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33 章 王振苦旅(一更)

作者:顾四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昏君就要君主离线制》全本免费阅读


    中秋将至。


    得知王振往安宁宫去面圣,群臣的心中,其实有点诡异的第二只鞋子终于落地的心理。


    果然。


    皇帝眼盲的时候,还会迁怒恼火王振,然而这会子,果是快好了伤疤,就忘了疼,只怕又想起王振的好处来。


    尤其是经过光禄寺一事,大概觉得还是王振伺候的好吧。


    说起光禄寺,虽说金濂整饬光禄寺,是伤了不少大臣的颜面,伤了许多人家的财路。


    但……对比王振,金濂简直就是个可人儿。


    起码没罪的人他是不碰的。


    *


    东厂。


    金英收到这个消息后,还是先照例先去郑重跪拜了岳爷爷,请保佑他今日去面圣所行一切顺利。


    然后才往一间看守极为严密的牢房,亲自要提王振去见皇帝。


    心道:好在没让他死了。


    王振的爪牙死的差不多了:诸如马顺,由三司审讯明白罪名,报上去论罪当抄家凌迟,皇帝毫不在意,由着司礼监批红。


    唯一多问了一句的,倒是马顺的家产有没有进赃罚库。


    朕的钱别少。


    但是王振,皇帝没亲口下令可以杀之前,无论他们审出什么罪名,都是不敢真的要了他的命的。


    甚至……不敢主动在皇帝跟前提起王振。


    就是怕皇帝再次心软,想起他的王先生来。


    但这一天还是来了。


    “你不必寻死觅活了,陛下要见你了。”金英站在牢笼外,打量着王振——胳膊腿都在,无论是乍一看还是仔细看,都是个全乎人。


    金英才不会给他留下什么显而易见的残缺,免得陛下怪罪。


    但东厂的刑罚,走的从来不是简单粗暴剁手剁腿流。


    只看王振灰白的如同身后墙一样的脸色,呆滞涣散的延伸,就知道这些日子他是怎么熬过来的。


    所以金英才说他寻死觅活。


    只是在金英的想法里,王振有过想要自尽的举动,都是为了闹个大事,让皇帝心疼见他。


    但其实,王振当时是真的想死——


    马顺的凌迟行刑,他是亲眼看着的。


    是金英给他‘请’到刑场上去。那一日,刑场围观者众,从百官


    到京畿百姓,许多人不惜告假也要来亲眼看着。


    其中站在最前头的,就有捧着父亲刘球牌位的刘钺。


    他等这一天等的近乎绝望,终于到来的时候,简直是一眼都不舍得错过。


    刑部的监刑官也很体谅他,虽然刘钺还没有官位,但依旧让他上刑台来,给了个最佳的观刑位。


    而王振……也拥有一个视角绝佳的位置。


    他紧紧闭着眼:倒不是因为马顺追随多年,所以他不舍。而是他心惊胆颤,实在忍不住代入马顺现在的处境。


    因是待罪之身,王振是穿着囚衣跪在那里。旁边诸多人愤恨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似乎在说下个就是你,耳畔回荡的则是马顺的惨叫。这声音极陌生,与过去在他身边讨好的声音大不相同。


    是了,人惨叫的时候,声音总是不同的……


    他明明听过的不是吗?之前许多弹劾他的朝臣在锦衣卫受私刑的时候,他闲暇时候也会去看一看他们的狼狈惨状。


    忽然有手臂搭在他肩膀上,王振当时就像苗条似的软了下去。


    那人又把他提溜起来跪好。


    是金英。


    金督主弯腰打量了下王振,见他死活不睁眼,就不满意了:“咱们同僚一场,我特意请王公公来观礼,你怎么闭着眼不看,倒叫我伤心。”


    当即让东厂的小宦官去围观群众里,取银子向一位妇人买了针线荷包。


    金督主当年做小宦官的时候没人伺候,衣裳破了也是自己补,有了布料还能给自己做件里衣,其实也算是针线的一把好手。


    此时重操旧艺,熟练穿针引线,然后扒着王振的眼皮可亲道:“别动啊,扎着眼球可别怪我。”


    针线穿过眼睑皮肤,王振一时竟骇然到没有能叫出声音来。


    只感受到粗砺的线在皮肤里穿行的恐惧。


    在这一刻,他不知怎的,忽然回到了那个夜晚,那个‘皇帝’问他“你会害怕什么”的夜晚。


    当时他茫然至极。


    现在他懂了!


