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8章 大丈夫立世,当提三尺剑,建不

作者:别叫我上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全本免费阅读


    第128章 大丈夫立世,当提三尺剑,建不世之功!


    江东,柴桑郡。


    吴候宫内堂,孙权朝罢之后,单独在此召见了昨夜归来的鲁肃。


    “主公,鲁肃未及与孔明拜别,星夜返回江东,有要事禀报。”


    鲁肃神态哀戚,双目红肿,言辞之间,疲态略显。


    孙权大奇,不知鲁肃遇到了什么事,会是如此的一种状态。难道是他家中出了事故?但似乎断然不会,鲁肃家在江东,若鲁肃家有什么意外之事发生,自己身在江东自然会提前知晓,怎么会连身在荆州出使的鲁肃都已返回,自己却一无所知?


    难道是荆州出事了!


    孙权心里不由的一沉!他自然不关心荆州的生死,但荆州与江东生死同船,为了自己的生存,他又不得不关注荆州的局势。


    然而荆州与江东,不过是两家同盟。纵然有事,或焦虑、或愤怒、或感叹,怎么鲁肃会是这幅悲伤痛哭的模样?


    孙权心里疑云重重,不知道鲁肃到底想要诉说何事,他也好奇心起,急忙前去扶住鲁肃,安坐在侧座上。


    “子敬,莫要着急,有什么事,慢慢说来。”


    孙权有心安抚鲁肃的情绪,声音极尽缓和的说道。


    “主公,樊城守军,艰苦难当,如今粮草将近,危在旦夕了!”


    鲁肃用衣角拭泪,泣声说道。


    “哦!”


    孙权冷冷的应了一声,瞬息之间,面色大变,再也没有刚刚的那份关怀贴切的模样,反而面色带霜,多了几层不悦和愠怒。


    “若樊城再无粮草运抵,恐怕南蛮王的兵马哗变,荆州局势将急剧恶化!”


    鲁肃说话之间,感情融入,不觉又想起在襄阳的时候,与诸葛亮在军师府对宴的场景,越发觉得江东对不起荆州。


    “昔日曹操诬陷主公毒杀曹冲,兴兵南下,征讨江东。恰逢诸葛亮来江东称谢我归还长沙郡,主公求他促成孙刘联盟,共同抵御曹贼。诸葛亮言出必行,回归之后,果然说服诸葛闻德军师和刘备,才有了后来的樊城血战,阻尼曹贼。”


    “如今樊城守城官兵,即将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如此英勇之士,却得如此待遇,岂非令人心酸!”


    鲁肃只顾着诉说衷肠,代入其中,完全忘了这里可是江东的吴候宫,面前的人,可是三分天下的英雄孙仲谋!


    “子敬若觉得荆州好,樊城好。又何必回归江东?留在荆州,做一副手,岂不是好呢!”


    孙权面色阴沉,忽然冷冷的说道。


    鲁肃身子一震,登时呆立,也在这一刻,如梦方醒。


    “主公……”


    鲁肃想要分辨,却一时语塞,不知道如何解释才好。


    “子敬。孤对你可算得上信任!你离开柴桑之时,孤亲自执手相送,当着众人之面,对你恩宠有加。伱说,孤除了未将江东的天下让付与你之外,何处可曾亏待与你?”


    “你不过去了一趟荆州,三两日的功夫,竟然对荆州如此留恋!”


    “难道你是刘备的谋臣了不成!”


    孙权愈怒,横眉冷目,虎须根根倒竖,呼呼的喘着粗气。


    鲁肃跟随孙权多年,还从来没见他过如此的事态,如此的盛怒!


    “主公!鲁肃一身一命,皆许给江东,万死不变!”


    鲁肃诚惶诚恐,跪伏于地,再拜泣声说道:“鲁肃所以悲伤,不为荆州,只是感触良多,愧对孔明而已。孔明应我们所求说服刘备与曹操开战,然而樊城之战后,我江东却忽然抛开联盟,对樊城不闻不问。任由其自生自灭。孔明曾说,纵然我江东辜负于他,他也必信守诺言,竭力维护孙刘两家的关系。”


    孙权听到鲁肃的解释,面色稍微和缓了许多。他知道鲁肃是个重情重义的厚德君子,最是看重一诺千金。而自己江东这边,在樊城之战的二十天里,也委实并无任何表现。


    扪心自问,那个时候,他在吴候宫的每日打探樊城的战报胜负,也并非真的关心荆州是否得胜,而是急切希望两者两败俱伤,最好都从此失去扩展天下的实力。


    可是最终没想到荆州动用了南蛮王这个最后的杀手锏,而曹操一触即溃,随即退兵,并不硬刚,让一场徐徐拉开帷幕的旷世大战未曾上演便已夭折。


    “子敬,并不是我江东小气。公瑾处几次来书,说他打算派兵驾船,绕过江夏之后,往樊城共同守城,却被荆州屡次婉言拒绝。这又怎能怪我们?”


