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5章 还真是个天才

作者:正经不瘦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除夕守夜,是何雨柱和苏迎军的事儿。


    苏木从何雨水屋子里出来,跟他俩打了个招呼就回去了。


    嫂子李晓兰早早就抱着孩子回了屋。


    雨水不知是身体不适或是害羞,压根就没出来。


    一觉醒来,就是初一。


    新的一年的第一天,开始了。


    老京城过年,住的近的街坊邻居必须互相拜年。


    这是习俗,是规矩。


    哪怕是就住对面,也得到人家屋里坐一会儿,喝杯茶,嗑点瓜子。


    就像苏家和阎家,一个前院里,天天见好几回,也得凑过去坐一坐。


    一壶茉莉高沫哪怕泡的都没了茶味儿,也得接待着坐下,喝一杯。


    不坐不行,坐久了更不行。


    这同样是规矩。


    因为这个年,挨家挨户都得拜到了。


    上一世的苏木,小时候对这种拜年觉得很烦,实在是太‘假’了。


    但等他年长一些,包括现在,却很怀念和享受这种人情味儿和烟火气。


    苏家的拜年代表是苏迎军和苏木。


    李晓兰在家看孩子。


    按道理李晓兰是要带着孩子一起串门的,小孩子都得有红包。


    这叫压岁钱,或多或少吧。


    只要带着孩子,特别是头一年的孩子,就没有空着手的。


    可苏迎军和李晓兰想的比较多。


    他们过了年就要南下山东济南,以后的人情往来或许就比较麻烦点。


    也没必要为了几毛几分钱再折腾一回。


    索性就没让李晓兰带孩子出门。


    苏迎军和苏木出来后先去了陈大奎家。


    从前院开始,而前院的头一家,是陈大奎家。


    这必须的。


    就凭现在陈大奎和苏木的关系,也得是头一家。


    从陈大奎家出来,队伍里就多了大奎。


    也跟着去三大爷家拜了个年。


    过年时任何矛盾都不会提。


    这也是一种默契。


    等从三大爷家出来,身后就跟了阎解成和阎解放。


    剩下那俩太小,得阎埠贵自己带着去,不然哪儿换压岁钱呢。


    拜年队伍瞬间壮大了起来。


    之后中院挨家挨户逛了一遭。


    棒梗也想跟着一起拜年的。


    苏木能感受到棒梗对这种‘虚情假意’的拜年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排斥。


    就像自己小时候那样。


    也是倍感惆怅。


    少年不知愁滋味,老来追忆才觉遗憾,不复往昔。


    谁没年少过。


    只是又有几人能有苏木这样重来一次的机会呢。


    中院易中海家拜年时,碰巧遇到何雨柱推门出来,也就顺便一起了。


    老头又提议了先得去后院聋老太太家。


    说老太太是院里的大家长。


    何雨柱倒是挺上道的,可能易中海之前照顾过他有关。


    从易中海家出来,就打算真的先奔后院。


    “柱子哥,你们先去吧,我跟大哥先把中院走一圈就过去……”


    然后,因为易中海的缘故,壮大的队伍一分为二。


    苏迎军和苏木以及陈大奎三人继续在中院拜年,何雨柱和阎解成两兄弟去了后院。


    待会儿还得再回来一次。


    等苏木三人到了刘海中家时,跟正要退出去的何雨柱三人又撞在一起了。


    他们队伍里多了个许大茂。


    虽说许大茂跟何雨柱一直不对付,但这俩或许是真爱。


    老是凑一块儿。


    “大茂哥,顺道给你拜年了。”