    眼皮剧痛,刺穿皮肤流出的血珠,流满了他的眼眶糊住了角膜,以至于他整个视野都是一片血色的红。


    连记忆里皇帝那张面孔也是血色的:“不知道自己怕什么吗?没关系,时日还长,总


    会找到的。”


    那一日,金英就这样提溜着两根粗线,吊着王振的眼皮,令他看完了马顺的罪有应得。


    因时间太长,那日金英累的手腕都酸了,回来给岳爷爷上晚香的时候,手都是抖的。


    不过,抖并快乐着就是了。


    刑罚完毕,金英还不忘贴心的给王振拆了线。


    金英的声音在耳边清晰道:“或许陛下一时仍舍不得杀你,但终有一日,这才是你的下场。”


    “王振,你举目看看,这世上多少人在等着那一日。”


    “阳间如此,阴间亦是如此,你猜那些枉死的孤魂厉鬼,会不会在等着簇你上刀山下火海?”


    金英没听见,王振嘴唇动了动,喃喃冒出了一句低语:厉鬼已经来找我了。


    所有人都以为,皇帝总不忍心杀他的,连东厂都只敢用不至残疾的细碎法子来折磨他。


    可他知道的。


    ‘皇帝’哪里是不舍得杀他,根本是不舍得他死的简单痛快。


    那他宁愿早点去死算了。一头碰死省了受罪。


    那一次,贪生怕死的王振,是真的想一死了之。


    他也难得鼓起勇气付诸行动。


    然而金英很快发觉:好贼!竟想通过自尽来陷害我!想都别想,我还能让你死我眼皮底下?!


    于是把王振看的更紧了。


    王振:……


    *


    东厂牢狱。


    此时金英蹙眉看着王振,袖中还装着这些时日审出来的王振罪名。哪里只有构陷杀害朝臣这些内罪!


    甚至还有勾结蒙古贵族这种叛国通敌之罪!


    当然,以王振之蠢,勾结蒙古贵族也不是人在大明心在蒙,为了搞出颠覆朝廷之类的大阴谋。他纯粹就是贪财。


    他在朝廷里竟还贪不够!竟然敢让他在边境做镇守太监的亲信郭敬,每年造大量箭镞送去给瓦剌人,来换瓦剌人给他送良马财宝!*


    甚至,郭敬因收人的手软,瓦剌有时候出动小部队劫掠一番,郭敬都不许军队出动。


    让他们抢一抢边境百姓怎么了,反正又抢不到他这个坐在重镇里的镇守太监身上。


    而且只要他按住军队不许动,过后瓦剌还会识趣的给他送上一笔巨财呢。


    金英想:这样的罪名,哪怕是陛下听了,也要震怒吧……会吧……


    别说,金英还真拿不准,生怕皇帝实在对王振感情太深,对世人情义太浅。


    所以——


    今日晨起,朱祁钰懵懵地看着飞扑过来,一把抱住他大腿的金英。


    金英哭的凄凄切切肝肠寸断:“殿下,求求殿下救奴一命吧!!”


    旁边也知内情的兴安嘴角抖了抖,他是做不出金英此态来,但也跪了请殿下出面。


    他们看的分明,皇帝心中对亲弟弟还是不同的。他们去回禀王振的罪名,跟郕王去回禀的分量决然不同。


    朱祁钰也确实是去了。


    也因前几日,他刚准了兵部和刑部的上奏,将王振在边境的亲信,包括郭敬在内,马青、陈友等人,尽数于军前军法处置,以做祭旗!


    也是安慰边关将士之心——上阵杀敌的军士,看到瓦剌射出的箭矢竟然是大明制,军心何等动荡。


    在面对王振这件事上,所有人都能迅速站在一起,包括金濂,在刚听说皇帝要召见王振,他就准备整理账本闹罢工。


    **


    姜离看着金英呈上来的王振累累罪名。


    就说,让他留在东厂受刑,有点优待他了。


    金英眼见皇帝看了几眼奏疏后,就毫不避讳地交给了旁边的淑妃娘娘,显然极尽信任。


    心中就留了意:以后要好好走走淑妃娘娘的门路!


    然后忐忑等着皇帝对王振的态度。


    看着也有点紧张的朱祁钰,姜离道:“朕不过想着王振之前夙夜在侧,陪朕惯了。”


    “如今依旧让他留在朕身边抄血经就是了,他不会出安宁宫的门。”


    众人长舒一口气。


    而金英还怕不保险,在这日听闻淑妃娘娘回到了长春宫后,就立即登门求见,请求淑妃时刻劝谏陛下,将王振拴好在安宁宫。


    淑妃娘娘的话落在金英耳朵里如天籁一般:“金督主放心吧,我会劝陛下的,不会再令王振走出安宁宫祸害旁人。”


    金英也当即表态:“娘娘日后若有什么差事,只管打发人去东厂吩咐!”


    高朝溪轻松的收下了这份人情——


    王振是不会再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