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8. 朕下旨不许太子骂你

作者:犹早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


    “听说你没气没病,睡个懒觉就去上学了?”


    含元殿内,皇上姿势标准地跪拜礼佛,半眯着眼睛让人看不出他是什么心情。


    整个殿内只有一位亲近的宦者在明处伺候,再加一个正身处舆论中心的闽霁。


    这代表皇上找她说悄悄话,此番对话只会有三人知晓。


    如今朝野上下都在传,皇上因为闽娘子受到小小的惊讶而重罚皇子皇女,一个贬谪,一个出家。


    皇上对闽娘子该有多宠爱!


    这这……只有老房子着火才能解释吧!


    当日雅正殿内有不少官员,他们当然知道皇上震怒的真正原因,但这个事儿吧说起来太复杂,而且远不如老房子着火有意思。


    于是,传言变成这样,连皇上都没办法澄清,否则只会越描越黑。


    闽霁恭恭敬敬地跪在皇上身后的蒲团上答话:“臣彼时心绪纷乱半日,后老亲王提及学业方才醒悟。因深知其受陛下敬重且决策有方,臣遂决定安心听从安排,收拾收拾上学去。”


    皇上冷笑一声:“安心?你当时没有误会太子吗?太子起杀意,你不怕?”


    闽霁赶忙磕一个头:“今时不同往日,臣长大了。父亲此次归家带回一对母女,臣从她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尽管臣内心对她们并无亲近之意,却始终秉持仁德,未曾加以伤害。臣揣度太子殿下对我之态度亦应如此。”


    她学乖了,太子究竟想杀还是想埋,那不是她能随便议论的。


    上次有话直说时,皇上骂她放肆。


    皇上似笑非笑地问:“你从她们身上学到东西?”


    闽霁肯定地说:“是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圣人之言,诚不我欺。”


    皇上愉悦地笑一声,放松地盘腿坐在蒲团上。


    闽霁也跟着改为盘腿坐姿,她就不爱跪。


    皇上又问:“你说太子仁德?”


    闽霁回答:“天家自是仁德,雷霆雨露皆是天恩。”


    阿呸,她何时说过太子仁德?


    她说的是,自己的行为准则是秉持仁德!


    但是,既然皇上已经听错,那只能将错就错。她总不能纠正:太子不仁德。


    “既然太子仁德,你去东宫给太子伴读吧!”皇上促狭地笑看着她,“太子仁德,你怕什么?”


    闽霁:……


    太子他不喜欢我,还老骂我!


    不行,太直白。


    太子殿下对臣似乎并不友善,常有责骂之举。


    不合适,话多像告状。


    太子常对臣厉声呵斥,显见不悦。


    不对不对,言重了。


    太子偶尔对臣表露不喜。


    行了,就这句!


    闽霁:“太子偶尔对臣表露不喜,恐其对此安排不甚满意。”


    皇上:“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轮得到他不满?”


    闽霁:……


    皇上是一点也不爱动脑筋,专挑她说过的话稍作改动。


    这叫什么?放在考场叫作弊!


    其实太子的教育大业已经告一段落,现在的重点偏向熟悉政务,比如巡视西郊大营。


    皇命无法拒绝,于是闽霁拥有了人生第一个官职,太子侍读。


    六品官,厉害死了。


    在官僚体系内,见谁都得行礼,开口之前先称一句「下官」。


    最重要的是,直属上司不喜欢她。


    “朕立的太子,乃承载天下未来之主。集天地日月之精华悉心栽培,以期他茁壮成长,成就社稷福祉。”皇上严肃不过一瞬,又恢复轻松的模样,“孩子是大了,却很多时候聊不到一起。你帮我瞧瞧他心里想什么呢?我看你跟闽侯处得极好,虽不常见面,但吵嚷两句过后也不生分。”


    啊,这这……


    这就是皇上关起门来跟她谈话的真正目的吗?


    “臣惶恐,为天子效劳,不敢妄言‘帮’。”


    皇上说话怎么处处挖陷阱!


    皇上:“那就是愿意去东宫。”


    闽霁:……


    “可是,臣还有学业。”


    “太子太傅比不上崇文馆学士?”


    “可是,术业有专攻。”


    “你看上哪几位先生?我让人跟去东宫,正好那边也该换换人。”


    “臣,臣不喜欢挨骂。”


    “朕下旨不许太子骂你。”


    一道圣旨自草拟起,需得历经严谨的审校流程,直至最终颁布,其间经过众多朝中重臣严肃认真的层层把关与审慎审议。


    这么一个奇形怪状的圣旨,应该很好玩。


    闽霁:“好,陛下传旨的时候臣能不能跟着去看个热闹?”


    空前的热闹,为什么不看?


    她生气还不能找点乐子看?


    什么太子侍读和父子生分都是托词,最根本的原因是皇上要利用她给太子挽回名声。


    世人都不信她和皇上之间清清白白,又有几个人会信左右庶子自作主张,五皇子和皇六女脑子抽筋?大家更愿意相信是太子授意。


    所以,皇上决定把她放在太子身边,让所有谣言不攻自破。


    可能也有那么一点点看重的意思,皇上觉得她德才兼备,确实能带给太子良好的影响。


    圣旨最终没有写,闽霁也没坚持。


    她实在不敢想那帮老人家看到旨意时会是什么表情。


    皇上却也不是完全不提,他派亲近宦者送闽霁去东宫,当面提醒太子要友善相待。


    不是圣旨,甚至不算口谕,就是一句闲聊,宦者说:“来时陛下还担心闽娘子会在东宫受委屈呢!”


    皇上会担心,太子若是孝顺就不该让皇上担心。


    太子赶忙说:“不会不会。”


    嘴上说着不会,但没有具体承诺,比如以后不骂闽霁。


    东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所在,占地广阔,包括太子居住的宫殿、学习场所、官署以及护卫部队东宫六率的驻地等设施。


    太子只在闽霁刚来东宫时露一下脸,随后很长一段时间没管她,都是通事舍人赵徽言带领着她吃喝玩乐。


    是的,吃喝玩乐。


    赵舍人觉得这是最推心置腹的招待,最能代表东宫好客的礼仪。


    太子尚未娶妻,几个妾室都没晋升,统一受封最低等级的奉仪。其中有皇上和皇后挑选的,也是大臣们送的,更有太子自己捡。


    捡。


    上次巡视军营,他也在路上捡回来一个。


    几个奉仪都很友善,经常好奇地来串门子。她们就是觉得新鲜,已经好久没见朝中封女官。


    她们总是吃一盏茶就走,懂事地说不耽误闽霁做正事。


    其实闽霁屁事没有,全靠她自律自主安排课程,遇到不懂的地方再去崇文馆看看哪位先生有空。


    闽霁现阶段钻研的重点是农学,想在贫地上玩花样。


    秋泽章笑她痴人说梦,但还是很耐心地听她胡说八道。


    闽霁不服气地说:“下田才是最有开发前景的地方,是国家的未来。不严谨地说,我们脚下站的地方也可以是下田,若得改良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