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章 东宫

作者:兮如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但无论怎么说,现在人家还没有出卖兄弟,更没有造反。


    一个朝堂大臣主动跟个皇子说话,怎么也不好置之不理。


    “吴王殿下,下官府上还有些私兵,如若不嫌,可交给殿下随意使用。”


    张亮犹豫许久,一咬牙说道。


    他是一国郡公,按照唐朝律法来说,是可以享有一定编制的府兵的。


    但是府兵这种东西,可以说是每个人压箱底的手段了。


    培养一个府兵,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最重要的是时间。


    总之,可以当做一个不可再生资源去看待。


    “谢张公好意了,不过八百精兵足矣,最多两个月,张公便能听到我的好消息了。”


    李恪笑着拒绝了他。


    说实话,他能开这个口,李恪还是挺意外的。


    如果真的能带足够的精盐回来,张亮身上的锅,或许还会少一些。


    但要是李恪没有完成任务的话,他是一丁点好处都捞不着的。


    这里面的因果关系十分清楚,相信张亮这个身份的人不会想不明白。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愿意把自己的府兵借给李恪。


    这就说明,此刻的他,还是十分讲义气的。


    只可惜义气在某些时候,并不顶什么事。


    军队不比别的地方,多一个人,少一个人,那都是要记录在案的。


    李恪若是拿了他的兵,肯定瞒不过有心人的窥探。


    到时候即使带了足量的食盐回来,那功也变成过了。


    “殿下大义,那臣就在长安,祝殿下一路顺风。”


    张亮再次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李恪笑了笑,正准备离开,突然看到一个身影。


    “段大人……”


    段仑闻言回过头来,看到李恪,忙躬身行礼。


    “吴王殿下。”


    他虽为一部尚书,但是并没有爵位。


    所以并不像张亮那样,拱拱手就可以了事。


    按照规定,除了郡公往上,和一些陛下开口亲自赦免的人之外。


    其余人见到皇亲国戚,是必须见礼的。


    在这个礼法大过天的时代,稍微有稽越。


    第二天弹劾他的折子,就会出现在李世民的桌面上。


    “段大人客气了。”


    李恪走过去,亲自把他扶起来。


    “吴王殿下……”


    段仑看着李恪亲切的笑脸,心中升起一丝不妙的感觉。


    “工部没钱……”


    没钱是假的,怕麻烦才是真的。


    身为六部之一,工部虽然最穷。


    但里面的油水,却也比其他小地方要多得多。


    这次的大朝会上,明眼人都能看出。


    太子和吴王殿下,已经表现出了不合的趋势。


    段仑是个聪明人,李世民现在还春秋鼎盛。


    身为一部尚书,也没人可以逼着他站队。


    而且即使站队,也不会站在完全没有任何希望的吴王殿下这一边。


    他只希望可以好好做官,等经验够了能够平调户部或者礼部这种油水重的地方。


    或者干脆到了年龄拿一笔退休金去颐养天年,都比卷入这种血雨腥风的党争中要好得多。


    看到他的表情,李恪不用想也知道,这位上任没多久的工部尚书是谨慎过头了。


    不过他也懒得解释什么,反而把头凑到段仑身边,悄悄耳语了一番。


    “……嗨,我还以为是什么呢,原来是这样啊。”


    段仑松了一口气。


    “吴王殿下放心,您所需要的东西,最迟明天就会送到您府上。”


    “如此甚好。”


    李恪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后面运盐回来,有你一半……三分之一的功劳。”


    “不敢跟吴王殿下争功……”


    ……


    另一边。


    东宫,太子府内。


    李承乾半躺在床榻上,身边有两个衣衫不整的妃子,在往他嘴里递水果。


    突然一名太监走入,在李承乾耳边耳语了一番。


    “你俩快出去!”


    李承乾面色大变,推开两个美妃。


    手忙脚乱地穿好四爪龙服,端坐在书桌前,拿起一本《论语》就看了起来。


    不多时,长孙无忌就走了进来。


    “舅舅。”


    李承乾连忙起身,却被长孙无忌拦了下来。


    “殿下无须如此客气。”


    看到李承乾的样子,长孙无忌心中轻叹一口气。


    他不是没有年轻过,房间内这如此浓郁的脂粉味,加上那本倒着拿的《论语》。


    无不向他昭示着,李承乾的东宫并不如想象当中平静。


    不过,他好歹也是一部尚书,这种拂太子脸面的事情,他还是做不出来的。


    伸手把那本《论语》拿到一边,长孙无忌凝重道。


    “殿下,之前在朝堂上,你有些冲动了。”


    “还请舅舅解惑。”


    李承乾躬身行礼,态度很是诚恳。


    他清楚的知道,关于他是否能够继承大统,别人的意见都是其次。


    唯有长孙无忌,他的亲娘舅,才是关键的能够一锤定音的人物。


    “殿下知道,李恪的母亲,也就是杨妃,她是胡人吧。”


    看到李承乾点了点头,长孙无忌又道。


    “那殿下就更应该清楚了,我大唐皇位,是不会交给一个血统不纯的外族人手中的,所以殿下,你在朝堂上对吴王的针对,毫无道理。”


    “但是舅舅……”


    李承乾犹豫许久,开口说道。


    “玄武门……”


    “殿下,慎言!”


    长孙无忌一声怒喝,打断了李承乾说的话。


    李承乾吓了一跳,他还没见过长孙无忌如此严厉的样子。


    房间里的气氛,顿时冷了下来。


    很长一段时间之后,长孙无忌才开口道。


    “殿下,以后那件事情,不要在任何人面前提起,哪怕是我,你明白吗?”


    “我知道了。”


    李承乾如小鸡啄米般点了点头。


    “殿下无须想太多,只要朝堂上的形势没有太大变化,这皇位,就一定是你的。”


    长孙无忌站起身。


    “我走了,《论语》是本好书,闲暇之余,可多读几遍。”


    “舅舅的教诲,承乾铭记于心。”


    李承乾跟着起身。


    “我送舅舅。”


    “不必了,被那些言官看见,少不了说闲话。”


    长孙无忌摇摇头,径直走了出去。


    看到长孙无忌离去的背影,李承乾长出一口气,将《论语》扔到一边。


    “舅舅所言,未免有些夸大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