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1章 孔明动身往襄阳,且待我孔明,看

作者:别叫我上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全本免费阅读


    第61章 孔明动身往襄阳,且待我孔明,看看你到底是何方神圣!


    黄承彦单手按住茶杯盖,思绪被人打扰,心中不免生出些许怒气。


    黄府管家不敢怠慢,赶紧将一份信函双手捧上。


    “老爷,刘备送来书信一封。”


    “快!拿来!”


    黄承彦正值一筹莫展之际,听闻刘备刘玄德主动来信,心中不免有些鼓荡,立刻起身相迎!


    躺在长椅上的黄承彦眯着眼,将书信上的内容反复看了数遍。


    暗淡无光的眼眸中,开始闪烁着光芒。


    原本有些惨淡的脸上,一时间竟然恢复了几分血色。


    但额角上方,依旧残留着些许的愁云。


    而后拂须咂摸道:“速去请少姑爷来此!”


    “喏!”


    黄府管家恭谨应下后,退出大堂。


    自从诸葛亮坐镇黄府后,黄承彦心中便有了莫大底气。


    关于荆州事务,黄承彦几乎是事无巨细,一一请孔明定夺。


    黄府别院中。


    自从荆州出了变故,诸葛亮便替岳父老泰山把持家族产业。


    因此这段时间一直住在黄府。


    此时诸葛亮正与庞德公,在别院凉亭中讨论近期荆州变故。


    凉亭内。


    挂有一副孔明自绘地形图,山川湖泊,平原丘陵一一呈现在地图之上。


    比起诸葛明的手绘图,并没有逊色太多。


    一身儒衫诸葛亮站在地图旁,分析着荆州局势。


    “刘备此番攻荆州,之所有能成,乃是占了天时与人和。”


    诸葛亮轻摇手中羽扇,宛若儒将天人,英姿飒爽;


    缓缓吐露道:“古往今来,成大事则无非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刘备能够占据其中之二,拿下荆州也不再意料之外。”


    庞德公坐在孔明对面,洗耳恭听。


    尽管庞德公与孔明的岳父老泰山是一个辈分,但由于孔明才华横溢。


    两人干脆成了忘年交,也无所谓礼节是否恰当。


    “汝身在南郡,便能提笔手绘出如此详尽的地图,试问征战数十载的将军也不敢说能做到如此!”


    “卧龙之名果然名不虚传,老夫佩服佩服!”


    诸葛亮面容和煦,微微抬手道:“庞德公谬赞,雕虫小技尔,不足言之。”


    庞德公似乎想起了什么,突然叹息一声,感慨道:“眼下蔡瑁、刘备、江东,还有即将大军南下的曹丞相。”


    “只有我两家荆州氏族如无根浮萍,去留无意啊!”


    “索性还有孔明坐镇南郡,我们两大家族才不至于完全陷入被动局面。”


    诸葛亮面色从容,手中羽扇轻摇道:“福祸无门,唯人是招。”


    “多方势力中,我们这两家荆州氏族虽然最为式微,但也最为关键。”


    “不管我们投向哪一方势力,都将让天平失衡。”


    “也因为如此,几方势力都会有意招揽,就看谁能拿出足够的诚意了。”


    庞德公交叉的双手,不停在腹前摸索,认真的思考着孔明的话。


    “以孔明之见,除开我们两家荆州氏族,其他几方势力谁会最先退场?”


    沉思许久后,庞德公还是问出了自己最想问的话。


    当下这种局面,若是看不清局势走向,数十载的身家基业,恐怕就要毁于一旦。


    “盘踞两郡的蔡瑁张允之流!”


    “为何?”


