有十岁。


    晏楚年长一些,未满十五。


    在本朝十五岁的郎君都要拜师进学的。


    晏家虽然是大族,但不是人人都像大将军晏跃那般位高权重,富裕优渥。


    晏楚这一支祖上没什么大作为。


    晏楚的父亲只是云韶府一个小小管事,云韶府属太常寺,是专为皇帝教习乐工的所在。


    而晏楚的母亲正是一个舞姬,唤作素姬,当时很有些名声,是梨园行当的一枝花。


    风头正劲时,素姬赎了奴籍,改为良民,嫁给晏父。


    即便素姬颇有美名,但毕竟身份低贱,晏父为了迎娶素姬,彻底给家里闹翻,搬到西城去住了。


    晏楚和晏绫便是在破落小巷中成长的。


    眼看晏楚就要十五岁,为了孩子的前程着想,晏父将面子搁在一旁,给晏跃写了一封拜帖。


    大将军日理万机,哪里管得了这么多事,并未面见晏父。


    看在同出一姓的份上,晏跃为晏楚写了举荐信。


    举荐晏楚去徐太傅府上拜师学艺。


    哪晓得,晏楚还未呈上功课文章,亦未展示骑射武艺,仅仅在第一次面试这个环节,就被太傅刷下来。


    可能大儒都有些自己的偏好。


    徐太傅吃斋信佛,喜欢气质淡雅的学生。


    而晏楚尽得父母的优点,身材魁梧,五官浓烈,尤其是那双眼睛,如狼似虎。


    徐太傅便留下那句经典评价,说晏楚他“鸱视狼顾,绝非善类”。


    晏楚就这么被拒之门外,甚至连门都没有进。


    晏楚虽然遗憾,但并不执拗,长安能人辈出,不一定非得死磕徐太傅。


    还有很多名儒大家可以投靠。


    哪晓得,徐太傅的评议加上晏楚父母那些陈年旧事,晏楚的名号一夜之间传遍长安,人人都以他为舞姬之子而看轻晏楚,竟没有世家名流愿意收晏楚为徒。


    这时候,晏绫出了个主意。


    在她的心里,哥哥能文能武,无处不好,比那些豪阔宅院里面的公子哥强上千倍万倍。


    他不应该受此歧视。


    晏绫告诉哥哥:既然要拜师,就还得去拜太傅门下。听说太傅最宠爱孙女徐漪,不如走走她的路子。


    晏楚彼时正懒洋洋地躺在家中院子里那棵桃树上,待打听了徐漪的年纪,不禁捧腹大笑:“跟你一样才十岁,这路子怎么走,是买糖葫芦贿赂?还是扎风筝讨好?”


    晏绫很是鬼灵精,说话的时候两个双环髻一跳一跳的,她仰着头对哥哥道:


    “我早就打听好了,这位小女君擅长丹青,过两日不是寒食节嘛,她会去渭水之畔踏青采风,到时候我们也去。”


    “去干嘛?”


    “哎呀!”晏绫跺脚道:“女孩子都心软嘛,跟她说说哥哥你如何寒窗苦读,勤勤恳恳,日夜不辍,最好哥哥你再给她耍一套最拿手的剑法,她就会帮你说情啦。”


    “能行得通吗?”晏楚带着玩笑的口吻。


    可晏绫很是认真,“当然可以啊。哎呀,哥哥你先下来,我脖子都仰痛了。”


    晏楚笑着跳下来,蹲在晏绫跟前,抬手摸摸她的头,“你上哪儿打听到的。”


    晏绫嫌弃她把刘海弄乱了,捂着额头不让晏楚碰,嘟着嘴道:“我们夫子说的啊。”


    长安流行什么都来源,最上层是皇宫里,宫里流行什么,宫外就流行什么。


    其次是簪缨世家,豪族贵女,她们吃穿用度都有可能成为流行。


    以至于一首小词,一张小画都有可能在闺中流传。


    晏绫早就开蒙,学堂中的女夫子临了徐漪的画传阅给晏绫等人。


    同样的年纪,徐家女已经学有所成,晏绫还没摸到门道呢。


    “说这么多,你到底去不去啊。”


    “我啊——”晏楚站起来,叉着腰,眯着眼睛望向父母居住的那间低矮屋子。


    自从晏楚被太傅拒收,素姬的舞姬身份又被翻出来嚼舌根,被人指指点点,父母已经好几日没有出门。


    此刻,晏父正在屋子哄妻子,期望她不要伤心,不要难过。


    晏楚微微叹了口气,笑着对妹妹道:“去啊!怎么不去。”


    晏绫还记得,那天在渭水边男女喧阖,游人如蚁,香车玉辇,轧轧成堆。


    那些视野极好的地方都被世家大族的帷幕围了起来,贵人们在帷幕里饮茶喝酒,吟诗清谈,是当时的风尚。


    徐家的帷幕是最大的一座,渭水边整个仁寿山的西面,都是徐家宝马香车。


    相比之下,晏楚和晏绫两个仅骑了一匹瘦马过来。


    看着漫山飘起来绫罗绸缎,晏绫心中隐隐泛酸,那些华美金贵的布料于他们家是断然买不起的,母亲有一件紫色的罗裙,听闻是圣上所赐,平日锁在箱子里,晏绫连碰都碰不得。


    而今徐家拿来做遮风的帷幕。


    这便是人与人的差异吧。


    可转念一想,晏家也是大族啊。


    本来还有些发怵的晏绫这会定住了心神,挺直腰背,只要哥哥能出人头地,他们就能脱离仰人鼻息,被人奚落的生活。


    按照事前的商议,晏绫先佯装迷路,走到了徐家地盘上。


    晏绫憋着嘴,说自己渴了,想要喝水。


    因她年纪小,又生得玉雪可爱,并未被赶出去,反倒被引到了徐漪的帐篷外。


    在那里,晏绫第一次见到闺中大名鼎鼎的徐家女君。


    彼时,徐漪坐在薄纱幔帐后面,影影绰绰的,内里十来个女婢嬷嬷围着伺候她。


    那架势,晏绫以为只有皇家公主才有的。


    领她过去的嬷嬷见晏绫眼睛都看直了,戳了她肩旁一指头,小声道:“那是我们家女君,跟你一般大,我给她回话,给你讨杯茶喝。”


    晏绫甜甜一笑,乖乖地点了点头。


    这是晏绫从小惯会的伎俩,最会做柔顺乖巧的姿态讨师长喜欢。


    这样一来,在学堂里她的日子会好过很多,若是有旁人拿父母奚落诋毁晏绫,便会有女先生帮她解围。


    那嬷嬷要为晏绫说话,可她也不能进去,只有站在外面的份。


    不一时,有个华服妇人撩开幔帐,妆容精致,气度非凡,她轻蔑地打量晏绫几眼,眼中净是不削和挑剔。


    这样的眼神,晏绫看多了,她低下头去,抿着嘴忍住情绪。


    好在华服妇人没有为难晏绫,让她进到帐篷里去。


    晏绫喜出望外,没想到计划进行这么顺利,她站起来迅速整理好衣裙,快步走进帐篷。


    可一进去,却晏绫有所失望。


    这外观富贵大气的帐篷,内里陈设确实极为简单,唯有左手边的角落里放了一个大箱子,里面装了些卷轴、竹简、书册之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