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五章 发展的想法

作者:兮如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初秋已过,渐入深秋。


    李恪躺在精心设计的马车内,此刻舒舒服服的看着小说。


    上半年的时候,自己讲减震装置的原理和轮轴方面的内容交给了李孝恭之后,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可算是做了出来。


    后面又经过调试和整理,最终形成了定稿,也就是附和唐朝马车的新式减震器。


    而这一辆装配的马车,也就是如今李恪屁股下这辆了。


    不得不说,能够被称之为大匠的工匠,可真不是吹牛逼的,有了精确的参数之后,做出的东西误差基本没有。


    如今的李恪,巴不得以后赶路都呆在马车里看小说,简直不要太舒服。


    “殿下,我们快到长安了。”


    这时,外面传来赵明的声音。


    放下手中的小说,李恪掀起窗帘向外看去。


    雄伟壮阔的长安城屹立在远方,无论再看几次,依旧感觉如第一次一般震撼。


    “去沧州之时才入秋,如今回来,却已是深秋了。”


    李恪感叹一声,索性靠在窗边,欣赏起美景来。


    此次赈灾,共耗费两个月的时间,其中前面二十多天主要是防止疫情蔓延,同时尽量稳住患者的病情。


    后面的一个多月,除了提供更多医疗物资外,就是恢复灾区的秩序。


    为了防止天花死而复燃,李恪直接启动了大消杀方案,只要有过天花的地方,就有全方位无死角的消毒和除鼠。


    同时,经过李世民同意后,由孙思邈组建的天花预防小组,也带着牛痘疫苗开始奔走于河北道内。


    以至于直到李恪如今回京,也没有再见过孙思邈。


    如此这般的组合拳下来,天花若还能死而复燃,那李恪也是真没办法了,躺着等死就行了。


    “殿下,关于那几个人的身份,我们追查到一半就断了,”


    这时,赵明忽然说道。


    “那就不用再查了,能够做出这种事的,恐怕也就只有那个人。”


    李恪毫不在意的摆摆手说道。


    还能是谁?


    上一次边关没把自己弄死,心里指不定还憋着气呢。


    这次又想投毒,让自己死于天花。


    不得不说,这个想法简直绝妙无比,瘟疫无形,染之易死。


    纵然李世民知道消息后,也只能选择接受,最多也就是处罚一下一些底层官员。


    其他的,什么也做不到。


    只是他恐怕想不到,爷有抗体!


    所以他这个投毒,压根没啥用,更别提李恪还发现了异常。


    “殿下所说……是那位?”


    “不用打什么哑谜,就是李承乾那家伙。”


    李恪白了他一眼,毫不避讳的说道。


    反正李恪是想不明白,这家伙为什么就和疯狗一样追着自己药。


    你就算是为了保住储君之位,应该对付也是李泰好不好,结果李泰不管,就盯着自己。


    反正这下是把他惹毛了,此次回去说什么也要给对方找点不痛快。


    “此事没必要再调查了。”


    “不过说起来,我们的人是不是太少了。”


    赵明闻言,点头回答道:“殿下,确实少了很多,属下想做点事,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目前来讲,处于李恪核心圈子的人,只有他们十个锦衣卫和霍去病,加起来就十一个。


    “我让你招的人,招的怎么样了?”


    李恪看向他询问道。


    “回殿下,目前招了近二十人,按照您的吩咐,他们在渔港组建了一个工人帮。”


    “这几个月的融入下,已经被渔港的其他帮会接受。”


    工人帮,这是李恪在召唤出锦衣卫之后萌生的一个想法。


    手里没剑和手里有剑是不同的。


    身为吴王,他不可能在长安私募兵丁,也不可能让人外出去其他州搞势力。


    那样更加麻烦。


    所以思来想去,也就盯上了渔港这片地区。


    首先这个港口只是一个小港口,在长安所有的港口中,属于最不起眼那一类。


    其次,在他的调查下,发现渔港背后的主要势力便是李承乾的一个亲信太监。


    以李恪现在的体量,于李承乾硬碰硬是最不明智的,因此从这些地方下手就不一样。


    “殿下,恕属下直言,工人帮如今虽然稳定,但如果想要继续壮大,必定会引起后面人的察觉……”


    “再者,渔港这地方本身就很微末,工人帮或许未必有用……”


    赵明忽然出声说道。


    “呵呵,赵明啊,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发展更是着急不得的。”


    “工人帮如今虽然渺小,但若是小心经营,然后逐渐吞并周围帮会,未必不能在长安占据一个席位。”


    李恪听此,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这个是一个漫长的经营过程,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


    “那殿下,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做!”赵明闻言,顺着话询问道。


    “下一步嘛,搞钱!”


    李恪露出笑容。


    无论是上一次的食盐,还是这一次赈灾,李恪都发现自己太缺钱了。


    更重要的是,自己有那么多超前的知识,不用来搞钱真的是浪费!


    再者,无论是吴王府的吃穿用度,还是接下来势力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钱财。


    如今的收入,除了基本的俸禄之外,也就是李孝恭那边的分成了,这倒是个大头。


    不知道这个月投产之后,销量能够有多少。


    以李恪心中的估计,上万两应该是没问题的,等之后市场打开,月入十万两都未必不可能。


    这是一个暴利的行业。


    同时,以如今大唐的路况,减震器的损耗可能也会增大,一对减震器能够用半年都是谢天谢地。


    “不对,不对,还是太乐观了!”李恪忽然拍了拍自己的脑袋。


    “如今还没有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所有减震器都是纯手工打造,这就导致产量注定高不起来。”


    李恪皱起了眉头,仔细的思索着。


    产量高不了,打开市场就想都别想,到时候一对减震器的价格估计高到吓人。


    恐怕除了宫廷特供,没有人用得起。


    这可不是李恪想看到的画面。


    “或许,要抽个时间再去找找我那伯伯了。”


    当然,如果不是必要,他其实不想和那家伙扯上关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