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121 章 新岁新始(二合一)

作者:顾四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昏君就要君主离线制》全本免费阅读


    开封城。


    征元二年新岁。


    正月初一清晨,百官行朝贺皇帝大礼。


    与皇帝拜贺过年节后,同僚之间彼此也免不了往来庆贺,至晚间,朝臣们还要入宫领御宴,又是一番觥筹交错把酒相酬。


    官场上的人情往来,有时可不比公务轻松。


    于是对朝臣们来说,真正松范下来过年假,得从初二开始了。


    起码对李清照来说是这样的——


    于是初二清晨,她早早从东南角门进入了龙德宫,叩门将还在蒙头大睡的太上皇唤起来。


    姜离懵着一双眼。


    恍若是对偷懒学生怒其不争的老师,易安居士道:“上皇,新年前三天是为博戏佳期。”


    这么宝贵的特殊时段,怎么还在睡呢?


    姜离:?


    她能理解一个博戏大师,终于从繁碌公务案牍劳形中得了几日假期,就想好好玩玩的心情。


    但……


    姜离揉了揉眼睛,确认了易安居士身后也没有多富她们。


    就她们两个人的话,能玩的博戏类型太少了呀。


    而且,姜离觉得自己的水准,也很难让易安居士尽兴。


    ——哪怕是赌神亲自辅导,姜离的博戏水平,也就卡在了玩的不错这条线上。


    姜离也没有持续废寝忘食地钻研,而是一如既往安心躺平:天赋这件事太要紧了。


    就像易安居士也送了她一本随记,里面有不少自己写诗写词的心得,而姜离……至今也没有写出半首正经作品来。


    *


    看姜离神色,李清照就知她并不知开封年节下的风俗。


    于是解释道:“不是在这龙德宫——今日我带你去外面玩。”


    姜离则见易安居士笑意如霜雪上的冬阳,显然心情极佳:“每年新岁的前三天,开封城开放关扑。”


    关扑,就是各种设下财物彩头的博戏总称。


    有宋一朝,从太祖赵匡胤开国起,就定下律法:严禁开设赌坊、聚众赌博。


    当然如易安居士这般,在家跟亲友玩玩博戏是可以的,毕竟重点落在博戏玩法上,而不是钱财往来上。


    对李清照来说,把对方所有的筹签都赢走就满足了,哪怕赢得是一把瓜子儿,欢


    喜都是一样的。


    而《宋刑统》有定:若有聚众、参与博戏财物者,一旦被抓住就杖责一百,赌资数目特别大的聚众赌博,还会算一算钱数,按照偷盗罪的等级算,该蹲号子蹲号子,该流放流放。


    除了……


    每年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三,会放开关扑。


    允许各个商家、摊贩设下财物彩头,让客人以博戏的方式取之,算是半商半博。


    在易安居士的解释中,姜离清醒过来:懂了,就是节假日特供版开封博戏狂欢节!


    怪不得易安居士如此兴致盎然。


    这对热爱博戏的人来说,简直就像是小孩子忽然发现全世界变成了巨大的游乐场一样!


    而对于高水准赌神来说,则是——走,看我杀穿开封!


    **


    既然是出去玩博戏,姜离就特意选了一套红金双色的袄裙,远远一看,就像是跟财神爷撞了衫一般。


    “那奴婢来给上皇梳头发吧!”小英是非常有进取心的人,奉行‘永不止步不前,永远卷人为先’的工作理念道:“奴婢刚学了一个双蟠髻,很应年景。”


    他还给姜离大致比划了一下,是在脑后扎起两个半环状发髻,主要是这种发髻除可佩戴簪钗外,还可以在环上系上各种跟衣裙相配的彩色缯带。


    小英很快为太上皇梳好发髻,都不用嘱咐,就找出了金、红二色的缯带。


    姜离对镜,不错不错,这样两个大环的发型之前确实没怎么梳过。


    主要是……朱祁镇原本就异乎常人的大头,实在经不起这种繁复的发型。某位被吓到的皇帝已经证明:那会给人造成,只有一个大头飘过来的恐怖谷场景。


    待姜离装扮好,易安居士也不禁莞尔:太上皇这一身跟在自己身边,简直就是‘鸿运当头,大吉大利’四个字化作了实质。


    “我教上皇博戏也有半年了。”


    “学子入学堂后,每年年节前都有岁试——今日,也就算是咱们的岁试了。”


    姜离:原来是大年初二出门去期末考试。


    但,这可是易安居士啊。


    于是姜离立刻做好学生状:“好嘞,老师!”