    “蔡瑁张允占据着荆州九郡中最富饶的两郡,粮草物质供应富足。”


    庞德公有些不解,在他看来此时的蔡瑁虽然元气大伤,但底蕴犹在。


    更何况还占据着荆州最富饶的两郡,只需稍加修养生息。


    他日卷土重来,鹿死谁手还尚未得知。


    孔明皓齿轻启,羽扇纶巾;


    不疾不徐道:“蔡瑁在荆州,原本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可这三样偏偏被他扔掉了天时、人和。”


    “眼下仅剩的地利,恐怕不多时也得被他亲手抛掉。”


    听到此处,庞德公不禁面色发白。


    荆州四大家族,虽然不是铁板一块,但毕竟是同气连枝。


    尽管蔡瑁狼子野心路人皆知,但一个熟悉的对手总好过陌生的敌人。


    若是曹操、刘备或是江东入住荆州,那时他们氏族的地位还能否稳固恐怕就得另说了。


    诸葛亮自然是看出了庞德公的心思,出言解释道:“若我是蔡瑁,我必然不会同时与江东、刘备为敌。”


    “将自己陷入这种腹背受敌之势,左右为难。”


    庞德公频频点头,认可道:“孔明所言有理,只是眼下局面已经造就,恐怕蔡瑁就算知道也无力回天。”


    “不。”


    诸葛亮双手负后,眺望远方道:“破解之法有之,只是蔡瑁少智,不懂得审时度势,相机行事。”


    “还请孔明细谈!”


    庞德公闻言,双目放光,丝毫没有长者的架子。


    宛若学生一般,虚心请教。


    显然已经被诸葛亮的言语所震撼,陷入眼下这种腹背受敌之势,如何还能破解?


    诸葛


    亮气定神闲,侃侃而谈道:“我会派遣一位心腹,游说江东。”


    “江夏作为荆州的粮仓,存放着荆州九郡半数钱粮。”


    “我会将这些钱粮许诺给周瑜,请他攻江夏,合击刘备!”


    “长沙、江夏,孰轻孰重,周瑜自然是知晓的。”


    诸葛亮说着,抬手点了点地图上江夏的位置。


    意气风发,英姿绰约!


    “若我是周瑜,便直取江夏!”


    坐在对面的庞德公,听完这番分析,一时间惊叹连连!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此言果真名不虚传。”


    “可之前老夫一直认为,卧龙诸葛当与我那侄儿庞统齐名。”


    “今日有幸得见卧龙之才,当之无愧排在凤雏之前!”


    面对庞德公毫不遮掩的夸赞,孔明微微拱手,以示谦让。


    而后轻叹一声,感慨道:“只可惜蔡瑁愚昧,只记得江东之仇,却不知道江东也可以成为友人。”


    这个时代群雄相争,本就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一旦有足够的利益,敌人也可以成为朋友。


    只是蔡瑁不懂这个道理罢了。


    庞德公站起身,面色诚恳,郑重其事道:“我荆州氏族幸得卧龙之才,乱世之中可无忧矣!”


    黄府别院外。


    奉命而来的黄府管家赶至凉亭,先朝二人行过礼。


    而后才面向诸葛亮,开口道:“少姑爷,老爷有事,让您速速前往大堂。”


    诸葛亮点头应下后,便吩咐管家收拾凉亭物件。


    转头看向庞德公,怡人笑道:“想必是刘皇叔的书信到了。”


    “走,我们一起去看看。”


    庞德公一时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相跟着走出别院后,才出言问道。


    “孔明,方才管事也未曾说明所谓何事,你如何得知是刘备的书信至此!?”


    诸葛亮减缓步伐,手指悠悠然拨弄着轻薄羽扇。


    神态怡然,智珠在握道:“先前我们在凉亭分析,我荆州氏族眼下虽然是各方势力中,最为势微者。”


    “不过我们手中仍然握有荆州三郡,任何一方势力若是能拉拢我们,便是双赢。”


    “在荆州这块蛋糕上,将会获得很大的主动权。”


    庞德公跟上诸葛亮步伐,追问道:“那依孔明之见,我荆州氏族当附之何人?”


    “刘玄德!”


    诸葛亮脚步不停,羽扇轻摇。


    刘玄德三个字不加思索便脱口而出。


    “为何?”


    庞德公有些不解,好奇道:“多方势力中,实力最强当属曹丞相,只是远水难解近渴。”


    “底蕴最厚,当是江东。”


    “根基最深当是蔡瑁张允!”