    刚才几个人也没去何雨柱家,路上遇到说一句也就能圆过来。


    平辈之间,这也算过得去。


    而且苏迎军和苏木以及陈大奎还真的去过许大茂家了。


    只有娄晓娥一个人在家。


    她一个资本家的女儿,才不会绕着弯子挨家挨户拜年呢。


    要知道结婚这么久,许大茂但凡下乡去放电影,她娄晓娥都是回娘家吃饭的。


    算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主儿。


    不会做饭,但好歹会泡茶。


    而且忒讲究。


    感觉像是换一拨人,就换一壶新茶似的。


    许大茂也笑呵呵的回了礼。


    喊一声‘军哥,木头过年好’的客套话。


    哪怕心里有点不舒坦,也不会在这个时候甩脸子。


    岂不见他都跟何雨柱一道继续拜年呢嘛。


    二大爷刘海中是苏家兄弟和陈大奎这个三人组合的最后一站。


    刚才挨着距离远近来的。


    到了后院,先去了许大茂家。


    毕竟就在后院西厢房,拐过来的头一家就是。


    不太好过门而不入,显得太刻意。


    后来就去了聋老太太家。


    老太太看着挺慈祥的,门口右边就是床。


    她穿的板板正正,靠在床头,一只腿搭在床沿儿上。


    来拜年的都是晚辈儿,她没有动弹迎客的道理。


    人来了,她就喜滋滋的跟人唠个家常。


    到这地方,别指望非要有水喝。


    老太太那么大年岁了,可不兴伺候晚辈。


    等一圈拜完了年,还得劳烦人家再重新烧水,那不合适。


    所以苏迎军和苏木以及陈大奎甚至都没得坐。


    陪着老太太聊了几句,就告辞走了。


    别人或许不知道聋老太太的情况,但苏迎军是干啥的?


    门清儿。


    也就是这老太太当年是个外室,不在谱上,所以没在清算行列,后来更是舍得捐出去一些屋舍充公,算是积极配合,再加上她一个孤寡老人,也就靠着这份情谊,得以安享晚年。


    别说她了。


    何大清为啥51年前后就跟寡妇去了津门?


    还不是因为他身份特殊,京城圈里认识他的人太多,不得不逃出去嘛。


    免得被清算。


    当年的旗人多有纨绔,都是清政府养着不缺吃喝,为了消磨时间,就会多一份爱好。


    有的人斗鸡斗蛐蛐遛鸟,有的人爱好木匠,也有人好吃。


    好吃就爱研究做饭。


    当初府上接触到最多的,以官府谭家菜为最。


    何大清的手艺咋来的,就不用多讲了吧。


    何雨柱所谓的三代贫农,也就是得益于何大清不在,随便院里以易中海为代表的大爷们怎么说。


    毕竟正主不在,折腾俩孩子太不是样子。


    祸不及子孙。


    种花家可不玩那些老一套。


    从聋老太太家出来,三人这才来到二大爷刘海中这边。


    刘光齐的事情让刘海中跟苏迎军关系闹得很差。


    可苏迎军毕竟要走了。


    刘海中当初也就是脑门一热。


    事后就后悔了。


    大院里本就没几个干部。


    自己千方百计的想要当个官呢,咋就一冲动把唯一一个当官的给得罪了……


    这以后万一有机会再当个小领导,找谁咨询去?


    刘海中觉得自己郁郁不得志,总归还是有机会的。


    趁着过年,刘海中很热情的给三人张罗坐下,又拿出来了早就准备好的张一元茉莉花茶,那种一块钱一包的。


    给苏迎军三人泡上。


    于是,苏迎军和苏木以及陈大奎就多坐了一会儿。


    过年刘光齐也没回来。


    几人默契的没有提这茬儿。之前的过节经过这一次拜年,也算是就这么揭过了。


    走时,刘海中和二大妈还起身相送,可比何雨柱那一波正式多了。


    临走时刘海中还说呢。


    “一会儿让光天和光福去给你们拜年。”


    从穿堂经过。


    陈大奎是要跟着去东厢房坐一坐的。


    放在最后,也可以看做是最为重视,能多坐一会儿。


    结果又跟何雨柱他们偶遇。


    一个大院就十几户人家。


    拜来拜去也就那么回事儿。


    图个喜庆,热闹而已。


    碰上两回算少的了。


    “刚从你屋出来……”


    “再回去坐一会儿啊。”


    苏迎军笑着随口说。


    “不坐了,你家都快成娘子军营了。”


    何雨柱摇着头。


    他内心深处是盼着在苏迎军家多坐一会儿的。


    秦淮茹也在呢。


    可一群老娘们都在那里嗑瓜子拉呱,自己一个老爷们凑上去太不合适。


    还是个单身光棍,就更不合适了。


    要是刚才苏迎军或者苏木在屋里,他也就顺势留下了。


    毕竟自个儿妹妹也在。


    可……


    唉,都怪这队伍走的太快了。


    直到这会儿,何雨柱才有点回过味儿来。


    起初压根就不该跟苏迎军和苏木拆伙儿。


    要是一块回去,那还能跑得了?


