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0章 三国英雄无匹夫!

作者:别叫我上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全本免费阅读


    第60章 三国英雄无匹夫!


    曹操凝视曹丕,心痛曹冲。


    虽然曹操知道,刘备书信,有激怒他彻查此事的用意。


    但是知刘备相激,此事,必查个水落石出。


    否则许昌有奸人,如何能安心南下,攻取荆州与江东?


    曹操唤来荀彧,欲将此事交给荀彧。


    但是荀彧却拒绝了。


    “丞相,此时,恕难从命,若丞相想要查出真凶,只能由丞相一人来查,其余人等,皆不能托付。”


    曹操顿时明白了荀彧的心思。


    若真是公子所为,其他人来查,折损丞相威望,且左右为难。


    “那孤,便亲自来查!”


    曹操看了一眼病榻之上的曹丕,吩咐下人与太医,照顾好曹丕,不得有误!


    ……


    此时,荆州。


    襄阳,太守府。


    刘备眉头紧锁,时而又舒缓,过会儿又蹙眉。


    手里握着毛笔,迟迟不肯落下。


    笔尖的毛刷上墨汁聚集,凝成滴水,落在之上,瞬间晕染出一团黑灰来。


    这落下墨滴的“啪嗒”声,才是将刘备从踟蹰中惊醒。


    他轻轻摇头,揽收衣袖,露出手臂。


    将毛笔防止在笔山之上,拾取两团占满墨渍的绵柔布帛,轻轻按压在墨滴晕染之处。


    按了几下,墨水被吸干。


    纸上只留下了大块的灰色墨迹。


    看着这好端端的纸,被墨迹污染。


    刘备不禁可惜的轻叹口气:


    “哎,若非是要书信与荆州士族,这纸也就用了。”


    “只可惜,书信纸上不可有墨渍,不然诚意难显。”


    “这墨染了的纸,便留作自用吧。”


    一旁的张飞见状不以为意,他开口说道:


    “大哥,不过是一张纸,何苦如此可惜了的?”


    “墨染脏了,扔掉便是。”


    “纸张众多,还缺的这一张么?”


    刘备闻言摇了摇头,开口说道:


    “翼德,怎可如此浪费?”


    “这好端端的纸,不过是被墨染了一下,尚可用哩。”


    “今日不屑这一张纸,明日便可不屑百千兵!”


    “如今大业未半,谁知未来如何?自当省检些!”


    张飞出身大户,有些家资。


    因此,还是不解大哥为何如此节俭。


    一张纸而已,怎么还说道兵上了?


    不过,大哥训斥,张飞也只能听着。


    关羽看出了大哥的异样,他疑声问道:


    “大哥,可是有甚为难?”


    刘备轻叹口气,他手背敲了敲桌上的纸,说道:


    “军师出谋,给荆州各族寄去书信,暂行安抚。”


    “我在想,如何措辞,才能达到军师谋划的效果。”


    荆州士族,盘踞荆襄之地多年。


    他刘备初来乍到,书信一封便可安抚?


    如何措辞,眼下成了难事。


    关羽眉头轻皱,他转头看了看张飞。


    张飞摇了摇头,急忙开口:


    “别看俺,咱不知道如何措辞!”


    关羽摇了摇头,开口说道:


    “大哥,我以为,军师之意,便是要大哥你照常写即可。”


    “若有他意,军师定会特意叮嘱才是。”


    “因此,大哥尽可放宽心来,落笔便是。”


    刘备闻言,心中还有顾虑。


    不过思忖一番,倒也觉得二弟所言有理。


    他点了点头。


    这一次,没有了之前的踌躇,他执笔挥毫,奋笔疾书。


    不多时,便将书信写好。


    书信上,刘备言说:


    “备初至荆州,落足襄阳,收敛兵士,休养生息,未有进犯只想。荆州之地,备秋毫不犯,诸公尽可群督之。只感念叔父戎马一生,操劳一生。不忍叔父基业毁于一旦尔!”


    可以说,这一封书信,情真意切,言自由衷!


    刘备将书信装裱,递给关羽:


    “云长,这几封书信尤其重要,务必要送到荆州士族手中!”


    关羽得令,郑重承诺:


    “大哥放心!定不辱使命!”


    关羽与张飞退下之后。


    刘备站起身来,他左右踱步,还是觉得事情不妥。


    荆州士族,怎可仅凭我的一封书信就得到安抚?


    如今,书信已经写下,也已经送往诸士族家中。


    接下来,该当如何,还是得问一问军师才行!


    心念及此,刘备对前来斥候:“唤军师前来。”


    斥候得令,刚要转身离去,又被刘备叫住。


    “不!别去请了,还是我亲自去吧!”


    “为我更衣!”


    唤来左右侍从,更衣之后,刘备前去拜访军师。


    …………


    军师府。


    诸葛明正在查看荆州地图,勾勾画画,山川尽在面前。


    刘备本想赏赐给他豪宅屋顷,可却被诸葛明拒绝了。


    屋舍太大,住起来也空旷。


    不如如今这雅苑一间,心无旁骛谋天下?


