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6.果然识货

作者:小到中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木兰从军结束后》全本免费阅读


    这怒发冲冠这么生气,瞧这八成就是那个华家的三少爷了。


    这很快,咱们就是亲亲的姐弟了,木兰当然要跟人搞好关系。


    “别跟这群家伙生气,他们不过是自己没本事,只会骂女人不安分而已,惩一些口舌之利。”


    三少爷冷笑一声:“再让我听见一声他们在后头编排我妹子,看我不拔了他们的舌头!”


    一般啊,这骂的越狠的人,下手就越怂。


    就刚才那凳子,明明可以直接砸到那几个人头上,直接开了他们的瓢,偏偏就砸到了旁边。


    ——你是中午饭没有吃饱吗?


    气势汹汹说什么要拔了人舌头,他们华家要真有这种手段,保证这下面一个人也不敢放屁。


    三少爷一口气把那甜汤全干掉了,砸吧砸吧嘴。


    “这位兄台是从外地来的,不是本地人吧?”


    木兰点头:“是从洛阳来的。”


    “洛阳?听口音不太像啊。”


    木兰:……哪里不像了,我这可是正经的普通话好不好……


    “并非洛阳人士,只是之前在那里谋了一份差使,养家糊口而已。”


    “原来如此。”华三少爷来了兴致,“不知洛阳眼下形势如何?”


    “伺候吧,倒也没有打打杀杀。”


    三少爷眼珠子一转:“既然兄台是从京中而来,不知道有没有听说洛阳城中的有一位从六镇来的花将军?”


    “那个女将军?”


    三少颔首:“正是,就是那个如今风头正盛的花木兰。”


    他自言自语,“六镇何等强悍,听说有二三十万人之多,就这二三十万的男儿怎么会全听一个女子的调遣?”


    ——有没有可能,她就是特别厉害呢?


    木兰想起之前崔显说过的,这平原华氏虽是那种正经人家读书做官,但这一辈从华潜开始兄弟几个都喜欢舞刀弄枪的。还经常收留一些所谓的草莽英雄。


    哪个正经人家收留草莽啊,看着就不安好心。


    看来他们也是摸准了时代的脉搏,知道乱世将至,天天在这里舞文弄墨是没有用的,必须要弯道超车。


    木兰思忖,干脆就先隐瞒身份去这华家看一看,看他们能不能慧眼识珠认出她是个人才。


    毕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既然大家是异父异母的亲亲兄弟姐妹,怎么着都该有一些心有灵犀吧。


    她开门见山:“兄台可否是华家三少爷?”


    “正是。”


    “那可巧了,在下姓木,从洛阳而来,正是听闻了华家广募人才,招贤纳士,特来投靠。”


    华老三莽是莽了点儿,但也不傻。


    他上下打量了木兰几眼,似乎有些不太相信。


    洛阳龙蟠虎踞、人才辈出,从洛阳来投奔平原,怎么听怎么都有猫腻。


    “京中自然是人才济济,只是在下姿势平平,不得不另谋生路。”


    ——我在洛阳虽然是一般般,但是在平原未必就不是一等一的呀。


    自古以来,公司都是要从外头挖掘人才的,光靠自己内循环可不太行。


    想当年,秦孝公一则不到二百字的招聘广告,改变了大秦的国运。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于是,招来了商鞅。


    她当然不敢和这一位比一比,但这华家也没有人家大秦的底气呐。


    “不知阁下有何才干?”


    “粗通一些拳脚而已。”


    “这好办。”华老三说,“那不如咱俩比试比试?”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行是行。”木兰摊手,“但是我没带兵刃,要不你借我一样。”


    *


    不是洛阳那种寸土寸金的地方,华家的宅院可是大的很,高的很,快垒成堡垒了。


    战乱或大饥之时,社会动荡不安。天下大乱,谁也保护不了谁,朝廷自顾不暇、也保护不了百姓,只有自己保护自己了。


    所以,在幽州、凉州、并州之地,大族富豪之家为求自保,常常构筑坞堡营壁。


    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坞内建望楼,四隅还建有角楼,像一座小型城市。


    坞堡里有大批的部曲和家兵,自然成为故吏、宾客的避风港,这个也有些类似了。


    “三少爷,您这是……”


    华家的仆从见自家少爷又从外头领了人回来,心里不禁苦笑。


    三少自觉生了一双火眼金睛,因此到处招揽人物,家里多了一堆吃白饭的。


    诚然,这吃的也是主子的饭,跟他们这些做下人的没关系,可是……就算钱多,也不能这么糟蹋吧……


    木兰跟着华三进了旁边的校场,地方不小,摆满了各种刀枪剑戟、斧钺钩叉。


    校场本就是操练比武之地,所谓人矜绰约之貌、马走流离之血,始争锋於校塲、遽写鞚於金埒。


    “木兄,擅长什么兵刃?”


    木兰环顾四周:“十八般兵刃,全都擅长。”


    旁边的小厮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又来了一个骗钱的。


    真是可怜大公子,下头这些弟妹,没一个省心的。帮不上什么忙也就算了,一天天的净给他惹事。


    这要不是一个妈生的,早扫地出门了。


    纵然木兰十八般兵刃、样样精通,可她也不能真的浑身上下挂满兵器跟人家对打。


    看见架子上有一柄戟,她就拿下来试了一把。


    戟是将矛、戈合成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吕布的方天画戟了。


    华三少大概从来没有用过这个,皱眉看了看,自己挑了一把长槊,舞了两下、确实威风凛凛。


    槊,矛长丈八谓之槊。


    大部分的槊都是马槊,这个兵器也确实流行于眼下这个重装骑兵的时代。


    木兰看了一眼,由衷赞道:“这马槊果然不一般。”


    华三少问:“哪里不一般。”


    ——我来考考你。


    木兰伸手在马槊锋上一指。


    “上好的槊就同宝剑一样,有八个面,这槊锋上有明显的破甲棱,普通的鱼鳞锁子甲、明光铠、铁圜甲,在破甲的槊之下,一击而破。”


    华三少眼睛放光,脸上写着“果然识货”四个大字。


    此时的文臣武将都是佩戴兵刃的,所以才有那个著名的乱臣贼子标配、篡位三部曲——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一般的士族官僚,都会佩戴华丽的剑,来彰显自己不同寻常的身份。


    一般是没人成天挂着长枪马槊去路上闲逛的。


    但是,他们北朝不像南朝那样的矫情。


    什么所谓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