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0章 羽扇纶经,诸葛定荆州!

作者:别叫我上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全本免费阅读


    第80章 羽扇纶经,诸葛定荆州!


    南郡


    黄府内


    “找!赶紧去找!”


    “今天要是不把少姑爷找回来,你们都别回来了!”


    黄府大堂内,黄承彦喝退府上众人,余怒未消地坐在主位上。


    如今他已经决定,全力资助刘备,换取家族存亡。


    可是诸葛亮一直不在身边,没有诸葛的出谋划策,黄承彦感觉智短。


    “一群废物,找个人都找不到!”


    因为刘备身后的谋士一直没有浮出水面,黄承彦不得不将怀疑的对象放在自己的女婿身上。


    至于蔡冒书信上所说的诸葛明,黄承彦并不相信。


    无他;


    每次刘备一用兵,诸葛亮都会恰逢其会的消失。


    这一次刘备发兵桂阳,直扑蔡瑁张允大本营。


    可就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诸葛亮又不在黄府之中!


    “孔明,你到底在瞒我什么!?”


    黄承彦将身子躺靠在座椅上,一双矍铄的眼眸望向屋外。


    这次若是找不到诸葛亮的踪迹,黄承彦基本可以一口咬定;


    刘备身后的诸葛军师,就是他的好女婿!


    老丈人黄承彦会这么想,也不能怪他。


    谁让每次刘备一发兵诸葛亮就失踪?


    不是去给刘玄德出谋划策,又是什么!?


    荆州四大家族,经过这一波波动荡,唯有黄氏家族产业受损最轻。


    难道这真的只是诸葛亮的简单谋划吗?


    上次襄阳城中,出现了四大家族通曹的消息;


    一场不可避免的灭顶之灾本应该降临在荆州黄氏的头顶。


    可为何刘皇叔却要一把火烧了书信!?


    难道不是因为刘玄德顾及孔明的身份,才如此行径?


    此时诸葛亮不在黄府,黄承彦不由得想起了过往种种。


    似乎每一项事情,都将矛头指向了孔明。


    若不是孔明在背后替刘备谋划,那又会是谁呢?


    可是眼下刘皇叔已经坐大,孔明为何还是藏藏掖掖,不愿意告诉老夫呢?


    黄承彦心中有许许多多的疑问,可是这些问题也只有等找到孔明,才能够问清楚。


    “黄兄!黄兄!”


    大堂外,传来老友庞德公的嗓音。


    被打断思绪的黄承彦重新回神,起身相迎。


    “老伙计,你来这么也不让人通禀一声,老夫也好亲自迎接。”


    黄承彦迎上前,将庞德公带入大堂。


    后者满脸心事,解释道:“黄兄,我倒是很好奇,还以为黄府遭了贼,我昨日回去,已经给了刘备粮草一百万石,这足够诚意了吧。”


    刘备入主荆州的时候,这些的家族仿佛商量好了,给了五百石粮草,吝啬到了极致。


    如今刀剑临头,这些氏族,见风使舵比谁都快。


    “不过黄兄,怎么连门童都没有?”


    黄承彦脸上泛起一阵苦笑,无奈道:“孔明不在府中,我让府中上上下下都去找人了。”


    “这才让伱以为遭了贼。”


    “哈哈哈!”


    知晓缘由的庞德公拂须大笑,调侃道:“怎么黄兄,你这宝贝贤婿一会儿不见,便如此心急?”


    “唉!”


    黄承彦甩袖叹息道:“老伙计莫要再开这般玩笑。”


    “我如此急忙寻找孔明,就是怕他在刘玄德帐中效命啊!”


    “什么!?”


    庞德公也是一惊,但很快便有些回味道:“黄兄此话何意?难道一直以来,不是诸葛亮?你还真以为是诸葛庸吗?”


    “不瞒老伙计,我这贤婿时不时就会莫名失踪一段时间。”


    “而且每次失踪的时期,基本上和刘皇叔用兵的时间吻合。”


    “所以老夫怀疑···”


    黄承彦话到此处,欲言又止。


    庞德公看着黄承彦表演。


    若是在数月之前,得知孔明在刘备帐下效命,那便是荆州黄氏,也要受其牵连。


    可眼下刘玄德异军突起,乘风而上。


    转眼间便成为了荆州实际上的霸主!


    此时得知孔明在刘玄德帐下效命,倒是让黄氏一族也跟着沾光了。


    若是在数月前,孔明碍于荆州氏族这边的关系。


    不敢明言,所以藏着掖着倒也能理解。


    可奇怪的是,如今刘皇叔已经坐大,孔明却还是不敢以真面目示人。


    这到底是为何呢?


    你明明知道诸葛亮在刘备麾下,现在装得如此无辜,是怕曹操南下吗?


    “黄兄,你是怀疑孔明在刘玄德帐下效命!却一直否认瞒着你?”