    正当诸葛明谋划荆州的时候。


    小厮上前,恭敬通禀:


    “启禀军师,主公府外拜请。”


    诸葛明闻言开口训斥:


    “主公前来,怎可在府外候等?”


    他快步来到府外相迎。


    “主公,若有事务,遣人传唤便是,怎劳动您亲至!”


    刘备摆手说道:


    “军师与我,情同弟兄,虽未结拜,也无二致。我来,与军师来,又有何异?”


    诸葛明赶忙将刘备请入府中。


    一番言语过后,刘备终于问及正事。


    “军师,书信已经写下,并送往诸士族家中。”


    “今后之事,又当如何呢?”


    诸葛明闻言点了点头,他沉吟片刻,随后站起身来,望向北方。


    天边黑云压城,似有大雨将至。


    诸葛明开口说道:


    “主公,三月之后,曹操必将倾巢南下!”


    “届时百万大军压境,仅凭主公之力,断难抵挡!”


    刘备听了这话,心中焦急:


    “啊?军师,那这可该如何是好?”


    “集中荆州士族之力,可否有一战可能?”


    诸葛明摇了摇头:


    “且不说荆州士族会否齐心协力与主公共抗曹操。”


    “即便真是如此,也是螳臂当车!”


    认识到敌我差距如此巨大,刘备心中一沉。


    他开口说道:


    “军师,还望出纳良策,救我危难!”


    诸葛明自信开口,安抚道:


    “主公莫慌,明已有良策!”


    说着,诸葛明将桌上空碗倒扣,蘸取茶水,滴了两滴于石桌之上。


    “主公,这两滴水滴,便是您与江东。”


    “这倒扣空碗,便是曹操大军。”


    “而这碗下的石桌,便是荆州士族!”


    诸葛明话说一半,将两滴水滴相互连通。


    “曹操大军压境,荆州士族若望风而降,则曹操不费一兵一卒便可将荆州收入囊中!”


    “因此,荆州士族必须稳定!”


    “而江东六郡,便是主公您的退路!”


    “倘使荆州士族终究还是降敌,那便要退往江东,再谋他处!”


    “曹操虽有百万军,可皆是陆上士兵,不善水战。”


    “江东水师,十万之数便可庇佑六郡之地。足见其水师之强!”


    “十万水师,对百万曹军,亦有一战之力!”


    ……


    江东,柴桑。


    孙权刚刚拜访吴国太归来,心情很是愉悦。


    自从父兄故去之后,他与妹妹孙尚香便由吴国太一人抚养长大。


    吴国太并非二人生母,可对待二人却是视若己出。


    父兄故去之后,江东政权旁落,局势暗流涌动。


    几大士族皆暗中观望,伺机而动。


    吴国太一名老妪,能在这汹涌的权力斗争中斡旋多年,并保住孙权江东之主的席位。


    这其中的辛酸苦累,可想而知。


    孙权也是个知恩图报的君子。


    羽翼丰满掌管大权之后,每逢佳节都会前去吴国太的清静之地送去厚礼。


    今日乃是江东女儿节。


    然此“女儿”非彼“女儿”。


    这女儿节中的“女儿”二字,指的并非是子女,而是女子之意。


    江东女儿节,乃是吴国太定下的节日。


    为的,就是让江东的男儿们,在今日体恤家中妻母的辛劳。


    “主公,老夫人精神抖擞,看来是心情大好。”


    孙权身旁的侍从满脸笑意的说道。


    正如侍者所言,吴国太的精神头很好。


    江东与中原有长江天堑相隔,在如今这个战乱的年代能偏安一禺,又六库富足,实乃幸事。


    吴国太老来享福,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我屋舍中还有些甜爽干果,再给老夫人送去些。”


    吩咐完侍从,孙权便乘坐车马,回返武侯宫了。


    大都督还在外征战,他这个做主公的,也要起些表率作用。


    …………


    回到武侯宫,桌案上已摆满了要批阅的公文。


    侍者脱靴,焚香更衣。


    桌案旁三面屏风,薄纱帘帐垂髫,将身后潭水风景遮挡。


    半遮半掩之间,潭水之上的水雾好似山水画一样,挥毫泼墨。


    隐约间,竟有些宁静淡雅的山水书画气。


    大殿之外,潭水之畔。


    有三五乐手抚琴吹箫,清珽雅乐飘飘然入耳来。


    叫人心情舒缓,能集中精神。


    在如此环境当中批文办公,实属舒坦。


    更衣之后,孙权落座,


    翻阅公文,查看江东六郡政务。


    说是批阅,其实不过就是用朱砂红笔在一些同意的事项上勾画圆圈罢了。


    桌案上的公文,早就已经从张昭哪里过了一遍。


    内事不决问张昭。


    这个张昭别的不说,总理内务的事情上,还真是江东一流。


    就在孙权聚精会神的批阅之时,侍者快步走进。


    弓着身子来到孙


    权足下,轻声细语的禀告道:


    “主公,宾侍子瑜归来,正在殿外候见。”


    诸葛瑾回来了?


