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七章 河北道安抚使

作者:兮如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两位重臣都如此请求,李世民也刚好借坡下驴。


    况且,他也确实想把那个臭小子带回来,好好教育一顿。


    但昨天在知道这件事之后,考虑到影响,也只能让陈汉他们暗中去找人。


    如今有正当理由,何乐而不为呢。


    “两位爱卿言之有理,这一点是朕考虑不周,那便依爱卿所言,即刻召吴王回京!”


    李世民点头说道。


    此事尘埃落定,大家倒也没有再去细想个中情况。


    虽然心存疑虑,但很多事并不一定需要刨根问底,探究一个真相,而真喜欢这么做的人,此刻都不会在这间屋子里。


    会议继续进行,而讨论的依旧是之前的那件事。


    目前在民间的舆论上,对于李世民是很不利的。


    当然,这得益于那些老油条在一旁煽风点火,对于百姓的死活自然是不管不顾的。


    但对皇帝的行为却是吹毛求疵的。


    因此即便再怎么讨论,众人依旧是眉头紧锁,找不出个好方法上来。


    纵然是魏征,也只能丢下一句。


    “民间言论不可再如此肆无忌惮,久而久之,必定会折损皇威。若是再无方法,便也只能委屈一下陛下了。”


    这句话李世民哪里听不出来意思。


    扯来扯去,还是得上罪己诏。


    他不反对这个法子。


    能够让天下的百姓安心,读个认罪书也没什么。


    只是……


    他心里简直是气得牙痒痒。


    真要就这么妥协了,那群狗东西的尾巴不知道还得翘多高。


    而如今拖了这么久,赈灾的情况也并不理想,大有继续蔓延的趋势,事态明显在继续恶化。


    所以这个时候,不得不做出一些回应了。


    “陛下,吴王殿下被您派去沧州赈灾,您之前为何不与臣等透个口风?”


    在场众人都是大唐的骨干,亦是最强的智者,长孙无忌这句话虽然是在问李世民,但又何尝不是在问他们?


    被这么一提点,众人都猛然回过神。


    有文章!


    李世民看见他的神色,当即就明白了他这是什么意思。


    “辅机,你这意思,莫非是要用吾儿做表率?”


    长孙无忌微微点头。


    舆论这东西,你不能够用物理的方法去解决,不是说你让别人闭嘴,他就真的会闭嘴的。


    回应舆论的最好方法,就是对这件事情做出正面的回答,让那些跟风的民众能够有第二个消息途径。


    这天下终究是李世民的天下,纵然五姓七望在民间的影响力很高,但皇帝说出的话,他们也不能不听。


    吴王李恪前往沧州赈灾!


    这个回应就十分有力。


    朕把自己的儿子都送往灾区,亲自指挥赈灾了,你们还想要怎么样?


    若是这时还有人带头起哄,那李世民就可以让人动手了。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把手,发出叩叩叩的声音。


    下方没有人说话。


    房玄龄则是愁眉不展,他看了一眼长孙无忌,后者脸色古井无波,看不出太多的表情。


    不得不说,这个方法确实很不错。


    吴王的名气虽然没有太子与魏王大,但也是实打实的皇子,身份地位摆在那里的。


    而他此刻已经在灾区,这在对外的言论上,完全可以将其进行丰富,把吴王描述成一个爱民如子,主动请缨前往灾区赈灾的伟岸形象。


    这里面可以做很多的文章。


    当然,夸赞李世民的话肯定也不会少。


    只是这样一来,吴王可就真的短时间回不来了。


    辅机啊辅机,你这个主意到底是出于什么心思啊。


    房玄龄想到这里,心情越发沉重。


    漫长的沉默过去,李世民最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朕欲改任吴王为河北道安抚使,统领此次赈灾所有事宜,诸位爱卿认为如何。”


    下方众臣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在消化这之中透露出来的意思。


    唐朝时期,各地发生灾害之后,便会采用遣使救灾这个方式。


    以此来处理灾害带来的种种问题。


    使臣的工作很多,其中包括传达皇帝的抚恤旨意、检查地方机构的救灾情况,赈贷灾区、蠲免财税、察访吏治及审理讼狱等等任务。


    在权力上,因为灾区的情况中央并不清楚,所以安抚使拥有对灾区便宜行事的权力。


    安抚使在人员的选择上,基本都是皇帝身边的近臣,因此大多数时候都是从御史台之中抽选的。


    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抽调的是御史台中一名吴姓的官员,这位官员在接到任命后,已经在五天前就赶往灾区了。


    如今除了最严重的沧州地区还没有去过,周围的其他州域,都已经在稳步赈灾。


    只是如今对方并无差错,却又临阵换将,多少是有些不合理的。


    当然,对于在场的官员来讲,纵然知道也不会说什么。


    魏征最先开口回答。


    “陛下,此举虽好,但吴王也要进行保护,应当再派人手。”


    最不好说话的家伙都同意了,其他人自然不会再反对。


    更何况这一步棋,确实下得好。


    如此消息下去,民间的不满应当会消失一大半,只要之后的灾情能够遏制住。


    此次风波基本就算结束了。


    “既然如此,那便就这样做吧。”李世民面无表情地说道。


    事情决定,接下来的工作就很好做了。


    各种程序一一通过,准备好任命诏书,安排人员。


    几乎是在当天就准备妥当,然后直接发了出去了,效率简直快得一批。


    随着百姓目送车队离开长安城,吴王李恪前往灾区赈灾的消息,顿时以疯狂的速度开始蔓延。


    以长安为中心,朝着四周扩散。


    御花园中,李世民看着不远处正在吃食的麻雀,似乎有些发呆。


    “二哥,在想恪儿的事?”


    一双素手忽然放在他肩膀上,随后轻轻揉捏起来。


    “观音婢,你说朕此举做得对吗?”


    “疫魔无形,染之即亡,若是恪儿应此……”


    李世民回过神,感受着逐渐舒缓的身体,表情却略显茫然,眼中闪过一抹愧疚。


    长孙皇后轻轻坐在他身旁,左手放在李世民的手掌上,五指轻扣。


    “二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