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章 冠军侯霍去病

作者:兮如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恪一席话说完,偌大的朝堂之上,顿时鸦雀无声。


    “论证有些问题……但观点不是错误的。”


    长孙无忌叹了一口气,对李世民遥遥拱手。


    “恭喜陛下。”


    面对这样一番话,他还能说什么。


    李恪用李承乾的话,完美从一个严重的问题中脱身,还顺便吹捧了自己爹一波。


    难道他还能跳出来,指着李世民的鼻子说,‘李恪说的不对,你的功绩不够,没有资格做千古一帝’吗?


    可能尚书左丞魏征在这里,会选择这么干。


    而李承乾除非是不想活了,否则是不会做这种作死的事情的。


    “说的不错。”


    李恪的一番话,让李世民嘴角勾起笑容,奉承的话听多了,儿子的奉承还真是少,尤其是这么赤裸裸的夸耀。


    这小子身上,没那种端着的架子,反而有种不要脸的劲头,仅凭就比他几个兄弟要强了!


    高门大户出身的他,文治武功都是当世一流,自然能够听懂李恪这番论证想要表达的意思。


    他放下瓦罐。


    “不过……恪儿,你的心是好的,但你这菜中用了不少香料,香料价比黄金,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吃得起的,没有香料压住肉中的腥臊味,豚肉一样无人问津。”


    作为一个治政经验老道的明君,李世民一眼就能看出这个想法的漏洞。


    他不由得内心叹息,年轻人到底是缺乏磨炼。


    “父皇,儿臣对此早有对策,您请看,这是儿臣钻研之后所写,发现豚肉的腥臊是因为豚没有阉割,如果对豚进行阉割,不仅能祛除豚肉的腥臊,还能让豚长的更快,更温和,百姓养起来也更简单省事。”


    李恪拿出一本小册子,恭敬的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册子却没有看,而是满脸欣慰,不管此事是不是真的,成与不成,一个皇子为了百姓能过的好些,居然甘愿去钻研这些腌臜之物,都让他心中甚是满意。


    对比言辞犀利的李承乾,李恪的行为才是真的聪明!


    李世民要的是一个能做事的继承人,而不是一个满口君子远庖厨,读书读傻了的蠢货!


    “恪儿做事如此稳妥,想必平日里没少在书本上下功夫吧。”


    “承蒙王师不弃,小子只是吸收了他老人家的一番牙慧罢了。”


    李恪低头说道。


    他说的是礼部尚书王珪,平日里,承担着皇子皇女的辅导工作。


    当然,王珪出身太原王氏,古板守旧,是无法说出这样一番话的。


    他之所以能够讲明白这些,全靠二十一世纪华国出色的素质教育所养成。


    不过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是不会知道的。


    看着不卑不亢的李恪,李世民面色更为满意。


    当他把目光转向李承乾时,面色骤然严厉的问道。


    “尓为一国储君,文治一事,居然还不如李恪,是为何故?”


    “父皇,我……”


    李承乾顿时愣住,说不出话来。


    见到他这幅样子,李世民不由得摇了摇头。


    “太子不务正业,罚将《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抄十遍,此外其余四书,皆抄一遍,以效敬尤。”


    “此外,太子少师萧瑀,须加强教育,小惩大诫,罚俸三月吧。”


    “是,父皇。”


    李承乾躬身拜倒。


    虽然他身为太子,但当李世明圣旨下来的时候,纵然他为一国储君,也必须遵守。


    只是他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李恪错过寿宴这么大的事情,都什么事没有。


    而他只不过是对于经义的解读有些瑕疵而已,却受到了这样的惩罚。


    好在这个时候,长孙无忌开口,给他解了围。


    “陛下,臣以为吴王殿下虽献菜有功,但错过寿宴一事,也不可不重视。”


    “爱卿所言,不无道理。”


    李世民把目光转向李恪,淡淡道。


    “你的心意,朕领了,对于经义的理解,朕心甚慰。但礼法一事,不可违背,就罚你面壁七日,如何?”


    “儿臣遵旨。”


    李恪缓缓下拜,恭声道。


    紧接着李世明又说道:“恪儿一心为民,其心可嘉,赏百金,如果这个手册中的东西确实有用,朕另有赏赐!”


    看到这幅场景,李泰不由得瞠目结舌!


    跟李承乾相比,面壁七日的惩罚无异于是雷声大雨点小,等同于没有。


    而且李恪刚被罚了七天禁闭,一转眼就赏百金,谁不知道李世民的态度?


    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李恪上着王珪的大课,却比李承乾接受萧瑀的私人教导要优秀。


    这其中还包含着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的敲打,若是他也赞同李承乾的观点。


    要将李恪剥夺王位,流放两千里的话。


    恐怕现在的他,下场同样不会好到哪里去。


    李承乾垂着头,死死攥紧拳头,凭什么?凭什么做一罐豚肉就能赏百金?他不服!


    难道自己遵从圣人之言还错了吗?


    但是再不服,他也不敢表露出来,因为下这道命令的,是李世民!


    “对了,明日晚上,长孙皇后连同你母后,以及殷妃,会在太极宫举行一场晚宴,若是无事,可去参加。”


    仿佛是想起了什么,李世民对着李恪清淡描写的说道。


    他短短的一句话,却在在场众人的心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陛下这是起了易储之心了么?”


    这是长孙无忌的想法。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李恪的崛起,势必会牵扯到李承乾的布局。


    李泰虽然脸上没有什么明显的表情,但是心中想来是无比雀跃的。


    至于李承乾,则是悄悄低下头,眼中露出怨毒的神色,内心中的疯狂如野草般肆意生长。


    李恪的母亲杨妃,乃是胡人血统。


    按照唐朝的律法来说,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


    他从生下来,就没有一丝一毫继承王位的可能性。


    因此李世民在面对他的时候,心中总有亏欠之意。


    这也是为什么在上一世的历史当中,长孙无忌等到李世民驾崩,李治继位之后,才会对他动手。


    总之只要李世民在位一天,他这个三皇子,就能当一天的逍遥王爷。


    当然,前提是他自己不作死,做什么造反之类的事情。


    在封建社会中,造反这件事情显然是无法原谅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