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2. 变故

作者:辛试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


    秦阙瞥了眼凌乱的床榻,低咳了声,“罢了,你好生歇着吧,我叫时春给你送衣裳过来。”


    说完这句,他又低头整了整自己腰上的革带,出了门,仿佛没有半分留恋。


    祝蘅枝知道秦阙从一开始便对自己没有半分感情,在邺州的风雪夜如是,在燕国的洞房花烛夜如是,昨夜亦如是。


    他压抑着药性没在轻云面前露出分毫不是因为在意祝蘅枝,或许也不是因为讨厌轻云,只是因为他不想让宋淑妃跟前的人有光明正大进入东宫的机会。


    倘若他昨夜真得与轻云有了些什么,非但让宋淑妃有机可乘,甚至会有人那这件事做文章,参奏他一本不体谅燕帝圣意。


    毕竟他和祝蘅枝成婚还不到三个月,便与旁的女子有了纠葛,作为一国储君,说出去实在难看。


    祝蘅枝拥着被子靠着床头,双肩露在空气里,冷得她瑟缩了下。


    她颇是自嘲地勾了勾唇角,这般劝慰着自己。


    她知道,她不能对秦阙动情,毕竟秦阙这人,生性凉薄,他若是会耽溺于儿女之情,就不会让燕帝这么忌惮了。


    正这么想着,听得“吱呀”一声,随之传来的是时春的声音。


    “娘娘,太子殿下让奴婢给您送衣裳进来。”


    “嗯,你送进来吧,再叫人打盆水来。”她一开口才发现自己嗓子有些沙哑,竟然还没有恢复。


    时春绕过屏风,将她的衣裙送了进来,便退出去了。


    时春在服侍她沐浴的时候,看见她爬满肩颈的红印,倒吸了口气,“太子殿下,也,也太过分了些……”


    秦阙昨夜因为被算计的缘故,比新婚之夜折腾她折腾的还厉害。


    “那殿下昨夜是听娘娘解释了么?”时春小心翼翼地将水打在她身上,试探着问。


    祝蘅枝摇了摇头,阖着眼吩咐:“你之后吩咐厨司那边今日全部准备成殿下喜欢的膳食,我有事情同他讲。”


    时春只应了声“是”,便没再多问。


    果然不出她所料,秦阙今日没有留在内阁讨论事情,午膳是回东宫用的。


    她与秦阙坐在桌前,吩咐下人布菜,才发现下人端上来的都是自己喜欢的菜肴。


    她拧了拧眉,看向时春:“不是交代你让厨司做……”


    厨司的人下意识地看向秦阙,秦阙则出言打断了她的话:“是孤吩咐的。”


    她没再多说什么。


    她又未曾做错什么,自然无需过于讨好秦阙。


    等下人都撤下去后,她才看向秦阙:“殿下可知昨日之事,是你我被人所害?”


    她用了“你我”,因为衣服的事情看似是冲着她来的,实则是为了给晚上轻云的事情做铺垫。


    秦阙夹了一块肉放在她面前,淡淡开口:“宋淑妃。”


    他是知道的。


    祝蘅枝愣了愣,但仔细一想,倒也不奇怪,毕竟陈听澜能与她说,自然会旁敲侧击地试探秦阙。


    “所以,殿下昨夜是有意为之?”祝蘅枝斟酌着措辞,抬眼问秦阙。


    秦阙没有正面回答她,只是说:“今日过后,便不会有什么风言风语,不论是东宫还是内廷,都只会盛传太子与太子妃感情和睦。”


    他这句话说得平淡,眸间甚至没有半分喜色。


    也是对他而言,这是现在稳固人心最好的办法。


    祝蘅枝看得清楚。


    秦阙看了她一眼,眸色幽深,“今晚我来你的寝殿。”


    祝蘅枝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有些迟疑得问他:“殿下不是公务繁忙么?而且妾的身子还未恢复好……”


    秦阙没有和她废话,直截了当地说:“我需要有个子嗣,越快越好。”


    秦阙这话说得面无表情,但祝蘅枝却面露难色。


    “怎么?你不愿意?”秦阙没想到她会犹豫,于是反问。


    这叫祝蘅枝不可避免地想起与秦阙的几次同.房,虽然她早有心理准备,但耳后还是掠起一片红晕。


    “你也不必过于担心,孤,会注意一些的。”秦阙说这句的时候,没有看她。


    祝蘅枝想起这些日子听到外面传的事情,深吸了一口气,问秦阙:“殿下,妾最近听到一些事情,不知真假。”


    秦阙有些狐疑地看向她,“你说。”


    “妾听说,宋尚书最近和高阳王走得比较近。”祝蘅枝说着用筷子拨弄着自己餐碟里的菜。


    其实哪里是不知真假,若是不确定,她也不会拿到秦阙面前来说。


    宋淑妃这些年得宠,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她的哥哥中了科举后,因为她的缘故,在朝堂上平步青云,不知燕帝是有意还是无意,如今已经做到了工部尚书。


    燕帝没有嫡出的子女,秦阙是占了个长子的出身,又是早些年被立为太子的,这么些年战功赫赫,倒也没有什么荒谬之举,朝中一些老臣还是支持他的。


    至于宋淑妃所出的儿子,一方面是庶出,一方面今年不过十三岁,书都没读通,要想和秦阙争,除非他占一个嫡出的名分。


    但很明显的是,朝臣不会同意燕帝立一个风尘出身的女子做大燕的皇后,那实在过于难看了。


    所以在她刚来燕国,还没有除夕宫宴那场变故之前,宋淑妃命人往她住的驿馆里送了不少东西,便是想着入宫后拉拢拉拢她这个在燕国孤苦无依的和亲公主,只要能把她的儿子养在皇后膝下,那就占了个嫡出。


    不过秦阙和陈听澜早有防备,全部给挡了回去。


    折腾了这么些年,除了让燕帝忌惮秦阙之外,她是一点没撼动得了秦阙的储君之位,或许是不想再折腾了,于是将目光对向了高阳王——燕帝同胞的弟弟。


    燕帝本就对秦阙这个儿子不满,若是宋淑妃和高阳王成功联手,那秦阙被废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她斗胆猜测,秦阙迫切的想要个孩子是与这件事有关。


    毕竟高阳王至今未婚,而秦阙一旦有了正经的嫡子,那就是燕帝的嫡长孙,他再想废掉秦阙就更不容易了。


    不知是不是祝蘅枝的错觉,秦阙回答她的时候,眉眼弯了弯,语气中也带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