    孙权点了点头,示意唤他进来。


    侍者退下,不多时诸葛瑾便脚步轻松,不紧不慢的走进。


    面见主公,简单行礼过后,他将此行见闻诉说:


    “主公,曹操其子曹冲当真大智慧,竟能想到以舟船载石来称量大象之重!”


    “此事恐会流芳百世,传为佳话啊!”


    孙权闻言眉头轻皱。


    曹操的子嗣聪慧过人,这对江东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稍加思索,孙权那紧锁的眉头便舒展开来。


    他放下手中批阅的公文,开口说道:


    “曹冲小儿聪慧过人,实属惊才绝艳。”


    “只可惜,如此聪慧之人,正在曹操家中。”


    诸葛瑾眉头轻皱。


    曹冲称象一事,他归来途中不知道已经见多少人讨论过。


    可每每提起此事,探讨之人无不决口夸赞,丝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为曹冲感到可惜者,还真是唯有主公一人。


    诸葛瑾不解。


    有如此聪慧子嗣诞生于自家,本该是高兴之事。


    若曹冲此子诞生在诸葛家族当中,那怕是全族上下都会焚香祭祀,感谢先祖庇佑。


    主公何来可惜一说呢?


    心有疑窦,诸葛瑾开口疑问:


    “主公,可惜之词,从何说起呢?”


    孙权抬眼看了看诸葛瑾,他开口说道:


    “曹冲聪慧过人,但命不久矣。”


    闻听此话,诸葛瑾眉头皱得更紧了。


    先是可惜,再是命不久矣。


    主公这接连的话语,究竟从何说起啊?


    “主公,臣下愚钝,还望主公解惑。”


    孙权闻言只是笑笑,他拿起桌案上的公文,不急不缓的说道:


    “子瑜,无需多想,你且看着就明白了。”


    虽然心中仍有疑窦,但既然主公都说无需多想了,诸葛瑾也就不再思虑。


    说完了闲事,接下来就要说正事了。


    诸葛瑾轻拍双手,冲着殿外等候的小厮招了招手。


    得了指令,两名小厮一前一后,恭恭敬敬的捧着两个托盘走入殿中。


    托盘之上,盖着麻呢红布,红布之下照着的,好似是个章印之物。


    孙权眉头轻皱,他心中已经有所猜测。


    诸葛瑾让出身位,两个小厮上前跪地,双手抬高举过头顶。


    “主公,臣此番前来,乃是要献上二宝。”


    说着,诸葛瑾纷纷掀开两块红布,显露出宝物真容。


    果真如孙权所料一般。


    这红布下盖着的,乃是两枚印绶。


    印绶通体青铜颜色,四方玉座之上,雕刻着红铜赑屃。


    赑屃北拖石碑,石碑之上刻着“荆州”、“襄阳”四字。


    石碑四周有金丝铜缕自上而下盘旋缠绕。


    直至四方玉座的四柱之上。


    “主公请看,这两方印绶,乃是荆州牧与襄阳太守的印绶!”


    “有这两方印绶在手,荆州与襄阳,名义上已纳入我江东之地!”


    “主公!此乃大喜啊!”


    与诸葛瑾那不加遮掩的欢喜不同。


    孙权的脸上看不出丝毫欢喜之情。


    不过,这两方印绶毕竟是大都督前线艰苦作战打出来的。


    他硬挤出一抹笑意,开口说道:


    “好!有此二宝,实乃我江东之喜。”


    “子瑜,你护佑印绶有功,下去领赏吧。”


    诸葛瑾得令,恭敬行礼,带着两个小厮退了下去。


    诸葛瑾退下以后,孙权的脸上显露出愁云满布的神色。


    望着桌案上静静躺着的两方印绶。


    孙权不禁轻叹口气。


    如今,荆州不在我手,徒有这两方印绶在手又有何用?


    这两方印绶,分明是两个招致战端的烫手山芋啊……


    ……


    翻阳湖,水寨。


    周瑜站在校场之上,居高临下的看着涛涛江水中训练的水师。


    江东虽仅有十万兵,可这十万水师,乘着长江天堑的地理优势,竟硬生生护的六郡安全。


    曹操大军南下之前,江东与荆州水师交手多年。


    虽然没有大的战事,可小来小去的摩擦从未间断。


    可以说是三天一打,五天一斗。


    长时间的磨炼之下,江东水师早已经被训练的炉火纯青。


    一艘战船,百名水师,在这江东水地,可以说是如鱼得水。


    江东战船,鲜有体屋庞硕者。


    轻小型的战船居多。


    承载兵士百余人,便可如水上战车一般,来去自如,摧枯拉朽。


    再搭配上擅长水性的千人水鬼,潜于水下埋伏作战,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如此协调匹配和,当真如水中蛟龙一般,不可战、不可敌!


    此刻,周瑜站在校场之上。


    身后站着的,是数十名旗兵!


    所谓旗兵,乃是手执红绿军旗的传令兵。


    江东水


    地广阔,战船众多。


    若是用人声传令、飞鸽传书,效率实在是低下。


    因此,周瑜想出了以战旗传令。


    红绿、黑白四色战旗组成不同的旗语。


    再搭配以不同的战阵。


    便可使江东水师在战时灵活调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