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51. 相互扶持的第二十四天

作者:望云临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重生之贤妇不闲》全本免费阅读


    新年一过,日子好像就变得快了起来。


    看着他们的第二间,第三间房屋依次落成,等过了上元,开学的日子便已悄然临近。


    而垂垂老矣的飞虎,也在众人的陪伴下,在睡梦中咽下最后一口气。


    昭哥儿哭得不能自已,姜蓉则掩袖暗泣,看娘俩哭得这样伤心,崔恒与外祖也接连落泪。


    这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条狗,更像是陪伴多年的家人,朋友......


    听得身畔传来轻微的啜泣声,姜蓉转身看向崔恒。


    他应该才是最伤心的那个人吧,飞虎是他捡到,却没能陪着他长大,好不容易重逢,好日子没过多久,飞虎就陪着他四处漂泊,如今死在异乡。


    以崔恒的性格,想来心中充满愧疚。平日里他总是克制又缄默,今日哭出来,散散闷气也好。


    察觉到夫人关怀的视线,崔恒仰头,抿唇深吸一口气。


    待昭哥儿情绪稳定下来,一家人便开始商量,要将它埋在哪儿。


    赛虎趴在飞虎身侧,悲伤嗷鸣,一向欢快的尾巴,此刻也恹恹搭在地上。


    “我不想离飞虎太远。”昭哥儿抽抽搭搭,哽咽着提出自己的意见。


    夫妻俩的视线,同时落在那两颗木芙蓉树下。


    一家人寻了个箱子,将飞虎打理干净,给它包上一块布后放入箱中。


    之前建房的石料有剩,崔恒沉默着寻来一块青石,坐在石桌旁用刻刀篆刻起来,姜蓉只远远瞥见那青石上慢慢显现几字:“爱犬飞虎,生于庆安......”


    半晌后,他将这块石头妥帖擦净,小心地放进箱中。


    等飞虎葬下,看着崔恒站在树前垂首不语,姜蓉走近,揽住他的腰,轻轻依偎在他肩侧。


    小小的昭哥儿第一次体会到生离死别,后面几日,每每看见赛虎,他的眼泪便啪嗒掉,随后一人默默跑到树下发呆。


    上元这日,一家人打算带昭哥儿去城中看看灯市,一来让他见见世面,二来,也好缓解一二因飞虎离世产生的压抑气氛。


    上元节在青州也叫赛灯节,姜蓉听闻今日有许多盒子灯可看,便也拖着儿子和外祖,一同上了街。


    外祖带了下人与马车来青州,现下他们进城也方便许多。


    他们先带着昭哥儿看了无根直立可攀人的通天绳魔胜,后才带着他去到主街看那沧州传来的盒子灯。


    外祖嫌人多,去了茶楼临窗赏景,夫妻俩则带着儿子挤进人群。此时摊前已围拢一大群百姓,一家三口也就崔恒踮起脚尖勉强可看到前面的表演。


    崔恒拿出随身携带的杌子拱姜蓉踩上,而后弯腰将昭哥儿托上肩。


    他本就身高腿长,昭哥儿趴坐他肩上,前方视野再无任何遮挡,瞬间就将表演收入眼中。


    数根十余米高的巨木树立四周,在空中吊起一堆层层叠叠的灯盒,那摊主顺着木柱动作灵活地爬上去,将火线引燃。


    随着砰地一声巨响,一幢房屋状的金色彩灯骤然落下,屋檐飞角处竟朝四周喷放起星星点点的银色烟花。


    待烟花燃尽,一阵青烟缭绕,金屋彩灯落地,新的花灯再次落下,这次,竟是一个神容威仪的神女花灯。


    随着耀目的烟花接连闪过,各色花灯依次坠下,昭哥儿看得目不转睛,连连惊叹。


    但随即,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贴近崔恒,想叫爹放他下来。


    “为何?昭哥儿不喜欢吗?”


    “我下来后,爹爹就能看得更清楚了。”


    “爹以前看过,昭哥儿这次看个够。”崔恒笑着惦了惦他,这孩子倒是贴心又懂事。


    今日端的是父慈子爱,其乐融融,现在的崔恒尚且不知,他儿子后面的表现会如何打他的脸。


    “嗯嗯。”昭哥儿笑着抓紧爹爹的手。


    上元一过,青州也逐渐回暖。


    眼看着墙边的角落冒出点点嫩绿,冻住的小溪也开始涓涓流淌,昭哥儿的心也随着这虫鸣鸟叫,溪水潺潺而飘到了山脚。


    有外祖在,昭哥儿在他面前更加肆意,这段时日,这对隔了三辈的祖孙也携手逛遍了村里各个角落。


    只要是好天气,村中时常可看到两人一狗的身影。


    时而在溪边垂钓,时而去浅水沟里摸鱼,时而挖上一些看中的花草栽到院中。


    听着外祖每日乖乖,心肝地叫着,崔恒忍了些时日,最终只得苦着脸委婉劝他,莫要惯坏了昭哥儿。


    外祖听了这话,气得白胡子一吹,他瞪了崔恒一眼:“你这说的是何道理,如何我就能惯坏他了?咱们昭哥儿这样懂事可心的孩子,才不是那只懂得吃喝玩乐,事事不管的纨绔衙内。”


    他的小孙孙,这样聪明,可比他爹当年强多了,过目不忘,他竟然过目不忘!这真是老天保佑,天送文曲星啊!