    而小英在姜离换衣裳的时间,已经去做好了其余的准备工作——


    不只


    像之前一样,安排了太上皇从东南门溜出去的驴车和随驾亲卫,今日还特别准备了许多博戏之资:从贵重小巧的金瓜子到一串串的铜钱都备的齐全。


    此时正双手捧着打开的大钱匣,请两人检看有无遗漏。


    脸上笑容还跟新岁的烟花一样灿烂讨喜:“上皇,李尚书,随时可以出发了。”


    姜离:将来她走之前,不把小英安排的妥妥当当,她都不好意思闭眼!!


    **


    姜离并不是第一次出门逛街。


    但今日,才恍然觉得自己像是走在一张活过来的清明上河图里。


    抬眼望去,道路两边屋舍鳞次栉比,酒肆茶坊、店铺商号,应有尽有;许多屋舍前还搭着各色彩棚,是商家亦或是民家请来的歌舞百戏,乐声嘈杂;而路上行人摩肩擦踵,互贺新岁之声不绝于耳。


    这座开封城,渐渐活过来了。


    自然,还有博戏——


    有热情在门口揽客的:“瞧一瞧看一看,满城的投箸行棋,我家彩头最佳哩!”


    也有走高冷路线的,只在门口竖了一块醒目的招牌:“樗蒲戏,一缗一局,非精博者勿入。”


    简直有种华山论剑菜鸟勿入的既视感。


    还有走撒币路线的,这是开金银铺的商家,设下的财大气粗版博戏:“打双陆赢赤金棋子咯!如假包换!”


    ……


    甚至还有走名人效应的,而那个名人,还就在姜离身边。


    ——“打马博戏!我们家书坊,可是开封城中独一份刊印李尚书所著《打马图经》!”


    易安居士李清照现在是无人不知。哪怕不认字不看诗词歌赋的百姓,也知道这位李尚书——她代拟的太上皇的罪己诏和退位诏,实在太出名了呀!


    而如今,《罪己诏》的作者和主角,正站在门口。


    “就从这家开始吧。”


    姜离眼睁睁看着易安居士从街头赢到街尾——无论何种博戏。


    而她……就像骤然被拉去考试的学生一样,这成绩,不提也罢。


    主要是能被易安居士看上的博戏场子,都是高端局。


    于是,在早早下完(输完)一局不擅长的双陆后,姜离索性走到路边,跟小孩子们玩了一会儿‘儿童版博戏’,换换脑子。


    是的,小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游戏。


    年节下,开封城中孩童最流行的游戏就是‘掷钱为戏’。


    这个一点儿都不费脑子,就是一把五到十枚钱掷出去,谁正面朝上的钱币最多,谁就赢了。


    这个游戏在年节下格外热门:因宋时风俗,每逢年节,长辈都要用红绳穿一百个铜钱给小孩子,是为‘压岁’,取吉祥长寿之意。


    哪怕家中不富裕,给不了小孩子一百钱去玩,也总会拿红绳穿几个钱意思一下。


    因此大年初二,正是开封城中孩童一年到头最有钱的时候。


    街头巷尾各处可见有钱了还想更有钱,准备把别人的压岁钱变成自己合成大西瓜的崽崽们。


    姜离看饴糖铺子外面十几个小孩玩的热火朝天,就从小英处要了一串五百文的钱,要求加入一下。


    而孩子们看她拎着一串肥嘟嘟的铜钱,也很欢迎她加入。


    才玩了一两把,姜离就知道:我终于在博戏界找到了最擅长的赛道。


    她一掷一个准。


    待李清照打完一局双陆走出来时,正好看到太上皇坐在最高的台阶上,成功赢走了一圈孩子的钱,小英还在一边捧场喝彩。


    于是当第一个孩子输到破防,开始抹眼泪后,很快带着一圈孩子都哭了起来。


    姜离:……


    李清照:……


    姜离立马摇着自己的一串钱:“只要你们别哭了,我不但把刚刚的钱还给你们,还会给你们一人买一个果食将军!”


    小孩子们立刻不哭了。


    所谓果食,就是油面糖蜜捏的点心。


    年节下,会有巧手的师傅,把面人捏成门神的样子图个吉利,就叫做“果食将军”。


    糖本就不便宜,再加上捏成栩栩人形的技术少有,“果食将军”自然售价不菲,属于零食里的奢侈品。


    于是小孩子们当即破涕为笑,簇拥着这位高大的‘姨姨’(姜离:很好,有钱就是姨是吧)去到摊位前。


    而姜离很快惊喜发现,这家的果食将军居然不是传说中的各色神仙人物。


    而是——


    小孩子们蹦跳起来,显然也认了出来:“是岳将军!穿着的是出征那日的盔甲。”


    “我跟着我娘


    去看来着!”