    估计又得凑一块吃午饭。


    跟秦姐不又能多靠近好一会儿了么。


    苏迎军和苏木回到屋。


    秦淮茹和李晓兰各自抱着孩子在交流奶妈心得呢。


    秦淮茹是过来人,但李晓兰显然更讲究一些。


    一个眨着眼学习奶孩子技巧,一个眸子里闪烁着光芒,听对方谈那些用品和吃食补品……


    几个大妈也在外间堂屋坐着,嗑着瓜子,有点喧宾夺主的感觉。


    苏迎军这个真正的家主回来,三大妈和刘家的刘王氏,中院的一大妈也就不好继续待着了。


    起身打了个招呼,说了几句拜年的积极话就纷纷告辞离去。


    瓜子皮磕了一地。


    这仨老娘们是真能造。


    不过这玩意儿,苏木空间里多的是。


    磕死她们也磕不完的。


    苏迎军也没在意。


    过了年就走,瓜子吃不完也带不走。


    小弟走的比自己还要早,吃了也就吃了,权当给街坊邻居们留个好。


    过了一会儿,娄晓娥掀开棉帘子进来了。


    她跟大院里的人还有些格格不入,倒是和李晓兰颇有点共同语言。


    算是能聊得来的那个。


    秦淮茹没了男人,也逐渐显露出她七窍玲珑心来。


    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待人处事这块,确实挺有她自己一套的。


    所以这仨小妇人倒也能凑的上来。


    屋里都是娇滴滴的美人儿,陈大奎首先就待不住了。


    面红耳赤的逃得挺狼狈。


    为啥呢?


    里屋的女人要是聊起带色儿的话题,还真就没老爷们什么事儿了。


    可能是说到兴头上啥也不顾,有时候声音大点,外面就全听得到。


    黄花大闺女跟小媳妇的虎狼之势是觉得无法可比的。


    没见里屋的何雨水都快成了鹌鹑,净顾着听,一句都插不上嘴。


    也不知道她是装清纯呢,还是在努力的记笔记学知识。


    其实,严格来讲,小雨水昨个儿也真刀实枪……


    嗯,这段,略过不表。


    又过了一会儿,即便隔着一个堂屋,兄弟俩在北屋关了门也挡不住对面屋里叽叽渣渣的调笑。


    苏木也按耐不住了。


    “哥,我出去溜达溜达。”


    “走吧,咱一块。”


    “嘿,哥,你就别出去了,不行就去找柱子哥,看这架势,中午怎么也得一块吃,我自个儿去逛一遭就成。”


    苏迎军无奈,叹了一口气。


    “早点回来。”


    苏木骑了二八大杠,出了南锣鼓巷就直奔前门。


    雪茹姐一个人过年也挺孤苦伶仃的,得过去陪陪她,给她身心的安慰和抚慰。


    上楼,推门,还没张嘴,就看到屋里还有别人在。


    居委会主任,蔡经理的媳妇,小酒馆的老板娘,私方大佬。


    旁边坐的就是蔡经理。


    而陈雪茹则是正对着自己坐着。


    看到苏木闯进来,眸子里的水雾都快凝成水了。


    太感动了。


    只是,没想到赶得这么巧。


    五分钟后。


    蔡经理两口子告辞。


    走的意味深长。


    可能原本这一对夫妻是为了接就陈雪茹,过来陪她一起吃午饭的。


    结果被苏木的闯入而破坏了。


    但陈雪茹显然对苏木的到来更开心。


    大年的头一天,第一顿正餐,有自己选中的男人相陪伴,那不是最幸福的了么。


    只是……


    什么样的情况才会不敲门而直接闯入呢?


    哪怕陈雪茹生硬的解释,也只是掩耳盗铃罢了。


    徐老板又不傻,蔡经理更是内秀的代表人物。


    这两口子肚子里门清儿,就是不说出来罢了。


    苏木一点都不担心他们会走露风声。


    太了解他们了。


    互相之间不仅没仇,实际还有恩呢。


    保密,是生意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之一。


    不加钱,是绝对不会主动给外人透露消息的。


    苏木回四合院时,是下午。


    无法时间都过了。


    何雨水撅着嘴,都能挂一瓶酱油了。


    但还是言不由心的给苏木留了饭。


    依旧温热的白菜猪肉馅儿饺子。


    皮薄馅儿多。


    很好吃。


    不愧是大厨手艺。


    可谓是一通百通。


    何雨柱的白案功底也挺厉害的。


    ……


    初二,去大院。


    走亲访友,主要是嫂子李晓兰回娘家。


    苏迎军是姑爷,这趟过去本来是应该住两天的,然后丢下媳妇儿子,等过十五的时候再来接。


    但苏木还有两天就走,苏迎军也就说好等苏木走了,再回来住。


    李伯伯和田妈妈围着外孙转圈圈,乐的牙都合不拢。


    过年之前就盼着这一天呢,可以理直气壮的留在家里,让他们玩一阵子。


    玩孩子。


    这种虎狼之词,也就老李这样的匪气大佬才能说的如此理直气壮吧。


    苏木真想歪着脖子喊一声:嘿,你他娘还真是个天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