    鲁肃摇了摇头:“公瑾他……”


    自从周瑜趁着蔡瑁张允作乱占了长沙,被诸葛闻德用兵,三面围困逼迫他乖乖的让出之后,周瑜便认定荆州迟早也是江东的对手,再也失去了点滴的同盟之意。亦或者说表面上虽然是同盟,但他也不过是把荆州当成了一块可以利用起来阻挡曹操南下的顽石而已,没有半分同盟之间的顾怜之情。


    但这些话,他又不能对孙权说,凭借孙权对周瑜的信赖,纵然是客观描述,也会被认为是对大都督的诋毁,这对江东的团结,是极为不利的。


    “主公,诸葛闻德军师曾说,若十日之内,不能筹集粮草,便要将樊城兵马撤回襄阳。”


    鲁肃急忙转


    移话题,不提周瑜,再说荆州。


    “他想要撤军,那便撤军好了,反正曹操欲要南下,他也逃脱不了,迟早还是要兵戎相见!”


    孙权看到鲁肃为了同情荆州刘备和诸葛亮而在自己面前作儿女哭态,心里极为不爽,也因此而对鲁肃不坏好气,带着情绪说道。


    鲁肃也已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带来的误解,只好整理情绪,耐心的说道:“主公,不可意气用事啊!纵然荆州粮断,为曹贼所灭,对于我江东,又有什么好处?唇亡齿寒,一旦曹操占据荆州,与我共享长江天险,那个时候,我江东又何以抵敌!”


    孙权低头沉思,一句话也不说。


    鲁肃继续说道:“何况曹操明里汇集兵马在宛城,也是因为忌惮樊城的二十万南蛮兵和五万荆州精锐。主公请想:若樊城的驻军撤回襄阳,西线而言,曹操侵犯江东一路畅通,再无阻遏。而若果然如斥候来报,曹操有从东线偷袭江东的计划,那么西线失去了樊城驻军的牵制,万一曹操倾力攻打我合肥一线,主公又作何应对?”


    孙权慢声说道:“兵来将挡,我自调公瑾的水师东援合肥,有何不可?”


    鲁肃苦笑一声:“主公可是忘了,刘备是如何绞杀蔡瑁张允二贼的么?大丈夫无不保之仇。我等如此待荆州,万一西线防御的公瑾水师调离,全力对敌之际,怎能保证荆州不会挟私报仇,不从我背后捅一刀?”


    孙权面色骤变,再次沉默不语。


    鲁肃看到孙权面色逐渐和缓,心里也慢慢变得自信和从容了:“主公,我江东并不缺粮草。何不资助樊城,让他们替我们阻挡曹操?我们出粮,他们出兵出力出战策。彼此配合,两方呼应,这才是同盟对敌的局面啊!”


    “樊城越壮大,曹操便越不敢过于加兵往合肥方向,主公的柴桑越安全!”


    鲁肃的最后一句话落地,孙权整个人都变了。


    他最担心的,不是荆州是否强过自己,也不是樊城能不能守住。他最在乎的,是从父亲和哥哥手里承接过来的江东基业,不会在自己的手里覆灭。


    而显然鲁肃的言辞,深深的触动了他的内心。


    粮草对于江东来说,并不算什么,每一年都有富足,甚至已经多得需要乘船运到海外进行贸易。但江东的人,却并不富裕!满打满算,大都督的二十万水师,便是他江东的家底了,万一开战不利,一场战役下来,便可能死伤过半!


    如果把周郎的水军拉到樊城那个地方,是否能抵挡得了曹操的虎狼之师?


    有人肯为我江东作屏障,拼命杀敌,这是多好的事儿,而我只不过是出粮草而已!


    孙权的脸上,忽然浮现出一丝占了莫大便宜的笑意,但又随即隐去,消失不见。


    鲁肃低头跪伏在孙权面前,不敢抬头,自然也察觉不到孙权心态的变化。


    鲁肃半天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