    真不愧是他王家的种,就姓崔的那一大家子,数来数去都凑不齐十个进士,如何能传下这等智慧,哼!


    若不趁着他现在小,多带他玩玩,等长大了,苦日子可就多咯!


    崔恒无奈败下阵来,私下里只得暗自叮嘱儿子勿要玩野了心思。


    昭哥儿连连点头,书院里的功课那样简单,他每日轻松拿捏。


    这剩下的时间,是他该玩的,嘿嘿。


    说起他爹去书院教学的日子,昭哥儿一开始见着爹来上课还有些拘谨,等到后面,他便有些放飞自我,分心神游起来,爹在课上讲的,他在家中都已听他讲过,实在是有些无聊。


    下课时他听师兄们的夸赞听得耳朵快起茧,什么学识渊博,俊雅威仪,针砭时弊,字字珠玑,这吹得天上有,地下无的,还是他那个蹲在院中砍柴的老爹吗?


    不过,在他爹拿他开刀杀威,打了他一顿手板子后,昭哥儿心有余悸地拍了拍心口承认,好吧,还是他的爹,只是越来越严厉了。


    哼,他说他不认真,那他偏要拿出成绩给他看。


    至于找娘告状这事,昭哥儿坚决不愿,他现在才不是哭哭啼啼的小孩,他是要连中三元的明珠!山长他们都说他是最有希望冲击小三元的人,他自然也不要辜负他们的期待才是。


    怀揣着这样的雄心壮志,昭哥儿读书愈发发奋,见他这样辛苦,老爷子也愈发心疼。


    平日里好吃的没断过,只要得闲,就带着他四处溜达玩耍。


    这段时日,家中的餐桌上也接连出现两人的功绩。


    或是桑葚覆盆子之类的野果,或是鳝鱼,小虾小蟹之类的荤菜,祖孙俩玩得不亦乐乎。


    待来到三月三上巳节,老爷子提出要去普尘寺上香祈愿,他们便拖家带口赶到这里。


    这普尘寺的香火依旧旺盛,只是这上香的人,怕不是以前的人了。


    姜蓉已有七年未曾来过,如今携夫带子再跨进山门,她只觉恍如隔世。


    一家人定了个厢房歇脚,至于这位置,姜蓉选了之前撞见云娘子与贺任私会的那间。


    老爷子带着昭哥儿出去敬香,留下崔恒与姜蓉二人待在房中。


    待观察四周再无其他动静后,两人对视一眼,开始在厢房中翻找起来。


    房梁,他们用细勾搜过,没找到,佛像下面,蒲团下面,也没有。


    剩余的箱笼抽屉,若有东西,怕是早被人拿走。虽知希望不大,两人也仍翻了个遍。


    到底有没有这东西,若是有,云娘子会藏在哪里呢?


    她离世前,虽口口声声说报仇不重要,但她说话时神情哀戚,朝她眨了眨眼睛。


    想到她死前在她手心划的奇怪符号,姜蓉不知,那是否是她的错觉。


    她以指蘸水,在桌上写给崔恒看。


    崔恒沉思半晌,这字虽连笔颇多,但他看着很像番文中的三字。


    姜蓉觉得,那应当不是她的错觉了,云娘子死前的那个普字,还有那两个三字,都在说明,她是在暗示着她什么。


    两个三,是暗指三月三日,上巳节,还是有别的寓意?


    她亦是有所猜测,这才来到与她第一次见面的地方。姜蓉目光在房中快速扫过,蓦然,她发现房中的地面铺设着整齐的地砖。


    既是两个三,她便按横三,竖三的排列寻找目标。


    将这些砖块上的重物挪开,逐一敲击,果然发现不对劲的地方。


    “修年。”姜蓉指着窗边桌角下的地砖,轻声喊道。


    崔恒取出他的刻刀,用力一撬,那块砖果然松动。


    砖下的缝隙里放着一个小匣子,姜蓉将匣子取出,她欲打开,却被崔恒夺走。


    “我来,你走远些。”他温声制止。


    他将匣子放到桌上,小心掀开。


    幸好,除了扬起厚厚的灰尘外,再无其他东西。


    里面只留了一封信,还有一把形状奇怪的钥匙。


    两人将信打开,写信之人果真是云娘子。


    “打开这封信的人,你好。”


    “我想,你能看到这封信,定是我相信之人,而我,也已经不在人世了吧。”


    这封信中,云娘子以淡淡的口吻,叙述着她自认为曾经干过的蠢事和遭受的风险,并将所有矛头直指一人——秦太尉。


    她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