    “这刘备刘玄德,若不是有一位顶级谋士在身侧辅佐,而今不过还是惶惶丧家犬。”


    “老夫不甚理解,孔明为何会看好刘备?”


    两人言语间,已经来到黄府前院。


    穿过一座花圃,便可进入大堂。


    诸葛亮放缓脚步,笑颜道:“刘备刘玄德,素来以仁义著称于世。”


    “依附于此人,相比于依附于蔡瑁、曹丞相或是江东,到底哪一方卸磨杀驴的可能性会更大呢?”


    “且不论刘备此人是否真的仁义,依附于刘备暂时可保我荆州氏族无恙。”


    “加上刘备身旁那位谋士,此时的刘备已经今非昔比。”


    “站在这位玄德公的阵营中,或许才是我荆州氏族最好的归路。”


    庞德公低眉思考,食指和拇指轻轻抚摸着花白胡须。


    良久后。


    眼眸逐渐浮现亮光,咂摸道:“孔明言之有理。”


    “那刘备此番来信,意欲何为?”


    两人缓行穿过花圃,诸葛亮轻摇羽扇道:“三种可能。”


    “一则安抚劝降,再则威逼利诱。”


    庞德公面色一凛,脚步沉重。


    与之并肩而行的诸葛亮继续道:“若是前两者,回信一封婉言谢绝。”


    “这···”


    孔明的一番话,顿时让庞德公有些摸不着头脑。


    一会儿表示又要依附刘备,一会儿又要婉言谢绝。


    这孔明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不等庞德公开口,诸葛亮含蓄笑道:“若是前两者,那这位刘皇叔还不值得我们投效。”


    “那第三则呢?”


    “三则,只提安抚言辞,表示绝对不会动摇荆州氏族的利益,只字不提纳降之事。”


    “如此一来,天时地利人和,刘备便将最重要的一样拿到了手中。”


    “若是最后一种,那刘备应该不止给我们送了信。”


    “包括蔡瑁在内,荆州四大氏族应该都收到了同一封信。”


    跟在一旁的庞德公单手拂须,咂摸道:“送出此信,既安抚了荆州氏族,为刘备赢得了人心,又能让蔡瑁在内的荆州氏族,消减对刘备的敌意。”


    “最起码,第一大敌会变成对江夏虎视眈眈的周瑜!”


    诸葛亮拱手眯眼,笑道:“庞德公一语中地,亮佩服不已!”


    庞德公轻轻挥手,惭愧道:“老夫不过是略拾孔明牙慧,委实不敢当。”


    “只是老夫还有一问,眼下各方势力中,当属曹丞相来势汹汹,不可阻挡,而且不日即将挥师南下。”


    “尽管依附刘备是不错的选择,可为何不选择必胜之师的曹丞相呢?”


    诸葛亮停下脚步,解释道:“荆州氏族对于曹丞相而言,可有可无。”


    “待百万大军挥师南下,区区手握三郡的荆州氏族又算得了什么呢?”


    “既然在曹丞相眼中没有价值,那么我荆州氏族可还有安稳?”


    “到时候寄人篱下,头不能抬,目不能视,才是身陷囹圄。”


    庞德公微微点头,深以为然。


    “而刘皇叔则不同。”


    “曹操不日将南下,刘备即便是鲸吞了荆州三郡,但若是没有我们荆州氏族的支持,独木难支,是无法与曹操抗衡的。”


    “刘皇叔必须联合荆州氏族和江东,借助天时地利人和,一同抗击百万曹军,如此才可能有胜算。”


    “对于曹操而言,我荆州氏族可有可无。”


    “可对于刘备而言,我荆州氏族不可或缺。”


    “庞德公现在以为,如何呢?”


    跟在身侧的庞德公沉默点头,心中反复推敲着诸葛亮的言论。


    许久后重重地点头,“孔明分析有理有据,老夫佩服!”


    庞德公虽然找不出孔明分析上的漏洞,但他还是不太相信孔明如何断定是刘备来信。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你孔明说得再有道理,可若并非刘备来信呢?


    卧龙固然有大才,可何至于此!?


    谈笑间,两人已经来到大堂外;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