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卷 一梦重生三十年 第12章 因材施教

作者:易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张震这才起身,把他们扶起来,“行了,礼我受了,东西都拿回家,孝敬你们父母去吧,从明儿开始一早过来,我正式教你们基础!”


    这些孩子脸上满是感激和对未来的希冀,纷纷要留下帮忙。


    张震怕人多手杂帮倒忙,留下了弟弟和一个绰号猴子的,其他人都让回家了。


    仨人一起忙活,很快就用那些破窗户棂子,打了只一尺长的小木盒。


    本来木头就是老的加上做旧,成品看起来像是上百年的物件。


    弄完这些,又指挥两个小子开始用松香处理那些窗户纸,其间教了他们一些基础知识。


    还别说,二强和猴子上学不行,学这些知识却一门灵,甚至还能举一反三。


    等到天黑了下来,都已准备就绪。


    只等着把假银圆拿回来,最后配在一起。


    晚饭之后,张震单独给姐姐说了二强的想法。


    姐姐叹息一声,“我知道他不是个上学的材料,倒是有点经商头脑,算了,明年真考不上,也是他的命,跟你学点手艺也行!”


    既然大姐都如此说,张震也不想再赶鸭子上架,就顺其自然吧。


    第二天一大早几个拜师的孩子和张强,一大早来到张震房门口,忍着刺骨寒风规规矩矩站了一排。


    “吆呵,你们来得倒是早,吃了么?”


    这年头山里人几乎没吃早餐的习惯,张家以前也是如此。


    自从张震回来后,过惯了二十一世纪一天三顿生活的他,很不习惯不吃早餐。


    于是又换了不少白面、肉、菜,这才找借口弟、妹需要营养,改成了一天三顿。


    大姐早起已经煮好了一锅香喷喷的炝锅鸡蛋面,虽说只有葱花、花椒、鸡蛋,没有肉丝,也香得让人直吞口水。


    今儿张震还嘱咐特意多弄了几碗。


    正好四个徒弟来了,几个人围着灶台吸溜呼噜一人一大碗。


    吃得满头冒热汗,驱散了寒冬的冰冷。


    几个孩子抱着空碗,还盯着锅里剩下的面汤,不停地砸吧嘴,别看这些清汤寡水,可稠糊糊的,比他们家的稀粥也差不了多少。


    张震打了个饱嗝,“要是有点辣椒就好了哈,行了你们也吃饱喝足,在家和二强一起学这个,我和猴子出去办点事!”


    啪嗒!


    一本笔记仍在张强手里,这是他昨晚忙了半宿,写下的一些古董入门知识。


    主要是古钱币,包括铜钱和银圆。


    古董大致分为七大类,按照价值排列是铜器、字画、玉器、瓷器、钱币、家具、文玩杂项。


    当然也有人分为四大类,其中意思差不多。


    这其中有些轻易见不到,保存起来还很麻烦。


    所以入门最简单的就是古钱,正巧张震手里有乡亲的那些东西作为教具。


    下一步张震打算让他们先去周边村庄历练收货,也是从银圆、铜钱开始。


    于是就让小哥几个先从这一项入门。


    “好好看,不懂的问大姐,我回来要考试,谁要不及格,立刻革除师门!”


    “好嘞,师傅放心,俺一定背熟了!”


    “哥,俺绝对用心学,要是考不过,你罚俺饿三天肚子!”


    推上三瞎子那辆大凤凰拿了两个热馒头,带好应用的东西,师徒二人出了门。


    “震哥,不,师傅,俺会骑车,要不俺带着你!”


    张震之所以带猴子,一是因为这孩子聪明,一学就会,再者他很有眼力价,也非常懂得尊师重道。


    “不用,咱先去羊圈看看,一会儿下山再说,我怕你掌不稳车把!”


    “您放心,俺家以前有辆大永久,俺还带过猪仔呢,带你没问题!”


    张震嘴角微抽,这家伙可真会说话。


    ……


    村头有一大片栅栏院,里面坐落着一间茅草屋。


    刚到门口,就听到数不清的咩咩声传来。


    这里是村里的羊圈,全村的羊都在这里,由一个叫蛆儿的羊倌儿放牧。


    “小震,哈哈,二强昨天给俺肉包子吃,说是你让的,真香啊,快点里面坐,有鲜羊奶给你弄一碗!”


    随着声音,栅栏门打开,走出个一米八开外的瘦高个。


    身上的破棉袄已经看不清颜色,开线的地方,还露出一缕缕的黑棉花。


    满头乱发不知道多久没洗过,已经成了油毡,看他年龄三十不到,却满脸胡子茬,像是从成年就没刮过一样。


    这人是个苦命娃,刚出生父母都没了,被好心的老羊倌收养。


    可那时候大人都吃不饱,哪来的东西养活他?


    成年人能凑合吃野菜、树皮、地瓜叶,没出满月的小孩得需要营养啊!


    走投无路的老羊倌想了个办法,他把目标放在了猪圈里。


    山村猪圈就是厕所,里面生了许多蛆虫。


    老羊倌就走村串户地去弄蛆,回来后清洗干净、高温消毒,磨碎了冲成糊糊喂孩子。


    由于这孩子小时候吃过蛆,所以大家都叫他蛆儿。


    他有点憨,平时村里孩子都不和他玩,张震算是唯一和他玩得来的。


    二人差了七八岁,却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也可能是他高蛋白补多了,成年后光长个子,成了全村最高的人。


    要不是经常吃不饱,肯定能是个铁塔般的肌肉汉子。


    张震把热馒头递了过去。


    “没空喝羊奶,有个事麻烦你!”


    这次坑黄军,一个人玩不转,张震打算让蛆儿和猴子搭档唱主角,自己在旁边打马虎眼。


    蛆儿啃了一口馒头,“咱俩谁跟谁,你说干啥,俺有的是力气!”


    张震道,“不急,你忙完去山下三叉路那边等着,我从城里回来再细说!”


    “好嘞,俺今天不出去放羊了,反正草料也够!”


    “带上把锄头哈!”张震嘱咐一句,偏腿上了自行车。


    一路下坡,太阳刚刚过树梢,师徒二人就来到了县城铸造厂门口。


    张震让猴子在外面看车,自己进厂找表哥。


    “你看表哥这活干的,连一个砂眼都没有,毛刺也都修了,和你给的样品唯一区别就是颜色新点,咋样?”


    两张报纸上躺着两大摞银光闪闪的铋币。


    还别说,字口十分清晰,龙形图案活灵活现,仿佛呼之欲出一般。


    币面更是光洁如新,宛若铺上了一层银粉,令人赏心悦目一眼就喜欢。


    张震拿起一枚,在手里掂了掂分量,和真币相差无几。


    除了边齿有点软,别的跟样品不差分毫。


    这玩意蒙黄军足够了!


    付清尾款,张震小心翼翼地用几层报纸把它们卷成两封,塞进背包里。


    刚才付完尾款之后,兜里的钱只剩下了三十多块。


    虽说在这个年代,三十块钱也不是小数了,可做盐不咸做醋不酸,干不成什么大事。


    张震打算买辆自行车,省得好几个人用一辆,出门不方便。


    “走,去旧货市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