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1章 中医正统

作者:瑞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梁伍还在想怎么开口,赵寒却先抛出橄榄枝。


    这一出,把大瑞的老中医给整不会了。


    “先生,我何德何能教这六个天赋极高的女娃娃,实不相瞒,这次来,主要是想求先生让我去医馆打打杂,不管多累,我都愿意。”


    梁伍这一说,也把赵寒整愣了。


    超前思维害死人,看梁伍的表情,应该是被百创粉唬得不轻。


    梁伍是个郎中,自赵寒知道后,越看他越有医术高超的老中医的气质,虽然三年都没行过医,但技术就像骑单车,只要会过,要不了多久就能找回感觉。


    “梁大夫,您哪儿能去医馆打杂啊,这六个女娃娃,可得托付给你,今后全仰仗您好生教养才是。”


    赵寒也不拐弯抹角,既然来了个老郎中,得抓住机遇不是?


    除了她们六人,其他对医药感兴趣的都可以在医馆学习。


    “先生,我都在医馆看过了,除了百创粉,其他药瓶药罐没见过不说,还是第一次知道伤口可以像布条一样缝起来。”


    回忆起醒来后在医馆的见闻,梁伍还保有点惊讶的余味。


    “这都是些江湖路子,正儿八经的医术还得您们正统老中医来才行。”


    “先生不必谦虚,实不相瞒,我想去医馆,主要也是想学阿梅她们说过的什么急救法,能把濒死之人很快救过来,真是仙术啊。”


    也不知道这梁伍在医馆套了她们六个多少话,连急救法都知道。


    但就这也能被称为仙术,足以见他们对新鲜事物的认知的狭隘性。


    “梁大夫,要不这样,你教她们正统的药理和疗法,她们让您知道急救法和百创粉的医技,这样总算公平了吧。”


    赵寒见梁伍句句不离医馆的新鲜知识,赵寒便直接提出知识交换的法子。


    “先生,我学疏才浅,就这样换,实在惶恐啊。”


    梁伍自认自己的医术和在医馆见到的比起来,不足为提,怕占了赵寒的便宜。


    “别犹豫了,就这样吧,我们吃点亏,您老多用点心不就行了。”


    担心了一天,赵寒没有过多的精力再和梁伍讨价还价,仗着自己的身份强行做了决定。


    他这一说,梁伍也意识到自己的啰嗦,连忙应承下来。


    看来拿着身份做一些有益的事情,真是干脆很多!


    “先生,既然分配我去医馆,我这儿还有个不情之请。”


    看出赵寒是个性情秉直的善人,梁伍便想再说说自己的诉求。


    “梁大夫何事,直说便是。”


    见赵寒果然直爽温和,梁伍抬起右手至前胸,娓娓说道:“近年在各东家手里来回晃荡,也收了两个徒儿,正好这次我们一同被周县令搜罗来,两人年龄尚小,我想把他们也带到医馆,给我打打下手。”


    “这事简单,待会儿吃了饭,您直接去找他二人就行了,我们这儿行事,方便自由得多。”


    赵寒大手一挥,兴奋应允。


    这么一来,岂不是又多了两个有药理知识的小郎中?


    “我谢过先生了。”


    梁伍很是高兴,双膝正要落地,赵寒眼疾手快一把扶住。


    “梁大夫,我们这儿还有一点,那便是不兴跪,这可要记住啊。”


    “先生,我记住了。”


    梁伍直对着赵寒的双眼,滚了几颗热泪。


    食堂这边,惠芳正在给新来的家奴群体讲话。


    “大家都吃好饭了吧,我们这儿饭菜可还合口?”


    这一句开场白,本应该瞬间拉近众人的距离。


    但吃过饭的家奴们,都不敢言,这是在之前的东家学到的规矩,多做事少说话,是棍棒底下养成的习惯。


    场面安静,似乎煨缸里的菜飘出来的白雾都有点儿声音。


    “小朋友,你说说看?”


    大人不敢说,惠芳找到底下一个孩子开启互动模式。


    “好,好吃。”


    这孩子说完,立马把头钻到身后的男人破烂的衣服里去。


    “既然好吃,那今后咱都要记得,每天五更以后、正晌午、太阳落山前自己到咱们食堂吃饭。”


    这样的场面惠芳经历得多了,并不会觉得尴尬,有了小朋友的互动,她更高亢地说道。


    这下,底下的人终于有了点反应,开始出现窸窸窣窣的讨论。


    “每天都能吃?”


    “不会吧,这么好吃的饭,要不是太饿,我都不相信谁能好心给我们吃了。”


    “可不是嘛,今后每天都能吃,不是在做梦吧。”


    “主事娘,我们以后真的能自己来这里吃吗?”


    胆子大点的,也敢出声问道。


    “当然能,但我可不是主事娘,今后大家可以叫我惠芳,年龄小我点儿的,叫嫂子就行。我们这儿主事的,是我们的先生,大家不仅能在这儿吃饭,如果愿意啊,还能在我们这儿上工领工钱呢。”


    场面总算有点活力,惠芳脸上也轻松不少。


    “领工钱?”


    有人开了搭话的头,又立马有人跟着问道。


    “对,凡是通过我们培训的,都可以在村里上工,我们这儿有纺织厂、制衣厂,适合姐妹们干,若是有认字儿的姐妹,还能在咱们会议室旁边跟着徐老先生学管账呢。咱们给大家住的地方,每个月都发三百文工钱。”


    和往常一样,一旦进入放松阶段,惠芳就开始介绍工种和待遇问题。


    一如既往地引起轩然讨论,百般难以置信下,惠芳耐心解释,并带了几个同样经历的女工现身说法,才让这些人相信这是真的。


    再过一会,他们就该怀疑这个场景会不会是真的了!


    “惠芳嫂子,像这样的孩子也能上工吗?”


    一人指着刚才惠芳点到的孩子问道。


    “孩子不行。”


    惠芳这一说,这人立马紧张起来,这孩子紧紧抱住身后的男人,眼看就要哭出来。


    平时遇到的东家,可不会白养孩子,能干活的就当牲口用,不能干活的,四处转卖,严重点的,遗弃打死也是常事。


    “先生说了,孩子还小,不应该过早的劳动,咱们村建了一个大学堂,等明年开春,孩子们都可以在学堂上学。”


    意识到自己回答上的不妥,惠芳赶紧补充道。


    “孩子还能上学?”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