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一章 早膳

作者:兮如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虽然名单是假的,但好在人也同样被杀死,他们倒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至于为什么那些尸体,都被整齐摆放在院子里,这就是那个杀手的怪癖了。


    倒只是一个小插曲。


    崇仁坊的命案,到这里就已经被解决了,唯一遗憾的就是这个杀人凶手,恐怕是抓不到了。


    长安城每天的流动人口那么多,他们也不可能封城搜查,因此对方很容易混出城去。


    相比这个命案,赵二后面的供词,直接牵扯出一桩更大的案件。


    李恪略微扫了两眼,就将供词装好,看向前方两人。


    “老狄,此案到这里,就暂且停止调查吧,接下来的事不是我们能够插手的了。”


    “老臣明白。”


    狄仁杰点了点头,作为供词的书写之人,他自然更加清楚其中的情况。


    这个案件不仅仅牵扯到明州和工部,甚至还牵扯到了前朝的某些事。


    影响之大,令人咋舌。


    “好好回去休息吧,等会儿本王会进宫面圣,把这个案子交给父皇。”


    李恪说完,便起身离开了前厅,前往自己的卧室梳妆去了。


    ……


    甘露殿。


    今日周三,故而李世民也不上早朝,而是在甘露殿办公。


    李世民刚刚坐下,才拿起一本奏折,还没来得及翻看时,便见王蒙快步走了过来。


    “陛下,吴王殿下今日寅时三刻,在大安坊指挥今日巡逻的金吾卫抓了一伙人。”


    “寅时三刻?”


    “他抓的这伙人是什么来头?”


    李世民有些惊讶,随后又询问道。


    这个时间段不可谓不早,因为不少坊的大门,甚至都还没有打开。


    这样的情况,老三竟然直接调动金吾卫,跑去大安坊抓了人。


    显然是早就算准了对方在大安坊。


    这才半天的时间,就把那个案子给破啦?


    “回陛下,经过确认,那伙人的领头人,是明州刺史的管家,姓名叫赵二。”


    “明州刺史?”


    “这个案子竟然还牵连出一个刺史,有趣……”


    李世民眼睛一眯,回忆着这个案件的细节。


    随后他起身,来到了一块屏风面前,仔细看去,这块屏风上面写满了人名。


    没有经过观察,李世民直接看向了屏风的一角。


    明州刺史张道忠的名字赫然在列。


    唐太宗对地方官吏选拔极为严格,


    李世民认为,地方官是直接代表国家管理百姓的官员,地方官员的品德和政务能力,就直接影响百姓对于这个国家的判断。


    因此,在对地方官的任命上,县令由京城五品以上的官员进行推荐。


    而关于刺史方面,则是由他自己亲自把关选派,不经于其他人之手。


    为了选好刺史,唐太宗下了不少功夫。


    大唐共三百六十州,他就让人把全国刺史的名字,全部都写在甘露殿中的屏风上。


    根据各方面获得的信息,及时并且准确地记录他们的功过,作为日后考核的重要指标。


    除此之外,每个州的地方官都要在每年的年中赴京述职,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年终考核。


    而考核的部门,则由吏部进行。


    如今迈入十二月,不少地方官员都已经进了长安,或者在赶往长安的路上。


    明州刺史张道忠,就是来得比较早的一批。


    年终考核的时间,一般是十天到半个月,如此算来,这两天就是张道忠回地方的时间了。


    李世民正在思考着,又有一名宦官走了进来。


    “陛下,吴王求见!”


    “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李世民转身询问道。


    “回陛下,刚过辰时一刻。”王蒙回答。


    “才刚过辰时一刻,吴王就已经在殿外等着了,怕是卯时起身前往皇宫了。”


    “这个案子,恐怕有大问题。”


    李恪的种种行为,再加上这起案件竟然牵连进一个刺史。


    两者相加,这让李世民立刻意识到,此事恐怕另有隐情。


    “宣他进来。”


    “是,陛下。”


    “宣吴王进殿!”


    清朗的早晨,宦官独有的公鸭嗓格外敞亮。


    甘露殿外,李恪听见宣召,朝着一旁的宦官点了点头,随后就迈步走入殿中。


    走进大殿,他便看到李世民站在屏风前,心中顿时间想到了史料中的记载。


    此刻,李世民也转过身,朝他招了招手。


    “儿臣拜见父皇,给父皇请安了。”


    李恪来到他面前,行礼说道。


    李世民微微颔首,同时让人给李恪赐座。


    “自从你搬出宫去,还是第一次这么早给朕请安。”


    “这……倒是儿臣失职了。”


    李恪略显尴尬。


    自搬出皇宫之后,路途远的不说,原主李恪在这方面也有所懈怠,自然请安的时间就没有在宫中那么早了。


    而自从他穿越过来之后,这半年几乎都在外面跑,平日里他也起来得比较迟。


    因此这个请安,基本上是八九点之后了。


    还好李世民在这方面,并没有严格要求,否则他恐怕犯了大错。


    这时,见宫女开始上早餐,李恪这才意识到,自家老爹甚至还没吃早饭,就已经开始工作了。


    皇帝是真累呀!


    真的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这皇帝谁爱当谁当去。


    对于李恪的尴尬,李世民则是轻松地笑了笑。


    “恪儿,今日你来得正好,便一同用早膳吧,有什么事我们边吃边说。”


    “好的父皇。”


    得益于与之前的改善,李恪此刻面对对方,也再没有一开始的拘谨与无措。


    毕竟站在父亲的角度上,李世民真的算得上是一个,十分疼爱自己儿子的父亲。


    不过,这个父亲在其他方面,却又没做的太好。


    宫中的早膳,自然要比他府上的规格要高上不少。


    李恪一边吃,一边将这起案件给说了出来,同时也将自己带来的供词呈上。


    一开始,李世民脸色还算正常。


    但当看见那句供词之后,脸色便肉眼可见地阴沉了下来。


    “恪儿,你认为上面的供词,有几分是真的?”


    他放下筷子,看向正在吃着包子的李恪询问道。


    咽下口中的食物,李恪看向李世民。


    “父皇,儿臣这不是不清楚嘛,所以才急急忙忙地来面见父皇。”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