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01. 战时奸细,闲时搅屎棍

作者:犹早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贵女不论出身》全本免费阅读


    闽霁沉寂好多日,几乎闭门谢客,她担心萧晴再来催促办宴会。


    说起来也不是多大的事儿,一推再推挺不像话。


    她想着,官员们不肯定执行新政,对陛下阴奉阳违时,大概也是出于同样的心情吧!


    时机不成熟,上头又不听劝,可不就只能消极怠工了。


    “女郎,王家递了帖子过来,大舅父明早抵达亳州城,午后拜访将军府。”秋色匆匆禀报。


    闭门谢客也分对象,这位亲戚是无论如何不能不见的。


    闽霁惊讶:“大舅父好多年不来亳州城了,说见了阿爹晦气……”


    秋色赶忙制止:“女郎慎言,哪有如此议论长辈的。”


    五月初,春意盎然,阳光洒在城头,暖得连城墙上四四方方的悬眼都显得柔和起来。


    闽霁一早就穿戴齐整,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出城迎宾,声势之大,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礼不可废,她是小辈,哪能等着大舅父上门拜访?


    亳州人勤快,城门口早已人声鼎沸,犹如沸腾的粥锅,热闹非凡。大舅父的队伍还未见踪影,但空气中已经弥漫着一股子即将发生大事的气息。百姓们三五成群,踮脚张望,议论纷纷。


    “哎,你们瞧那阵仗,比大军凯旋还热闹。”一个卖糖葫芦的老汉啧啧称奇。


    “没听说吗?王家大郎要来了!那才是真正的亳州王,比端亲王还威风!”旁边一个妇人掩嘴笑道,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一个嘴快的小伙子插嘴一句:“那当然,端亲王见了他都得让三分。”


    闽霁经过城门口时正巧听见这段对话,嘴角勾起一丝玩味的笑。


    她还在马车里坐着呢,流言竟然钻进她耳朵里,可见外头传得有多欢。


    “时间还早,玩玩。”闽霁叫停队伍,让李破云去抓人。


    边关百姓对于危险的嗅觉特别灵敏,一见李破云等人的队形变化,便乌啦啦乱嚷起来:“官兵杀人啦!”


    闽霁戴着风帽,纱幔长长的一直垂到腰间。


    她刚步出马车,纱幔便被吹得鼓起来,她觉得自己像孔明灯充满热气,马上要上天。


    秋色缓缓帮她撩开纱幔,一边一个夹子固定在帽檐。


    “好大的风。”闽霁说。


    “好狂的人。”看一眼李破云揪出来的闹事者们,她又说。


    “你们说我大舅父是亳州王,谁封的?你封的吗?还是你封的?”闽霁一一打量闹事者。


    瞧不出什么名堂,看外表都是普普通通的百姓,也不知道李破云凭什么线索抓人,竟然一抓一个准。


    百姓见闹事者已经被制服,李破云等人也不再继续抓捕,便又安心地聚拢过来看热闹。


    闹事者也是一脸懵,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抓,于是还想再挣扎一下,互相甩锅道:


    “不是我说的,我是听别人说的。对,对,好像就是他。”


    “也不是我说的,我就听了一耳朵。刚刚是你站我旁边吧,听声音就像。”


    “……”


    闽霁几步上前,动作利落,好似一阵春风卷过。


    她不急着断案,而是面对周围百姓说道:“亳州如今有端亲王,他们却故意凭空捏造一个亳州王,这是想给咱们亳州添点乱子!跟着起哄的人不是傻,就是奸细,大家可一定要擦亮眼睛。以后再听见有人散布此类谣言,可去官府告发得赏银。”