    庞德公一言点破,看向黄承彦的目光甚至带着几分期许。


    若真是如此,跟着沾光的可不止黄家。


    凭着庞德公与孔明的关系,荆州庞氏的地位,自然也可高枕无忧!


    “正是!”


    这番话由庞德公说出来,黄承彦顿时如释重负。


    庞德公眯眼微笑,将身子凑近黄承彦。


    右手双指轻轻叩在桌面书信之上,笑道:“黄兄以为,刘皇叔身边


    谋划之人,可是诸葛明?”


    黄承彦没有过多的迟疑,摇头道:“我觉得不大可能。”


    “哈哈哈!”


    庞德公猛然抬手一拍黄承彦的肩头,朗声大笑道:“黄兄,我回去之后,左思右想也觉得不可能。”


    “想来想去,能够让刘皇叔乘风而起的谋士,整个荆州唯有卧龙一人!”


    “可是你家孔明总是矢口否认,这才让我困惑。”


    “但今日来此,黄兄你也说了,每次刘皇叔大军出动时,卧龙不在府上。”


    “这说明了什么!?”


    庞德公的眼眸中,已经闪着兴奋的光芒。


    原本还担忧刘备会不会过河拆桥,风波过后旧账重算。


    但如今孔明在刘皇叔背后谋划,那其他两家不敢言说。


    可荆州黄氏与庞氏,定然稳若泰山!


    “黄兄,你被女婿蒙骗了啊!”


    “哈哈哈!”


    “孔明被刘皇叔拜为军师,可是他又不想与荆州氏族牵扯过多。”


    “他是在藏啊!我了解孔明,一定是他!”


    黄承彦原本杂乱的思绪,此时也明朗了许多。


    笑逐颜开的庞德公咧嘴道:“有了孔明坐镇刘备营中,咱们黄、庞两家,可算是稳如泰山啊!”


    “哈哈哈!”


    “只希望到时候黄兄,可不要看不上老弟,不带老弟一起玩啊。”


    “老伙计你这是说得哪里话!”


    黄承彦听到这番分析,心中也是喜不自胜,佯装嗔怒道:“咱们几十年的交情,说什么这些!”


    两位年过半百的老家伙揭开了压在胸中数月的心事,此时格外舒坦。


    黄承彦还从柜中取出一壶珍藏多年的老酒。


    两人简单寻了一碟花生米,就着美酒推杯换盏。


    心情喜不自胜!


    酒意正酣之际,堂外传来通禀。


    “老爷,有加急书信至!”


    黄承彦醉意朦胧,按住庞德公的肩头,笑道:“老弟稍等,我去看看是谁的来信!”


    “好,喝!”


    很快黄承彦便带着信函反身进屋。


    重新坐定后,黄承彦才开书信快速阅览。


    书信是蔡瑁张允八百里加急送来的;


    此时刘备大军逼进,他们已经没有了退路。


    拼了命想要抓住一切救命稻草!


    “哼!”


    “蔡瑁张允二人,简直不当人子!”


    黄承彦将信纸拍在桌上,横眉怒目。


    身子瘫在椅子上的庞德公见状,酒意顿时醒了一半。


    坐直身子后,抓过信纸。


    目光在字里行间上快速扫视。


    此信乃是蔡瑁张允的求援信,只是大军逼近。


    他们二人明显有些狗急跳墙。


    心中央求之意甚少,更多的却是威胁。


    也不怪黄承彦看了后如此生气。


    蔡瑁张允二人,在信中表示希望两人能够伸以援手。


    若是他蔡瑁死了,也要拉上他们二人做鬼!


    蔡瑁在信中威胁:


    此番你们二人若是作壁上观,我便要把你们做的坏事,都付诸笔端,公布天下!


    到那时候,看刘备眼中还能否容得下你们两人!


    庞德公看完信函内容后,抬头与黄承彦相视一眼。


    原本还有几分怒气未消的黄承彦很快回味过来,两人心领神会的举杯痛饮。


    对于蔡瑁张允二人,带着威胁意味的求援无动于衷。


    若是没有诸葛亮在刘皇叔营中谋划,蔡瑁张允这封信确实能够让黄、庞两人惶惶不安。


    可眼下孔明在刘皇叔帐中为首席军师!


    如今黄氏和庞氏在荆州的地位,远比刘表时期更加稳固。


    “蔡瑁小儿,死到临头却不知收敛!”


    庞德公举杯向黄承彦敬酒,继续道:“若是他能分清时局,给黄兄送来一封求饶信。”


    “或许黄兄还能开尊口,留蔡瑁小儿一命!”


    “可这家伙竟然还敢出言威胁黄兄,这不是自己找死!?”


    陈年酒美,此时黄承彦心中更美。


    拂袖将蔡瑁的救援信掀开,举杯笑道:“老伙计,今日不醉不归!”


    “好!”


    “不醉不归!”


    刘皇叔发兵荆州的消息,就如同一阵狂风。


    很快便传到了柴桑。


    吴侯宫中


    鲁肃步履匆匆,急行入宫。


    “主公,刘备已经发兵荆州!”