    捏面人的老师傅笑道:“是,还有韩将军、宗老将军的,都有都有。”面上皱纹深深的老人家,显然是经历过宗泽老将军镇守开封的日子。


    他捏的面人,跟姜离见过的画像颇为相似。


    哪怕许多年过去了,总有人,清清楚楚记得守护过他们的‘神灵’。


    小孩子们欢呼雀跃选起来。


    姜离则挥手:都买,咱们承包一整个北伐军!


    等送走了这批小孩子,姜离又请老师傅帮着捏了几个季汉君臣的果食将军。


    然后她腰左侧别着算无遗策的诸葛丞相,右侧别着被奉为武财神的关二爷——姜离觉得自己buff叠满,她又行了!


    信心满满跟着易安居士走向下一条博戏街。


    但是很快……


    “小英。”姜离手掌向上,问钱袋子要钱。


    然后熟练而沉痛进行今天第十八次道歉:“对不起!老师!”


    易安居士叹息:她在博戏上就收了这样一个学生。


    然而,然而。


    姜离也叹气:唉,来趟南宋,竟然还让易安居士体会了一下很多院士的心情——我的学生在博戏界对我毫无威胁,但在教育界,可以让我名誉扫地。*


    姜离只好效仿孙大圣发誓:“老师放心,徒儿将来行走江湖,绝不把师父的名号报出去。”


    *


    这一日,李清照是玩到彻底尽兴,才在黄昏时分登上了酒肆。


    回首恰见——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楼外灯烛渐起,街上人物繁阜。


    这一切,竟无比契合过去多年,她梦中的昔年汴京盛日。


    忽又想起,就在一年前,她还在临安城内隐居,独坐自家小院树下。一梦过后,感叹此生也不过就此梦境罢了。


    于是她转过头去,对身畔金红色的身影道:“今日老师请你喝酒吧。”


    **


    两位博戏人不但玩了个尽兴,还喝了个尽兴,至晚间才回到龙德宫,却见皇帝也在。


    手边还放了不少奏疏,显然是来了有一会儿了。


    见她们进门,赵寰抬头笑道:“白日见过朝臣后,自己呆在宫里也无趣,索性就到这里来等着。”看小英和亲卫大包小提溜地


    跟进来,赵寰就笑道:“果然没等错!”


    兴致勃勃走上来,把易安居士赢的各色彩头都看了一遍。


    然后又转向姜离:“姐姐没有把太上皇的年金都输掉吧?”


    从帝位退休的太上皇,也有一份全国最高的退休工资可以拿。


    “还好!”


    在易安居士杀穿开封城高端局后,姜离就去找了不少寻常的博戏场子,确认了自己的水平其实还是属于宋人平均水平偏上。


    找回了不少信心。


    但寻常的博戏,自然就是寻常的彩头,也没什么好看的。


    姜离就把她买回来的几十个果食将军转着圈展览给多富看。


    是真·转圈展览——因她买了太多果食将军,装匣子不但麻烦还怕彼此碰坏了。


    小英就机灵活泼地跑去卖糖葫芦的商贩处,把人家插糖葫芦的草垛子买回来了,给太上皇的面人们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家。


    赵寰从草垛上取过一个眼熟的果食将军笑道:“是岳少保的。”


    小小一个糖面人,捏的却是颇具神韵,凡是见过岳帅的人,一眼就能认出来。


    *


    赵寰跟姜离一样,也没有忍心吃掉岳帅样子的糖人。


    而是颇具童心的举在手里——在糖蜜做成的岳少保的注视下,三人看起了真正岳少保自河北路送还的奏疏。


    与她们和朝臣们预计的仿佛:岳帅韩帅等武将,哪怕已经摸到了燕云十六州的边儿,心底急切期盼的火烧火燎,也还是暂时按捺,没有立刻就要提兵去打燕云十六州。


    一来,寒冬腊月,北地的城池天然就多了一层易守难攻的冰雪buff。且幽州等地又是坚城重镇,还是得做好战前准备。


    当年宋太宗高粱河封车神一战,十数万精兵兵败如山倒,除了他个人的指挥问题外,还有个要紧缘故就是彼时大军已然‘攻围太原累月,军士罢乏。’


    二来,也是河北等地,实是被战火蹂躏的合境凋残,土地与民生一般满目疮痍。金人可以打下来后什么都不管,抢就完了。


    但对宋来说,那都是自家的土地和百姓。收复只是第一步。


    说到底将军保境——是为了安民。


    赵寰欣慰道:“好在,如岳少保所预料,十月北伐虽辛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