    周围百姓顿时安静下来,大气都不敢喘一口,谁也不想因为看个热闹而担一个奸细的嫌疑。百姓们在惊愕之余,也不禁暗自佩服闽霁的雷厉风行。


    小插曲很快结束,闹事者往衙门送,迎宾队伍向城外去。


    春回大地,郊外官道一侧桦树吐新,松林间点缀着嫩绿。闽霁领着随行队伍,所有人整装肃立,静待着。


    闽霁将时间把握得很好,马蹄扬起的尘埃刚刚落定,大舅父的车驾便自晨雾中慢慢出现。闽霁好像已经在路旁等待许久,其实也才刚来。


    她跟外祖家还算亲近,逢年过节始终保持人情往来,王家的人进京办事也都会顺便去侯府走动。


    不过,闽霁很少见过这位大舅父,他上一次进京还是为了奔丧。那时候边关战事吃紧,父亲没回京,大舅父因此气得差点儿把妹妹的棺柩带回老家。


    在闽霁的印象里,大舅父是个脾气火爆的江南书生,气质矛盾。


    那时小小的闽霁非常喜欢大舅父,觉得他有真本事,别人都不敢说父亲坏话,只有大舅父大声嚷嚷出来。


    大舅父是个好哥哥,可惜阿娘自己想不开,否则她理应很幸福地过完一生。


    大舅父许久不来亳州,王家府上也跟原来的将军府一样,只有一些老仆留下看宅子。


    本家的迎接阵仗还不如闽霁,但闽霁没跟人家抢风头,主动排在王家后面。


    结果王家当真是什么准备都没有,简短一句「问大郎安」,就要把人迎进城。


    闽霁笑着挥挥手,还好她有备而来,旗帜张开,乐器亮相,唢呐领奏,锣鼓开场,一曲《迎送调》好不热闹。


    城外迎客是一项庄重而细致的礼仪活动,一曲毕,闽霁恭恭敬敬行一个晚辈礼,再朗诵一段迎接辞:


    「春风笑迎桃花开,永安侯府喜气来。甥女闽霁恭候大舅父驾临。舅父恩泽深似海,教诲铭记心。愿此聚,除却风尘,添温情,共续天伦乐章。请恩准甥女引路,府中备薄酒粗茗,以表敬意。期待与舅父共赏花影月色,话家常,论古今。」


    语落,闽霁轻轻福身,以礼相邀,俏皮而又不失庄重。


    王熙霖笑眯眯地看着外甥女闹腾,他不计较礼数,但见闽霁热心安排他也乐意配合,让人拿了见面礼出来。


    那是一筐桃子,比较特别的是还有一捧桃花枝,花朵绽放着还很精神。


    “你第一次在北方过春天,定觉乏味。我打江南来,便给你带点儿春意。”王熙霖笑道。


    礼物看似不珍贵,实则不值钱,但心意无价。


    闽霁真情实感地眼红了,想着大舅父肯定是比照着母亲的需求准备礼物。


    真正需要江南桃花的人是母亲吧?


    当年她一个人在亳州,唉,真可怜!


    行李让家仆拉走,人被闽霁迎去将军府接风洗尘,队伍进城后便兵分两路。


    城门守卫吹号通知沿途百姓注意避让,而闽霁安排得更周到,早就让家仆一路警戒,以免有人冲撞迎宾队伍。


    也不是白白把人拦着,将军府给看热闹的小孩子分发了饴糖、酥山、唐果物等零食,让他们别乱跑。


    没带小孩的大人也照样发,就说带回去给孩子吃。


    饴糖由米、麦等原料糖化熬煮而成,百姓时常有机会品尝。


    唐果物较为稀罕,有樱桃饆饠、胡饼夹果等等,百姓在布置年节或喜宴时才会破费买一次。


    至于酥山,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过于鲜艳精致,甚至有点儿不敢吃。


    酥山的主要材料是蜂蜜和奶油,隔水加热保持柔软而不沸腾的状态,制作时将一个个小甜点塑造成山峰形状,撒上糖粉,再配以花瓣、鲜果做点缀,制作完成后放在冰镇容器中硬化。


    酥山不仅材料珍贵,制作复杂,更麻烦的地方还在于保存,亳州城的糕点铺子里都没有售卖。


    百姓们敲着新鲜,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