    鲁子敬将呈报恭谨递上。


    孙权接过呈报,阅览之余脸色大惊。


    数月之前,刘备不过借居新野小城。


    宛若一只惶惶丧家犬。


    可这才短短数月的功夫,刘玄德竟然乘风而起!


    成为了荆州真正意义上的霸主!


    刘备的崛起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就连养气功夫极佳的孙权在得知这一消息时,也不经大为震撼。


    “子敬,刘备崛起之势如此迅猛,绝非我江东之福啊!”


    鲁肃神情凝重,点头分析道:“刘备先前没有军师,但是麾下有万人敌的猛将。”


    “本就具备一定的优势。”


    “如今有了得意军师,更是如虎添翼!”


    孙权眉头紧锁,叹息一声,“荆州刘表不足为虑,此人空有守业之才,无建业之能。”


    “可眼下的刘备···”


    言语至此,孙权无奈摇头道:“刘备占荆州,自此我江东卧榻之侧,便多了一头猛虎啊!”


    鲁肃自然知晓刘备做大后,江东往后会面临的局势。


    可眼下北方曹操军威正盛,若是能够与刘备联手抗曹,也不失为一种手段。


    走投无路的蔡瑁除了给荆州黄氏、庞氏家主送去求援信。


    同时还给张昭送来一封书信。


    张昭府邸


    自从那日被大都督周瑜提剑威胁过后,也不知是否被吓破了胆。


    张昭的身子愈发虚弱,已经多日请假不朝。


    接到蔡瑁的救援信后,张昭躺在卧榻之上。


    脸色有些发白,嘴角无奈苦笑。


    若是能得蔡瑁相助,他张昭在江东的地位自然可以愈发稳固。


    诚如信上所言,只要张昭能够进言让孙权出兵荆州。


    蔡瑁便可解燃眉之急。


    只是此时的张昭已经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哪里还敢进言出兵荆州。


    这些时日张昭称病不朝,主公孙权倒也没有为难,无一不允。


    不过却逐渐安排人手接管张昭手中事务,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张昭大权旁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只是孙权善谋,自然会给这位两朝元老体面。


    此时若张昭还敢进言出兵,那便是自己不要这份体面。


    更何况,若是要救援桂阳,便要给江东大都督周瑜写信。


    那日大殿之上,周瑜险些一件斩杀了他!


    此时的张昭对周瑜已是畏之如虎豹,哪里还敢给周瑜写信?


    张昭躺在病榻上,将手中的信纸揉作一团。


    扔在了屋内的炭盆中。


    随着一阵火光四起,那封蔡瑁的求援信顷刻间化为灰烬。


    望着铜盆中的炭火,张昭自言自语道:“蔡瑁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如今大势已去,便是老夫也救不得你!”


    战事骤起,五路大军分别从水路、陆路与山谷小路迂回辗转。


    从四面八方呈合围之势,连破零陵武陵,兵临蔡瑁、张允所占据的桂阳!


    其中,黄忠带领一路水军,沿长江急流,在入江口调转穿透鱼贯而入。


    白底红字的“黄”字军旗与黄底黑字的“刘”家旌旗交相错落,劲风吹袭,旌旗猎猎作响!


    船舰之上,新收水军虎目圆瞪。


    这是他们追随玄德公的第一仗,必须要打出气势!


    打的蔡瑁张允如丧家之犬一般,蛇鼠四散,避无可避!


    “杀蔡帽!斩张允!夺城郡!”


    黄忠站在校台之上,手握令旗用力挥下,高声喝令。


    霎时间,百艘战船,万名水军齐声呼号!


    “杀蔡帽!斩张允!夺城郡!”


    “杀蔡帽!斩张允!夺城郡!”


    “杀蔡帽!斩张允!夺城郡!”


    喊声震天,惊得无数虫鱼埋身水下,不敢越头而呼气。


    山间虎狼更是被吓的藏身林叶之间,夹减肩耸身,莫敢大声吼嘶。


    林间飞鸟扇动翅膀,扑棱棱飞了漫天。


    黑压压一片好似大夏将倾!


    此战若成,荆州最为富庶的六郡便尽皆入手主公!


    有此六郡,还耕于民,休养生息。


    不消十年,便可收获甲士三十余万!粮产不计其数!


    如此,以荆州为基,匡扶汉室,指日可待!


    心中如此作想,黄忠摇臂一甩,喝令道:


    “擂战鼓,摇旌旗,将士们喊杀声再大些!”


    “咚——!咚——!咚——!”


    校台之上,十五名赤膊的精壮汉子,手持鼓槌,敲响战鼓!


    鼓膜震颤,鼓槌上的红色流苏好似一颗颗抛洒热血的头颅一般,顶撞在军鼓之上。


    “呼呼——”


    旌旗猎猎,“刘”、“黄”二姓军旗闪动。


    好似林叶见藏身与繁盛枝叶下的炯炯虎眼,叫人心生胆寒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